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推荐信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年前《蜕变》已经在布达佩斯获了大奖,11月底的阿姆斯特丹电影节也将其列为入围纪录片。正巧有个法国的电视节委托我推荐中国的优秀纪录片,我也将这部片子介绍了过去。以下是我的推荐信函全文。
  2001年,杨干才、王毅夫妇作为摄影爱好者沿中越边境线一路行走,他们来到了一个叫曼蚌的佤族村寨,这是一个群山环抱中的部落。他们惊奇地发现,这里的人们没有被现代文明所影响,仍然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此时,这对夫妇在中国一个省会城市经营一家广告公司,有着稳定的生活,然而在曼蚌的发现使他们决定卖掉公司,搬到曼蚌小寨居住。临进山时,他们购买了一个SONY PD150摄像机,准备为自己的隐居生活做一些影像记录。
  一座新的房屋出现在曼蚌小寨,这是杨干才夫妇的新家,村里的人们警惕且充满敌意注视着他们的到来,而夫妇俩却对村民的生活充满好奇。这里的村民崇拜祖先,信鬼神,家庭形态松散而自由,村里有寨佬和头人,这相当于部落酋长。他们平时靠种植谷物生活,而更多的生活来源则来自于男人们在边境线上走私毒品。当夫妇二人将摄像机对准村民的生活的时候,人们四散而逃。一次,一位村民被摄像机逼到了墙角,竟向这对夫妇举起了打野猪用的弩箭。
  拍摄的计划暂时搁浅下来,但杨干才夫妇却没有离开这个小村庄。妻子王毅曾受过医学培训,于是,她给这个村子义务当起了大夫。当第五个濒临死亡的村民在王毅的治疗后获得康复时,村民们开始对这对手持摄像机的夫妇不再敌视……此时,他们已经在村子里住了整整八个月,这,仅仅是他们拍摄的开始。
  杨干才和他的妻子此前非常迷恋人类学纪录片,他们模仿着记忆中的纪录片样子开始记录曼蚌小寨村民的生活,阿卡人家庭每天的劳作,他们的饮食以及其他生活习惯。正式的拍摄是在2002年春天开始的,这个时候,曼蚌小寨旁的群山烟雾弥漫,村民们正在烧山,准备种植谷物。从祭祖、祀神、烧山、播种,他们完整记录下了整个春耕的景象。
  这个纪录片是这对夫妇的第一个作品,他们没有任何的拍摄经历,更没有某个固定的创作理念,他们只是将自己视野中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内容,用最粗笨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恰恰是这部纪录片最吸引人的一个特征。它摒弃了所有的声音画面技巧,使节目的过程极大地贴近了阿卡人生活的原生状态,这种质朴的美是影视专业教育所无法培养出来的。
  应该承认的是,近年来中国农村在经济方面的发展是史无前例的,杨干才的拍摄持续到2004年底的时候,村子里修了公路,通了电,并且第一次进行了村民自治选举。将近三年,这对夫妇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这个村庄里度过的,他们见证了一个村庄的变迁,更见证了一个时代。
  文明最终进入了山寨,那个远离尘世、无比自然的村庄或许永远成为了消逝的风景,但它却永远存活在这部叫《蜕变》的纪录片中。从片子里,相信你能看到杨干才和他的妻子不是曼蚌小寨的游客,他们记录了这里,而且,他们已经是这个村庄的一分子。
  注:
  在刚刚结束的2006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上,法国FIPA国际电影电视节秘书长让·米歇尔先生对入围此次国际选片会的中国纪录片进行了挑选,共选出十三部纪录片参加第二十届“法国FIPA国际电影电视节”竞赛单元有关奖项的角逐。《蜕变》名列其中。
其他文献
《我的宝贝,他的“胃”》  作者:大四  出品:2306  类型:家庭录像  长度:1分20秒    某日,儿子将绿色内衣套在头上,只把圆圆的脸露出来,一只衣服袖子顶在头上,儿子看到镜子中自己的形像,又开始说“胃酸、胃胀、胃溃疡!”我琢磨了半天才明白,原来他在模仿电视广告中的那个“胃人”!可不是,还真的有些像。我为儿子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而高兴不已。总想把他这个样子拍下来。  这个小短片拍摄于200
期刊
