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而言,药食同源中的热性物品主要针对阳虚体质或阳虚病人,以及阳虚而阴寒内盛,或寒邪直中入里,或寒邪外束肌表,或寒邪留滞筋骨关节等疾患。
适宜人群
阳虚
阳虚主要症状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苔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舌质淡,苔白,脉沉细等。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常见的有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心阳虚、肝阳虚、肺阳虚等等。
心阳虚者兼见心悸心慌,心胸憋闷疼痛,失眠多梦,心神不宁等。肝阳虚者兼见头晕目眩,两胁不舒,乳房胀痛,情绪抑郁等。脾阳虚者兼见食欲不振,恶心呃逆,大便稀溏,嗳腐吞酸等。肾阳虚者兼见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或癃闭不通,阳痿早泄,性功能衰退等。肺阳虚者兼见咳嗽气短,呼吸无力,声低懒言,痰如白沫等。皆当根据不同脏腑予以温热之品温阳。
阳虚而阴寒内盛
阳虚而阴寒内盛者往往阳虚的症状更明显,并有下利清谷(即大便清稀溏薄),小便清长(即小便清澈量多),畏寒肢冷,脘腹冷痛等阴寒内盛的临床表现。治当根据不同脏腑予以温热之品温阳散寒。
阳虚而阴寒内盛者不一定只表现一派寒象,有时也会出现真寒假热。真寒假热就是内有真寒,外见假热的证候。这是由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阴阳寒热格拒而成,故又称“阴盛格阳”。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形成虚阳浮越,阴极似阳的现象。
表现为身热,面色浮红,口渴,脉大,好像属于热证,但病人身虽热却反欲盖衣被,渴欲热饮而饮不多,面红时隐时显,浮嫩如妆,不像实热之满面通红,脉大却按之无力。同时还可见到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阴寒内盛的症状。
所以,热象是假,阳虚寒盛才是疾病的本质。一般来说,假象的出现,多在四肢、皮肤和面色方面,而脏腑、气血、津液等方面的内在表现则常常能如实反映疾病的本质。
寒邪直中入里
寒邪直中入里者,是因寒邪过于强大,超过了人体的屏障功能而直接侵犯内脏的疾患,如寒邪犯胃引起的胃脘痛,就有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痛剧,口不渴,喜热饮,舌薄白,脉弦紧等临床表现。
寒邪外束肌表
寒邪外束肌表可见于外感风寒表证,病人可有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等临床表现,治当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寒邪留滞筋骨关节
寒邪留滞筋骨关节者,病人可有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甚至关节不可屈伸,遇冷痛甚,得热则减,痛处多固定,亦可游走,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等临床表现,治当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常见热性物品
大蒜
大蒜又称葫蒜、葫、大豆蒜,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大蒜性味温辛,具有下气,消谷,除风,破冷,解毒,散痈等功效,可用以治疗腹泻,吐血,水肿等疾病。所含的大蒜素,具有杀菌作用,而且还有抗癌作用,蒜辣素则可刺激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大蒜油能降低血脂,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是有益的。大蒜含有蛋白质、脂防、糖、维生素B、维生素C、钙、磷、铁等矿物质及营养成分。
食用大蒜时需注意全身发热,晚上睡不好的人(尤其更年期症状明显的妇女,大手术后或大量失血的人)以及目、口、齿、喉、舌诸热病后均忌食。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或慢性胃炎的人,最好不吃,因大蒜可刺激胃黏膜,使胃酸增多。食用后,若觉得胃部发热,口渴则表示已经服用过量,应减少服用量或干脆不吃。
肉桂
