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品诗意,真情最动人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q0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富有诗情画意的文章是我们每个人都爱读的文章,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就精选了很多这样的文章。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呢?化用清龚自珍的名句,“文章不是无情物,真情流露最动人”,通过层层品读文章语言,挖掘作者运用语言的奥秘,进而去感受人物的形象和情感,应该不失为明确的教学之道。
  以《草原》为例。老舍笔下的《草原》层次井然,是一篇富有文采,充满感情的写景散文。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从高年级教学要求来看,在教学中有效指导学生理解“移步换景,由景及人”写法应该是本课的重点。通过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并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由此感悟民族和睦互助的精神应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因此,在实施教学时,可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去体会作者在移步换景中由不同景物所引起的情感变化。体会这种“变化”,就要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假如做到这一点,那么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就迎刃而解了。本课教学脉络清晰,作者按“初入草原”到“草原迎客”,再到“草原联欢”“夕阳话别”的发展顺序先后介绍了自己的活动场景。作者情感变化就贯穿于这四个活动之中,如同一条红线贯串全文,步步深入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一品:初入草原,惊叹舒服
  作者刚刚进入草原,看到天空那么明朗,空气那么新鲜,放眼望去,一碧千里。这景观,使作者耳目一新!不由得惊叹:“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种情感的流露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变化。作者先是通过观看草原的颜色——“一碧千里”,接着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自己的切身感受——“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这种感受不是“白茫茫一片”,而是动静结合的。先看这“绿”也不同与别处,先动后静的羊群有如白色的大花,点缀在这绿毯上,打破了单一的绿色,而那小丘柔美的线条,欲流的翠色又使静止的小丘动起来。这又使单一的色调充满了活力,使人舒服。纵目远望,天地相连,浑然一体,使人心旷神怡,所以作者想高歌,想低吟,欲坐、欲立,由此景而产生的热爱草原之情跃然纸上。
  通过对第一自然段的理解,体会了作者对草原美景的欣赏、热爱。这一段情景交融较难体会,可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去体会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景色的哪些特点?教学时,除了特别注意对“茫茫、柔美、惊叹、舒服”等词的理解之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初步认识中国画的一些基本技法,尤其是“大泼墨”的特点,进而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流入云际”等词语所表达的意境。然后再讨论作者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什么感受?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比……更……、那么……那么……、既……又……、连……都……”等句式去体会作者舒畅、惊叹的情感。
  二品:草原迎客,无比激动
  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的感情由宁静到激动,“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在这又大又静的草原上,作者的心情是宁静的。“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这里又写到了草原的“动”,这种“动”衬托出蒙古族的豪爽与好客。让作者在民族团结的气氛中,心情无比激动,不能自抑。这是作者情感的第二次变化。
  教学上,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对景物变化的对比,来寻找作者心情变化的原因。作者初入草原和接近目的地时所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可以先讨论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美景的特点:广阔和宁静。阅读时画出相关的语句,如广阔:“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也……”,静到“听不到一点声音”。之后再引导学生关注动态、色彩和声音等代表动态变化的词语:“忽然、像彩虹、响成一片”,然后讨论:这种突然的变化给人的感觉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这样,就可以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去理解草原的景色美和人情美,去体会作者无比激动的心情。
  三品:联欢话别,景美情浓
  “联欢话别”写出了作者情感的第三次变化。走进蒙古包,主人盛情款待客人们,拿出最丰盛的食品:奶茶、奶豆腐、大盘的手抓羊肉;用最高的礼遇向我们敬酒;鄂温克姑娘来给客人们唱民歌。这一切使作者感到少数民族人民热情好客的一片深情。作者只好以“回敬、再回敬”“赶紧唱起来”……表达心中不尽的深情。最后又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一句向我们展示了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这是“情景交融”的点睛之笔。
  教学上,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这种待客的方法使客人们有什么感受?注意作者对双方动作的描写。最后讨论结尾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这种结尾给人什么感觉?可通过回顾课文脉络加深理解:在“天涯碧草”的世界里,我们看到了草原之大、之绿、之美,更感受到了他对草原的那份热爱之情。这样的“情深”怎样表现?借助一幅幅画面:“马上迎客”图、“把酒联欢”图,还有“斜阳话别”图,让我们深刻地感受主客双方两情依依、不忍分别的“蒙汉情深”,体会主客双方娓娓交谈、话语绵绵、难分难舍的情感。
