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内蒙古经济增长的描述与比较
(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排序大幅前移
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的增长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指标。内蒙古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1379.3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7761.8亿元,在全国各省区市的位次由第24位增长到第16位;1999—2008年内蒙古经济年均增长16.8%,比全国平均增速高6.8个百分点,其中2003—2008年,分别以23.6%、27.3% 、28.1%、24.3%、25.8%、27.4%连续6年增速居全国第1位;人均生产总值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4638美元,居全国第8位,连续6年保持西部第1位。财政收入由1999年的100.8增加到2008年的1107.3亿元,在全国各省区市的位次由第24位上升到第17位,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2.8%,比全国平均增速高4.3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区市的位次由第23位上升到第17位。固定资产投资由1999年的383.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5604.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4.72%,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3.18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区市的位次由第27位上升到第12位。
(二)工业增长迅速,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0-2008年,内蒙古的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484.19亿元增加到2008年3798.6亿元,平均每年增加1497.09亿元,年均增长29.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每年增加1250亿元,年均以36.91%递增,规模以上工业对全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70.93%。2002-2008年,内蒙古工业经济已经连续6年增长速度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位。
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由1999年235.73亿元,占全国生产总量1%,增加到2008年3450.25亿元,占全国生产总量2%,平均每年增加1250亿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0105.8亿元,年均增长36.91%,比全国平均水平快15.01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由1999年178.9亿元,占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1%,增加到2008年2450.25亿元,占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2%,平均每年增加779.65亿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9067.08亿元,年均增长33.75%,比全国平均水平快10.97个百分点。
自2000-2007年,内蒙古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总量大幅增加,增速迅速提高,比西部地区平均水平24.35%高出10.21个百分点,超过四川、重庆和陕西,跃升西部第1位。
工业的高速增长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2008年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2.1%。随着工业的高速增长,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由1999年的37%提高至2008年的55%。但是,工业带动就业的能力较低,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1999年为17.6%,到2008年下降为16.9%,平均每年下降0.43个百分点。
(三)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逐年增长
在1999-2008年间,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770.5元增加到14480元,平均每年增加8292.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48元,每年递增13.0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2002.9元增加到4656元,平均每年增加2791.4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69元,差距小于城镇,每年递增9.8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93个百分点。
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1999年的3469元增加到2008年10828.6元,平均每年消费支出增加6279.6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73元,每年递增13.5%,与收入增速持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1个百分点;农村牧区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由1533.7元增加到3618元,平均每年增加2229.7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2.3元,每年递增10%,也与收入增速持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2个百分点。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转变。按照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内蒙古在1999-2008年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34.5%下降为32.8%,平均保持在32.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3个百分点,进入小康;农村中农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59.2下降为42.4%,平均水平在45.7%,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虽然进入小康,但生活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农村中牧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33.8%上升为34.6%,平均水平在3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7个百分点,也进入小康水平,但生活水平远远高于农民居民家庭,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持平。
考虑到消费品价格因素及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内蒙古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水平要比数据显示略低。
二、内蒙古经济发展特点
(一)工业的快速增长带动整个经济超常速增长
1999-2008年,内蒙古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16%;其中2002-2008年,内蒙古工业经济已经连续7年增长速度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位。2008年重化工业增加值7025.2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71%,较1999年提高7.4个百分点,重化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达29.81%,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93%。
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总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内蒙古各项经济指标整体进入西部省区前列。2000-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2.3%,快于全国平均水平6.6 个百分点。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自治区产业结构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轻、重工业比重由1999年的36.4:63.6发展为2008年的29:71,重工业比重提高了近7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比重的变化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内蒙古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由24.86:37.01:38.13变化到的11.69:55.03:33.29,工业占GDP比重提高了18 个百分点。其中,冶金、化工、建材等能源相关产业已逐渐成为国内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二)依托优势资源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内蒙古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家产业转移和升级两大发展机遇,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顺应生产力布局演变趋势,充分利用资源,合理开发资源,引进国内外的过剩资本和先进技术,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重点扶持20家工业园区,并以此为依托确立了以资源转换为核心、重点发展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形成以煤、电、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工业,以钢、铝、硅和有色金属为主的冶金工业,以煤、天然气、氯碱为主的化学工业,以工程机械、运输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以乳、肉、绒、粮等加工为主的农畜产品加工业,以稀土、生物制药、信息制造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等六大优势产业并以集群模式发展。并通过集群发展和集群升级推进内蒙古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形成以呼包鄂“金三角”区域为中心的工业化经济带与赤峰、通辽、呼伦贝尔“银三角”两大板块为支撑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发展。