肉桂,性味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功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源。主治阳痿,宫冷,腹痛,寒疝,腰痛,胸痹,阴疽,闭经,痛经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肉桂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冠脉及脑血流量,使血管阻力下降,抗血小板凝集,抗凝血酶,抗惊厥,抗菌,镇静,镇痛,解热,增强消化机能,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肠痉挛性疼痛等多种作用。
高良姜
高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茎,性味辛、热。入脾、胃经。功能:散寒止痛。主治胃寒作痛及呕吐等病症。本品善散脾胃寒邪,且有温中止痛之功,故适用于脘腹冷痛等病症。如治胃疼痛,常与香附配伍同用;治腹部疼痛,可配肉桂、厚朴等同用。因为它温中散寒作用较好,所以还可用于胃寒呕吐,常与半夏、生姜等配用。
花椒
花椒为芸香科植物青椒(香椒、青花椒、山椒、狗椒)或花椒(蜀椒、川椒、红椒、红花椒、大红袍)的干燥成熟果皮(花椒)及种子(椒目)。花椒性温味辛而麻,有小毒。归脾、胃、肾经。功能: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补肾助阳。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外治湿疹瘙痒。
花椒主要有两个部分入药,即椒红和椒目,生椒红有小毒,辛温之性强悍,外用杀虫止痒作用良好,长于治疗疥疮、湿疹或皮肤瘙痒;炒椒红毒性减小,长于温中散寒,驱虫止痛,内服治疗脘腹寒痛,寒湿泄泻,虫积腹痛效果明显;椒目能利尿消肿,常用于治疗浮肿腹水等病症。
花椒含有挥发油 (为柠檬烯、枯醇、香叶醇等)、甾醇、不饱和有机酸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花椒对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及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以及大肠杆菌、宋内氏痢疾杆笛、变形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肠内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除肉类腥气;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扩血管,降血压;去除寄生虫;促进生殖腺体发育。能健胃、驱蛔虫,并有温暖强壮作用。
八角茴香
八角茴香,又称大茴香,是木兰科常绿小乔木八角茴香树的果实。性味、功效与小茴香近。
胡椒
胡椒为胡椒科植物胡椒的果实。性味辛、热。入胃、大肠经。功能:温中散寒。主治胃寒呕吐、腹痛泄泻等病症。胡椒性热,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故可用于胃寒所致的吐泻、腹痛等症,常配合高良姜、荜菝等同用;也可单味研粉放膏药中,外贴脐部,治受寒腹痛泄泻。胡椒又是调味品,少量使用,能增进食欲。
小茴香
小茴香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成熟果实。性味辛、温。入肝、肾、脾、胃经。功能:理气止痛,调中和胃。主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胃腹冷痛,胃寒呕吐等病症。治疗寒疝腹痛、睾丸偏坠可与橘核、荔枝核等配伍应用;治疗脘腹冷痛,可配合吴茱萸等药同用。
肉豆蔻
肉豆性味蔻辛,温。入脾、胃、大肠经。功能:涩肠止泻,温中行气。主治久泻不止,脘腹冷痛等病症。如《百一选方》中的肉豆寇丸,即以肉豆寇配木香,大枣而成,主治久泻不止,气滞胀痛。
姜
姜辛而微温。入肺、脾经,发汗解表、温肺化痰,温中除湿、和脾止呕。生姜捣汁,为姜汁,苏厥止呕,常用于昏厥的急救和呕吐不止的病人;生姜煨熟,为煨姜,温中之功增强,适于胃寒吐泻的治疗;生姜晒干或烘干,为干姜,性味辛热,入心肺脾胃经,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温肺化痰;干姜烧至外黑内黄为炮姜,性味苦涩,入脾肝经,温经止血,用于虚寒失血的急救。
姜中的挥发油可发汗,促进血液循环。姜辣素可促进胃液分泌和胃肠蠕动,助消化。姜可解半夏、南星、鱼蟹之毒,抑制阴道滴虫生长。
紫苏
紫苏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茎叶,性味辛、温。入肺、脾经。功能: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主治感冒风寒,胸闷呕恶以及食鱼蟹后引起的吐泻腹痛等病症。
用治风寒表症时常配生姜、香附、陈皮等;治疗妊娠恶阻、胎动不安时,常配砂仁、陈皮等;中鱼蟹毒后可用单味紫苏煎服,或配合生姜同用。
白芷
