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四一: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水资源保障的提案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gale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一是加强京津冀水资源短缺问题整体性研究,加大水资源保障薄弱环节补短板工作。要从战略层面进行研究,加快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强化节约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全面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农业、工业、生活和服务业的节水工作,加大污水处理回用、海水利用等非常规水源利用;完善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实行本地水、外调水,地表水、地下水,新鲜水、回用水统筹合理配置。建立特枯水年水资源应急储备体系。
  二是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治理重点河流。加强水源涵养与水源地保护,开展重点河流水系的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加强地表水功能区达标建设,控制入河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恢复河流水生态环境功能。
  三是治理地下水超采,恢复湖泊湿地生态功能。通过高效节水灌溉、调整种植结构、置换水源、退减灌溉面积、回灌补源等措施,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逐渐实现地下水的采补平衡,恢复地下水战略储备与生态功能。
  四是深化水利改革,创新水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研究制定生态补水的优惠政策,建立京津对河北生态涵养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整合共享区域水监测信息,建立流域区域水资源水环境监控预警平台。
  国家发展改革委复文
  一、近年来已开展的工作
  京津冀地区人口和产业高度集聚,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生态退化等水问题突出。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署要求,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已在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实施、水资源管理、水源地保护、地下水超采治理等方面对京津冀地区给予了重点指导和支持,着力增强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安全保障能力。
  (一)推动指导解决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
  一是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利专项规划》。水利部编制印发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利专项规划》,统筹研究明确了到2020年和2030年京津冀水利建设目标与控制性指标,提出了节约用水与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建设、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建设任务。同时,组织编制《京津冀多水源多渠道水资源保障体系总体方案》,研究完善区域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二是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水利部指导京津冀地区将水资源消耗总量和用水强度控制指标逐级分解覆盖到各级行政区,加强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2017年度京津冀地区用水总量均未超过控制指标。全面推进农業、工业和生活服务业等节水,京津冀三省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达到0.732、0.703和0.672,处于全国先进水平,钢铁、印染等高耗水行业用水量明显下降,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和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普遍提高,北京市再生水利用量已占用水总量的26.6%。三是加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供水超过180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水利部组织河北、山东、河南三省水利厅和黄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水利委员会共同签署《引黄入冀补淀供水协议》,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于2017年11月试通水,对缓解沿线地区农业灌溉缺水及地下水超采和改善白洋淀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加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
  一是强化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水利部将水功能区限制纳污能力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指标,并修订《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强化水功能区分级分类管理,京津冀地区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稳步提升。二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监督管理。水利部修订印发《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2016)》,将京津冀地区33个供水人口20万以上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及年供水量2000万方以上的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纳入名录管理。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和管理的意见》,以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为重点,对包括京津冀在内的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情况开展联合检查,并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范围。三是加快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治理保护。2018年3月,水利部、原环境保护部印发《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拟利用两年时间,全面完成县级及以上城市(包括县级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排查整治工作。完成潘大水库网箱养鱼清理工作,消除了持续多年的重要污染源,库区供水水质明显改善。
  (三)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
  一是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指导督促受水区充分利用南水北调水,替换超采的地下水。截至2017年底,京津冀受水区已累计完成地下水压采量9.82亿立方米,占京津冀近期(2020年)压采目标的57%。二是实施河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2014年以来,财政部、水利部等部门在河北开展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通过采取置换水源、调整产业结构、建设节水工程、严格地下水管理等综合措施,截至2017年底已实际压减地下水开采量约26.6亿立方米。
  (四)深化水利改革和创新水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大力推进永定河流域综合管理与协同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2016年以来,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原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成立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部省协调领导小组,加快建设永定河绿色河流生态廊道。推动成立永定河流域投资公司,探索以市场化、公司化运作方式组织开展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促进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两手发力。二是加强流域水质监测和信息共享。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按照职责对京津冀省界河流、湖泊开展监测,建立水质监测信息报送和公开机制,定期将省界水体水资源质量状况通报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促进各省市明确责任,共同做好水质保护工作。三是推动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水利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原环境保护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推动加快形成“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流域治理保护长效机制。
