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人画的入世与出世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8881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亮之前 》 33x33CM 宣纸 2016


《白樺之夜》 33x33CM 宣纸 2016

  化方是个词人,相识前因其诸多歌曲作品广泛传唱而早有耳闻。直至相见,于觥筹交错间偶然领略其画作,顿觉惊艳。
  化方的书画作品,很难让人在第一时间给其一个明确的风格或流派的定义,有中有西,非古非今。既有传统中国画的写意,大片的留白中,看似不经意的轻抹和点染,便是远山、人影,大风、旷野。又有西方印象派油画式的浓烈,满视野的明暗或色块强烈对比,漆黑的枯树,燃烧的天空;风雪的夜归,地白天黑;阴冷的暗夜,孤独的少女红衣……
  我也曾为定义化方的画风而纠结,可转念一想,这不正是众人所追求的不拘一格?联想到他在诗词书画间的任意游走,于是索性称其画作为当代写意新文人画。
  在我的印象中,文人画兴起于魏晋,更称雄于元初,而至明清以及民国以降,更是涌现出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大画家。彼时的文人画,多是托物言志,因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尘俗的厌倦,力图超然世外,回归自然,即所谓的出世。这些画家和画作,充满了中国式的文人气,既有很深文化意蕴又有相当造诣的绘画技巧,秉承中国诗词的手法和或写实或写意的手段,造就出独有的中国式意境概念,表现出一种出世的文化性人格。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了一股新文人画的风气,以董欣宾、朱新建、王孟奇、贾又福、龙瑞、陈平等为代表当代新文人画,多流连于仕女和市井风俗,技巧上也多为拙笔画风,同样是表现对现实的不满甚至反抗,却已是完全融于滚滚红尘,恍若重新入世,以世俗的口吻表现于嬉笑怒骂间。不再秉承中国诗词的文学意蕴,代之以生活常俗的意会表达,以当下的意会取代了传统的意境,表现出一种无奈入世的社会性人格。


《风雪不夜天》 33x33CM 宣纸 2017

  化方的出现,也许给当下新文人画带来了另外一种以新形式写意、以新态度出世的全新表达。这个集诗词书画各种兴趣和专长于一身的东北汉子,人们不知应称之为词作家、诗人,还是称其为书画家。而我,则更愿意称化方为杂家。


《修行之路》 33x33CM 宣纸 2015


《独行》 33x33CM 宣纸 2017

  就社会性人格来说,化方是大俗的。他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走入社会的人,经商、挣钱,北漂,奋斗,他的人生经历时刻伴随着时代的脉搏在沉浮和涌动。他不得不游走在各色人群和各种酒席聚会之间,穿行在不同城市不同场合的各种商洽和谋划之中。从一个杯酒便醉的少年,练就成一个通宵达旦畅饮不倒的汉子,个中滋味也许只有他自己才能深深体会。诗词创作,不论是直抒胸臆的自主表达,还是商业利益的命题作文,他都能全盘接下应对自如,并且始终被赞作快手和高手。人设和场景的迁换,游走自如毫无障碍,名声和利益的角逐,得心应手毫无违和。


《那些花》 33x33CM 2016

  就文化性人格来说,化方是大雅的。一个人灵魂深处的意识,已经因某种前世或刻骨铭心的经历,牢牢印刻在基因的DNA里。他可以在诗作中咏叹千古大风,也可以在歌词中流露细腻柔情。他秉承古人将山水融进诗词意境,也可以将世俗生活的点滴化作生命印证。他的书画作品经常似是而非,但似是而非的其实不是画作,而是人们都认为更为真切的现实。他的内心应该经常在媚俗与超然间徘徊,也许源自对外界的某种抵触与恐惧,化方的画作多冷、硬、暗、绝、艳,时常把一切都置于清冷孤绝的旷野。而他的视角,多为不自觉的俯视,如绝望中的审视,却又有偶然的一阵风,一片绿,一丝生机道出了心中最柔软的向往。
  于现实中的拥俗与挣脱,于灵魂深处的孤独与凄绝,构成了化方的艺术风格。


