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教育属于人文学科,但我国的美术教育长期以来深受技术理性的影响,强调美术技能的学习.而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从而进入重技轻文的教育误区,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因此.加强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育人文精神培养生活世界人文知识学科综合
近年来,人文精神培养成为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教育的人文精神培养强调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使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和发展。美术教育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主张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目的.强调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因此,美术教育的人文学科属性必然要承担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易经》贲卦的象辞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之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很显然。这里所谓的“人文”,是与“天文”相对的,是人类文明时代与野蛮时代区别的标志,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人文是有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亦即人文精神。现代意义的人文精神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以及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等,它对于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达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不仅仅是一门技艺,它还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与创造力的结晶。它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闪烁着人类的智慧,代表着人性的深度。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思想。美术教育通过使学生掌握形体、结构、比例、线条、色彩等造型因素,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美术欣赏能力等,以及通过美术活动去发展情感、兴趣、气质、性格、审美趣味等个性品质。美术教育既是对美术技术的学习,更是对美术中的形式美的思考、理解和创造。其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单纯地掌握多少美术的技能技巧,而是通过把美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来启迪个体存在意义,关注人的知、情、意和人格的建立。学生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将自己情感生活用美术方式进行表达,使学生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性情的目的。
人文精神的培养反过来又会促进美术教育。人文精神的培养能够使美术教育的受众群体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陶冶精神情操,形成人文素养,提高生活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同时,也可以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从而使审美水准得到提升,并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的欣赏水平。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罗斯菲德所说:“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富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美术作品去引导学生去欣赏美、学习美、创造美,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人格、气质、修养,从而形成一种基本的、相对稳定的、内在文化素质。
美术教育是一种文化学习,而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但我国的美术教育长期以来深受技术理性的影响,强调美术技能的学习,而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从而进人重技轻文的教育误区。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一些教师仍认为美术课堂教学就是“图画”,美术作品就是简单的“涂鸦”。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美术课堂教学的方法长期处于单一和陈旧的境地,缺乏创新。一些教师一味地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注重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审美感受和体验。一些教师甚至只是给学生改改画、自己做做范画,很少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更谈不上将人文精神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美术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被简化成了学生机械地模仿的过程。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以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高中美术教育的人文精神培养。
一、强调美术教育中的生活世界意蕴
美术教育不是一种灌输和说教,对美术作品的审美和文化理解不能脱离学生个体的生活世界。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中的情感和乐趣。如引导学生用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绘画要素,运用对比、韵律、均衡、黑白、排列、堆积、组合等构成因素来表达自己的对生活世界的感受: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现实中的美感联系起来,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并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来表现自己的体验。从生活世界进行美术教学可以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善于充分利用生活世界这一取之不尽的资源,引导学生将美术活动从课堂走人生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到美术与生活的联系,贴近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具体的、生动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美术活动带来的愉悦。
二、注重美术教学中人文知识的学习
美术不仅仅是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绘画要素所组成的作品。这些绘画要素中都蕴含着一定的人文知识。这正是美术学科作为人文精神组成部分的要义所在。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学生往往只触及美术作品的表层描绘.对作品给出的评价也比较肤浅,特别是对一些表现人物、风景的写实作品。要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深度.教师不能脱离美术作品中的人文知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术欣赏必须和人文背景、人文精神等知识结合起来才能焕发美术的魅力。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语言、教具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进行课堂教学的特定情境创设。以此来交流情感、传达审美。也就是说.教师利用学校既有教学设备的精心准备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创造出一个能够触动学生内心世界的,进而起到积极互动作用的课堂教学情感体验的环境,并以此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涉及生活情境、游戏情境、实物情境、音乐情境、视频情境等诸多层面。
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渗入取决于美术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人文素养。因为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素养,它体现于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也体现在态度和行为准则当中。其最高形态是人文精神,即审视人生,以人为本,达到对人生进行终极意义的探索,对人类命运进行深层关注。它包括人对完善自己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的同情、对遭受不幸者的怜悯等。美术教师不能仅仅追求专业技能的提升而忽视人文知识的累积,这样必然会造成知识结构的单一化。因此,美术教师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理论素养,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带给学生丰富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提倡学科综合
学科综合是现代教育理念,亦是美术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避免了单一学科的结构单一性。美术教师要打通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壁垒,通过以美术学科为主体并结合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发现与美术有关的种种问题,在探寻解决方法时,学会主动地融合不同学科的内容,从而真正获得探究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求得和谐平衡,使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发展。美术教育的学科综合一方面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人文知识,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需要“量体裁衣”。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教师人文素养,激励教师不断提高人文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以此提高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注入人文素质教育的能力。
