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古诗教学在整个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小学古诗审美教育中,根据儿童喜爱游戏、乐于参与游戏的特点,进行古诗审美实践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运用唱歌、绘画、表演、改写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美、创造美。
关键词 古诗教学 审美教育 游戏教学 诗画互动
古诗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思维;净化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性情;美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品德。小学阶段古诗的数量虽然不很大,但从中可以反映出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面貌和取得的成就,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美育资源。古诗中的语言美表现为独特的美感,这是其他文学体裁所不能企及的。
然而小学生天性好动,注意力不能持续集中,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中外美学史上,都有“游戏说”,用以说明审美或艺术活动的特殊性质和规律。实际上,也正是儿童的游戏精神使他们特别喜爱艺术,在自由的想象和直观的体验中获得过程性的快乐。所以,在小学古诗审美教育中,我们根据儿童喜爱游戏,乐于参与游戏的特点,进行了古诗审美实践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运用唱歌、绘画、表演、改写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美、创造美。
一、古诗诵对
“对对子”是一种古老而新鲜的语文基础训练方法。说它古老,是因为这种方法古已有之,流传至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它是古人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方法之一。在教学中,让学生学写对子、对联,感受成功的快乐。如读一读山海关外孟姜女庙的这副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个训练让学生明白汉字的一字多音,汉语的停顿以及语序等都能使我们的表达更丰富更灵活。
小学生很喜欢听故事,教学古诗文时,可以插入一些有趣的故事,以此来点燃学生的诗心。特别是讲一些与此有关的奇闻轶事,学生就会更感兴趣。如贾岛“推敲”的故事,是用“僧推月下门”好呢,还是“僧敲月下门”好呢?体现了古人对炼句炼意的注重。王安石写《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提炼。还有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骆宾王咏鹅的故事,王冕喜画墨梅,写诗咏墨梅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使学生增强对古诗文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更能学好古诗文了。
二、古诗新用
古代流传下来的曲谱,如姜夔的一批自度曲,如语文课本里常选的《扬州慢》《阳关三叠》等。令人古诗新谱的曲子大体上分为四类:
1.影视插曲。数量不是很多,可流传的范围广,影响大,很多人会唱,如岳飞的《满江红》、李商隐的《无题》、李煜的《虞美人》。
2.专门为学生所学古诗谱写的歌曲。适合学生演唱,这类作品集已经出版了若干种,有数百首之多,但尚未引起语文教学界的足够重视,影响不是很大。
3.音乐人、作曲家为古诗谱写的乐曲。多由专业演员演唱,配器、伴奏相当华丽,整体水平比较高,已经有若干种光盘问世。因为过于专业化,阳春白雪,和者寡矣,影响不是太大。
4.由当红歌星演唱的流行歌曲。歌词是古诗,曲调流畅上口,最突出的例子是那首《明月几时有》,传遍大江南北。这类古诗新唱,学生一般比较喜欢。
我们在古诗新唱时,除了让学生自己为古诗配调,还可以利用有声读物,如:《少儿学古诗歌曲一百首》教学生唱古诗,可以让学生边唱边自编动作,翩翩起舞。古诗新唱这种方法既追求古风古韵,又追求符合现代人的音乐审美心理。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形式简单易行,容易为孩子所模仿和接受,深受学生的喜爱。
三、诗画互动
诗画互动在具体操作时分两种:一个是赏画吟诗,让学生像诗人那样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吟诵古诗。这“风景”有些是写意的画,有些是写实的照片。看到白鹅,学生会吟“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看到柳树,学生就背“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看到初生的荷叶,学生则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有些画面含意深刻,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如当一幅明月图浮现在学生的眼前时,单纯活泼的孩子笑着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感情丰富的孩子却吟“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你看,学生在这样诗情画意的风味中目视其画,口吟其声,怎能不情醉其间呢?
