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足球面临的中小学校园足球面临的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2150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9年启动全国校园足球计划到现在,参加活动的学校已有五千余所,注册了的学生运动员达19万人,全国校园足球比赛每年超过10万场次。但是,从站在大力夯实中国足球人口基数的角度来看,这些数字与我国当前的人口规模很不匹配,所以,我们还需要大力推动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深入开展。为此,本文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小学校园足球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中小学校园足球面临的困境
  1.足球师资缺乏制约了中小学校园足球的开展
  虽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真正发展学生对足球的兴趣时,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内行的教师、正确的训练和教育方式能激发他们对足球运动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不过,在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群体中,从事专业足球教育培训的体育教师非常匮乏。即使有少数教师懂足球,但面对不重视足球教育的校园环境,他们也只能依靠兴趣和理想来开展足球教学。因此,如何扩大足球教师队伍,激发学生的足球兴趣,培养和引导中小学生投身于足球运动,是发展校园足球的首要任务。
  2.家长的认识和支持程度会影响学生的参与程度
  笔者曾经以“对足球运动的了解程度、支持程度”为题,与部分学生家长进行了交流。结果发现七成以上的男性家长、五成以上的女性家长都看过足球比赛,且喜欢看高层次的比赛,对中国足球的现状均表示不满。但是,问及他们是否支持孩子进入正规的足球队训练,参加校际、城际乃至甲级以上联赛时,只有不足20%的家长持赞同态度。
  足球运动容易导致受伤,是家长的第一后顾之忧,这也是家长不支持孩子踢足球的最主要原因,他们认为激烈的对抗可能使孩子身体受伤乃至骨折。这一方面反映出家长对独生子女宠爱有加的普遍心态,另一方面也说明家长对足球不了解;参加校园足球运动后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及升学,是家长的第二后顾之忧。从初中阶段开始,学生的升学考试压力骤增,正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即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足球训练,部分家长也认为这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如何协调好学业与训练的关系,是发展校园足球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
  3.学校和家长对中小学开展校园足球的认识有待提升
  只要有比赛,就会有争胜的期望,这是人的一般心理。对于学校和家长而言,都期望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培养出更好的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唯比赛论”“唯成绩论”的观点普遍存在于学校及家长当中。然而,并不是每一个身为足球爱好者的学生都能走上足球职业化的道路。因此,学校和家长必须对孩子参加校园足球有清醒的认识,每个学校应准确地定位校园足球,实现校园足球的长远发展。
  二、走出当前校园足球困境的对策
  1.改善校园足球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
  笔者建议,中小学在引进体育师资时,应侧重对足球师资的遴选。从中小学校园足球的规模来说,每个学校有2名以上的足球教师就基本达标了。人员配备标准不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关键在师资的选择上,学校应尽量选择对足球有热情、爱奉献、愿投入的教师,毕竟足球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主观能动性。
  2.消除家长对孩子安全保障的担心
  笔者建议可从外在和内在两方面着手:就外在方面而言,教育、体育等相关政府部门要与社会力量一起建立类似体育运动安全保障基金之类的组织,切实为小球员提供保险保障;就内在方面而言,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足球素质,确保训练的规范性,杜绝因不专业的训练而导致的身体伤害。
  3.解决学业与训练比赛之间的矛盾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在升学方面应给予校园足球运动员一定的政策支持,或者开辟专门的球员升学通道,将升学考试与足球测试结合起来;其次,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日常学习,除了把训练、比赛的时间安排在课余之外,教师还要讲究训练的度。
  4.认清中小学开展校园足球的重要性
  学校和家长应摒弃“唯成绩论”“唯名次论”的思想,认清国家开展中小学足球联赛的出发点是为了夯实中国足球的基础,以更大的足球基数去壮大中国足球的金字塔。因此,各个学校要准确定位校园足球,本着从多角度培养人才的观点,更广泛地调动家长和孩子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高师物理专业实习生课堂实践的观察,笔者发现实习生的课堂提问能力还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师范生必须加强对问题认知水平的认识,增强问题表述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水平。   关键词:师范生 课堂提问 物理教学    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激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促进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然而在教育实习中,笔者发