1932年3月24日,德国慕尼黑一家电影院正在上映一部神话故事。片名《蓝光》象征着人们无法实现却又始终不肯放弃的理想。观众席中一位男子对身边的人说:“记住,一旦党需要拍电影,就必须让这个女人来拍。”说话的人是希特勒,坐在他身边的是戈培尔,影片的主演、导演是莱尼·里芬斯塔尔。  从此,里芬斯塔尔的命运与希特勒纠结在一起:成就、荣誉、耻辱与坎坷,其纠结点在于一部纪录电影《意志的胜利》—一部关于一个元首
期刊
早晨,老余同志又在凤凰卫视《秋雨时分》上痛说这他终年不变的儒家思想。“中国人信奉中庸之道,讲求平衡。”余秋雨对着广大观众喋喋不休。  看过《骇客帝国》、《地狱神探》之后,猫便惊异于这个世界平衡的存在,虽然老祖宗早有过阴阳之说。《骇客帝国》中,清醒着的尼奥看得到太多,也因为看得到虚拟和现实的世界而痛苦。知道太多其实不那么美妙,做一只不痛不痒快乐的猪其实太难。  这样的电影也太多了, 至今惟一可以与《
期刊
迄今最便携的 iPod  苹果电脑公司的新款 iPod shuffle 在国内上市   苹果电脑公司的新款iPod shuffle 于2006年11月初通过苹果授权经销商开始向用户发售,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数字音乐播放器。   新款iPod shuffle只有原来尺寸的一半,体积也仅有半个立方英寸(约8.19立方厘米),重半盎司(约14.175克),采用了带内置夹子的超小铝合金机身设计,是有史以来
期刊
对杨干才与王毅这对夫妇,我有先入为主的浪漫想象:在荒蛮的边境山寨中与刀耕火种的山民共同生活,数年后,一部重量级纪录片—《蜕变》诞生了。  那种远离文明的隐士生活,几乎让我想到了三毛与何西的故事。  杨干才却是这样描述他们自己:业余的摄影爱好者,精明的广告商人。  至于说为什么要拍纪录片,为什么要在一个物质生活与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的边境小寨长期居住。他的嬉笑着说因为经商赚的钱已经让自己满足了,所以,要
期刊
贾樟柯的影片《三峡好人》获得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最佳影片金狮奖。     三峡好人获奖感言:   三峡好人获奖不仅是对东方电影新时代美学的热情拥抱,更是对数字媒体创意使用的全面认可。  获奖语录:  在这十几年里,有很多年轻导演,都在面对中国的现实,也在寻找许多新的电影方法。“金狮奖”对我是一个鼓励,这个鼓励不仅是对我个人,也是对每一个年轻导演的。  在这十年里我们的工作从来没有改
期刊
“当我拿起DV对着他们拍摄的时候,他们拿起了弩对准我……”这是采访本期“DV人物”杨干才与王毅夫妇时他们讲给我的一个情景。  但这只是故事的开始。  作为摄影爱好者、作为一个精明的广告公司老板,杨干才与王毅对一成不变的生活开始厌倦。“要为自己做一件事”。他们卖掉了公司,带上相机,开着车在中国大地上游走,行程48000余公里。他们在寻找什么?   强烈的好奇心让杨干才夫妇滞留在曼蚌——一个几乎与世隔
期刊
在网上看到《蜕变》获奖的消息后,打电话给叔叔祝贺他的成功,他只是说:“看淡一些,顺其自然,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不值得在意!”感叹着叔叔的洒脱,羡慕他们那种为了自己的理想义无反顾的精神。  叔叔和婶婶花了快8年时间投资在这部片子上。曾经他们的举动遭到全家的反对,反对他们卖了房子,放弃了原来安逸舒适的生活,去那个原始的村庄受那种我们无法相信的苦。他们在那个寨子里,一住就是4年。那里生活是及其艰苦
期刊
釜山电影节也是中国年轻电影人钟爱的一个国际性电影节,近些年来中国的电影作品也屡屡获奖,第十届釜山电影节中国朝鲜族导演张律的《芒种》获得了釜山电影节唯一竞赛单元“新浪潮”单元大奖,而今年杨恒导演的作品《槟榔》再一次问鼎获“新浪潮奖”。  会后,本刊记者走访了曾经获得釜山电影节广角单元“亚洲最佳纪录片奖”的中国导演杜海滨,今年他带着纪录片新作《石山》同样参加了纪录片单元的展映。      《大众DV》
期刊
故事发生在湘西    影片是在湘西的泸溪县浦市镇拍摄的。我原来想的是在吉首的老街里拍,但是拍摄前我用mini DV看现场的时发现画面的感觉不太对。浦市镇是朋友介绍我去的,一去就感觉很好,于是决定在那拍,然后根据浦市镇的感觉改了剧本。  为了方便演员的表演,在电影里我一直让他们用湘西方言,因为语言能影响到演员的感觉和动作。在说当地话时演员的行为和说普通话时肯定不一样, 而且我觉得方言有它的好处,有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