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00-02
摘 要 通过对当前我国业余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发展大众体育,注重地方特色,讲究科学训练,强化体教结合,完善体育立法的建设性策略,以期对我国业余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业余体育 问题 对策
业余体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和提高国民体质的双重任务,直接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以及群众体育的广泛开展,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尤其是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随着当前我国业余训练体制转向职业化、业余化的发展趋势,原有的业余体育训练体制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并成为了制约现阶段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首要因素,适应新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业余体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急需改革与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目标一直存在强化竞技体育的狭隘倾向,业余体育训练的培养目标局限在了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力量上,忽视了大众体育的发展。导致了自1990年亚运会以来的近20多年间,我国竞技体育蒸蒸日上的同时,国民体质健康状况却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早在2006年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的结果就显示我国成年男女体质健康的整体趋势在下降[1]。2010年初公布的最新国民体质报告也显示,较之2000年,我国青少年的体质下降明显,肥胖率十年增长了近50%,近视率10年增长了11%[2],这一趋势应当引起高度的关注。
我国地方的业余体育训练一般都是服务于“全运战略”和“省运战略”,因此在训练项目的设置上盲目追求“大而全”,这样的项目设置结构不科学,特色不突出,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造成一些地方性的优势项目,由于资金不足,规模难以扩大,科学化训练无法保障。另外,不同项目间人员比例失调,像“三大球”、田径、游泳等热门项目参训的运动员与教练员,无论在数量还是素质上都明显高于像手球、击剑、花样游泳这些项目,使得许多冷门项目出现了断层的危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体育训练的科技含量也不断增加,开展业余体育训练所需要的资金也越来越多。然而地方业余体育训练的资金来源仍然是依赖中央和地方财政通过预算的形式拨给的事业费,很少能得到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赠,自身也不具有融资或兴办产业的能力。另一方面,我国业余体育训练的教练员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仍普遍较低,许多业余体校教练员不仅缺乏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理解和借用别人成果的能力也比较差。从而,使得训练监控和医务监督等科学手段很难介入到训练第一线,不仅训练效果很难保证,还会造成运动员的伤病,致使不少有潜力的青少年运动员过早的结束了运动生涯。
我国在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中一直比较重视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潜力的培养,但对运动员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求不高[3]。尽管国家一直在想方设法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在政策上积极鼓励和支持通过“体教结合”的模式来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但业余体育训练是属于体育和教育两部门管理,二者在物质条件和时间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何平衡业余体校的教育问题以及教委系统的训练问题一直是困扰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瓶颈。现阶段我国的体教结合实际上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这在客观上导致了青少年运动员的知识结构单一,文化素质偏低,对社会快速发展适应能力差,体育人才的成材率偏低,退役后的就业竞争力较弱。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退役运动员的就业率越来越低,且运动员安置所用时间出现逐年递增的趋势[4],从而造成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从事体育运动顾虑重重。此外,参与业余体育训练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且正处在身心全面发展的时期,由于忽视了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使不少青少年运动员缺乏理想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我国现行的业余体育训练仍然属于政府行为,国家体育行政部门居于垄断地位,采用的是计划经济时期的资源配置方式,行使着绝对的行政权利,占有着绝对的体育资源。这种国家统包过多,管理中的政事不分,无法保证社会投资者的利益,必然会降低社会团体对体育投资的兴趣,从而造成了当前竞技体育资源浪费以及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资源不足的状况。
我国体育的举国体制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需要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新时期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发展竞技体育的同时,逐步建立完整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在提高全民族体质的基础上,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从而实现全民体质与竞技水平的双赢。
开展业余体育训练要本着全国一盘棋的宗旨,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突出地方特色,集中资源着重发展本地区的优势运动项目的同时,还要根据区域特点科学的设置运动项目布局,对于热门项目成绩不突出的地区,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冷门项目以求突破。同时,大力倡导科学选材,加强运动训练监控与医务监督,科学的开展后备体育人才的培养。
借鉴欧美等体育强国后备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把体育人才培养纳入到教育系统之中,以学校作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选拔的基地,构建以学校体育为核心,俱乐部体育为补充的后备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规定学生在文化成绩达标的基础上,才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参与不同运动项目的训练,真正实现寓体于教,体教结合。同时,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的加入,鼓励和支持各种民间体育俱乐部的创立与发展,并协调俱乐部与学校建立固定的合作关系,鼓励有运动天赋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去体育俱乐部进行训练,从而使青少年接受到规范的专业训练。
顺应新时期体育市场化、职业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带来的新变革,我国体育的基本法应该是与时俱进,实现从“管理法”到“服务法”,从“基本法”到“促进法”的转变[5],逐步完善体育法,充分发挥体育法规的规范作用,切实保障体育投资主体的正当利益,形成国家宏观调控,政府与社会共同兴办体育的局面,使我国的体育事业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 李立敏.中国成年男女国民体质变化特征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9):1219-1222.
