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q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新一代中学数学教师应该是一个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促使学生积极探究,并在学生研讨时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层层推进,直至达到研究目标,从而引导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自己的不断积累和摸索,总结了数学教学“五化”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把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利用简单数学建模的方法来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教学认识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关系时,设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是什么关系呢?你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吗?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想出了用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活动框架,对角线是2根橡皮筋,通过推拉演示得出矩形是平行四边形变化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当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个平行四边形就叫矩形。可见,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的对角线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还有一些常用的方法,如对老问题的延伸来创设问题情境,利用联想来创设问题情境或利用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来创设问题情境等。问题情境设的好,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
  二、内容设计弹性化
  课堂教学应当满足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因此在保证《课标》所提出的基本课程目标基础之上,应当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差异,在内容选择和编排上体现一定的层次,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要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例如:可以就同一问题情景提出不同层次的或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挑战性的问题就是把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感觉到问题很熟悉,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又无法解决。学生必须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这个过程当中,自我建构都是不同的,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三、课堂教学活动化
  数学教学中,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活动,包括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收集、整理、思考、推理、交流和应用等等,让学生亲眼目睹数学过程形象而生动的性质,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促进数学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在设计的活动中,要注意设计让学生能动手实践的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得体验,还要设计合作交流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数学的知识。
  四、加强教师角色的合理定位
  教师要由居高临下,注意表演,展示个人才华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作为学习的参与者,教师首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学生一起去寻找真理,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在整个探究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从提出问题到指导探索,教师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教师又扮演的是“顾问”的角色,将学生置于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在比较自由的气氛中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在学生多角度的思考过程中,培养以发散思维为中心的创造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态度。因此,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给学困生以启发式帮助,指导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自己去搜集和筛选资料,自己寻找答案。
  五、实施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案
  减轻教学负荷,使教学中的合理要求变成学生内在的思维渴求,使课堂向课外延伸,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主体性教育的根本保证。素质教育要求减轻学生负担,所以数学素质教育必须体现这一精神。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力求减轻教学负荷,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必须把握适度,使合理的教学要求变成学生内在的思维渴求,从而达到课堂向课外延伸。具体地说,必须注意三点:
  (1)教师的课堂教学应有意留下让学生自己去回味思考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迫不及待而又兴趣盎然地去继续学习,深入掌握知识,激发学生循着教师讲课的线索去继续阅读材料和思考问题的兴趣。
  (2)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给学生造成暂时失败感和短时焦虑感,使学生心理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目的是使学生对课堂中的学习内容产生一种兴然未尽之感,使数学课堂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出更大的功效,真正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3)创设教学民主氛围,即通过课堂师生共同讨论,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民主的反馈环境和评判情景,让学生从中能主动出声思考,进行口语报告,这有助于开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也有助于活化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也强化了学生的认知发展体验。
  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数学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数学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学的更扎实更灵活,更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六中 122000 )
其他文献
目前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且浪费大,这不仅造成了河流下游土地沙漠化加剧,而且农田排水还使河流水质盐化加重。采用节水灌溉—喷灌方式进行盐渍化的治理,其思路是通过喷灌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的特点,从启发式导读、自主性实践以及归纳性总结方面探讨了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应用,提出一些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应对政策,以期为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高中物理;应用;对策  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有着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以及过程性的特点,为了提高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效率,应当注重启发式导读、自主性实践以及归纳性总结,同时开展的探究性学习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情境教学更是教学最优化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调动学生,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新教学大纲乃至全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开发大脑功能,提高智力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创性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思维形式,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也是一种有效的举措。下面就数学课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我谈几点做法。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  课堂上的民主、和谐的气氛,人人
〕新疆天山1号冰川附近高寒草甸上的高山红景天种群的分布格局为集团分布,符合n=2的奈曼分布型,此格局的形成主要是靠有性生殖(即种子繁殖),营养繁殖对其形成只起间接的作用。其种群数量和分布格局的变化将会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In this paper,thermoelastic damping (TED) in a micro-beam resonator with a pair of piezoelectric layers bonded on its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is investigated.E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中激发了兴趣,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源泉。因此,在教学中发挥民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是新课程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本文以阿勒泰地区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为主,初步分析了其在调查区内各生态地理单元中的组成、分布特点和区系成份等。结果表明,该区哺乳动物种类甚多,有50种。区系组成明显。区系特征上以耐湿性的北方种类(或泰加林种类)为主,占52%;其它类型与北方类型在不同地段的渗透有明显差异。该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北方泰加林哺乳动物为主体的生存空间,它具有重要的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及保护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