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农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2.14%以上,较1999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其中能源、冶金建材、化学工业和机械装备制造业等为主的重化工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1.45%,较1999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重化工产业占六大特色优势产业总增加值的比重高达77.54%,较1999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1999-2008年重化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38.46%,快于同期GDP21.08个百分点,2006年内蒙古重化工业增加值达到1191亿元,分别较2005年和2000年增长了56.09%和6.05倍,重化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4.86%,分别较2005年和2000 年提高了5.27和12.80个百分点。重化工业在工业总产值的地位得到稳步提升,从2000-2008 年,能源、冶金、化工及装备制造重化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了16.62 个百分点,重化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经济总量较提高了14个百分点,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拉动力量。
应当看到,内蒙古六个优势特色产业中增长最快的是化工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了16.4倍和14.1倍。但是由于基础小,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只有2.9%和1.7%。真正举足轻重的是能源产业、冶金建材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不仅速度快,而且分量重。2000-2008年间,这三个产业分别增长8.8倍、1.8倍和5.8倍,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分别达到13.9%、11.7%和6.9%。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加起来还不到7%,但这三个产业已经具备较好的基础,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是内蒙古工业新的增长点。
(三)以优势品牌带动优势资源转化
内蒙古从政府到企业十分重视自主产品品牌的培育,实施名牌带动战略,通过培育自主品牌,以优势品牌带动优势资源转化,发挥品牌企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不仅拓宽了市场,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加盟,加快了企业和产业的做大做强,带动了农民增收、城市就业和区域经济的繁荣。
目前,全区已有伊利、蒙牛、鄂尔多斯、鹿王、仕奇、河套(面粉)、河套(酒)、草原(糖)、塞飞亚、小肥羊、科尔沁、维信、伊泰、远兴15个品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带动120多万户农牧民从事基地化生产,培育出一大批高效、安全和生态的农畜加工名牌产品。其中,牛奶加工量、羊绒加工量和羊肉加工量居全国第1,品牌企业的销售额已占到自治区规模以上企业销售额的55%,支撑着工业的半壁江山。
三、结论
内蒙古经济的高速增长有其特殊的原因和条件。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宏观背景下,其能源资源优势与我国进入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市场需求相吻合,使资源以资本的价值形态,接受市场的优化组合,在动态与静态结合的基础上实现了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政府的科学发展观念、地方特色资源开发、市场经济允许机制、科技和品牌支撑是内蒙古经济高速增长的内涵。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告诉我们,区域经济发展要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定位,同时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演进要依靠与之相对应的市场需求来最终实现。资源禀赋与市场需求一致时才能发挥其优势,这是资源富集区获得大发展的关键;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欠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优势资源的就地转化并延伸其产业链,是特色优势产业得以发展的关键;通过品牌战略带动优势资源转化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1.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2.内蒙古发展改革委员会移民办)
(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排序大幅前移
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的增长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指标。内蒙古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1379.3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7761.8亿元,在全国各省区市的位次由第24位增长到第16位;1999—2008年内蒙古经济年均增长16.8%,比全国平均增速高6.8个百分点,其中2003—2008年,分别以23.6%、27.3% 、28.1%、24.3%、25.8%、27.4%连续6年增速居全国第1位;人均生产总值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4638美元,居全国第8位,连续6年保持西部第1位。财政收入由1999年的100.8增加到2008年的1107.3亿元,在全国各省区市的位次由第24位上升到第17位,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2.8%,比全国平均增速高4.3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区市的位次由第23位上升到第17位。固定资产投资由1999年的383.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5604.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4.72%,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3.18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区市的位次由第27位上升到第12位。
(二)工业增长迅速,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0-2008年,内蒙古的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484.19亿元增加到2008年3798.6亿元,平均每年增加1497.09亿元,年均增长29.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每年增加1250亿元,年均以36.91%递增,规模以上工业对全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70.93%。2002-2008年,内蒙古工业经济已经连续6年增长速度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位。
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由1999年235.73亿元,占全国生产总量1%,增加到2008年3450.25亿元,占全国生产总量2%,平均每年增加1250亿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0105.8亿元,年均增长36.91%,比全国平均水平快15.01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由1999年178.9亿元,占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1%,增加到2008年2450.25亿元,占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2%,平均每年增加779.65亿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9067.08亿元,年均增长33.75%,比全国平均水平快10.97个百分点。
自2000-2007年,内蒙古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总量大幅增加,增速迅速提高,比西部地区平均水平24.35%高出10.21个百分点,超过四川、重庆和陕西,跃升西部第1位。
工业的高速增长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2008年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2.1%。随着工业的高速增长,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由1999年的37%提高至2008年的55%。但是,工业带动就业的能力较低,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1999年为17.6%,到2008年下降为16.9%,平均每年下降0.43个百分点。
(三)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逐年增长
在1999-2008年间,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770.5元增加到14480元,平均每年增加8292.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48元,每年递增13.0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2002.9元增加到4656元,平均每年增加2791.4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69元,差距小于城镇,每年递增9.8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93个百分点。
