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窟一城一天地 一树一桑田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D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哥,当我终于与这座辉煌雄伟、记载着扑朔迷离历史的城池邂逅之时,放眼四顾,内心释然。
  吴哥窟又称小吴哥。苏耶跋摩二世,一位柬埔寨历史上最为伟大英明的帝王,于12世纪,前后耗时35年,斥巨资建成了这座气势恢弘的宫殿寺院。或许,古今中外,但凡叱咤风云,具备盖世英才的君主帝王们,都会在征服疆域河山的同时,期待能够留下一些貌似可以永恒的建筑。奢望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世间流芳百世。
不再清澈见底的一汪池水

  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潮,踏上印痕斑驳的石板路,亦是通往这座宫殿,穿越护城河道的必经之路。去观望历史,去观想曾经。
  宁静无澜的护城河水,细说着这座城池的日月往事。零星散落的外院碎石,暗示了这座城池的几经沧桑。
  自从儿时去过故宫之后,已经再没去了。面前的这座宫殿坐东朝西,有着与故宫一样的威严,壮观。与紫禁城高高的红墙相比,吴哥窟的外院城墙别有一番清贵之气。完完全全是雕刻精美的石砌回廊,依旧是令人叹为观止的雕梁画栋。然而,却不知,它是否也曾有如紫禁城那般历经了风云变幻,动荡劫波。历经了百转千回的权势之争,风月之痛,爱恨情仇,与悲欢离合。
坐落在外院内的藏经楼

  穿越外墙的石门,再次沿着石路前行。远处,在开阔翠绿的草场之上,5座灰褐色的宝塔静谧肃穆地屹立在白色厚重的云层之下。4座小塔纵横排列的正中,傲然矗立着一座高塔。近处,浓郁茂密的树林之间,鲜红的凤凰花开得摇曳多姿,姹紫嫣红。
  石路两侧的藏经楼里,早已没有了梵文经卷。于是,透过那道石门,穿透那段黑暗,便一眼望穿,看到了令人匪夷所思,令人眼前一亮的一抹火红,一派奇美之景。
  藏经楼外,一大片草长莺飞的绿地之上。几个孩童在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奔跑着,追逐着,嬉戏着。
  倚靠在阑珊处,看着这般轻松怡然的快乐,也不禁地嘴角上扬。这些孩子们的快乐,在这一刻,与那些生活在繁华都市之中,衣食无忧的孩子们的快乐是相同的。他们片刻间遗忘了那些生活中所要面临的潦倒与穷困。他们片刻间,淡忘了那些在生活中曾经经历的失望与苦难。
  在那一刻,我是多么期望,这些孩子们的明天,犹如刚刚看到的那幅奇景,犹如刚刚拍下的那张照片。黑暗是短暂的,痛苦亦是短暂的,穿越黑暗,便是艳阳,便是晴天。
纵然修葺,却依旧散发着神秘之美

  自知无法改变什么。凝思之后,遐想之后,终归都化作了那一刻的叹息
  与无奈。现实中,是否真的有“穿越”的存在?如果有,那么穿越了那道门,这些孩子是否便可以回到这个国度那个曾经富足与安乐的时代呢?然而,现实就是现实,过往的已经成为了过往。就如那藏经楼前的池塘,早已是荷叶不再,莲花不见。有的只是那一池不再清澈浩淼的混沌之水……
  内院的外墙相对于外院的而言矮了许多,且早已支离破碎,残缺不全。
  从左侧北向的一层回廊进入到吴哥窟的中心。即大中小3个长方形的回廊,依照外大内小、下大上小的印度教建筑风格建造的象征须弥座的宝塔建筑群,以及那象征着须弥山的5座宝塔。
飞天女神像

