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力:幼儿生命中的心灵火焰

来源 :独生子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ting198198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婴儿从呱呱落地到会走路、说话、吃饭、写字、画画、唱歌……孩子一切从无开始,是如何完成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适应这个复杂的世界?那是因为自然赋予正在发育成长中的生命特有的力量,助长幼儿发展的主要动力有二:一是敏感力,二是吸收性心智。其中的敏感力是指一个人或其他有知觉的生物个体,在生命力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至影响其心智的运作或生理的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我们称之为敏感力。
  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的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动力才会消逝。教育学家称这段时期为敏感期。
  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词。后来教育学家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这对提升幼儿的智力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根据教育学家对婴幼儿敏感期的观察与研究,可以归纳出下列九种:语言敏感期(0-6岁)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呀呀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事儿,但对幼儿来说却不是件难事,因为幼儿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因此若孩子在两岁左右还迟迟不开口说话时,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障碍。
  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秩序敏感期(2—4岁)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教育学家经长期观察,发现孩子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感力。
  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顺序基础以建立起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感官敏感期(0-6岁)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3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3-6岁则更能具体地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
  为了敏锐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自己产生智能,家长可以在家中准备多样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觉周围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危险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围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因此,如果您的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您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正是您培养孩子具有观察周围细微事物习性的好时机。
  动作敏感期(2-6岁)
  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也应注意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训练。这样做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明显要求。这时,父母应给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书写敏感期(3.5-4.5岁)
  阅读敏感期(4.5-5.5岁)
  孩子的书写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和训练,其书写、阅读能力便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儿童读物,布置一个书香的居家环境,即能使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成为一位知识渊博的人。
  文化敏感期(6-9岁)
  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3岁;但到了6—9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这时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田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成人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信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展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的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得到发展,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日后若想学习的此项事物,不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时间,效果亦不明显。而如何运用这股动力,帮助孩子更完美的成长,正是成人的职责。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父母及时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1、尊重孩子成为有能力的个体。
  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学习者。他们会循着自然的成长法则,不断自己成长为更有能力的个体,这是父母首要改变的观念。
  2、细心观察敏感期的出现。
  每个孩子的敏感期出现时间并不相同,因此成人必须以客观的态度,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特质。
  3、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
  当成人观察到孩子的某项敏感期出现时,应尽力为孩子准备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
  4、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尝试。
  当孩子获得了尊重与信赖后,就会在环境中自由探索、尝试。
  5、适时协助而不干预。
  当孩子热衷于有兴趣的事物时,大人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避免干预。不过,并非要丢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适时予以协助、指导。
其他文献
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雯懒洋洋地躺在床上,阳光透过白纱窗幔,把斑斑点点的光圈撒在房间的每个角落,让整个房间充满了一种斑驳、奇异的感觉,雯眯起眼睛,静静的体会着这种难得的闲逸,但心却还在牵挂着女儿灵子。  灵子已经早早起床,自己吃完牛奶、面包,去少年宫了。雯不是个懒惰的妈妈,但她深知对孩子的教育中应该“学会偷懒”的道理,所以,虽然灵子才七岁,可雯已经开始让她独自背着沉重的琵琶乘车去少年宫了,当然
期刊
有些儿童经常感到双膝关节及附件肌肉阵发性疼痛,每次发作疼痛部位固定,无游走性,而局部组织不红、不肿、关节活动自如,蹦跳如常,不受限制。疼痛多在下午或晚上临睡之前发作,疼痛严重者可以影响睡眠,或可使孩子在熟睡中惊醒。经医院临床、实验室和X光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这种疼痛叫“生长痛”。  引起至长痛的原因,一般认为与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密切的关系。儿童升高的不断增长,有赖于骨骼尤其是四肢骨骼的发育,而四肢骨
期刊
义务教育小语第八册第10课《惊弓之鸟》,早巳深入人心。这个典故可谓百读不厌,耐人寻味。课文除了留给人们一定的教育意义外,实际上还蕴含着极为丰厚的人文内涵(精神)和文本价值。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绝大多数老师所忽视和欠缺的——没有充分挖掘与利用。《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学生认知情感、意志及个性的心理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精神进行的内化、孕育、生长和赋予生命形态的过程。  无独有偶,最
期刊
“你怎么说什么都能想到钱啊,我看你是越来越俗气了。”记得那天女儿这样说我的时候,我心里是暗自吃了一惊的。是的,自从我从单位里出来,走上了完全以写作为生的道路之后,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想到钱、说到钱的时候比原来多多了。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我总是跟在女儿的后面关灯关水——她洗一头要用四五盆水,我觉得真是太浪费水了。因为在我的感觉里,那灯光,那水,都是从我的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用我的血汗钱换
期刊
凡体质虚弱,抗病能力不足,或儿童、少年发育不良,或青壮年未老先衰,或老年人延年益寿,或女性气血亏虚等,均可遵循《黄帝内经》提出的“虚则补之”的原则,服用补药。但补药种类繁多,服用适当,身体受益;服用不当,反受其害。因此,怎样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补药,是大有讲究的。  小儿进补: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骨骼、内脏和神经系统等全身组织器官都还未发育成熟,身体处于稚嫩的阶段,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
期刊
每次去花园玩的时候,就会看到这样一句标语: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这条标语告诉我们要遵过交通规则。可是有许多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横穿马路,这样是不对的。  有一次,我随妈发骊起去中百仓储买菜。跑过马路的时候,看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大哥哥在马路上嬉戏,不时对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做“鬼脸”,毫不理会来来往往的车辆。我心里想:这位大哥哥也真是的,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我应该去及时地劝阴他,要
期刊
“社会的进步是人类对美追求的结晶”。从远古时期的骨项链、兽皮裙到“楚天女子好细腰”再到当代社会五花八门的化妆品、美容术,无不贯穿着人类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并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生存美的新时尚。然而,就在我们的周围,不可忽视地存在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或因先天的残缺留下遗憾,或因后天的灾难留下痛苦。对于普通人来说:美容也许是一种锦上添花,对于他们来说:美容却是一种修补,确切地说,这种美容术,无疑是一种“易容术
期刊
今天,我学了交交通法规后,我十分后悔,因为我差一点见不到我爸爸妈妈了。  记得有一次,王安定和我去买东西,我们走到一条马路上。我们翻过了栏杆,走在了一条人行横道上,我撒腿就跑,我在车缝里穿来跑去,差一点就被车撞死了。  我从这件事里知道了,交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如果不小心就会被车撞死,而且会失去你的爸爸、妈妈、朋友、亲戚。所以人人要记住交通法规。
期刊
现在正是秋菊怒放的时节,为了让孩子对菊花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特地孩子们去看了菊花展。  回来以后,我让孩子们将自己看到的菊展用画笔表现出来。说心里话,孩子们交上来的话,真让我失望,令人满意的作品不多。于是,我把自认为好的作品挑出来,在班上逐一表扬、鼓励,剩下的作品放在了一边。这时,邓昭文小朋友说:“我的画呢?”我从剩余作品中找出他的话:所有的菊花都是绿色的。于是我对他说:“没有绿色的菊花。下次你把
期刊
美国:从生命第一天开始  创办“从出生到3岁”培训班,以1981年密苏里州教育部创办的“父母作为老师”(PAT)的项目最为著名,目前该组织已将它们的项目推广至全美47个州,培训了8000名“父母辅助导者”。这些工作人员主要是每月对每一个家庭进行一小时的家访。  美国的另一项以家庭为基础的父母教育计划,称作HIPPY计划: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指导计划。该计划得到了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支持。HIPPY计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