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故障诊断中红外测温技术的运用

来源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pp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气设备维护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科学技术便是红外测温技术。运用红外测温设备能够提前检测到可能出现故障的位置,避免过热,还能将预防性试验维修升级至预知状态检修,防患于未然。针对目前架空输电线路负荷电流攀升以致线路故障的问题,本研究介绍了使用红外测温技术进行故障诊断的方法,详细说明了红外测温技术的技术分析和理论依据,从导线的连接形式、环境因素、施工质量方面对影响导线温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引实例验证。
  关键字:红外测温;架空线路;导线温升
  前言:我国工业用电和居民用电负荷的不断增长,架空输电线路负荷随之不断升高。导线接头处由于受到输电线路负荷变化的影响,长时间运行使其接触电阻变大,机械强度下降,严重情况甚至会发生接头烧熔、断线事故。红外测温法由于其操作简便、测量精度高,被广泛用于对电力设备进行测温,主要的操作仪器有红外点温仪和红外热成像仪等。
  1.红外测温技术分析
  红外测温仪的原理是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被红外探测器、光学成像物镜接收并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上。光机对被测物体展开扫描,并将其红外热像投射到单元或分光探测器之上,再由探测器将红外辐射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将信号放大,转换成标准视频信号通过电视屏或监测器显示为红外热像图。热像图与物体的热分布场相对应,它的实质是被测目标物体地各部分热像图所反映出的是物体的热分布场,它实际上就是被测物体各部分的红外辐射热像分布图。由于传导的信号非常微弱,与可见光图像相比,热像图缺少一定的形象和立体感。因此,在现实的操作技术中,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技术人员常采用一些其他技术来补充仪器实际应用功能,如对比度与亮度的控制,以及伪色彩描绘等技术。
  2.影响导线温升的因素
  2.1导线连接形式
  导线发生断股或断股补修的地方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导线接头压接管的接触电阻过大、架空线路杆塔上的引流线夹或跳线夹与耐张线夹等的螺栓松动是导致架空輸电线路中的导线故障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架空输电线路中运用的接续金具主要有钳压、液压和螺栓连接等十几类,共一百多种型号。耐张液压管、耐张爆压管、C型线夹等相互连接形成了架空输电线路导线的接头。其中C型线夹、并沟线夹多为螺栓式,耐张管多为液压型和爆压型,被称为压缩连接件。架空输电线路导线的C型线夹、并沟线夹和压缩连接件都安装在导线表面,在电路中是串联的关系,连接件中通过的负荷电流与导线中通过的电流相同,但是由于各接头截面积大于导线截面积,接头处负荷电流会更大。这是因为一般导线与连接件之间接触电阻很低,它们之间可以形成很好的电气连接,在正常情况下,导线接头处的温度一般不会过高。而当初始压力过大时,热循环会加快劣化,缩短使用寿命,同时接触电阻增大。
  2.2环境因素
  由于导线中有负荷电流通过,其运行时的温度总会比环境温度高一些,红外成像技术可以将这个特征很好地表现出来。正常情况下,导线相对于环境温度的温升值大小受到日照强度、周围空气对流散热、线路负荷的大小以及对流散热与辐射散热的强弱等的影响,正常运行时,导线的温升随导线中通过的负荷电流密度的平方正比例增加。影响导线在空气中的散热的主要是流经导线表面的风速,对载流线路导线温升随电流密度及风速的变化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架空输电线路故障的红外检测提供可参考的的科学依据。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电流密度和温升都相对较小时,风速造成的影响也相对较小;电流密度及温升越大,风速的影响也就越大。太阳辐射引起的载流导线附加温升也将随气象情况、季节、地理位置及检测时间变化。从量值来看,导线附加温升随日照强度成正比例增长,从时间来看,导线附加温升相对于日照强度的变化滞后要稍微滞后。日照强度一般在上午11时30分达到最大值,而导线附加温升约在13时达到最大值,比日照强度变化滞后约1.5h。这种情况可以用架空输电线路导线的热惯性来解释。综上所述,为了避免太阳辐射对作业造成影响,进行架空高压输电线路故障的红外检测作业应该选择在上午10时以前无风并且阴而无雨的天气。