《记忆中的树》 33x33CM 2016


《风雪之林》 68x68CM 2016

  有人说化方词中有画,画中有诗,其书画充满禅意。这,自不待言。然若只见禅意不见俗,却是辜负了他一路披风沥雨的辛劳,过于云淡风轻飘渺虚幻。世间的禅意,细细拆分之下,都是那些所谓世俗零件的构成。也许正是在敢于正视甚至拥抱灵魂深处最恐惧最不敢面对的自己和世界那一部分时,才会于刹那中进入了升华,完成了出世,于笔尖和画纸上,溢出那种冷峻,那丝温暖,那份禅意。化方的禅意,在每一个意乱情迷的索性之间,在每一杯将醉未醉的豪饮一刻,在每一次谷底绝望的仰首之中,在每一息凌绝俯瞰的感叹之余。在他眼中,也许朱门酒肉未闻臭,路边冻骨不觉寒。这,才是于尘世和天地间的出入自在,自觉而又超然。绝望也好,悲悯也罢,去到极致处,便是物我合一,没有了绝对的取舍与分别,而只关乎存在与意义。


《雪夜之海》 33x33CM 2017

  有时,我觉得自己很懂化方。于他的诗词书画间,彷佛看到了另一个我自己的存在。观闻其作,不经意的某个细微处,不觉会心一笑。无论是在世俗中开怀揶揄的丈量揣度,又或是灵魂深处的相嗅相惜,总会感觉到一丝恍然的熟悉和同类的暖意。
  而有时,我又读不懂行走于世的化方。在经商和臻艺中的兀自变色,在诗词书画等各艺术门类间的任意腾挪,只看到一个天水苍茫间匆匆行路的身影。不知是在寻找灵魂的安放之处,还是索性奉出自己全部的悲喜欢惧,意欲华年,了然融于天地,回归自然。


《西行》 33x33CM 2017


《与兽为伴》 33x33CM 2017

  诗词间有暗香盈袖,书法中藏诡异才情,画作里现禅意天地。作为观者,分明看见化方从魏晋走来,走过唐宋,走过元明清,踟蹰于民国,奋力于当下。
  而我,只是远远望见他重又出世的背影。