  沿着长廊行走,墙壁之上,依旧是唯美绝伦的壁画,古代工匠们的技艺,可真是精准得无可挑剔。说他们巧夺天工也不为过。细细地观赏着一幅幅的雕刻,精湛得如同神来之笔。超凡脱俗的花儿朵朵,栩栩如生的千佛雕像,貌美如花的翩翩仙子,还有那盘根错节的铭文过往。
  穿过千佛廊,穿越二层回廊。时而,看到身披袈裟的僧侣者,赤脚经过,橙袂飘飘。时而看到肤色各异的旅行者,凝眸思索,沉寂无言。疾步穿行的,驻足拍照的,静坐沉思的,顶礼拜服的。不论他们在做着什么,想着什么,都是神色淡定,神情坦然。你想,这恐怕就是这座城池的魅力所在吧。
  不经意间的一个转身处,5座宝塔已然近在咫尺。
  抬头仰望。经过了千百年的洗礼,千万场的风雨,宝塔依然风韵犹存。虽然有些破碎,却在神灵的庇佑之下,有着轮回之后的苍劲美感。犹如那雕刻在砂岩之上的莲花,依然美丽,依然卓越,依然坚韧,依然沉着。不会在风蚀中消逝,不曾在年轮中屈服。而它的主人们,却早已化风而逝,化蝶而去了。既来之,那么岂有不登顶的道理。纵然恐高,却还是心意坚定地攀岩而上。你知道很多事如果错过了,或许今生今世,都不会再有靠近的机会。
令人叹为观止的石门