总而言之.高中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好的美术教育能让学生终生受益。美术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所生成的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追求,以及其所积淀的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育人文精神培养生活世界人文知识学科综合
近年来,人文精神培养成为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教育的人文精神培养强调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使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和发展。美术教育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主张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目的.强调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因此,美术教育的人文学科属性必然要承担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易经》贲卦的象辞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之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很显然。这里所谓的“人文”,是与“天文”相对的,是人类文明时代与野蛮时代区别的标志,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人文是有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亦即人文精神。现代意义的人文精神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以及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等,它对于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达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不仅仅是一门技艺,它还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与创造力的结晶。它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闪烁着人类的智慧,代表着人性的深度。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思想。美术教育通过使学生掌握形体、结构、比例、线条、色彩等造型因素,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美术欣赏能力等,以及通过美术活动去发展情感、兴趣、气质、性格、审美趣味等个性品质。美术教育既是对美术技术的学习,更是对美术中的形式美的思考、理解和创造。其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单纯地掌握多少美术的技能技巧,而是通过把美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来启迪个体存在意义,关注人的知、情、意和人格的建立。学生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将自己情感生活用美术方式进行表达,使学生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性情的目的。
人文精神的培养反过来又会促进美术教育。人文精神的培养能够使美术教育的受众群体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陶冶精神情操,形成人文素养,提高生活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同时,也可以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从而使审美水准得到提升,并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的欣赏水平。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罗斯菲德所说:“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富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美术作品去引导学生去欣赏美、学习美、创造美,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人格、气质、修养,从而形成一种基本的、相对稳定的、内在文化素质。
美术教育是一种文化学习,而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但我国的美术教育长期以来深受技术理性的影响,强调美术技能的学习,而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从而进人重技轻文的教育误区。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一些教师仍认为美术课堂教学就是“图画”,美术作品就是简单的“涂鸦”。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美术课堂教学的方法长期处于单一和陈旧的境地,缺乏创新。一些教师一味地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注重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审美感受和体验。一些教师甚至只是给学生改改画、自己做做范画,很少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更谈不上将人文精神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美术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被简化成了学生机械地模仿的过程。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以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高中美术教育的人文精神培养。
一、强调美术教育中的生活世界意蕴
美术教育不是一种灌输和说教,对美术作品的审美和文化理解不能脱离学生个体的生活世界。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中的情感和乐趣。如引导学生用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绘画要素,运用对比、韵律、均衡、黑白、排列、堆积、组合等构成因素来表达自己的对生活世界的感受: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现实中的美感联系起来,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并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来表现自己的体验。从生活世界进行美术教学可以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善于充分利用生活世界这一取之不尽的资源,引导学生将美术活动从课堂走人生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到美术与生活的联系,贴近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具体的、生动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美术活动带来的愉悦。
二、注重美术教学中人文知识的学习
美术不仅仅是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绘画要素所组成的作品。这些绘画要素中都蕴含着一定的人文知识。这正是美术学科作为人文精神组成部分的要义所在。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学生往往只触及美术作品的表层描绘.对作品给出的评价也比较肤浅,特别是对一些表现人物、风景的写实作品。要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深度.教师不能脱离美术作品中的人文知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术欣赏必须和人文背景、人文精神等知识结合起来才能焕发美术的魅力。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语言、教具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进行课堂教学的特定情境创设。以此来交流情感、传达审美。也就是说.教师利用学校既有教学设备的精心准备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创造出一个能够触动学生内心世界的,进而起到积极互动作用的课堂教学情感体验的环境,并以此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涉及生活情境、游戏情境、实物情境、音乐情境、视频情境等诸多层面。
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渗入取决于美术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人文素养。因为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素养,它体现于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也体现在态度和行为准则当中。其最高形态是人文精神,即审视人生,以人为本,达到对人生进行终极意义的探索,对人类命运进行深层关注。它包括人对完善自己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的同情、对遭受不幸者的怜悯等。美术教师不能仅仅追求专业技能的提升而忽视人文知识的累积,这样必然会造成知识结构的单一化。因此,美术教师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理论素养,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带给学生丰富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提倡学科综合
学科综合是现代教育理念,亦是美术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避免了单一学科的结构单一性。美术教师要打通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壁垒,通过以美术学科为主体并结合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发现与美术有关的种种问题,在探寻解决方法时,学会主动地融合不同学科的内容,从而真正获得探究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求得和谐平衡,使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发展。美术教育的学科综合一方面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人文知识,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需要“量体裁衣”。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教师人文素养,激励教师不断提高人文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以此提高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注入人文素质教育的能力。
总而言之.高中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好的美术教育能让学生终生受益。美术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所生成的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追求,以及其所积淀的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