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1999年的3469元增加到2008年10828.6元,平均每年消费支出增加6279.6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73元,每年递增13.5%,与收入增速持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1个百分点;农村牧区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由1533.7元增加到3618元,平均每年增加2229.7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2.3元,每年递增10%,也与收入增速持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2个百分点。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转变。按照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内蒙古在1999-2008年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34.5%下降为32.8%,平均保持在32.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3个百分点,进入小康;农村中农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59.2下降为42.4%,平均水平在45.7%,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虽然进入小康,但生活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农村中牧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33.8%上升为34.6%,平均水平在3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7个百分点,也进入小康水平,但生活水平远远高于农民居民家庭,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持平。
考虑到消费品价格因素及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内蒙古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水平要比数据显示略低。
二、内蒙古经济发展特点
(一)工业的快速增长带动整个经济超常速增长
1999-2008年,内蒙古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16%;其中2002-2008年,内蒙古工业经济已经连续7年增长速度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位。2008年重化工业增加值7025.2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71%,较1999年提高7.4个百分点,重化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达29.81%,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93%。
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总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内蒙古各项经济指标整体进入西部省区前列。2000-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2.3%,快于全国平均水平6.6 个百分点。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自治区产业结构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轻、重工业比重由1999年的36.4:63.6发展为2008年的29:71,重工业比重提高了近7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比重的变化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内蒙古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由24.86:37.01:38.13变化到的11.69:55.03:33.29,工业占GDP比重提高了18 个百分点。其中,冶金、化工、建材等能源相关产业已逐渐成为国内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二)依托优势资源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内蒙古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家产业转移和升级两大发展机遇,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顺应生产力布局演变趋势,充分利用资源,合理开发资源,引进国内外的过剩资本和先进技术,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重点扶持20家工业园区,并以此为依托确立了以资源转换为核心、重点发展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形成以煤、电、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工业,以钢、铝、硅和有色金属为主的冶金工业,以煤、天然气、氯碱为主的化学工业,以工程机械、运输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以乳、肉、绒、粮等加工为主的农畜产品加工业,以稀土、生物制药、信息制造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等六大优势产业并以集群模式发展。并通过集群发展和集群升级推进内蒙古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形成以呼包鄂“金三角”区域为中心的工业化经济带与赤峰、通辽、呼伦贝尔“银三角”两大板块为支撑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发展。
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农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2.14%以上,较1999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其中能源、冶金建材、化学工业和机械装备制造业等为主的重化工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1.45%,较1999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重化工产业占六大特色优势产业总增加值的比重高达77.54%,较1999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1999-2008年重化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38.46%,快于同期GDP21.08个百分点,2006年内蒙古重化工业增加值达到1191亿元,分别较2005年和2000年增长了56.09%和6.05倍,重化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4.86%,分别较2005年和2000 年提高了5.27和12.80个百分点。重化工业在工业总产值的地位得到稳步提升,从2000-2008 年,能源、冶金、化工及装备制造重化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了16.62 个百分点,重化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经济总量较提高了14个百分点,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拉动力量。
应当看到,内蒙古六个优势特色产业中增长最快的是化工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了16.4倍和14.1倍。但是由于基础小,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只有2.9%和1.7%。真正举足轻重的是能源产业、冶金建材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不仅速度快,而且分量重。2000-2008年间,这三个产业分别增长8.8倍、1.8倍和5.8倍,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分别达到13.9%、11.7%和6.9%。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加起来还不到7%,但这三个产业已经具备较好的基础,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是内蒙古工业新的增长点。
(三)以优势品牌带动优势资源转化
内蒙古从政府到企业十分重视自主产品品牌的培育,实施名牌带动战略,通过培育自主品牌,以优势品牌带动优势资源转化,发挥品牌企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不仅拓宽了市场,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加盟,加快了企业和产业的做大做强,带动了农民增收、城市就业和区域经济的繁荣。
目前,全区已有伊利、蒙牛、鄂尔多斯、鹿王、仕奇、河套(面粉)、河套(酒)、草原(糖)、塞飞亚、小肥羊、科尔沁、维信、伊泰、远兴15个品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带动120多万户农牧民从事基地化生产,培育出一大批高效、安全和生态的农畜加工名牌产品。其中,牛奶加工量、羊绒加工量和羊肉加工量居全国第1,品牌企业的销售额已占到自治区规模以上企业销售额的55%,支撑着工业的半壁江山。
三、结论
内蒙古经济的高速增长有其特殊的原因和条件。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宏观背景下,其能源资源优势与我国进入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市场需求相吻合,使资源以资本的价值形态,接受市场的优化组合,在动态与静态结合的基础上实现了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政府的科学发展观念、地方特色资源开发、市场经济允许机制、科技和品牌支撑是内蒙古经济高速增长的内涵。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告诉我们,区域经济发展要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定位,同时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演进要依靠与之相对应的市场需求来最终实现。资源禀赋与市场需求一致时才能发挥其优势,这是资源富集区获得大发展的关键;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欠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优势资源的就地转化并延伸其产业链,是特色优势产业得以发展的关键;通过品牌战略带动优势资源转化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1.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2.内蒙古发展改革委员会移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