  二、下一步工作考虑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有关部门将持续认真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有关要求,进一步统筹做好京津冀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各项工作。一是优化配置区域各类水源,督促相关省市加快完成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合理消纳工程水量,加大非常规水源利用,合理调配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外调水。二是督促各地切实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考核监督,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治理保护。三是进一步严格地下水取用水管理,建立健全封井和压采台账,持续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四是深化水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流域综合管理与协同治理,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
  (具体承办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
其他文献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近几年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积极进取,主动作为,信用建设在多部门、多领域、各地方全面开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统筹、协调推进、扎实落地。  一、加快建立信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迫切需要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的保障。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
期刊
(摘要)  随着轨道交通项目审批核准权力的下放,在经济发达区域,省政府及省级主管部门,在审批核准各城市地铁兴建、扩建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经济区域内轨道交通的成网建设、规划问题,不仅要评估地铁规划建设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作用,还要兼顾周边城市的需要,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注重发挥发达城市的牵引、拉动作用,注重对整个经济区域的轨道交通成网建设进行统筹规划。  将佛山地铁容桂站向中山南头方向延伸一站,至
期刊
(摘要)  一、产能合作项目中,增加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出口产业  “中巴经济走廊”目前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中巴产能合作则以钢筋、水泥、建筑材料和装备制造业等进入当地市场的项目为主,建议增加我国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产业的项目,为巴基斯坦承接我国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产业提供支持。  二、借鉴精准扶贫的成功经验,建立两国省与省之间“对口帮扶”的加工出口园区  为更好地实现我国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产业与巴基斯坦比
期刊
(摘要)  一、继续加快先进产能释放,促进煤价回归合理水平  目前煤炭企业、电力企业库存整体处于近年来低位(尤其是东北地区电煤供应仍然十分紧张)。建议继续加大审批和督查力度,严格落实2017年9月14日《关于做好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的通知》有关“加快推进煤炭优质产能释放”“全力保障重点地区发电供暖煤炭供应”各项措施,继续增加煤炭供应,提高电煤库存,平抑市场煤价。  二、降低中长协合同基价,调整煤价回
期刊
(摘要)  一、建设国家级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  哈尔滨市位于松江平原、三江平原的中心地带,有着良好的交通、人才、技术等优势,建议利用其区位优势,在周边建设一个国家级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并配套建设一个国家级绿色安全食品检测认证示范中心,使园区集加工、研发、贮藏物流、配套产业和综合服务为一体。考虑到农业对国家发展稳定的重要性,建议将园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由国务院常务副总理牵头,省委
期刊
(摘要)  建议进一步提高政府对消费需求的掌控能力,加速推进消费增长,加快实现向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一、突破传统观念,把经济工作的重心转到抓消费、抓服务上  当前我国消费占GDP比重只有50%,大大低于全球70%左右的平均水平。我国人均消费支出绝对水平低,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差距大,消费极度不均衡。若能通过一系列政策去引领社会消费,通过抓消费、抓服务,每年多增3—5万亿元消费,就能从根本
期刊
(摘要)  一、以城市规划为龙头,推进特色小镇有序建设  将“特色小镇建设”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各地方《城镇体系规划》,对地方各层级特色小镇建设进行宏观指导与结构优化,杜绝简单逐级下派创建特色小镇数量指标的做法。在省级层面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整合各项资源向优质小镇倾斜,完善优胜劣汰标准和机制。同时,不管是建制镇还是非建制镇,只要具有鲜明的特色主导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有效产业集聚
期刊
一、关于建设国家級绿色食品加工园区  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更好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举措。国家高度重视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93号),明确提出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功能、突出特点、优化分工,吸引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
期刊
(摘要)  一是健全协调推进机制。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有关部委和鄂豫皖三省政府,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完善顶层设计,出台配套政策,加强对大别山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工作的指导,在项目布局、资金安排、生态补偿等方面给予支持。国家发改委适时组织对《规划》中期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督查,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设立大别山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以推行绿色循环低碳生产方式为重点,强化基础
期刊
(摘要)  一、进一步完善信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各类信用服务机构的积极作用  按照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的《关于充分发挥信用服务机构作用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通知》要求,将信用要素纳入政府行政监管中,一方面结合“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以信用为核心的民营企业市场监管体制,完善信用监管体系,增设专门部门负责信用监督全程管理。另一方面在行政审批、处罚、日常监管、重点项目审查、财政资金使用和重大项目招投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