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职业适应性有妙招

来源 :软件工程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veroy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适应是每一个新入职的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不论是新入职的,还是刚刚晋升的。即使工作不变,如果部门结构重整或者职业的发展变化而对员工提出了新的要求,职场人同样也会面临职业适应的问题。新的环境、新的工作职责与要求、新的人际关系,都需要去了解和适应,这是职场新人能否迅速进入角色、能否做到职业成功的关键问题之一。
  心理学中把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称为“适应期”。适应期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陌生阶段,或者称为不适应阶段;二是思考阶段,即边工作边思考一些问题,摸索一些适应环境的方法;三是协调阶段,即对新的环境基本达到适应的阶段。努力缩短前两个阶段,尽快进入第三个阶段,这就是我们所希望和需要的。
  一个人对职业的适应程度如何,主要还是取决于其自身的基本素质。职业对人提出不断变化的要求,人在适应职业的过程中则居于主导地位,二者之间的适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能在不断磨合中达到和谐与统一。如果一个人不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改变自身的某些不合理的期望或观念,那么再好的职业也无法适应。所以,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培养与强化和职业要求相适应的个性特征,对任何人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
  
  影响职业适应性的因素
  
  2004年,小许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时,对未来充满激情。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他和其他同学一样,在网上四处投简历。收到某集团的面试通知后,经过了四轮严格的筛选,最终被录用了。
  但是入职后,小许并没有特别地惊喜,有两个原因:一是公司安排他到并不熟悉的合约部门工作,二是给的薪水低于他的预期。不过,由于这个集团当时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员工的发展空间比较大,所以小许还是决定进来先干段时间再说。
  在房地产行业工作很辛苦。像小许所在的合约部,要经常与供应商打交道,为了选择合适的材料,确定合理的价格,不仅要熟悉各种材料的性能,了解不同厂家的产品特点,还要去工厂实地考察。小许发现自己的工作压力很大,于是开始怀疑性格内向的他也许并不适合这份工作。
  对于那些初入职场或是转换职业的人来说,在刚进新单位的前3~6个月的试用期中,是最容易出现职业适应问题的时期,也是跳槽最快和最频繁的时期。很多时候,人们都会简单地将问题归因于性格与职业不适应。这样想来会不会太过于武断呢?会不会把影响职业适应的问题想得过于简单呢?
  由于人在适应的过程中始终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影响职业适应的因素主要还是来自于人自身。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即使很清楚现在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但人们在工作上仍然会有一些理想或者愿望,特别是那些受过一定教育和专业培训的人——希望自己所在的公司规模要大,知名度要高,管理要规范,报酬要丰厚,个人成长空间要大。然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够进入这么理想的公司从事高级的白领工作呢?尤其是初入职场的新人,他们中更多的人会进入一些中小企业去工作,或是从事一些简单和枯燥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理想与现实之间就出现了巨大的差距。很多人容易产生择业受挫的负面情绪,觉得自己屈尊低就、大材小用了,深感怀才不遇,还可能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轻之贱之甚至抵触的情绪。这种情绪会大大降低个体对职业的评价和接受程度,引发很多适应问题,并伴随着出现跳槽的现象。
  预期与实际不符。入职前,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职业有所预期,比如认为当教师可以处在一个人际关系比较单纯的环境里,工作稳定又备受他人尊敬;进机关比较清闲、朝九晚五,升迁有望。但是,时代发展迅速,职业的变化也越来越快,具体单位更是千差万别。这些使得按照某种设想进入某一职业领域的人们会突然发现,实际工作并不像他们所设想的那样,甚至有好多东西是始料不及的,很多情况也不完全按照他们的期望那样进行和发展。比如,个体期望能获得相当的工作自主权,却发现处处还是要受到别人的支配;期望能够在新职位上大展拳脚,却发现自己的工作不断被上司指责和纠错……面对这种预期和实际的不符,人往往会产生一种失落感,感到处处不如意、不顺心。
  急于求成。新入职的人往往会表现出一种非常积极、充满激情的工作心态,都希望能尽快脱颖而出,走上公司的管理阶层。有斗志固然好,但如果急于求成,幻想在短时间里各个方面都做到最优秀,就能让老板尽快给自己一个重要的岗位,那就非常容易受到挫折。一旦自己在短期内的努力没有马上得到认可或回报,就会认为公司不重视你,没有伯乐,或者觉得公司在人才管理上存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又会产生跳槽的想法。但事实上,当个人刚刚进入组织或一个新的职位时,由于对人员和环境都不了解,组织部门对他也缺乏深入的了解,很难立即取得上司的信任和重用。在这种情况,上司最初交给你的工作往往是容易的,甚至是乏味的。一旦抱有一个急于求成的心态,成功就可能与你失之交臂了。
  计划赶不上变化。现代社会的事物总是瞬息万变,在人类知识如此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知识老化的速度也非常快了。比如,原来技术娴熟的机械装配工,面对着更新的设备和改良的技术可能无所适从,产生重新适应的问题。再比如,现代社会的人才价值观也改变了,像过去看重“经验”,而现在则更看重“才能”;过去崇尚“辛苦型”,现在则更追捧“效益型”等。很多过去被封为传统美德的东西,现在则变成了僵化、保守的代名词。这种转变使得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为了就业而准备的各种素质、技能,包括用了很长时间来内化的职业价值观,事到临头都陷入了“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境地,经历着转型、蜕变的困惑和痛苦,从而产生职业上的不适应感。
  人际关系复杂。很多职业人都感叹,职场中的人际关系最复杂,与同事很难相处。不少人在踌躇满志时意外地“马失前蹄”,回想起来也会懊恼地说是吃了人际关系的亏。可见,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各种各样的烦恼,让你身陷其中、黯然神伤。新旧员工之间有“代沟”在组织中是非常常见的现象。由于年龄和时代的差别,组织中的老员工常常会对新员工存在某种偏见或成见,认为新员工幼稚单纯、经验不足、在职业领域的辈分比自己低等。这种成见很可能有其合理的地方,但同时又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原因是新员工进入组织时,会给老员工造成一种威胁感。如果新员工比他们有更好的教育和较高的起薪,那么无形中又会拉开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产生一些偏见和矛盾也就不足为奇了。新员工如果处理不善,很容易产生对新工作环境适应不良的挫败感。
  
