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投资的“五味瓶”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yondz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或多或少属于嗜爱风险的人……
  他们愿意去玩投资的“心跳”游戏,不止一场,甚至是每一天,早已成为习惯。
  他们似乎更洞察人性……
  因为在经历过大大小小与风险、市场较量的挣扎中,他们越发了解自己的弱点和痛处。
  他们过着看似“无束缚而自在”的生活……
  但每个人在这样生活的背后都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规则和哲学。
  他们就是那些藏匿在朝九晚五喧嚷人群中的“全职投资”者,
  我们一不小心,打翻了他们心中的五味瓶,发现生活果然是如人饮水。
  
  有人会问,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份工作?这自然是为了赚钱和满足养家糊口的基本需要。而“投资”本身就是赚钱的直接途径之一,你有没有考虑过将它也当成一份工作来做呢?“投资”不再是附属于生活的一种理财行为,你完全可以将每天的8小时贡献给它。全职投资者大概也是“因此而生”吧。
  
  以投资为工作的人们,基本以两种形式存在。第一种是个人的形式,这可能最符合大家的想象,一个人单独在家里,每天面对着电脑进行各种技术分析和完成投资交易。实际上这种形式的人并不算太多,它需要个人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和投资经验。第二种是集体的形式,几个或者更多的全职投资人组成自己的“集体”,在这个集体里面大家互相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因为投资市场也需要投资者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强调沟通和合作,所以,这种形式更加常见。例如,网络上各种聊天群体,或者各种投资俱乐部……全职投资者最爱出没的地点主要集中在自己家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的大户室或者是那些有便利上网条件的地方。
  通过采访调查发现,全职投资者普遍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这是指对金融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同时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他们中大部分人的心理素质都不错,因为投资领域对人性的考验是非常残酷的,控制不了人性的弱点往往容易造成投资失败。在迈入全职投资行列之前,他们一般已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实力,做投资首先要有“原始积累”。
  目前全职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期货、股票和外汇。其中做期货和外汇者比较多,股票市场因为近年行情不景气,所以,大部分人只做阶段性投资。
  “全职投资”一般会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积累时期,首先要获得进行投资的基本资金。第二阶段:初步涉水时期,在这期间,一方面不断学习和积累投资经验;另一方面要保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目的是为了在投资时能拥有更平静的心态,这将降低投资失败所带来的风险。第三阶段:进阶时期,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和资金积累。这时可以考虑将手中不超过30%的流动资金用于投资,其他资金按照个人理财的需求分散到不同的金融领域。
  


