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是学生接触语言与认知世界的基础课程,在新时期教育培养创造性能力的人才的目标中,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需要深入挖掘资源,设立创新教学模式,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字】小学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69-01
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培养具备创新能力人才的基本途径是教育。爱因斯坦曾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小学语文课程是学生认知世界,培养基本能力的基础课程,具有丰富感情和激发想象能力的特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其能力最好的途径。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以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和课堂活动的优势,积极探索培养模式。
一、设计教学模式,激发创新能力
教育学理论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启迪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创新思维则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头脑中创造出新事物的心理过程,是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的基础,创造力的核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设置合理的教学机构,从而给学生以启发,引导学生逐步走上开放思维的道路。模式可以设定如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定题目,并给出一定的材料和信息,让学生结合相关材料和信息对该题目进行合理想象,教师通过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相应点评,在点评过程中应注意褒扬呈现出的好的思维方式,同时也要摒除不正确或不合理的想象。通过这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开放能力,也能使其往正确的方向发展。笔者在以蜡烛为题作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以蜡烛为对象,发挥想象做命题作文,同时将蜡烛的制造过程和制造工艺,以及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做了详细介绍。这个题目是相当晦涩的,也是锻炼思维能力比较好的材料。在学生完成的作业中就呈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部分同学联系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体现的精神作了详细的阐述。甚至有个别同学描述了蜡烛不注意小的影响,不能够防微杜渐,结果导致了被燃烧殆尽。学生有这样的发散思维是难能可贵的,在点评中给予了褒扬并提出了自己对这样观点的看法,使得学生有了更高一个层次的认识。
二、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创新兴趣
孟母三迁的故事讲述了环境对教育和培养的重要性,在班级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这样的问题。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创新环境,使得学生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培养创新的兴趣。布鲁纳曾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力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生动精彩的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充分调动起积极性,使其思维活跃,进而能接好接受知识并进行创新。在讲述《鸿门宴》这一课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场景模拟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提前将课本内容改成了剧本,并让学生自告奋勇扮演其中的角色,在分配完任务后,学生自发的讨论内容,寻找相关道具,并对说话的语气等细节都做了很详细的思考。在表演过程中,扮演刘邦的同学将相关台词做了一些变通,语言滑稽而幽默,观看的学生忍俊不禁,整个教室都洋溢着活泼和快乐的气息。教学结束后,仍有学生在讨论相关内容,并不断地改进,最终演变成了晚会上的节目。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通过充分挖掘教材相关内容,丰富其资源,利用创新的教学思维来营造环境和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样学生通过充分的投入和完整的心理体验,树立起创造性活动的意识和训练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因势利导,鼓励想象
想象力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原动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当代小学生具有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良好条件。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将这样良好的基础转变成能力。采用因势利导的方式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程度,研究兴趣和锻炼丰富想象能力。笔者在讲授《称象》一课时,设置了相关问题,来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和困难。设想为如果学生本人遇到了称象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学生针对如何给大象称量体重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提出的称量方法五花八门,这些想法或多或少都有些瑕疵或者是完全不可行,但是通过学生自主的思考,并最终寻求到答案,良好地锻炼了其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挖掘资源,合理设置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大胆鼓励想象能力, 需要以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和课堂活动的优势,积极探索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国明.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点滴[J]. 新课程(中). 2011(02)
[2]袁丽东.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 文教资料. 2010(17)
[3]刘春芳.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文教资料. 2011(14)
【关键字】小学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69-01
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培养具备创新能力人才的基本途径是教育。爱因斯坦曾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小学语文课程是学生认知世界,培养基本能力的基础课程,具有丰富感情和激发想象能力的特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其能力最好的途径。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以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和课堂活动的优势,积极探索培养模式。
一、设计教学模式,激发创新能力
教育学理论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启迪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创新思维则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头脑中创造出新事物的心理过程,是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的基础,创造力的核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设置合理的教学机构,从而给学生以启发,引导学生逐步走上开放思维的道路。模式可以设定如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定题目,并给出一定的材料和信息,让学生结合相关材料和信息对该题目进行合理想象,教师通过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相应点评,在点评过程中应注意褒扬呈现出的好的思维方式,同时也要摒除不正确或不合理的想象。通过这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开放能力,也能使其往正确的方向发展。笔者在以蜡烛为题作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以蜡烛为对象,发挥想象做命题作文,同时将蜡烛的制造过程和制造工艺,以及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做了详细介绍。这个题目是相当晦涩的,也是锻炼思维能力比较好的材料。在学生完成的作业中就呈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部分同学联系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体现的精神作了详细的阐述。甚至有个别同学描述了蜡烛不注意小的影响,不能够防微杜渐,结果导致了被燃烧殆尽。学生有这样的发散思维是难能可贵的,在点评中给予了褒扬并提出了自己对这样观点的看法,使得学生有了更高一个层次的认识。
二、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创新兴趣
孟母三迁的故事讲述了环境对教育和培养的重要性,在班级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这样的问题。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创新环境,使得学生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培养创新的兴趣。布鲁纳曾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力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生动精彩的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充分调动起积极性,使其思维活跃,进而能接好接受知识并进行创新。在讲述《鸿门宴》这一课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场景模拟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提前将课本内容改成了剧本,并让学生自告奋勇扮演其中的角色,在分配完任务后,学生自发的讨论内容,寻找相关道具,并对说话的语气等细节都做了很详细的思考。在表演过程中,扮演刘邦的同学将相关台词做了一些变通,语言滑稽而幽默,观看的学生忍俊不禁,整个教室都洋溢着活泼和快乐的气息。教学结束后,仍有学生在讨论相关内容,并不断地改进,最终演变成了晚会上的节目。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通过充分挖掘教材相关内容,丰富其资源,利用创新的教学思维来营造环境和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样学生通过充分的投入和完整的心理体验,树立起创造性活动的意识和训练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因势利导,鼓励想象
想象力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原动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当代小学生具有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良好条件。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将这样良好的基础转变成能力。采用因势利导的方式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程度,研究兴趣和锻炼丰富想象能力。笔者在讲授《称象》一课时,设置了相关问题,来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和困难。设想为如果学生本人遇到了称象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学生针对如何给大象称量体重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提出的称量方法五花八门,这些想法或多或少都有些瑕疵或者是完全不可行,但是通过学生自主的思考,并最终寻求到答案,良好地锻炼了其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挖掘资源,合理设置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大胆鼓励想象能力, 需要以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和课堂活动的优势,积极探索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国明.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点滴[J]. 新课程(中). 2011(02)
[2]袁丽东.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 文教资料. 2010(17)
[3]刘春芳.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文教资料. 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