另一个则是围绕古诗进行配画,让学生在专用书画纸上进行创作,也可以在平时的考试卷上让学生配画,于是诗歌就有了色彩,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山行》这首诗,创造了一种不同寻常的艺术境界,使人赏心悦目,令人陶醉神往。学习这首诗应重点理解诗中描写的意境,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想像:诗人描写了什么?高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诗人又是抓住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把这些景物集于一幅画面上的?先让学生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多彩的秋色图,再让学生动手把脑中浮现出的画面画出来:远处,有一座宁静的山庄秋色正浓,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山民居住的小屋炊烟袅袅。近处,夕阳下的枫叶一片红艳……然后让同学之间相互比较、讨论,说说自己的创意。这不仅培养了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还可以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关键词 古诗教学 审美教育 游戏教学 诗画互动
古诗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思维;净化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性情;美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品德。小学阶段古诗的数量虽然不很大,但从中可以反映出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面貌和取得的成就,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美育资源。古诗中的语言美表现为独特的美感,这是其他文学体裁所不能企及的。
然而小学生天性好动,注意力不能持续集中,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中外美学史上,都有“游戏说”,用以说明审美或艺术活动的特殊性质和规律。实际上,也正是儿童的游戏精神使他们特别喜爱艺术,在自由的想象和直观的体验中获得过程性的快乐。所以,在小学古诗审美教育中,我们根据儿童喜爱游戏,乐于参与游戏的特点,进行了古诗审美实践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运用唱歌、绘画、表演、改写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美、创造美。
一、古诗诵对
“对对子”是一种古老而新鲜的语文基础训练方法。说它古老,是因为这种方法古已有之,流传至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它是古人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方法之一。在教学中,让学生学写对子、对联,感受成功的快乐。如读一读山海关外孟姜女庙的这副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个训练让学生明白汉字的一字多音,汉语的停顿以及语序等都能使我们的表达更丰富更灵活。
小学生很喜欢听故事,教学古诗文时,可以插入一些有趣的故事,以此来点燃学生的诗心。特别是讲一些与此有关的奇闻轶事,学生就会更感兴趣。如贾岛“推敲”的故事,是用“僧推月下门”好呢,还是“僧敲月下门”好呢?体现了古人对炼句炼意的注重。王安石写《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提炼。还有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骆宾王咏鹅的故事,王冕喜画墨梅,写诗咏墨梅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使学生增强对古诗文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更能学好古诗文了。
二、古诗新用
古代流传下来的曲谱,如姜夔的一批自度曲,如语文课本里常选的《扬州慢》《阳关三叠》等。令人古诗新谱的曲子大体上分为四类:
1.影视插曲。数量不是很多,可流传的范围广,影响大,很多人会唱,如岳飞的《满江红》、李商隐的《无题》、李煜的《虞美人》。
2.专门为学生所学古诗谱写的歌曲。适合学生演唱,这类作品集已经出版了若干种,有数百首之多,但尚未引起语文教学界的足够重视,影响不是很大。
3.音乐人、作曲家为古诗谱写的乐曲。多由专业演员演唱,配器、伴奏相当华丽,整体水平比较高,已经有若干种光盘问世。因为过于专业化,阳春白雪,和者寡矣,影响不是太大。
4.由当红歌星演唱的流行歌曲。歌词是古诗,曲调流畅上口,最突出的例子是那首《明月几时有》,传遍大江南北。这类古诗新唱,学生一般比较喜欢。
我们在古诗新唱时,除了让学生自己为古诗配调,还可以利用有声读物,如:《少儿学古诗歌曲一百首》教学生唱古诗,可以让学生边唱边自编动作,翩翩起舞。古诗新唱这种方法既追求古风古韵,又追求符合现代人的音乐审美心理。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形式简单易行,容易为孩子所模仿和接受,深受学生的喜爱。
三、诗画互动
诗画互动在具体操作时分两种:一个是赏画吟诗,让学生像诗人那样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吟诵古诗。这“风景”有些是写意的画,有些是写实的照片。看到白鹅,学生会吟“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看到柳树,学生就背“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看到初生的荷叶,学生则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有些画面含意深刻,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如当一幅明月图浮现在学生的眼前时,单纯活泼的孩子笑着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感情丰富的孩子却吟“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你看,学生在这样诗情画意的风味中目视其画,口吟其声,怎能不情醉其间呢?
另一个则是围绕古诗进行配画,让学生在专用书画纸上进行创作,也可以在平时的考试卷上让学生配画,于是诗歌就有了色彩,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山行》这首诗,创造了一种不同寻常的艺术境界,使人赏心悦目,令人陶醉神往。学习这首诗应重点理解诗中描写的意境,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想像:诗人描写了什么?高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诗人又是抓住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把这些景物集于一幅画面上的?先让学生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多彩的秋色图,再让学生动手把脑中浮现出的画面画出来:远处,有一座宁静的山庄秋色正浓,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山民居住的小屋炊烟袅袅。近处,夕阳下的枫叶一片红艳……然后让同学之间相互比较、讨论,说说自己的创意。这不仅培养了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还可以从中得到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