  2.3 施工质量
  受环境限制,施工现场一般无法检查出接头处是否接触不良,施工时接触电阻过大的接头是十分常见的。造成该隐患的主要原因例如线材质量差,导线接头在爆压前未进行打磨,使得氧化物、硫化物及其他污秽附着于导线表面。长期在野外环境中运行,振动、摆动、电动力冲击会造成连接松动,周期性通断造成线路部件频繁热胀冷缩,或由于环境变化造成机械零件性能降低等都是造成导线接头接触不良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合格的连接件其接触电阻率是很小的,由电阻损耗产生的发热功率很少,温升较低,也不易形成表面氧化膜,因此其接触电阻较低而稳定。相应的,连接不良的导线接头连接件接触电阻率相对较高,电阻损耗引起的发热功率较高,温升也相对较大。温度升高的同时,各种物理或化学变化的速率也加快,促使连接件接触面发生氧化反应,接触电阻阻值也不稳定。这种接触电阻与过热温升之间的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过程,最终会导致导线接头部分的机械强度降低,变长以及变细,甚至还会断开。当输电线路受到雷击或者发生短路时,极大的电流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接头处,十分容易造成导线接头处烧断。
  3. 红外测温的理论依据
  与同样长度的导线相比,由同种材料构成的良好导线接头直径大于导线直径,所以,良好导线接头的热像特征表现为相对于线路导线有负的温升。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正常导线接头在设备平稳运行时的温度是比线路温度低的。由此可以看出,在对架空输电线路导线接头进行红外检测时,发现导线接头与1m以外导线的相对环境温升相等,就表明该导线接头已存在接触不良缺陷。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轴向温度分布在不同的运行参数时趋势大致相同。也就是说,当电流变化范围很大时,从距出现故障位置约1m处开始,到无穷远处,沿导线轴向的温度是逐渐趋于稳定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对故障线路进行红外检测时,按照导线接头故障发热的状态沿导线轴向温度变化的分布特征,以距故障接头1 m处作为参考点,利用其温升值来衡量故障导线接头相对于导线的温升,并据此来评价故障发生的严重程度,得出的结果是可靠的。另外,由于良好导线接头的温度应低于线路导线温度,当检测到接头相对于1m以外导线温升为零时,该导线接头处可能会发生故障。
  4. 红外测温技术在架空输电线路中的运用
  2012年9月,110kV渤城线2号塔U相大号侧耐张线夹引流板87℃。抢修后调查了解到,由于耐张线夹连接板与引流线连接板在施工安装中都被装反了,已经严重烧坏,连接螺栓也已经烧断。另外由于接触面连接不紧密,线路会容易受到雨雪、有害气体以及酸碱盐等有害物质的腐蚀和污染,以致金具连接处发生氧化并过早老化;110kV渤城线2号位于海边强风区,为同塔四回线路,该处引流距地面约56m,由于常年受强风影响,连接板的螺栓发生松动,其接触电阻增大。
  5.结语
  架空输电线路中的耐张线夹及直线接续金具受到施工工艺、运行环境、机械作用、运行老化等因素影响,会产生连接螺栓松动、接触面氧化、接触电阻增大等问题影响设备运行。作为一种成熟的、高效的检测手段,红外测温诊断被广泛应用于架空线路状态检测中。利用红外点温仪和远红外热成像仪作为检测仪器,可实时掌控设备的运行状况,迅速确认故障位置,为线路状态的检修提供准确和可靠的数据,以尽早排除输电线路接头、耐张线夹等设备中存在的隐患。
  参考文献
  [1]DL/T 741—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S].
