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外固定3003例:置针、构型及相关问题分析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a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归纳、总结并分析3003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后行外固定术中出现的置针、构型及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003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2417例,女586例,年龄3~78岁,平均29.1岁.开放性损伤根据Gustilo分型:Ⅰ型为232例,Ⅱ型为837例,ⅢA型712例,ⅢB型1159例,ⅢC型63例.分别统计其使用的不同外固定类型.对外固定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按照置针与构型两大类进行分类,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3003例初次手术的外固定支架种类分为单边型、环型及混合型3种,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单边型,共2292例(76.3%).共出现置针与构型相关的问题1253次,其中主要问题分别为针距太小(432次)、损伤小腿皮瓣的供区(233次)及针夹角太小(123次),从而使外固定的强度下降与后期局部皮瓣应用困难.结论 小腿开放性骨折外固定临床应用广泛,通过经验积累与仔细操作,可避免置针与构型的各种问题,提高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乌饭树叶醇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小鼠随机分为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乌饭树叶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用四氯
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腹腔镜外科技术,毫无疑问成为了20世纪外科手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外科也因此而进入全新的"微创时代".本世纪的最初十年里,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子宫中隔内镜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将腹腔镜监护下行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65例和对照组73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闪存作为一种可供替代磁盘的新型存储介质,已经开始越来越广泛地被个人和企业使用.固态硬盘(SSD)的速度大大超出磁盘,但因为数据库系统并未完全发挥闪存的特性,闪存数据库的
目的探讨高浓度氧致新生鼠视网膜细胞损伤及雌激素干预的意义。方法建立新生wistar大鼠高氧诱导视网膜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高氧组和高氧+雌激素组各20只。采用常规病理切片
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植入术是目前使用的最为广泛的冠脉再通术,以前应用较多的为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由于其并发症和再狭窄发生率相对较高,单纯应用已逐渐减少。近年来,冠脉支
目前新型毒品被广泛使用,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苯丙胺类新型毒品能刺激人的性欲,降低人对性冲动的克制力,增加不安全性行为,并引起人体免疫功能降低,增加梅毒感染概率;苯丙胺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脂肪乳剂(liposomal prostaglandin E1,Lipo-PGE1)在体外循环(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对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锦州市中
目的 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总结2007年2月至2010年4月29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顺利,并发尿
目的 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诊断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价值.方法 2008年5月至2010年1月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疑似侵袭性真菌感染新生儿,即出现感染症状但抗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