  痛并快乐着
  被访人:刘伟贤 40岁 “全职投资”时间:10年
  投资领域:期货
  
  在一般人眼里,期货市场是高风险的投机乐园,没有十足的把握和视死如归的勇气,谁也不愿意去涉足。但刘伟贤在这个市场闯荡的十年间,虽有失败和挫折,但他始终乐于游历其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期货市场中痛并快乐着,这是自己所选择的人生。
  没想到今天选择这种“动荡”生活的刘伟贤,十年前曾任职于政府部门,捧着人人羡慕的“铁饭碗”。1994年,正是一波“下海”经商的热潮,刘伟贤性格里的不安分因子开始作祟,竟然扔下了“铁饭碗”和一帮哥儿们搞起了自己的公司开始创业。回忆当时,刘伟贤承认自己是一时冲动,但是也因此开始与期货结缘。
  创业成功的几率本来就低,刘伟贤那年所搞的公司很快因为经营不善而面临倒闭。在他万分着急寻求出路的时候,碰上了从事期货经纪的一位老同学,这位老同学给他讲述了不少期货市场惊心动魄的投资场面。刘伟贤听了之后,大为心动,本来他大学念的就是经济,对金融投资一直非常感兴趣,而且在那个时候,为了挽回自己失败的投资,想“博一博”的念头不断涌现。于是,刘伟贤开始了自己第一笔的期货投资,没想到一做就是十年。
  刘伟贤觉得:在自己十年的投资中,无论是成功抑或失败的交易都会让他印象深刻。记住成功的同时不能忘却失败。刘伟贤回忆起刚做期货时难忘的经历:“1994年,我赶上了一波国际咖啡的上涨行情,这是几十年难遇的机会啊,竟然被我赶上了。只能感叹是运气帮了我大忙。不过,随后我就面临了第一次的失败,没过几个月,我在做多深圳铝的交易里栽了跟头(当时期货还在深圳交易所进行交易)。亏得非常厉害,10多万元的资金只剩下2000元左右了。”经历过这一起一落之后,刘伟贤感受到了期货市场对人性的历练,在这个投资风险和收益被10倍放大的市场中,人性的弱点也随之被放大。做到今天,他觉得投资期货除了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巧以外,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稳定心态也相当关键。
  买卖期货虽然表面上只是一种投资行为,但实际更多的却是对人性的考验。在自己十年的全职期货投资生涯里,刘伟贤曾经也有过想退出的时候。1996年,刘伟贤在做空大豆的一笔交易中亏损了30%。这看似不是什么严重失误。但当时,他认为自己在做了两年多交易以后,本应该对市场已有一定把握了,可这笔交易却颠覆了刘伟贤的认知。他开始怀疑自己对市场了解是否足够,自信心倍受打击,萌生了退意。幸亏在朋友的鼓励下他才没有放弃。
  两年之后,又一个打击让刘伟贤几乎离开了期货市场。做了四年的投资,应该说是老人了,但那次交易刘伟贤却犯了致命的错误。“在一笔绿豆交易里,本来已经做好了投资决定,我却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改变了原定的交易计划,最终导致了失败。”刘伟贤现在回想,感觉自己当时就是没有控制好人性的弱点,那时太冲动了。这次失败之后,刘伟贤差不多一个月没有再做交易。他不断思考和修正自己的投资思路,甚至想过是否改变全职做期货的现状,重新去上“朝九晚五”的班。这次的失败或许是一个机会,让刘伟贤对自己四年以来所做的投资进行反思。刘伟贤花了一个月,终于明白:四年投资打下的基础不能白白浪费,他已经离不开这个市场,脱离不了这样“动荡”的生活方式了。所以,他决定继续全职做期货,继续选择这种痛苦与快乐并存的生活,这样,转瞬又过了六年。
  现在刘伟贤每天的生活都很“悠闲”,因为他并不需要每天都跟着市场转,一般是看好一波中线行情后做交易,频率大概是一周一次。毕竟是十年的“老人”了,投资的失败再也无法像当初那样让人焦虑和烦躁了。刘伟贤现在已经颇有点“气定神闲、指点江山”的派头,在他眼里,投资的成功率是否能提高才是现在自己所追求的目标。
  
  “全职投资”Q&A
  Q:你认为进行“全职”投资,需要哪些方面的条件?
  A:有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首先是资金,我觉得最好至少有50万元左右的资金才能做期货。第二个条件就是专业知识,有了钱以后必须要知道怎样才能赚钱,不然,钱是不会自动“生钱”的。第三个条件是你的意志和体魄,因为期货交易的高风险,它无时无刻都在考验着你的心理承受能力,我觉得做期货需要有赚钱的“野心”、视死如归的“决心”,这样才能在“玩的就是心跳”的期货投资中战胜市场。
  
  Q:你觉得“全职”做投资和一般的工作相比较,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A:我目前做投资主要会到期货公司,跟证券公司一样,期货公司会为大户们提供比较良好的工作环境。而且自由度非常大,什么时候愿意“上班”都可以。缺点就是心理压力太大了,像我这样做了快十年的投资,最近开始觉得随着年龄逐渐增加,身体和心理状况都不如过去好了,所以有退出这个投资市场的打算。
  
  Q:“全职”做投资的风险会不会很大?
  A:我觉得风险是由你自己控制的,就像战争一样,我们要讲究战略,风险控制无疑是战略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一般会将自己20%的流动资金用于投资期货。在交易中要善于运用各种资金分配的办法,例如金字塔加码法等来控制自己的风险。这样就不至于被风险所摆布,而是由我们自己来把握风险。
  