  [2]应伟国.架空送电线路状态检修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3]红外测温技术在超高压电网中的应用与探讨[J].阙小生,陈德兴.红外.2011(04)
  [4]红外测温技术在避雷器带电检测中的应用[J].阚金辉.通信电源技术.2011(05)
  [5]红外测温技术在电力系统消除缺陷中的应用[J].沈长德,黄强,应飞.科技创新导报.2010(24)
  [6]红外测温技术在配网设备运行维护中的应用[J].麦盛开.通讯世界.2017(23)
  [7]红外测温技术在大型直流电机转子温度监测中的研究与应用[J].赵韶亭,张震.科技经济导刊.2016(27)
  职工创新项目名称:应用可穿戴技术的输电设备现场型全维度红外测温装置研制(031900KK52190018)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的提高,电力自动化的建设也有了进步。电力行业技术及社会用电需求的稳步提升,促进了配电网系统的优化改革,使得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在配电网运行维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此背景下,自动化继电保护故障处理成为配电网运维管理的工作重点,需要对其故障处理常见方法及措施进行总结。  关键词:继电保护;自动化配电网;应用  引言  随着经济水平与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全社会对电量的需求快
期刊
摘要:配电网供电安全可靠性是城市日常用电的重要保障。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维护城市建设,促进城市良好发展的重要作用。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紧张,因此我国配电网工作人员研究出了架空线路同杆架设的供电方式。架空线路同杆架设的供电模式能够,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帮助配电网维修工作人员进行高效的线路维修与检查。在高低压的线路。维修中,架空线路同杆架设起到了不可比拟的作用,能够减少停电范围与时间,避免停电现象的扩大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电力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变压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真空有载调压开关切换开关是变压器的重要组成部件,通常都是在制造厂安装调试完毕后与变压器本体一起运到现场,现场仅需完善外部管路连接,吸湿器、在线滤油装置等附件安装。真空有载调压开关切换开关由于其显著优点应用广泛,了解掌握其性能十分必要,通过认真检查能有效减少开关故障。  关键词:变压器;红外测温;有载调压开关;故障分析  引言  为
期刊
摘要:如今,电网已成了普遍性地应用。当下,传统电力运行完全不能满足当今的用电量需求,所以必须要加强电力调度以及设备功能。电力调度是协配电能动力的首要枢纽,是电网有效运转的引导组织。为了跟进社会用电脚步,电力调度也明显增加了难度。在电力调度运行中,风险统数不断提高,因此,电力企业务必采用多元化的预防办法有力解决安全防范措施,并提高电力运行的安全性。因此,下文讲解电力调度运行时的安全风险对策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不可再生能源终将被以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所取代。当前,人们呼唤着新的清洁环保资源,而风能作为新能源中的重要支柱,在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层面尽显优势。我国地理环境复杂,拥有广阔的草原、戈壁和绵长的海岸线,它们都为国家风力资源生产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总体来看国家风力发电发展趋势较好。本文窥探了我国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现状、技术管理方法,并对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展望。  关键
期刊
摘要:我国经济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迅速发展,使得电力系统的整体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电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电网运维管理的难度也逐渐加大,把配电维护和配电运行两者相结合,配电运维一体化是国家电力企业未来发展的必要趋势。配电运维管理是电网运行的重要工作,配电运维管理决定着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目前,我国电网覆盖
期刊
【摘要】双母单分段接线方式是变电站110kV、220kV母线的常用接线方式,而母线倒闸操作技能是变电运行人员必须掌握的实操技能之一,若不能事先做好正确的操作准备,轻者可造成操作中断延误,重者可造成事故发生。本文对一起双母单分段母线倒母操作过程中发生的一起延误事件進行原因分析,并从电气闭锁回路改造、人员、刀闸控制回路闭锁规范等方面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双母单分段;倒母;延误;解决措施 
期刊
摘要:目前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飞速发展,电网系统结构和自动化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自动化系统在变电站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智能变电站发展的重要基础,自动化系统关键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有利于提高变电站智能化水平,使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得到有效保证,本文就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并对其优化和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引言:  作为电网重要
期刊
摘要:随着电力行业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分布式发电安全指数相对较高,避免了传统电路故障时整片区域停电的弊端,但是给配电网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分布式发电方式开展电路管理工作时,需要明确意识到其应用优势,分析其对配电网继电保护产生的不良影响,积极研究有效解决影响的可行方式。  关键词:分布式发电;配电网;继电保护  引言  电力运行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是配电网的继电保护系
期刊
摘要:在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下,电气化领域的发展也随之不断进步,我们现实生活中对电的需求量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在一些用电量大的一些特殊行业,电力能源资源是必不可少的。电力的充分供应有赖于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和可靠保障,配电线路的安全问题关乎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关乎着相关企业行业的发展,更是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进一步要求和前提保障。本文就配电线路和运营管理中产生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和应对措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