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分析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我中心监测点肠道腹泻门诊细菌性腹泻儿童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实施肛拭标本的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导致儿童细菌性腹泻最为常见的病毒为志贺菌,占比为54%,其次是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以及气单胞菌等。结论 做好对于志贺菌、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以及气单胞菌的预防,尤其是针对志贺菌进行针对性预防能够明显降低儿童细菌性腹泻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儿童 细菌性腹泻 病原微生物 检验
由于儿童身体抵抗力以及胃肠道功能更没有发育完全,因此细菌性腹泻是非常常见的疾病。但细菌性腹泻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甚至极有可能威胁到患儿生命,因此对儿童细菌性腹泻患儿实施病原微生物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极为重要[1]。在本次研究中分析了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中心监测点肠道腹泻门诊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50例细菌性腹泻患儿的肛拭标本。男性患儿33例,女性患儿17例,年龄在1-8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5.21±1.02岁。所有患儿均为突然发病患儿,在发病后的大便次数增加,呈现出水样便状态,并伴随有呕吐以及发热等症状。
1.2 研究方法
取所有患儿的肛拭标本,对其实施病原细菌常规检查。根据在细菌室中的培养结果,对病原菌实施常规的分离以及鉴别工作。在分离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我中心引进的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在对其鉴定的过程中,需要使用WS271-2007《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需要对所有患儿的肛拭标本中的主要致病菌进行检查,并对检查完成后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在本次研究中出现的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若差异显示为(P<0.05)则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完成后,总检出率为92%,其中志贺菌是导致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最主要因素,总共检出27株,检出率为54%。其次为大肠杆菌,检出15株,检出率30%。产毒性大肠杆菌,检出5株,检出率10%,以及气单胞菌,检出2株,检出率4%。通过使用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志贺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致病菌,差异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细菌性腹泻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指的是由于多种细菌引起并且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肠道传染病。细菌性腹泻的发生呈现出全球性特点,可以爆发流行。由于儿童的胃肠功能以及身体抵抗力的发育并不完全,因此在儿童中,细菌性腹泻患儿的数量的较多,同时在目前也呈现出上升趋势[2]。
细菌性腹泻常会导致患儿出现突然性的呕吐恶心、腹痛腹胀、腹泻等情况,因此对于患儿的身体健康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甚至极有可能会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因此对其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3]。但由于细菌性腹泻的致病菌较多,在治疗的过程中为了对患儿进行针对性治疗,必须要实施病原微生物检验[4]。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导致儿童细菌性腹泻最为常见的病毒为志贺菌,占比为54%,其次是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以及气单胞菌。而志贺菌主要是通过4个菌群组成的,即痢疾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以及福氏志贺菌。志贺菌在传染的过程中主要是由患者以及带菌者为传染源,在传染成功后,潜伏期为几小时到几周。尤其是在近些年来有研究显示,志贺菌主要感染群体为高于2岁的儿童,是导致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最常见因素。
针对本次研究的结果,在临床对于儿童细菌性腹泻进行预防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志贺菌、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以及气单胞菌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即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做好灭菌消毒的工作,阻断儿童和传染源的接触,严格禁止任何病原体的进入。另外在儿童一旦出现了类似于细菌性腹泻的症状后,需要及时的对其进行肛拭常规检查,对患儿进行确诊,并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在儿科临床上也需要对细菌性腹泻有着足够的重视,及时的对于患儿实施针对性的处理,针对患儿的病原菌选择针对性的抗生素,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儿童细菌性腹泻患儿实施防治的过程中,要针对致病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尤其是需要针对志贺菌以及大肠杆菌进行预防和处理,这对细菌性腹泻患儿的预防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韩晶.儿童细菌性腹泻的210例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7):225.
[2] 谢萍,刘攀.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临床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229-229.
[3] 邓运兰.儿童细菌性腹泻70例病原微生物和药敏检测结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26):3672-3673.
[4] 夏伶俐.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分析[J].延边医学,2015,(11):123-123,124.
【关键词】 儿童 细菌性腹泻 病原微生物 检验
由于儿童身体抵抗力以及胃肠道功能更没有发育完全,因此细菌性腹泻是非常常见的疾病。但细菌性腹泻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甚至极有可能威胁到患儿生命,因此对儿童细菌性腹泻患儿实施病原微生物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极为重要[1]。在本次研究中分析了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中心监测点肠道腹泻门诊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50例细菌性腹泻患儿的肛拭标本。男性患儿33例,女性患儿17例,年龄在1-8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5.21±1.02岁。所有患儿均为突然发病患儿,在发病后的大便次数增加,呈现出水样便状态,并伴随有呕吐以及发热等症状。
1.2 研究方法
取所有患儿的肛拭标本,对其实施病原细菌常规检查。根据在细菌室中的培养结果,对病原菌实施常规的分离以及鉴别工作。在分离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我中心引进的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在对其鉴定的过程中,需要使用WS271-2007《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需要对所有患儿的肛拭标本中的主要致病菌进行检查,并对检查完成后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在本次研究中出现的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若差异显示为(P<0.05)则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完成后,总检出率为92%,其中志贺菌是导致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最主要因素,总共检出27株,检出率为54%。其次为大肠杆菌,检出15株,检出率30%。产毒性大肠杆菌,检出5株,检出率10%,以及气单胞菌,检出2株,检出率4%。通过使用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志贺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致病菌,差异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细菌性腹泻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指的是由于多种细菌引起并且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肠道传染病。细菌性腹泻的发生呈现出全球性特点,可以爆发流行。由于儿童的胃肠功能以及身体抵抗力的发育并不完全,因此在儿童中,细菌性腹泻患儿的数量的较多,同时在目前也呈现出上升趋势[2]。
细菌性腹泻常会导致患儿出现突然性的呕吐恶心、腹痛腹胀、腹泻等情况,因此对于患儿的身体健康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甚至极有可能会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因此对其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3]。但由于细菌性腹泻的致病菌较多,在治疗的过程中为了对患儿进行针对性治疗,必须要实施病原微生物检验[4]。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导致儿童细菌性腹泻最为常见的病毒为志贺菌,占比为54%,其次是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以及气单胞菌。而志贺菌主要是通过4个菌群组成的,即痢疾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以及福氏志贺菌。志贺菌在传染的过程中主要是由患者以及带菌者为传染源,在传染成功后,潜伏期为几小时到几周。尤其是在近些年来有研究显示,志贺菌主要感染群体为高于2岁的儿童,是导致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最常见因素。
针对本次研究的结果,在临床对于儿童细菌性腹泻进行预防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志贺菌、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以及气单胞菌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即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做好灭菌消毒的工作,阻断儿童和传染源的接触,严格禁止任何病原体的进入。另外在儿童一旦出现了类似于细菌性腹泻的症状后,需要及时的对其进行肛拭常规检查,对患儿进行确诊,并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在儿科临床上也需要对细菌性腹泻有着足够的重视,及时的对于患儿实施针对性的处理,针对患儿的病原菌选择针对性的抗生素,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儿童细菌性腹泻患儿实施防治的过程中,要针对致病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尤其是需要针对志贺菌以及大肠杆菌进行预防和处理,这对细菌性腹泻患儿的预防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韩晶.儿童细菌性腹泻的210例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7):225.
[2] 谢萍,刘攀.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临床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229-229.
[3] 邓运兰.儿童细菌性腹泻70例病原微生物和药敏检测结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26):3672-3673.
[4] 夏伶俐.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分析[J].延边医学,2015,(11):123-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