  Q:万一投资失败,对个人财务产生危机将如何处理?
  A:拿出不能超过20%的流动资金来做,无论输赢,都不会影响你自己的生活。
  
  《钱经》点评:
  (《钱经》签约理财师 北京INKO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杨晨)
  现在的刘先生已经很冷静,而且感觉经验丰富。不是有这么句话吗?曾经沧海难为水。在期货这个风起云涌的投资市场中,能够走过十年,从开始的取巧心,到后来的几次放弃,再坚持走过来,真的很不容易。
  刘先生在这十年中,可以说是属于赌徒型的投资人。这种投资人很有见解且风险承受能力很高。也因为刘先生的见解,才在后来慢慢地意识到,自己是该退出的。毕竟快40岁了,不能再像十年前30岁那样,有冲劲,风险承受能力也高。现在更应该为了家庭、孩子的教育多考虑一些。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也会降低,对家庭的责任、孩子的义务,都会增加。这些也就是刘先生为什么会将100%的投资资金,放弃80%,只用20%的流动资金继续投资在期货中。那剩余的80%的资金就可以用来帮助刘先生的家庭,做出一个比较合理、稳定、系统的长期投资组合。
  
  1、 家庭保险
  首先是为家庭购买所需要的保险,可以选择分红性质的保险,一次性付清保费的方法。作为保障家庭成员健康、医疗、养老等的保险费用,并且附带定期的意外保险或是万能寿险也是可以选择的。
  
  2、家庭投资
  毕竟刘先生在期货市场中摸爬滚打多年,在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上都会高于常人。所以,建议可以将投资组合的风险提高一点。以剩余资产的30%用于投资房产,20%用于投资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25%~40%选择以混合配置型基金或是股票型基金为主的高风险高收益投资工具,并且因为刘先生现在不是特别忙,建议用剩余的10%投资收藏品。
  


  玩的就是“心跳”
  被访人:郑言 35岁 “全职投资”时间:4年
  投资领域:期货和外汇
  
  “我从来都不爱过‘朝九晚五’的生活,从我大学毕业后家里人一直希望我‘稳定’下来,但是我每次都让他们失望,哈哈。”郑言带着半调侃的语气笑着说,“但是选择做‘全职投资’是我的梦想,我愿意在这里'稳定'下来,这就是我一直希望做的工作……”说这番话的郑言却又让人感受到了他的执著和认真。
  才不过四年的时间,郑言就从房地产销售成功地“转型”为一名全职投资人,是兴趣和热情促使他进入到了投资领域。而且仗着自己年轻、精力充沛和学习能力强,郑言每天都在期货与外汇之间徘徊,这两个领域都让他感受到了投资市场的无穷魅力。目前国内期货市场每天基本就是4个小时交易,而外汇则是全天候的,在完成每天的期货交易以后,还可以随时做外汇买卖。这样就增加了投资盈利的可能性。选择在两个领域中“游弋”还有另外的原因,因为单一个投资市场的机会是不会持续出现的,当这边“风平浪静”的时候或许另一个市场正“翻云覆雨”呢。郑言认为:当找不到期货市场的机会,他就会转移目标到外汇市场,毕竟期货市场的交易范围小,品种不多;而外汇市场却是全球全天候的,总能有适合的机会。
  郑言描述了自己曾经的“疯狂”经历:有一次,他在早上期货市场开市之后开始做期货交易,中午休市时研究外汇走势,发现某币种有行情可以做。于是等下午期货收市之后就开始做外汇买卖,由于外汇市场的不间断性,他那天竟然通宵在做那只币种的外汇交易,一直到第二天期货市场开市!或许能选择做“全职投资”的人就是天生的冒险家,越刺激越感到快乐,郑言就在期货和外汇之间玩着“心跳”游戏,乐此不疲。
  虽然一些朋友不是很认同郑言的这种工作和生活方式,觉得这样的风险太高,他早晚会承受不住投资所带来的压力而崩溃,不如早点返璞归真的好。在自己曾经迷茫的时候,原来做房地产销售的上司就提醒了他:只要碰上有潜力的产品,优秀的团队和企业,成就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时间会非常短;但是金融行业不一样,如果要完全掌握某个领域成为这方面的“行家”需要的时间将漫长得多。而优秀销售人员的职业生涯可能会非常短暂,未来可挖掘潜力不大;但是能成为金融某一领域的“行家”却有可能持续更长的职业生涯,职业潜力不可估量……所以,现在郑言心里特别踏实,他觉得自己的每一天都非常有意义。每做一次交易,随着他对期货和外汇的了解不断加深,郑言离行家的距离不断缩短……
  