化方,词人。主要作品:音乐剧《奉旨越狱》《甘嫫阿妞》《泰山情缘》等,漫画作品《北京印象》《朋友圈的情与爱》,电视剧《宝莲灯》《白蛇传》《楚汉传奇》《娘要嫁人》等电视剧主题歌词,代表作那英《爱的阳光》、孙楠《净土》、成龙《天天月圆》、《山路不只十八弯》等,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及各类国家级奖项。
其他文献
左页图:联合国曾有报告指出,15%世界人口处于根本没有卫生设施可用的生活环境,在印度约有6.5亿人仍是露天排便,占了全世界露天排便人数的60%。  厕所,进行生理排泄和处理排泄物的地方,食物经由身体消化吸收之后的出口。毫无疑问,厕所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卫生设施,但似乎它又是一个常引以为讳的名词,人们历来重视“入口”而轻视“出口”,耻于谈厕,也极少谈厕。  大概很少有人知道每年的11月19日为
期刊
水墨梯田——多依树,拍摄于云南.元阳县,拍摄时间2012年1月。  一个高中生,尤其是一个女高中生,其生命绝对是刚刚进入青春芳华的花季,而与之相配的也绝对是少女情怀中的诗与远方。其实,这早已不是单单青年人亢奋与激情的选择,她早已是现代社会中人人所钟情、向往的精神领地和生活方式。纵观“90后”少女们的诗与远方,犹如百花园,更是多种多样,更加万紫千红,千姿百态。但其内心完全一样,在自然世界面前,一切都
期刊
上坪古村水口区域改造后全貌。耕读传家 深山里的千年古村落  上坪村位于福建三明市建宁县溪源乡,这里是武夷山脉中段东麓,西面与江西省黎川县接壤,村子四面环山,是山间一处盆地,即便是现在,从县城到这里的交通也不算十分便利。但在明清时期,闽赣之间的一条官道从这里经过,处在深山之间的上坪成为政府官员、商贾小贩往返建宁和江西之间的一处重要驿站,村落迅速繁华起来,至清乾隆年间,村里的人口已经增至3000余人。
期刊
2008年,尧告村的村民去地里干活常带着土枪。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规模的纪实摄影实践全面展开。直到2000年,从语言形态来说,图片故事讲得最多。那时的报纸杂志全部有图片故事的版面,使得整个20世纪90年代图片故事成为中国摄影一个最大规模的样式。而图片故事基本上就是线性叙事,在需要表现一个更大结构的叙事时,这种方式就出现了问题。  中国纪实摄影最主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人群研究,二是区域性研
期刊
组图: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黔东南地区高速公路、高铁的建设与外面的世界建立了连接,旅游业成为当地的新兴产业。走在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上,凝望设计别致的古寨木楼,聆听清澈嘹亮的古调长曲,仿佛进入了遗世独立的世外桃源,触摸到黔东南苗侗风情的真实肌理。  当榕江的年轻人纷纷离开这片土地外出务工,当村寨里越来越多木头房被拆除时,却有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正把这儿变成归隐地,各式各样带归隐性质的民宿纷纷开张。  在
期刊
左页图:榕江遍布榕树,是名符其实的榕之江。榕江流域的许多村落,都生长有树龄达百年以上的大榕树。村头,一幅榕江乡村生活的生动画卷。画卷的中心是古榕。  这个名叫大利的宁静的侗寨,游客散去后,只剩下我和这个素昧平生的小伙子。我们俩并坐在侗寨的风雨桥上,聊着彼此要”采集“的这座村庄。  我们都是职业的“采集员”:我是位职业的“民俗采集员”,走遍高山大海,只为寻找各地将要消失的民俗;他是位地图采集员,走遍
期刊
关键词:中医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2.11.049  中图分类号:R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11-0099-02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校从1998、2003年教学计划到2007、2009、2010年的培养方案,公共选修课由原来的限定选修课和自主选修课程的开设,逐
期刊
请相信,这个世界上,总有一块石头,相似你灵魂。 她伫立亿万年,仍在等待你,寻找你。或许,她已来临,你却未发现;请相信,这个世界上,总有一块石头,靠近你灵魂。如果发现了,她就在你身边。请一定要上前,说一句:哦,原来你在这里。  这块石头,可以是大顽石蹦出的石猴子,其身具石头特性,无论刀砍火烧,终究毫发无损;其魂聚石头精神,随你折磨欺辱,总是昂首挺立,那是齐天大圣;这块石头,可以是女娲补天遗落之石,由
期刊
在赏石大家郭爱群的藏石精品中,有一方文字石特别引人注目:那长37厘米,宽36厘米,厚23厘米的乌江石的石体观赏面上,下方居中的“坐”,左上的“江”,右下的“山”的凸纹“坐江山”三字赫然在目。此系水磨砂砺的天工雕琢,历经万年始成。那“江”字之旁的三点与“山”之上的四点凸纹冾呈七星拱卫之状,似喻示这“坐江山”乃天行之道。  国人好石,文字石以她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别关联而备受青睐。通常在图纹石上能有一字
期刊
2018年12月20日下午,第100届北京“爱石日”在京举办,作为本届“爱石日”盟主,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观赏石协会创会会长寿嘉华为在赏石界作出最佳理论贡献的侯康乙先生颁奖。  96岁高龄的侯老德高望重,是目前中国赏石界最高龄并享誉盛名的赏石大家之一。他从教书育人时期起,到退休后的几十年里,他一直致力于搜罗收集天然奇石、名人书画及签字等藏品。  侯老老两口和蔼可亲。石友们走进侯老家,老人总是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