白芷性味辛,温。归肺、胃、大肠经。功能:祛风除湿散寒,活血止痛排脓。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等。
适宜人群
阳虚
阳虚主要症状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苔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舌质淡,苔白,脉沉细等。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常见的有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心阳虚、肝阳虚、肺阳虚等等。
心阳虚者兼见心悸心慌,心胸憋闷疼痛,失眠多梦,心神不宁等。肝阳虚者兼见头晕目眩,两胁不舒,乳房胀痛,情绪抑郁等。脾阳虚者兼见食欲不振,恶心呃逆,大便稀溏,嗳腐吞酸等。肾阳虚者兼见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或癃闭不通,阳痿早泄,性功能衰退等。肺阳虚者兼见咳嗽气短,呼吸无力,声低懒言,痰如白沫等。皆当根据不同脏腑予以温热之品温阳。
阳虚而阴寒内盛
阳虚而阴寒内盛者往往阳虚的症状更明显,并有下利清谷(即大便清稀溏薄),小便清长(即小便清澈量多),畏寒肢冷,脘腹冷痛等阴寒内盛的临床表现。治当根据不同脏腑予以温热之品温阳散寒。
阳虚而阴寒内盛者不一定只表现一派寒象,有时也会出现真寒假热。真寒假热就是内有真寒,外见假热的证候。这是由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阴阳寒热格拒而成,故又称“阴盛格阳”。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形成虚阳浮越,阴极似阳的现象。
表现为身热,面色浮红,口渴,脉大,好像属于热证,但病人身虽热却反欲盖衣被,渴欲热饮而饮不多,面红时隐时显,浮嫩如妆,不像实热之满面通红,脉大却按之无力。同时还可见到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阴寒内盛的症状。
所以,热象是假,阳虚寒盛才是疾病的本质。一般来说,假象的出现,多在四肢、皮肤和面色方面,而脏腑、气血、津液等方面的内在表现则常常能如实反映疾病的本质。
寒邪直中入里
寒邪直中入里者,是因寒邪过于强大,超过了人体的屏障功能而直接侵犯内脏的疾患,如寒邪犯胃引起的胃脘痛,就有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痛剧,口不渴,喜热饮,舌薄白,脉弦紧等临床表现。
寒邪外束肌表
寒邪外束肌表可见于外感风寒表证,病人可有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等临床表现,治当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寒邪留滞筋骨关节
寒邪留滞筋骨关节者,病人可有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甚至关节不可屈伸,遇冷痛甚,得热则减,痛处多固定,亦可游走,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等临床表现,治当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常见热性物品
大蒜
大蒜又称葫蒜、葫、大豆蒜,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大蒜性味温辛,具有下气,消谷,除风,破冷,解毒,散痈等功效,可用以治疗腹泻,吐血,水肿等疾病。所含的大蒜素,具有杀菌作用,而且还有抗癌作用,蒜辣素则可刺激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大蒜油能降低血脂,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是有益的。大蒜含有蛋白质、脂防、糖、维生素B、维生素C、钙、磷、铁等矿物质及营养成分。
食用大蒜时需注意全身发热,晚上睡不好的人(尤其更年期症状明显的妇女,大手术后或大量失血的人)以及目、口、齿、喉、舌诸热病后均忌食。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或慢性胃炎的人,最好不吃,因大蒜可刺激胃黏膜,使胃酸增多。食用后,若觉得胃部发热,口渴则表示已经服用过量,应减少服用量或干脆不吃。
肉桂
肉桂,性味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功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源。主治阳痿,宫冷,腹痛,寒疝,腰痛,胸痹,阴疽,闭经,痛经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肉桂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冠脉及脑血流量,使血管阻力下降,抗血小板凝集,抗凝血酶,抗惊厥,抗菌,镇静,镇痛,解热,增强消化机能,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肠痉挛性疼痛等多种作用。