  “全职投资”Q&A
  Q:你认为进行“全职”投资,需要哪些方面的条件?
  A:首先是热爱,其次是全身心的投入与专注,乐观,积极的性格。因为投资市场,特别是期货、外汇市场简直就是“浓缩的人生”,每天都跟盈亏打交道,让人性的弱点变得更加清晰。
  其实,我认为全职做投资并不适合大多数人,因为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这是一个投入期和成长期比较长的行业。所以,决定要全职做投资的话,必须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是“亏钱学习阶段”,就是在不断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最后让自己不再糊涂地亏钱,并学会控制风险。第二阶段是“赚钱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你会慢慢减少亏损的次数,提高盈利的比率,实现对市场更加深刻的了解。
  
  Q:你觉得“全职”做投资和一般的工作相比较,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A:专家才能是赢家,全职可以缩短成为专家最终成为赢家的时间,而且一旦成为赢家就可以真正达到有钱有闲的境界,缺点是这是一条漫长而又艰辛的历程。
  
  Q:“全职”做投资的风险会不会很大?
  A:商业社会,哪行没有风险,风险无处不在,重要的是学会控制。而且“二八”法则同样适用于期货投资和外汇投资。因为市场的机会只会出现在20%的时间里,其他80%的时间适合耐心等候市场的变化,伺机而动。
  到现在,我自己也总结了几点关于风险控制的心得。以外汇交易为例:首先要控制好资金的使用率,尤其是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不应该满仓交易,一般建议维持半仓以下,最好是三分之一仓。另外要善于利用外汇交易系统,完善的外汇交易系统通常都设有止损点和限价指令,投资者可以自行设定止损点,这样即使交易更加系统和有计划,同时也能规避你的心理弱点。最后要强调的就是一定要懂得“止损”这一不变的真理。
  在学会懂得规避投资市场风险的同时也学会了规避人生的风险。
  
  Q:万一投资失败,对个人财务产生危机将如何处理?
  A:已经失败过了,不能被失败彻底打垮,从头儿再来。
  
  《钱经》点评:
  与其说为郑先生理财,不如说为他分析一下自己的责任和对家庭的义务更为实际。
  他作为一个成功的全职投资人,可以说,在期货和外汇市场中,乐此不疲,已经全身融入到了这个充满风险、陷阱、高回报、刺激的游戏当中。自己承担着因为投资带来的资金风险。而这种风险,也同样会影响到家庭的正常生活。虽然已经超越了专家的瓶颈,走向了赢家的平台,问题是天下哪有不会翻的船?
  我们都见过赌徒会因为输得精光,而负债累累,但仍然希望可以借钱去翻本。同样的,郑先生也有可能会因为投资的失败,挪用家庭的储备金。如果投资成功还好,投资失败,家庭的正常生活如何维持下去呢?作为一个男人,有些时候,尤其是像郑先生这样的年龄和背景,更应该考虑一下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对孩子的教育、对爱人的关心。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男人的责任,尤其是作为一个全职投资人,更应该明白,这份责任、高于投资市场为自己带来的刺激与快乐。
  建议郑先生将投资分散、多元化,这样可以减少家庭因为自己的投资而受到风险的影响。并且,强烈建议郑先生,为家庭建立一份家庭备用金,而这笔资金要放到爱人的账户中保管。
  


