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b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浅析;课堂;过渡语]
  一堂好的语文课,必然是浑然天成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深入而浅出的,一堂好的语文课,必然少不了精彩的课堂过渡语。那么课堂过渡语到底有哪些作用呢?
  一、导入
  课前导入语就是在学生与课程之间架起一道桥梁,把学生从嬉笑打闹的课余时间中拉回到课堂上。导入语有很多的形式。
  1.设置悬念。老师拿出一个礼物盒,请同学们猜里面装的是什么,猜对了就可以得到礼物,同学们一下子产生了兴趣,纷纷举手前来竞猜。——体验式作文课。
  2.创设情境。“大自然可神奇啦!她有四个非常漂亮又可爱的孩子,一个可以让花儿变红,草儿变绿,一个可以让太阳变成火球,晒得我们直流汗,一个可以让枝头的果实变得香甜,还一个可以让大地在一夜之间变得雪白。”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进了奇妙的大自然里。——《四季》
  3.趣味猜谜。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劳动。——《青蛙写诗》。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落花生》
  4.故事导入。“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教师指点迷津:“那么就让我们从课文里找找答案。”
  5.以旧带新。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最喜欢大Y,它见到大y就会擦掉眼泪笑嘻嘻,今天,老师还要把小ü的另外三個朋友请过来和大家见面呢!——《jqx》
  二、串联
  如果说语文课的各个环节是一颗颗珍珠,那么导入语就是讲珍珠串联起来的那根线。有过渡语的装饰,各个语文活动之间就能无缝对接,学生们会在不知不觉中跟随老师的引领,从这个山头爬到那个山头,却不觉得疲惫。
  三、转折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转折过渡语的使用能够在紧紧抓住同学们的情感主线,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把情感引入另一个高潮,激起思维的碰撞。例如在欣赏完圆明园的美之后,教师意味深长的说:“但是,这座被雨果称颂的建筑我们都没有见过,而且永远也见不到了。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话锋一转,由喜入悲,引导同学们研读后半部分课文。
  四、提升
  过渡语不仅能将各个部分神奇的紧密联系到一起,还能梳理思路,提升感情,在师生的共鸣中,将大家的学习成果呈现出来。例如,在教学《掌声》一文时,课文到了最后部分,教师过渡:“最后老师还有几句话想送给同学们……让掌声响起来吧!”在老师激昂的话语声中,同学们目光炯炯有神,一堂课的精华化作细雨无声的浸润了他们的心灵,最后结束时,教室里响起了骤雨般的掌声。
  五、组织教学
  在《比尾巴》一课中,完成了略显枯燥的识字教学后,部分孩子的注意力开始涣散,于是教师眉头一皱,着急的说:“哎呀,小猴子听到同学的声音,急急忙忙往比赛场地这边赶,可是一条小河挡住了他的去路,你们能帮帮他吗?”瞬时,学生们又有了动力。
  六、评价
  评价式的过渡语融入了老师对学生的肯定,增加了文本的内涵,间接的将知识融入到评价语中,既拓宽了知识面,也引领着学生往更高处攀爬。如,教学《雾凇》一课时,引导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但又不能生硬的进行技术指导,于是在指名读完之后教师运用了这样的评价语:“我听出来了,大团大团的白雾滚滚而来,但还没有把树木淹没。谁,再来读一读?”就这样,无痕的赞美了学生,也悄悄地打开了想象的大门,润物细无声。
  七、总结
  在《比尾巴》一课中,教师带领大家学完之后,没有平铺直叙的说课文学完了,而是继续以森林运动会为载体,请同学们当小裁判,将比赛结果以汇报的形式,大声读给狮子大王听。不仅在教学上有总分总的结构,而且在情节设计上,始终围绕比赛来展开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了一个整体,学生们的积极性一直很高涨。
  八、拓展
  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结束之后,向二年级小朋友介绍寓言这种体裁,并告诉他们:“这篇文章出自两千多年前的一本名叫《庄子·秋水》的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找来读一读。”
  总之,灵活的使用课堂过渡语,不仅能够轻松的进行组织教学,还能为语文课堂增添一份别样的魅力。教师语言生硬,孩子们的感情就像紧闭的铁门,难以打开;教师语言优美,充满激情与想象,孩子们的感情就会像涓涓流水不断涌出。
其他文献
摘 要:STSE教育是近些年国际教育改革形式中形成的一種新颖的科学教学模式,它是一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STSE教育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还能够提高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文简要分析小学科学课堂在STSE教育中进行实践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STSE教育;实践策略  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校和教师都越来越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知识
学好数学的前提是爱好数学,而爱好是由兴趣决定的,是建立在兴趣基础上的。爱好是人们一切有效行为的出发点,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它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份。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谓言简意赅地道出“兴趣”二字的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从数学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  一、设置悬念,以引起学习上的期待  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某一知识产生急于了解或掌握的
[摘 要:在新课改之后,我国对小学学习的教学过程来说,非常的重视,尤其是对于语文的学科。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整个学习的基础,尤其是对于语文的理解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教学过程是能够让老师更加的体会到学习的语文的更加好的方法。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以及其它学习语文的能力,就要让老师担负起培养学生的责任。并且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提出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及提升写
校园,是求知者的乐园,是探索者的天地,是孩子们的天堂,是伸向社会的一个窗口。那里充满了我们快乐的身影,洒满了我們成功的汗水,留下了我们青春的足迹。校园,就是我们学子的乐土,那里永远阳光灿烂,永远欢声笑语。  但是,在这欢声笑语的背后,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我们每个学子认真对待,不可忽视,否则就容易酿成大祸。因此,校园安全,需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一提起校园安全,大家也许会不屑地说:“校园就
摘 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运用谜语游戏、课堂辩论、时事引导、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问题,感受历史,增强历史学习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游戏教学  中学历史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意识和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对学生成长与成才非常重要的。巧用游戏教学法,能够让高中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摘 要:自2016年开始,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正式被批准使用,从此小学的一至三年级进入了完全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之中。那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在统编教材中是如何体现的呢?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及统编教材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解读;核心素养  一、引言  核心素养是学科学习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语文的核心素养就以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具体来说应该包含语文知识的
摘 要: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音乐术科统一考试是面向报考普通高等学校音乐类专业的考生进行的专业基础技能测试,是广东省普通高考的组成部分。而钢琴学科在省音乐联考总分的占比分是35%。钢琴考试内容分为两首练习曲和一首奏鸣曲。练习曲的范围包括车尔尼系列之《车尔尼849练习曲》《车尔尼299练习曲》《车尔尼740练习曲》《布格缪勒练习曲》《莫什科夫斯基钢琴技巧练习曲》《拉克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肖邦钢琴练
古往今来的教育家都承认:“学贵知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语文课堂上,问题情境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前进”,做一个探索者。  创设问题情境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有和谐、活泼的教学氛围。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
摘 要:在分层教学模式下,则要求对学生、教学内容、作业以及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均进行分层设计。在本文中,笔者以巴楚县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例,具体说明如何开展语文分层教学。  关键词:语文;中职;分层教学;实施  教师在开展相应的语文教学活动时应当正视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差异,实施相应的针对化教学措施才能够在教学中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分层教学法是基于“因材施教”思想指导下发
摘 要:本篇文章通过对自动识别技术在建筑建造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的研究一方面使在建筑建造过程中涉及到的建筑材料,施工器械,以及人员信息,使得整个建造过程的安全性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另一方面通过运用自动识别技术节约了在整个建筑建造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仅提升了工程的效率也节约了成本,最主要的是使安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  关键词:自动识别技术;建筑材料;施工器械;人员信息;火灾的预防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