  提高职业适应性的方法
  
  每个人都可以主动地去适应环境,与其责怪外界客观因素导致难于适应工作环境,不如转而看看自己是不是有可以努力的地方。
  调整过高的期望值。人们几乎总是出于本能地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期望值,这自然是有其积极的意义的。但是,我们也必须能够做到根据现实的环境调整自己过高的期望值,设置清晰、稳定和合理的目标,这样才容易与新环境接轨,避免自己徒增烦恼。除此之外,在选择职业或入职前,建议新人们还是应当对未来的职业多设想一些困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把道路想得又宽又直,毕竟“有备无患”也是好的啊!
  专注于目标。现代社会由于变化和选择太多,很多人往往缺乏执著、持续地做一件事的心境,总在不同的地里播种,没有耕耘,也就难以收获。适应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新人入职后,只有专注于某项职业活动,才能渐渐体味到其中的甘苦,总结出游刃于其中的技巧;才能与该职业群里的人相交相知,融洽相处。
  知其道而适其职。你要在一个新环境中适应下来,就必须先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样去做。正所谓“知其道而适其职”,能否尽快熟悉环境、了解工作,将直接关系到你能否在该单位立足和未来的发展。你需要尽快熟悉自己的工作环境,以做到主动地去适应工作的要求;你需要尽快地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了解你的工作职责是什么以及上司对你的工作期望又是什么,要不懂就问;除此以外,你还需要尽快了解公司里的一些“潜规则”,遵守它们是一个非常明智的举动,这有助于你尽快融入组织,同时也能避免日后在工作中经常“碰钉子”。
  顺应角色转变。不同的职业需要你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同的组织同样也需要你以不同的姿态去融入。当你被某个单位聘用时,就应当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尽快认同并进入自己的职业角色,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这个单位的具体岗位所要求的角色规范,这样才能使自己与工作环境协调统一。做好角色转变这点对刚毕业的大学们尤为重要,比如,在学校,你可以个性张扬,根据个人意愿做事,但工作后强调的更多的是团队精神,要将“小我”融入到“大我”之中;又比如,做学问时,我们往往需要多争论、多询问,但在工作中,更重要的是你如何采取行动去解决问题,光想而没有实际行动只会被认为是眼高手低。
  另外,进入新的职业角色时,归零的心态也很重要,不要总把新公司和原来的公司作对比。与其留恋老东家的好处,不如把新东家作为学习的地方,边学边干,努力积累新的知识和经验。须知,做一天事,尽一天力,既不能为其添砖加瓦,攻城掠地,亦不能诉其不成,否则何以立身之。
  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家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会缩短职业适应期,减少工作难度和心理负担;反之,如果与同事或上司搞不好关系,就很难在组织中站稳脚跟。
  首先,你需要给同事留下好的第一印象,走好关键的第一步。第一印象往往是难以磨灭的,它能形成一种定势,影响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别人对你的印象。并且,第一印象很难被推翻,如果一开始留下了懒散、傲慢、眼高手低等不好的印象,后面想要使别人对你改观可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
  其次,要正确处理与领导的关系。你需要遵守工作规则,主动配合上司工作,同时讲究办事效率,证明自己是能够胜任工作的,这样的雇员每个领导都会喜欢。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懂得如何处理矛盾、冲突。有时候,上下级之间的冲突根本无法避免,掌握沟通的技巧,经常地联系和充分地交流,是处理好与上司的矛盾和冲突、建立彼此信任关系的关键。
  第三,主动创造与周围同事接触的机会,多给同事一个接触和了解你的机会。比如,你可以经常去找同事商量些工作问题,创造工作中交往的机会;把握工作之余非正式的交往机会,比如经常和大家吃吃饭、打打牌、下下棋,下班后一起逛街、唱歌、做运动等;平时在楼道里见面笑一笑、打声招呼,没什么事儿聊聊天气也行啊!最后还有一个妙招,尽量融入到同事的爱好中,“趣味相投”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制胜法宝。