  终于进了大户室
  被访人:老于 38岁 “全职投资”时间:2年 投资领域:股票
  
  走进一家正在营业的证券公司,大厅里面密密麻麻的电脑让人感觉拥挤而杂乱,里面狭小的空间里都是人,或一人一台电脑,或两人一台电脑;旁边大显示屏前也人满为患,大多是年龄不小的散户。最近股市行情又再度热闹,证券公司往日冷落的门庭似乎重新有了点人气,这样的人声鼎沸已有两年未见。而在证券公司的二楼,一字排开几间独立、类似办公室模样的屋子,按老于的说法:楼下的喧嚷只是风景而已,而楼上一如既往从来是表面平静而内有乾坤。这里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所谓“大户室”,而老于就是每天准时9点半到这里“上班”的全职股民。
  老于觉得自己和股票有解不开的缘分,在全职投资股票之前,他就是证券公司的股票分析师。1999年以前,股市行情运行比较正常,证券公司的工作报酬颇丰,老于的工作也算是份美差。那年刚好遭遇“5·19”行情,“那时候每天看大盘都让人热血沸腾,所有股票在涨,行情有热火浇油的架势。普通老百姓都坐不住了,更何况是我这种在证券公司里的人。虽然自己做过几年分析师,但在那种环境下似乎都身不由己了,投入了十几万元到股市中。没想到,老天跟我开了个大玩笑,‘5·19’行情以后,我选的那几只股票就开始跌,我彻底被套……”老于似乎有点往事不堪回首,幸好这次投资的失败倒没有挫伤老于的信心。
  在这以后的几年中,中国股市开始了漫漫熊途,浮浮沉沉的样子让投资者渐失信心。从2000年到2002年,那几年证券公司里的气氛开始变坏,先是效益减退,薪水下降。“这种变化只要看看人的脸色就能感觉出来,以前红光满面的同事们现在都灰头土脸的,天天都一副碰上倒霉事情的样子……”老于说。在这样的环境下,老于作出了一个决定:离开证券公司,不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了,他要凭自己多年的投资经验和积累的本金独立做股票投资,最后目标是进入大户室。进入大户室并不是贪恋那里的环境和设施,而更多的是对自己投资水平的一种肯定。
  从2003年到现在,老于一直在全职做股票投资,虽然时间不长,但他的行业渊源却颇深,这使他在熊市中依然觅得了不错的投资机会。老于的投资策略属于稳健型,他信奉价值投资理念。比起单纯某只股票,老于更重视行业分析,从宏观面研究各个行业的发展状况从而挑选出合适的潜力股票。两年时间不算太长,除了认真钻研和分析以外,老于也承认自己运气不错,挑选的股票都能在自己的预期内涨,当初的本金已经渐渐变大了。2005年年底,老于终于迈进了大户室的门槛。
  
  “全职投资”Q&A
  Q:你认为进行“全职”投资,需要哪些方面的条件?
  A:我认为知识面是非常重要的,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去做投资。投资不是简单地靠直觉、靠经验,会看点K线图不算什么,一定要系统的理论知识。另外就是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理性看待风险,对自己的投资有一个规划。要知道投资不可能天天赚钱,更重要的是根据市场机会和自己的资本大小来决定交易频率,频繁交易的结果未必能挣大钱。
  
  Q:你觉得“全职”做投资和一般的工作相比较,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A:相对于“朝九晚五”的工作,我觉得全职做投资压力不大,比较自由。但是缺点就是因为以个人为主,所以,视野不够开阔,信息交流不够及时,有时会导致对市场的反应迟钝。
  
  Q:“全职”做投资的风险会不会很大?
  A:就股票市场而言,2005年的风险已经比2004年小了,2006年的风险将会更小。但作为一份主要工作来说,投资的收益是不确定的,这是一个风险。
  
  Q:万一投资失败,对个人财务产生危机将如何处理?
  A:尽量避免个人财务发生危机,因为在做投资之前我基本会做好一个资金分配,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这样即使投资失败也不至于影响生活质量。
  
