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声唱法起源于三百年前的意大利,目前已形成独特的完整理论体系和演唱技巧,美声唱法的发展也让歌唱方式越来越丰富,为音乐艺术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国的民族唱法具有悠久的历史,长时间的积淀使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演唱方式。这两种声乐艺术学派在声音特点、演唱风格、演唱方法和效果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但二者在声乐基础理论和歌唱发声原理方面也存在许多共同之处,是完全可以相得益彰的。本文对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特点和二者的共同之处展开逐一分析,希望可以促进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相互借鉴和融合。
一、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概述
美声唱法又称传统西洋唱法,300多年前起源于意大利,于18世纪后半叶逐渐享誉世界。这种唱法最独特之处就是它的混合声区部分,在美声唱法中,演唱者需要注意真假声的切换技巧,低音区大多采用真声发音,随着音调的升高,真声逐渐被假声替代。呼吸方面,美声唱法也与其他唱法有较大差异,美声唱法要求歌唱者用胸部和腹部交替呼吸,这样能使歌声更浑厚、有质感、更加柔美明亮。除此之外,不同于流行音乐更注重尾音部分的唱法,美声唱法更注重起音。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有着独到见解,他认为传统的美声唱法应具备三项要求:首先,歌唱者的声音应该自然而优雅;其次,歌者经过系统训练后应该能够驾驭华丽的音乐作品,做到毫不费力演唱;最后,无论何时都要保持美声唱法的本质和艺术风格。
民族唱法的历史更为悠久,早在4000多年以前,两河流域的人们就已经会用歌曲来表达对生产生活的美好寄托。《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此时,民族唱法的演唱风格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乐”也成为古代“六艺”之一。唐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和融合达到空前繁荣,民族音乐也因此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不仅使得音乐风格趋于多元化,还促进了音乐创作的发展,唐代不仅有专门的音乐教育机构,培养专业的歌舞人才,还诞生了诸多经典音乐作品,如《霓裳羽衣曲》《龙池乐》《上元乐》等,这些经典歌舞作品为民族声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族唱法是我国特有的演唱方式,与传统的美声有着不同之处。民族唱法的发声相对明亮,吐字较为清晰,更注重咬字的清晰和尾音的处理。在使用民族唱法时,演唱者发声的位置比较靠前,而且极少使用假声,气息方面比较注重“丹田气”。新中国成立之初,许多专业人士还针对演唱方式进行了专门的研讨,并将美声唱法元素融入民族唱法中,使民族唱法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二、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差异
(一)音色不同
音色方面,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存在差异。由于民族唱法的发声位置相对靠前,因此民族唱法的发声会更亮一点。而美声唱法在不同的音区都会出现自亮而暗的变化,只是民族唱法中的高音区音色变化更加明显一些。
(二)语言差异
语言差异是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之间最大的区别,也是导致两种唱法出现各种差异的根本原因。由于发源地不同,采用的语言不同,因此两种唱法的发音规律也不尽相同。美声唱法源于意大利,意大利语的发音以元音为主,不同音阶之间的高低转换不甚明显,而且元音为主体的语言,本身发声就比较流畅,音节之间的过渡也比较自然,因此美声唱法不需要像民族唱法追求归韵那样复杂。尽管历史上吸收了诸多其他民族的音乐元素,但我国的民族音乐作品依然以汉语为主。汉语的发声方式和意大利语及其他拉丁语系大相径庭,交替使用元音和辅音,而非以元音为主,这就导致在演唱过程中,音调和字调之间的平衡拿捏比较有难度,对于作词作曲和演唱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大多民歌往往遵从“开头简单、中间平稳、末尾押韵”的规律。
(三)喉头位置不同
在演唱过程中,喉头处于不断振动的状态,其位置也不断变化。当演唱者的喉头处于低位时,发出的声音会相对深沉、低暗;反之,发出的声音则会高昂和明亮。美声唱法讲究“共鸣”——混声共鸣和头腔共鸣,演唱者在演唱时需要将喉头适当放松,使喉咽腔的共鸣腔体扩大、拉长,这样会让歌声听起来更加松弛、通畅。但无论哪种唱法,歌唱时喉头的位置不能做千篇一律的要求,喉头只有处于自然放松的最佳狀态,才能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