  享受工作的乐趣。福布斯曾经说过:“工作对我们而言究竟是乐趣,还是枯燥乏味的事情,其实全要看自己怎么想,而不是看工作本身。”兴趣可以增强职业的适应性。与其勉强忍耐,不如学会乐观地对待工作。这并不是什么难事。人在工作中都有做出成就的需要。当你克服了一个难题后,你会认识到自身的进步,也会从身边的同事那里获得赞许的反馈,于是,你再设定下一个目标,向下一个目标挑战。这样不断努力后,随着职业成就水平的提高,你就会对原先的工作逐渐产生兴趣,适应能力也会跟着逐步提高。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起来自然也就轻松、愉快了。
  不断学习,自我完善。虽然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是,同样有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妙招,那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人们要主动适应职业,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才能不断地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须时刻铭记于心:知识是生存和职业适应的先决条件。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里,广博的知识可以使人们在不同的职业中具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你需要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珍惜每一次实践的机会。
  最后,如果发现自己的性格确实是无法与职业相匹配,并确认是性格因素导致你无论你怎样努力也不能适应这份工作的话,那么,你就需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职业。正所谓“尽人事,听天命”,也没有什么需要遗憾或者后悔的了。但在此之前,请千万记住——改变现状,可以先从自己着手,做些努力!
其他文献
继浦发银行(600000.SH)之后,民生银行(600016.SH)本周四也公布了2004年度业绩快报。浦发银行、民生银行2004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9.3亿元、20.38亿元,数据显示两家银行业绩均实
日本日产汽车公司共有五个研究或发展中心,其中三个设在日本本土,位于神奈川的研究中心和技术中心专门从事汽车技术的基础研究和新车型的开发设计,位于北海道的检测基地则负责新开发车型的检测和试验;另外两个是设在美国的日产北美技术中心和设在英国的日产欧洲技术中心,这两个机构更多地执行项目工作室的职能,主要进行技术监测和市场反馈,不断向日本国内研发中心反馈当地市场的需求信息,并在当地高速公路和道路上进行产品测
期刊
为提高军队出版管理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推动军队出版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总政治部委托南京政治学院从1996年起,分三期对全军和武警部队出版管理干部进行了培训。
“污渍”一向都是令人讨厌而且避之不及的东西,谁会跟它玩呢?  汰渍的网络营销案颠覆了常人的观点:“污渍”被拟人化,并通过线上、线下的整合应用,“污渍”被玩活、玩转,成为一时的热门话题,给参与和接受的人带来了快乐。  事实上,这正暗合了网络整合营销“4I原则”中的Interesting(趣味)原则和Interaction(互动)原则。汰渍的这种制造话题,并以多样化手段加强推广,借助受众的力量扩散传播
本周是跨年度的一周,2004年第一个交易日大盘在经过短期调整后的指标股重新启动的带动下收出红盘,股指周线也因此收出小阳线,大盘依然维持中级强势。本周初段大盘的下跌主要
积极政策的淡出,不仅是为了控制财政赤字的扩张,同时也是配合当前宏观调控 中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基调。
【正】 (一) 思想作风,是指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相联系并受相应的世界观指导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总和。社会主义思想作风是由
【正】 经中央军委批准,军事科学院于1997年组织了第二次全军军事科研成果评奖,以全面展示全军军事科研工作“八五”规划研究成果。经院内外专家评审推荐,我院有三项成果参评
毛泽东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集中兵力思想,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一、为集中兵力思想的表述,创造出新的形式,即“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二
在TCL集团上市首日,深交所总经理张育军就援引了某媒体的评价称“TCL集团上市生逢其时”。我也曾经引述过他的另一句话:“创新就是我们的饭碗!”金融创新真的给市场带来了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