  《钱经》点评:
  现在老于的应急资金分配得很好。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的全职投资事业发挥得更淋漓尽致一些,而且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
  既然已经进入大户室,不如建立一个“联盟”,毕竟一个人的能力还是有限的。这样不管是从信息、资金、对大盘的预测、抗风险的能力都会有所提高,并且可以使自己的投资多元化。虽然2006年的风险会小很多,不过还是存在的。既然如此,不如投资几个不同的市场,而且利用时间的阶段性进行,短、中、长期的投资策略。老于已经是股票市场的全职投资人,那当然就以短线投资在股票中,而且可以将投资的比例扩大到30%~50%。在中线投资方面,可以选择与股票相关的股票基金或是混合配置型基金。而在长期投资中,可以A级企业债券、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为主。这样既不会影响现在的生活质量,还会增加家庭投资的抗风险性,而且总体的回报率也不会太低。
  不过,还是衷心地希望老于能为自己几年后考虑一下。毕竟岁月不饶人,在股票市场中的大起大落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心态和身体,自己一定要注意一些,慢慢地减少在股票市场中的投资比例。
其他文献
权证被爆炒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它一度显示了久违的“赚钱效应”的无穷魅力。但普通投资者缺乏制胜的优势。    权证再度出山,带来的不是“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情画意,而是“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的暴戾狂野和“几家欢喜几家愁”的人间悲喜剧。  不要指责股民的赌性,也不要质疑投机者的智商。如果我们只把市场参与者看做正常的“经济人”,而不是对他们寄予过高的“道德“期望,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只是在给定的条件里做出了自
期刊
“当我开始了解自己时,我对别人就有了更深的了解。华尔街是一堂长长的、关于人类本性的教育课。”  ——伯纳德·巴鲁克    伯纳德·巴鲁克是华尔街上的一位传奇人物。这位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曾经担任过好几任美国总统的经济顾问。他原来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欧洲移民后裔,有着不受欢迎的犹太人的出身,后来却成为华尔街中呼风唤雨的角色。当时的财经报纸甚至把股市的波动归因于“巴鲁克要外出做一次短暂旅行的暂时平仓”。
期刊
他花了2000元从民间收上来的清朝旗袍,自己估价为3200元,万万没想到专家鉴定团给出的价格却是40万元!现场一片哗然……在一次电视台的鉴宝节目上,何志华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展示的这件清代宫廷氅衣竟然得到了如此高的“天价”。何志华说,这款服饰是清代宫廷后妃及格格在隆重的节日,例如皇帝或太后生日时所穿的服装。这是何志华上个世纪90年代买来的,虽然事后他认为这一估价偏高,但鉴定团的评语却仍让他颇感自豪
期刊
瘦子不开悍马,胖子不开都市贝贝,  ——似乎已成为当今社会汽车消费中的潜规则。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Polo有个别名:“二奶车”。究其原因,似乎只能怪Polo它自己,因为它的样子特别受女孩子喜欢,尤其是年轻漂亮的女孩子,久而久之,Polo车的女主人便远多于男主人。究竟传闻和事实相距多远,至今无人给出准确的调查数字,但它造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现在有些白领女孩儿明明很喜欢Polo,但不得不去选
期刊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各项金融决策的大脑。去年底,由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等财经机构举办的北京市民金融理财年活动在社会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热烈反响。可以看出人们对理财已经不再停留在“概念”上,更多人都开始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落实“理财”,进而规划自己的幸福人生。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是余温依旧。除了举办金融展览之外,活动组委会同时又推出了一本通俗易懂的理财入门读物——《北京市民理财手册》。  这本理财手册
期刊
小学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成效显著 ,本文提出了故事演讲、专题演讲、即兴演讲、课本剧表演等行之有效的演讲方式和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指导性、应用性。   “……小匡衡回到家,悄悄地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让烛光透过来,借着微弱的烛光,他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   “叮铃铃——”清脆的上课铃一响,各班的小演讲员登上讲台,用流利的普通话展示自己的风采,洪亮的
期刊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在主题情境下打造深度课堂。与其它情境素材相比,诗词具有很多其它情境素材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思想政治课的导入、过渡和结尾以及承前启后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让诗意流淌。诗性让思想政治课堂生机盎然,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以主题情境教学打造深度课堂大势所趋,也体现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但在情境素材的选择上总是丰富多
期刊
凯恩斯曾涉足期货、股票、外汇等多种投资领域,而且成绩不错。于是,凯恩斯在他的著作中时时显露了对投资市场复杂性的深刻理解,如“选美女理论”、“抢座位”,等等;已深入到行为金融学和心理学层面,对于今天的投资行为仍有指导意义。    提起凯恩斯这位上世纪西方杰出的经济学家,人们自然就想到了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凯恩斯主义”。凯恩斯本人更是位资深奋斗的在“一线”的投资大师,而且,他还颇有斩获,这在经济学家中并
期刊
全身行头不过百元,没有名表、名车,没有随从,甚至没有自己的公司和职员,用一块三毛钱解决晚餐的人,他会是一个拥有4亿身家的“中国巴菲特”吗?  有基金经理给他打电话说:中国股市需要你这样的人。  今春的沙尘暴看似更加猛烈,林园的出现,不具备沙尘暴的破坏性,但颠覆意义极强。一个以8000元投资股市,16年后的今天自称4亿的身家的矛盾体,他已经吸引了N多媒体的目光,N多股民的追捧。  在16年中实现近9
期刊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从什么时候,在哪儿开始立德,立什么样的德,以何种方式立?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要回答的问题。  一、独善其身与相善其群   家庭是一个私人领域,学校是一个公共领域,在这两个领域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是要做出区别的。私德与公德是两个不同概念,1902年到1906年,梁启超用了4年的时间,写了《新民说》,书中收录了20篇文章。他在此书中最早谈的是公德,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