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普遍存在“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笔者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学生方面     这主要反映在预习、听课、作业、复习等环节。一是学习的主动性、计划性不强,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二是缺少学习方法,没有勤学好问、预习和复习的良好习惯;三是对解题的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具体来说有下列情况:    1.听课时精力不集中,缺乏思考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
我一直认为旅行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更是用心去感受。在土耳其,当你走过、看过,才能发现它真正的魅力,不在大都市,而在那些适合休闲漫步的古老小镇。  在土耳其境内,距离黑海约50公里的群山峻岭之中有一座人口仅2万余人的小镇——萨夫兰博卢,如今被更多喜爱它的人称为“番红花城”。这一地区因生产番红花而得名,而番红花在土耳其语的发音就是“萨夫兰”。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番红花城是一座以制作马鞍和皮具为中心的
摘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是学生的梦想。本文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生转专业的情况为例,思考高等学校如何面对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才市场需求和多选择、多变化的个人发展诉求,探索出一条学生实现专业梦、成才梦的有效途径,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一流教育与服务创造更好的条件。  关键词:高等学校 转专业 原因 建议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第三章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需
在科学探究中,看、听、触摸往往不是探究的目的,通过进一步认识来解释某个问题、某种现象才是探究的目的。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第五单元安排了《解释》这一课,课题组孙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令笔者印象深刻。  一、在科学探究中教学材料的选择  孙老师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杯喝的东西,谁愿意尝一尝?”  (学生们纷纷举手。)  孙老师请一位学生分别品尝了两杯无色透明的液体,然后问其他学生:“你们能告诉我刚
摘要:一直以来,鲁迅作品教学都是大、中、小学的热点内容。其“热”,一是来源于作家作品的经典性;二是来源于教学过程中对接的难度。因此,一体化理念的提出,可以从人文性的高度有效改变分化受阻的现状。受此启发,落实语文素质教育,亦可以引入一体化理念,即把鲁迅作品教学一体化理念延伸至语文教育的实际教学思路及实践过程中。总体而言,鲁迅作品教学一体化理念的延伸具有必要性、方向性和执行性。  关键词:鲁迅作品教学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最得意的事情莫过于学生对我说:“老师,我最喜欢上语文课。”但令人疑惑的是,每当布置语文作业时,有很多同学却面露难色。我也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问卷调查的结果:在语文学习中,有78%的学生喜欢上语文课,54%的学生为作业而苦恼,71%的学生把语文作业放在最后完成,38%的学生将不要布置作文和日记等作为对语文教师的最大希望。他们大多喜欢语文课,却不爱语文作业,原因何在?  新课程下的作
摘要:良好的学风是保障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本文在对南昌工程学院1300余名学生有关学风状况等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基础上,客观科学地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当前的学风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学风 调查分析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学习风气、教学风气等因素长期积累起来的一种综合表现,是一所学校治学精神和态度的体现,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杨尚上,湖南省长沙市周南秀峰学校教科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湖南省高端研修“初中精英教师”培养对象,长沙市第四届骨干教师。先后被评为长沙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芙蓉百岗明星、优秀教师等。在各级赛课活动中,曾获评教育部“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省级德育精品课,获得湖南省初中精英教师现场赛课一等奖等,多次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各级赛课并获一等奖。多次在省、市级教师培训中讲座,有多篇论文获省、市级一等奖。  
摘要:有一句话说得好:“不是好学生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学生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学生需要批评,而是批评使学生越来越坏。”中职生不是人们眼里永远的、天生的差生,他们也需要得到教师的关爱和赏识。本文分析了实行赏识性评价的必要性,阐述了进行赏识性评价的方法,为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实行赏识性评价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中职 数学教学 赏识性评价  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笔者深深地认识到在教学中运用赏识性评价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