  繁华已落尽,城似莲花开。登高望远,站在主塔的廊桥之上,眼前风景,果然非同一般。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轮回,仿佛看遍了世间美景。千百年前的帝王,你是否也曾在此极目俯瞰,沉凝心事,落落寡欢。抑或是在此怡然满足,微微而笑呢?
  找个地方小坐了片刻。短短的两三小时,无法将有关它的一切尽收眼底,无法将关于它的一切熟识于心。很想坐在那里,等在那里,等待日落的余晖洒落在纵横交错的塔尖之上。但无奈,在那一刻天幕黯然,暴雨即将来临。
  带着回味,带着怅然,起身离去。
  吴哥城,还是千年之前的城。城外的菩提树,亦好似是千年之前的树。彼时,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此时,一城一天地,一树一桑田。暴雨来临之前,菩提树下的微笑与等待,仿佛早已是发生在经年以前的事了……
其他文献
城市从诞生之始,便被赋予为“文明”“智慧”的代名词。世界城市经历了“农业村落—工业城镇—数字城市”的时代变迁,正向着更高级的“智慧城市”发展、演进……    2016年1月23日,“2016中国智慧城市发展与合作年会”(以下简称年会)在北京召开。年会解读了2015年国家“智慧城市”“信息惠民”“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界的有关政策,总结实践经验,深度剖析问题,交流解决方法;展望了2016年我国信
期刊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老城里的风,永远不急不缓地吹着,高高的围墙,雕花的屋檐,残存的瓦片,岁月和风雨磨损了当年的风光,老城的装饰却始终保存着历史的痕迹,昭示着曾经的辉煌,城墙背后的故事值得我们反复回味。  本期的深度涉足专题《古城故事》就带领读者访古问今,追寻古城阅尽沧桑而又饱含深情的气息。  我国的大西北,有许多雄浑壮美的山川和沃野田畴。从河西走廊到天山南北,那些裸露于地表之上和沙埋土
期刊
苔藓,一个植物界中的小型物种群,虽在高等植物中很不起眼,但是它们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美。  肉眼错过的微观景致    苔藓植物无花,无种子,只含茎和叶,没有真正的根和维管束,以孢子繁殖,与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蕨类植物一起被称为“孢子植物”。苔藓植物的孢子体简单,寿命又短,因此要依附于配子体才能得以生存繁衍。  苔藓多在阴暗处生长,偶然也需要一定光线,最喜欢潮湿环境,不耐旱,不喜干燥。苔藓植物
期刊
我喜欢生活在古城里,因为它承载和沉淀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但遗憾的是,上天并没有给予我这份自小就期待的恩赐。  我喜欢生活在古城里,因为它灵魂上的、美感上的、味道上的、历史上的东西,总是能恰到好处地吸引着我。到了湘西吉首的乾州古城,已是傍晚。晚餐后的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要走进它、亲近它……    三门开  我们在这座拥有4200多年历史的古城边,万溶江的对岸就是这座举世无双的城门。它是古城的南门,有3座
期刊
读者朋友们,久违了!    又到了我们猴年,为了感谢大家的厚爱,我们猴氏家族给大家拜年了!按照中国人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传统习俗,我们先给姓侯的朋友拜年,我们虽然同音不同字,但终归是同音;然后给属猴儿的朋友们拜年,咱们虽然不同属也不同宗,却感觉是同类,因为是你们属(于)我们的;最后给爱猴儿的人拜年!说到爱猴儿人,其实中国人都爱猴儿。在这个世界上,人类和猴有着非同一般的亲缘关系,同属于高级的灵长类生
期刊
在美国西南部有一片令人敬畏、让人惊叹的神奇土地。我曾在朋友那里看到过他拍摄的一组精美照片,便仿佛受到了来自遥远的红色蛊惑,心中像被勾了魂魄似的被丝丝牵绊——那是风语者的故乡。  我是十几年前从吴宇森导演的电影《风语者》中,才知晓地球上存在纳瓦霍(Navajo)这个神秘的民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招募了29名纳瓦霍人,以他们世代口耳相传的被称为“鸟语”的纳瓦霍语,编译了“无敌密码”,屡建奇功。2
期刊
最初结识《旅游纵览》,是我在图书馆浏览书刊时,顺手拿了一本。很开眼界,也获益匪浅。特别是在阅读了贵刊《生态大观》里的一些文章后,更加感受到这是一个用心的媒体、有价值的媒体,栏目与内容,形式与设计,展现出来的都是那般的可人。简言之,《旅游纵览》有“三新”。  一是理念新。《旅游纵览》在五花八门的旅游门类中将生态旅游的内容提炼出来,全刊以生态、旅游、摄影为主要内容,而且在“本刊告白”中写道:以野生动物
期刊
开发区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经济转型升级的全新阶段,发展机遇千载难逢且稍纵即逝,发展依然是时不我待,依然需要在审慎稳妥地把握好宏观大局的前提下,发扬敢闯敢试的精神,推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随着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家之间进一步的经贸往来需要更高层次的承载平台。在国际合作和开发区发展新常态中,中外合作产业园建设能契合多方共同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州工业园成为我国与新加坡的第一个政府间合作项
期刊
过去,我们都习惯用脚步去丈量美好的风景,所以才会留下“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遗憾,现在,旅游正在实现从传统平面旅游到“水、陆、空”全景的华丽变身,尤其是空中游,使我们可以离开地球表面,去以神的视角审视这个世界,实现一场又一场“一览众山小”的愿景。  本期深度涉足专题《空中游:离开地球表面》,将带领读者一起离开地球表面,去领略世界的瑰丽与壮观,背负青天鸟瞰大海山川、妖娆的乡野和梦幻般的人间城郭。  “蜀
期刊
没到墨西哥旅行之前,对于我来说奇琴伊察(Chichen Itza)就是玛雅古文化的代名词,那时候我并不知道在尤卡坦半岛上星罗棋布着那么多玛雅城市遗迹。根据考古验证,奇琴伊察是玛雅全盛时期的首都,让这座庞大的遗迹建筑群得以被最大限度地修复与保护。卡斯蒂略金字塔是奇琴伊察乃至整个玛雅文明的名片  从我所住的旅馆步行就可以到达遗迹的东入口,这使得我可以尽可能早地进入奇琴伊察,事实证明这是极大的方便,因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