扁桃-冬小麦间作模式下不同树形对冬小麦产量和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

来源 :新疆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果粮间作模式下,扁桃遮阴程度对间作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为新疆南疆果粮间作模式的选择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扁桃-冬小麦(新冬20号)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设置主干分层形(DC)、开心形(OC)、高干形(HS)和小冠半圆形(SC)等树体结构指标存在较大差异的4个树形为处理,以大田为对照。于冬小麦抽穗期、花旗、灌浆期和乳熟期4个关键生育时期对不同处理不同间作区域小麦旗叶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光响应参数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产量构成指标与光合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扁桃-冬小麦间作
其他文献
五家渠地区设施农业面积513 hm2,其中近90%种植设施蔬菜.为应对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发生,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嫁接技术条件下的反季节蔬菜种植优势,总结其育苗嫁接及嫁接后的管理措施,为本地区设施蔬菜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目的】研究不同连作年限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为连作棉田有机碳储量估算、固碳潜力分析提供支撑。【方法】采用田间调查、取样测定方法,分析不同连作年限下(L_5、L_(12)、L_(17)、CK)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易氧化有机碳、有机碳密度、土壤容重及碳库活度和碳库管理指数变化。【结果】随连作年限的延长,棉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在时间尺度上表现为先增后降,连作1~5a时土壤总有机碳增
本文从园地选择、苗木定植、树体管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人工授粉、肥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库尔勒香梨幼龄梨树早产丰产栽培管理技术,为果农生产提供参考.
为了验证基于客土法的整地方法作为一种沙漠设施农业土壤质量快速提升的技术方法的实际效果,在和田地区绿洲边缘的新建沙漠设施农业大棚开展了三种整地方法的对比试验,验证不同整地方法对黄瓜生长、产量及白粉病发病率的影响.三种整地方法分别为常规整地方法(CK)、客土整地法和优化客土整地法.试验结果表明:在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方面,优化客土整地法与CK相比,能够显著降低沙土的容重,显著提高沙土田间持水率,提高沙土pH,但客土整地法与优化客土整地法之间差异不显著;在对黄瓜生长的影响方面,与CK相比,优化客土整地法能够显著促进
本文围绕北疆大樱桃露地栽培过程中的品种选择、施肥、灌水、冬季防寒等技术进行总结,为北疆露地栽培大樱桃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指导.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播量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大面积推广复种饲料油菜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试验,以播期为主区,播量为副区,设置2个播期、4个播量,3次重复,共24个小区。【结果】不同播期、播量对饲料油菜的湿重、株高、收获株数均影响显著,正常播种条件下2016、2017年饲油2号播量为12 kg/hm2时产量最高,分别为81893.0和87309.9 kg/hm2,且品质最佳。【结论】新疆地区复播饲料油菜生育期60~65 d,即可收割,需要
【目的】研究脱叶剂喷施时间对棉花产量、品质以及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小区试验,分析脱叶剂不同喷施时间对棉花产量、纤维品质、脱叶效果及种子成熟度的影响。【结果】吐絮率50%时喷施脱叶剂,脱叶效果最佳,喷施脱叶剂后20 d,脱叶率达到92%。脱叶剂喷施过早,植株未老化,叶柄处离层不易形成,脱叶剂喷施过晚,后期的低温未能最大限度发挥药剂作用。【结论】脱叶剂喷施越晚,棉花衣分与单铃重越大,但喷施过晚,会导致棉铃在采收时无法吐絮,并且脱叶效果差,造成采收时含杂过大;种子中蛋白质含量过高,脂肪
新疆阿拉尔发展库尔勒香梨(以下简称香梨)产业已有20多年的历史,给当地果农带来了很高的经济效益,但近年来香梨产业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果园管理粗放、果品品质不高、果农对省力化栽培认识不足,缺乏“本土化”的技术标准、劳动力投入大、机械化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重点对香梨省力化栽培技术进行探讨,旨在为当地可持续发展香梨产业和果农栽培好香梨提供参考.
对比南疆矮砧密植苹果幼树不同长度新发枝条角度、长度、粗度、叶数和节间距的生长动态,建立生长模型,明确开角反应和最适开角长度.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设置田间试验,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模型建立.结果表明:苹果树开角后,短枝的梢角显著增加90%,枝长增加17%,枝粗增加19%,叶数降低6%,节间距显著增加17%;中枝的梢角显著增加261%,枝长显著降低29%,枝粗降低19%,叶数显著降低26%,节间距降低4%;长枝的梢角显著增加245%,枝长降低18%,枝粗降低8%,叶数降低17%,节间距增加1%.春稍生长量
【目的】研究新疆“宽早优”模式下施氮量对棉田碳足迹的影响。【方法】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LCA),设置不同施氮水平(0、120、240、360 kg/hm2),分析施氮量对棉田碳足迹、碳足迹构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当氮肥施用量(360 kg/hm2)减少33.3%(240 kg/hm2)和66.7%(120 kg/hm2)时,碳足迹分别下降了8.4%和17.6%。在N360处理下籽棉产量为8035.4 kg/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