  教学《草原》一课,要使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就得抓住课文的语言文字去品味,随着品味而渐渐入情。只有通过对词语的理解,感受草原上的自然美、人情美,才能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体会到景、情间的相互作用。
其他文献
高考成绩由统一考试和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考生不分文理科,考试科目可自行选择……日前,湖南省委会议审议通过了《湖南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高考改革将从2017年起正式实施。  根据《方案》,2020年湖南高考考生的总成绩将由语、数、外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以及考生从理、化、生、政、史、地6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任选3个科目的考试成绩构成。  《方案》提出将建立优质学校集群
期刊
一、什么是全课程理念下的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  夏丏尊在《关于国文的学习》一文中讲过这样的一段话:  我以为最好以选文为中心,多方学习,不要把学习的范围限在选文本身。因为每学年所授的选文为数无几,至多不过几十篇而已。选文占着国文课的重要部分,如果于一学年之中仅就了几十篇文字本身,得知其内容与形式,虽然试验时可以通过,究竟得益很微,不能算是善学者。受到一篇选文,对于其本身的形式与内容,原该首先理解,还
期刊
很少有一位中学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领域有如此影响: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所传达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被很多一线教师所理解和接受,并逐渐成为教师实施教学的标准。他的博学多才、虚怀若谷,无论您是他的学生,他的同事,或者是第一次听他的讲座的陌生人,都不得不为他的风采所折服和钦佩。他就是一生勤于教学实践,不断追求教学创新,挚爱物理,把教书育人和教学研究作为毕生追求的黄恕伯老师。  因为热爱他选择了物理教学  黄
期刊
全课程理念下的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更加凸显出学生的自主发现和习得。那么,教师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里呢?全课程理念强调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有课程意识,将与学生有关的每一件事都当成课程来做。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积极探索和实施,更离不开教师强烈的课程自觉意识。唯其如此,教师才能真正地进入课程,成为课程的设计者、领悟者、操作者和共同的创生者,才能使预设的课程转化为创生的课程,转化
期刊
全课程理念下的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最终要带来的是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是学生最需要的发展和成长。课程活动中的“多维拓展”是以自主体验为基础,强调综合活动性、挑战性和集体中的个性,在学习中的核心价值可以概括为自主发现、探索学习、自我超越、认知整合和合作共赢。显然,这与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经常见到的单一的内容拓展是完全不同的。真正意义上的多维拓展阅读至少包括发现与体验、分享与交流、整合与应用三个环节,它是从
期刊
一、命题指导思想  江西省2015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题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严格按照《2015年江西省中考数学学科说明》命制而成。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查,不仅要考查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要更多地关注对数学思想方法本身意义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不仅要考查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
期刊
在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笔者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穆军老师执教的“比例尺”一课。在教学中,穆老师紧扣概念的本质,精心设计具体、现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概念发生发展的过程。概念教学的过程通畅、完整,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现撷取几个教学片段与大家分享。  【片段一】画一画  师:估计一下从宿州到砀山有多远?  生:250千米。  ……  师:课前,老师查了一下资料是150千米。  (板书:实际距离150千米
期刊
编者按:  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的课程理念也渐渐被广大教师所熟悉,并努力将其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之中,“课程意识进课堂”已经成为有识之士的自觉选择,也成为有志于数学教育事业、为学生终身发展而教的广大年轻教师的追求方向。为了引导广大教师让数学课程意识走进课堂,并努力使之落实到位,从本期开始,将陆续刊登一些关于“课程意识进课堂”的思考性、探索性文章,以引起讨论与交流,并分享收获与喜
期刊
耕耘:一段教室生活的开启  “啊?为什么?”  “我们都快毕业了,哪有时间做这事啊……”  “我都不会弄,万一养死了咋办啊!”  学期之初,我让孩子们每人都养一盆属于自己的花,教室里便沸腾起来。  之所以会布置这样一个奇怪的学习任务,缘于上学期学习的一篇课文——《百合花开》。在上这篇课文之前,脑海里总是浮现一句话——“一花一世界”。在我看来,虽然这仅仅是一篇讲述山间百合的课文,但通过这一朵花扩展开
期刊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一个人不过是自然界中一株最脆弱的芦苇,但他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湖南省优秀青年教师陈迎在执教《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一课时,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火花,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多维对话,实现花和人、内容与形式、风姿和精神的完美融合。  [片段一]花和人相联比,品悟百合的执着  师:这山谷、断崖是适合生长的好地方吗?  生:不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