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生数学作业质量的有效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的数学作业是检查学生平时学习成果的重要依据,是激发学生认知情感,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检验教学的一把尺子。因而,教师要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数学作业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以达到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反馈学生在学业上的发展,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思维的发展和数学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作业;质量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们能重视课堂教学的创新,常常忽略了对学生数学作业質量与数学能力的关注,老师要在作业设计与批改上进行扬弃,保留好的做法来促进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的形成,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真正实现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因此,我在近两年进行了“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质量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下面谈谈提高小学生数学作业质量的几点有效策略。
  一、从激励评价入手,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
  数学作业是与对错有关,评价经常一个简单的分数,这样久了就会引起学生的不重视,因此我们通过利用批改作业的机会与学生沟通,给学生的作业写上简洁的、灵活的、激励性和富有启发性的评语,来自老师一句赞美的话、一则善意批评的评语,都能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激起,激发起学生学习情感,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关注作业过程,让评价过程动态化
  在进行作业评价时,我不仅关注学生作业的结果,更重视学生作业的过程。我通过一题多评、暂不评判、协商评价等策略,使评价过程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从多个角度,以公正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的作业。如136 136×99的计算时,有个学生是这样做的“136×99 136=13464 136=13600”我给的等级是中等,评语写上“得数是正确的,但你可以从简便算法去想!”作业本发下去后,那个学生就立刻又补了一种算法:“136×99 36=136×(99 1)=136×100=13600”,她看到我再次为她提高了等级,开心地对着我笑了。
  2.关注学生发展,让评价标准生本化
  学生的发展是存在差异的。在课题研究实践中,我根据学生的发展的差异去对学生进行评价,做到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用多把尺子的观点测量学生,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闪光点,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成为班级和学校的闪亮的星星。例如,对于爱好数学的优秀学生,这样评价:“优秀的你,老师希望你永远是我们班的骄傲!”学生作业拖拉的这样评价:“你真棒!你的努力老师看到了。继续加油!”对于因粗心而出现的错误,这样评价:“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奋勇前进!”“希望你告别粗心,与细心交朋友”;对于书写马虎、字体潦草的作业,我会写上:“字如其人,帅气的你,老师相信你的字如你那么帅的!”对于抄袭的作业我会写上“老师喜欢诚实的孩子,希望你能用聪明的脑袋和灵活的双手去完成作业,肯定比现在优秀!”每次作业本适当地加上一句信任的、鼓励的和关爱的评语。如“你的作业给我美的享受!”“你的解法很有创意,独特的解法值得同学们学习!”“你的眼睛有科学家的眼光,能善于发现问题!”等等。每当学生看到自己作业本上有这些评语时,都会情不自禁的念出来,同学们听到了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认真完成作业的动力。
  3.关注家校结合,让评价多元化
  在课题研究中,课堂作业是学生自评、同桌互评和老师评价,学生在自我评价和同学间相互评价中,正确认识自己和同伴的学习过程、结果与差距。有学生给同学写评语是这样写的“你的字写的非常好看!值得我学习!”“这段时间你进步很快!”“你每次作业都很认真!准确率很高!”等等。甚至有的学生模仿老师画星星和小红花给同学作评语。课外的作业增加家长参与,我要求班上的家长每天都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很多家长都能配合,尽量在繁忙的工作中抽时间进行检查很评价。有的家长文化层次高的,先批改再评价,能模仿老师进行写上评语。有的家长文化层次低的只是看看孩子完成的情况和书写是否工整,也能给出评价结果。由于家长参与课评价,使得评价更加有效,保证学生课外作业的完成率,不完成作业的学生越来越小。
  二、以分层设计为突破口,让全体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育的初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育的使命是要让“不同的人再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在课题研究中注重了满足不要学生的不同要求的作业设计。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精心设计分层作业,布置个性化的作业,能让学生能选择自己可以完成的作业,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1.注重学习能力的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班上的学生分成A、B、C、D四大层次:A是数学特长生、B是优等生、C是中等生、D是学困生,一周后,可以根据表现再进行定级,进步的学生可以晋级,退步的学生就要降级,学生分层后,老师就能根据学生在自己的层次上进行评价,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2.注重作业量的分层
  课题研究中注重了作业量的设计,为了保证全面学生都得到发展,用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新理念,作业设计要做到有层次,数学特长生和优等生在了解其知识掌握的程度,针对重难点,合理降低基础知识所占的比例,鼓励他们多钻研高智力的题目。例如六年级的知识,教学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时,我这样分层设计作业:
  (1)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判断4:3.5和12:10.5两组能否组成比例
  选做题
  (D)在(
其他文献
一群小动物去车站接客人.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客人,你能分辨出它们各自要接的空人吗?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出生日期:2002年12月25日  爱好:阅读、打羽毛球  座右铭:有志者,事竟成。  就读学校:湖南省武冈市第三中学七年级  指导老师:黄荣华  My Grandma  My grandma is over seventy years old and lives at a small village. She lives a quiet life. She used to be a teache
摘要:在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部分教师或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关系的认识上存在着个别误区,文章对此进行了澄清,并由此得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氧化还原反应;四种基本类型反应;误区;启示  文章编号:1008-0546(2011)03-0027-01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1.03.013    化学反
【摘要】教师通过组织管理课堂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达到课堂教学预定的目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外部表现,细心观察和体会,弄清学生注意力涣散的原因,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引发思维,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投入课堂学习中去,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并使整个课堂沉浸在乐教乐学,教学相长,师生配合
摘要:针对城乡结合地区数字化实验教学的滞后现象,以人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中“强弱电解质”的教学为例,在传统实验基础上,借助数字化实验,深入探讨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  关键词:数字化实验;城乡结合地区;高中化学教学;合理应用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7-0082-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
摘 要 利用VC 的浏览器控件.实现Web浏览器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Windows XP VC 浏览器控件 实现方法  中图分类号 TP311.11VC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6)01—0030—02
摘要:在进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学时,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素材,通过创设任务情景,设计任务驱动学习焓变和熵变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索、交流与协作,积极主动建构新概念。  关键词:教学设计;活动单;任务驱动;生活实例;意义建构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2-0017-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
摘要:探究型化学实验题对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要求较高,考试中学生较易失分;PQ4R策略演变后可用于探究型化学实验题的教学,培养学生模式化解题策略。  关键词:探究型化学实验题;PQ4R策略;模式化解题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2-0081-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2.033  探究型化
摘要:概念图是一种有效的、能够促进概念间知识联系、加强概念理解的教学工具。作者将“概念图”用于化学复习教学和学习中,应用概念图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指导学生应用概念图进行复习、反思,绘制典型物质、核心概念、典型事例的概念图,理清概念之间、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做到“剪不断、理得清”,以期在学生大脑中形成清晰的化学知识网络,真正提高复习效率,促进学生有效复习、有效学习。  关键词:概念图;概念图
摘 要 介绍了用Matlab与声卡来实现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设计过程。  关键词 Matlab 声卡 发生器 实现  中图分类号 TP3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6)02—0030—0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