三、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共性
(一)气息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是两种不同的演唱方式,但同为声乐类演唱,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共同之处。比如,气息方面,美声唱法倡导通过胸部和腹部联动来呼吸,保证充足的进气量,更容易驾驭演唱过程中的声音,同将吸进来的气息再呼出去能使声音更具张力,更有弹性。而民族唱法也主张“气聚丹田”,也就是通过腹部进行呼吸来进行演唱,使声音底气更足。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都注重演唱时气息的通顺,通过合理的气息让声音沉下来,使之可以更容易控制,实现收放自如。此外,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都注重使用横膈肌和腰肌的力量来进行演唱,这也是两种唱法的共同之处。
(二)共鸣
合理的调整气息可以为演唱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保证,而从歌者自身角度来看,共鸣也非常重要,可以按照人体结构分为头腔共鸣、胸腔共鸣和口咽腔共鸣三个共鸣腔体。头腔共鸣主要指声音引发的人的鼻腔以及上额窦、额窦部位的共鸣;胸腔共鸣主要指声音到达肺部后引起的腔体共鸣;口咽腔共鸣就是声音到达喉腔、咽腔、口腔时所形成的共鸣,通过专业训练,这种共鸣是可以调节的。
(三)高位置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都将演唱者的声音划分为三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着对应的的声区:低音→胸声区、高音→头声区、中音→混声区。虽然声区不同,但在歌唱时都在高位置发出声音。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也都是通过这种发声方法进行演唱。演唱时,演唱者有时会感觉到前额和鼻梁有一点振动,这就是高位置共鸣。高位置共鸣是发出的声音中最为关键的,也是整个演唱活动的关键之处,演唱者发出声音的位置越高,他所发出的声音越纯净,越有穿透力。
四、结语
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发源地相隔万里,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渐出现交集,出现了越来越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为两种唱法的进一步融合奠定了基础。无论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艺术创作都要互相借鉴、吸收对方的精髓,为两种唱法的长期发展和更好融合做出贡献,为人类奉献更美好的歌声。
(长春市朝鲜族群众艺术馆)
作者简介:李应洙(1980-),男,朝鲜族,吉林延吉人,本科,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一、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概述
美声唱法又称传统西洋唱法,300多年前起源于意大利,于18世纪后半叶逐渐享誉世界。这种唱法最独特之处就是它的混合声区部分,在美声唱法中,演唱者需要注意真假声的切换技巧,低音区大多采用真声发音,随着音调的升高,真声逐渐被假声替代。呼吸方面,美声唱法也与其他唱法有较大差异,美声唱法要求歌唱者用胸部和腹部交替呼吸,这样能使歌声更浑厚、有质感、更加柔美明亮。除此之外,不同于流行音乐更注重尾音部分的唱法,美声唱法更注重起音。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有着独到见解,他认为传统的美声唱法应具备三项要求:首先,歌唱者的声音应该自然而优雅;其次,歌者经过系统训练后应该能够驾驭华丽的音乐作品,做到毫不费力演唱;最后,无论何时都要保持美声唱法的本质和艺术风格。
民族唱法的历史更为悠久,早在4000多年以前,两河流域的人们就已经会用歌曲来表达对生产生活的美好寄托。《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此时,民族唱法的演唱风格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乐”也成为古代“六艺”之一。唐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和融合达到空前繁荣,民族音乐也因此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不仅使得音乐风格趋于多元化,还促进了音乐创作的发展,唐代不仅有专门的音乐教育机构,培养专业的歌舞人才,还诞生了诸多经典音乐作品,如《霓裳羽衣曲》《龙池乐》《上元乐》等,这些经典歌舞作品为民族声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族唱法是我国特有的演唱方式,与传统的美声有着不同之处。民族唱法的发声相对明亮,吐字较为清晰,更注重咬字的清晰和尾音的处理。在使用民族唱法时,演唱者发声的位置比较靠前,而且极少使用假声,气息方面比较注重“丹田气”。新中国成立之初,许多专业人士还针对演唱方式进行了专门的研讨,并将美声唱法元素融入民族唱法中,使民族唱法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二、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差异