高良姜
高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茎,性味辛、热。入脾、胃经。功能:散寒止痛。主治胃寒作痛及呕吐等病症。本品善散脾胃寒邪,且有温中止痛之功,故适用于脘腹冷痛等病症。如治胃疼痛,常与香附配伍同用;治腹部疼痛,可配肉桂、厚朴等同用。因为它温中散寒作用较好,所以还可用于胃寒呕吐,常与半夏、生姜等配用。
花椒
花椒为芸香科植物青椒(香椒、青花椒、山椒、狗椒)或花椒(蜀椒、川椒、红椒、红花椒、大红袍)的干燥成熟果皮(花椒)及种子(椒目)。花椒性温味辛而麻,有小毒。归脾、胃、肾经。功能: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补肾助阳。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外治湿疹瘙痒。
花椒主要有两个部分入药,即椒红和椒目,生椒红有小毒,辛温之性强悍,外用杀虫止痒作用良好,长于治疗疥疮、湿疹或皮肤瘙痒;炒椒红毒性减小,长于温中散寒,驱虫止痛,内服治疗脘腹寒痛,寒湿泄泻,虫积腹痛效果明显;椒目能利尿消肿,常用于治疗浮肿腹水等病症。
花椒含有挥发油 (为柠檬烯、枯醇、香叶醇等)、甾醇、不饱和有机酸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花椒对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及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以及大肠杆菌、宋内氏痢疾杆笛、变形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肠内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除肉类腥气;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扩血管,降血压;去除寄生虫;促进生殖腺体发育。能健胃、驱蛔虫,并有温暖强壮作用。
八角茴香
八角茴香,又称大茴香,是木兰科常绿小乔木八角茴香树的果实。性味、功效与小茴香近。
胡椒
胡椒为胡椒科植物胡椒的果实。性味辛、热。入胃、大肠经。功能:温中散寒。主治胃寒呕吐、腹痛泄泻等病症。胡椒性热,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故可用于胃寒所致的吐泻、腹痛等症,常配合高良姜、荜菝等同用;也可单味研粉放膏药中,外贴脐部,治受寒腹痛泄泻。胡椒又是调味品,少量使用,能增进食欲。
小茴香
小茴香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成熟果实。性味辛、温。入肝、肾、脾、胃经。功能:理气止痛,调中和胃。主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胃腹冷痛,胃寒呕吐等病症。治疗寒疝腹痛、睾丸偏坠可与橘核、荔枝核等配伍应用;治疗脘腹冷痛,可配合吴茱萸等药同用。
肉豆蔻
肉豆性味蔻辛,温。入脾、胃、大肠经。功能:涩肠止泻,温中行气。主治久泻不止,脘腹冷痛等病症。如《百一选方》中的肉豆寇丸,即以肉豆寇配木香,大枣而成,主治久泻不止,气滞胀痛。
姜
姜辛而微温。入肺、脾经,发汗解表、温肺化痰,温中除湿、和脾止呕。生姜捣汁,为姜汁,苏厥止呕,常用于昏厥的急救和呕吐不止的病人;生姜煨熟,为煨姜,温中之功增强,适于胃寒吐泻的治疗;生姜晒干或烘干,为干姜,性味辛热,入心肺脾胃经,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温肺化痰;干姜烧至外黑内黄为炮姜,性味苦涩,入脾肝经,温经止血,用于虚寒失血的急救。
姜中的挥发油可发汗,促进血液循环。姜辣素可促进胃液分泌和胃肠蠕动,助消化。姜可解半夏、南星、鱼蟹之毒,抑制阴道滴虫生长。
紫苏
紫苏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茎叶,性味辛、温。入肺、脾经。功能: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主治感冒风寒,胸闷呕恶以及食鱼蟹后引起的吐泻腹痛等病症。
用治风寒表症时常配生姜、香附、陈皮等;治疗妊娠恶阻、胎动不安时,常配砂仁、陈皮等;中鱼蟹毒后可用单味紫苏煎服,或配合生姜同用。
白芷
白芷性味辛,温。归肺、胃、大肠经。功能:祛风除湿散寒,活血止痛排脓。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