(一)音色不同
音色方面,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存在差异。由于民族唱法的发声位置相对靠前,因此民族唱法的发声会更亮一点。而美声唱法在不同的音区都会出现自亮而暗的变化,只是民族唱法中的高音区音色变化更加明显一些。
(二)语言差异
语言差异是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之间最大的区别,也是导致两种唱法出现各种差异的根本原因。由于发源地不同,采用的语言不同,因此两种唱法的发音规律也不尽相同。美声唱法源于意大利,意大利语的发音以元音为主,不同音阶之间的高低转换不甚明显,而且元音为主体的语言,本身发声就比较流畅,音节之间的过渡也比较自然,因此美声唱法不需要像民族唱法追求归韵那样复杂。尽管历史上吸收了诸多其他民族的音乐元素,但我国的民族音乐作品依然以汉语为主。汉语的发声方式和意大利语及其他拉丁语系大相径庭,交替使用元音和辅音,而非以元音为主,这就导致在演唱过程中,音调和字调之间的平衡拿捏比较有难度,对于作词作曲和演唱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大多民歌往往遵从“开头简单、中间平稳、末尾押韵”的规律。
(三)喉头位置不同
在演唱过程中,喉头处于不断振动的状态,其位置也不断变化。当演唱者的喉头处于低位时,发出的声音会相对深沉、低暗;反之,发出的声音则会高昂和明亮。美声唱法讲究“共鸣”——混声共鸣和头腔共鸣,演唱者在演唱时需要将喉头适当放松,使喉咽腔的共鸣腔体扩大、拉长,这样会让歌声听起来更加松弛、通畅。但无论哪种唱法,歌唱时喉头的位置不能做千篇一律的要求,喉头只有处于自然放松的最佳狀态,才能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
三、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共性
(一)气息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是两种不同的演唱方式,但同为声乐类演唱,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共同之处。比如,气息方面,美声唱法倡导通过胸部和腹部联动来呼吸,保证充足的进气量,更容易驾驭演唱过程中的声音,同将吸进来的气息再呼出去能使声音更具张力,更有弹性。而民族唱法也主张“气聚丹田”,也就是通过腹部进行呼吸来进行演唱,使声音底气更足。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都注重演唱时气息的通顺,通过合理的气息让声音沉下来,使之可以更容易控制,实现收放自如。此外,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都注重使用横膈肌和腰肌的力量来进行演唱,这也是两种唱法的共同之处。
(二)共鸣
合理的调整气息可以为演唱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保证,而从歌者自身角度来看,共鸣也非常重要,可以按照人体结构分为头腔共鸣、胸腔共鸣和口咽腔共鸣三个共鸣腔体。头腔共鸣主要指声音引发的人的鼻腔以及上额窦、额窦部位的共鸣;胸腔共鸣主要指声音到达肺部后引起的腔体共鸣;口咽腔共鸣就是声音到达喉腔、咽腔、口腔时所形成的共鸣,通过专业训练,这种共鸣是可以调节的。
(三)高位置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都将演唱者的声音划分为三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着对应的的声区:低音→胸声区、高音→头声区、中音→混声区。虽然声区不同,但在歌唱时都在高位置发出声音。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也都是通过这种发声方法进行演唱。演唱时,演唱者有时会感觉到前额和鼻梁有一点振动,这就是高位置共鸣。高位置共鸣是发出的声音中最为关键的,也是整个演唱活动的关键之处,演唱者发出声音的位置越高,他所发出的声音越纯净,越有穿透力。
四、结语
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发源地相隔万里,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渐出现交集,出现了越来越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为两种唱法的进一步融合奠定了基础。无论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艺术创作都要互相借鉴、吸收对方的精髓,为两种唱法的长期发展和更好融合做出贡献,为人类奉献更美好的歌声。
(长春市朝鲜族群众艺术馆)
作者简介:李应洙(1980-),男,朝鲜族,吉林延吉人,本科,研究方向:群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