[2] 任丽娟.关于我国竞技运动水平与国民体质健康水平的思考[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2:39-41.
[3] 李艳,李崇华,杜宁.浅谈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和管理[J].内江科技.2010(8):4-5.
[4] 刘仁盛,张国海.我国专业运动员退役安置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120-122.
[5] 呈蕉,袁古洁.美国、澳大利亚、南非、日本体育立法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2.16(5):40-44.
摘 要 通过对当前我国业余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发展大众体育,注重地方特色,讲究科学训练,强化体教结合,完善体育立法的建设性策略,以期对我国业余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业余体育 问题 对策
业余体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和提高国民体质的双重任务,直接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以及群众体育的广泛开展,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尤其是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随着当前我国业余训练体制转向职业化、业余化的发展趋势,原有的业余体育训练体制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并成为了制约现阶段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首要因素,适应新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业余体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急需改革与发展。
一、当前我国业余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业余体育训练目标急需调整
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目标一直存在强化竞技体育的狭隘倾向,业余体育训练的培养目标局限在了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力量上,忽视了大众体育的发展。导致了自1990年亚运会以来的近20多年间,我国竞技体育蒸蒸日上的同时,国民体质健康状况却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早在2006年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的结果就显示我国成年男女体质健康的整体趋势在下降[1]。2010年初公布的最新国民体质报告也显示,较之2000年,我国青少年的体质下降明显,肥胖率十年增长了近50%,近视率10年增长了11%[2],这一趋势应当引起高度的关注。
(二)运动项目布局不合理
我国地方的业余体育训练一般都是服务于“全运战略”和“省运战略”,因此在训练项目的设置上盲目追求“大而全”,这样的项目设置结构不科学,特色不突出,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造成一些地方性的优势项目,由于资金不足,规模难以扩大,科学化训练无法保障。另外,不同项目间人员比例失调,像“三大球”、田径、游泳等热门项目参训的运动员与教练员,无论在数量还是素质上都明显高于像手球、击剑、花样游泳这些项目,使得许多冷门项目出现了断层的危机。
(三)业余体育缺少科学训练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体育训练的科技含量也不断增加,开展业余体育训练所需要的资金也越来越多。然而地方业余体育训练的资金来源仍然是依赖中央和地方财政通过预算的形式拨给的事业费,很少能得到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赠,自身也不具有融资或兴办产业的能力。另一方面,我国业余体育训练的教练员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仍普遍较低,许多业余体校教练员不仅缺乏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理解和借用别人成果的能力也比较差。从而,使得训练监控和医务监督等科学手段很难介入到训练第一线,不仅训练效果很难保证,还会造成运动员的伤病,致使不少有潜力的青少年运动员过早的结束了运动生涯。
(四)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在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中一直比较重视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潜力的培养,但对运动员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求不高[3]。尽管国家一直在想方设法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在政策上积极鼓励和支持通过“体教结合”的模式来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但业余体育训练是属于体育和教育两部门管理,二者在物质条件和时间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何平衡业余体校的教育问题以及教委系统的训练问题一直是困扰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瓶颈。现阶段我国的体教结合实际上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这在客观上导致了青少年运动员的知识结构单一,文化素质偏低,对社会快速发展适应能力差,体育人才的成材率偏低,退役后的就业竞争力较弱。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退役运动员的就业率越来越低,且运动员安置所用时间出现逐年递增的趋势[4],从而造成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从事体育运动顾虑重重。此外,参与业余体育训练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且正处在身心全面发展的时期,由于忽视了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使不少青少年运动员缺乏理想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五)投资与受益主体不平衡
我国现行的业余体育训练仍然属于政府行为,国家体育行政部门居于垄断地位,采用的是计划经济时期的资源配置方式,行使着绝对的行政权利,占有着绝对的体育资源。这种国家统包过多,管理中的政事不分,无法保证社会投资者的利益,必然会降低社会团体对体育投资的兴趣,从而造成了当前竞技体育资源浪费以及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资源不足的状况。
二、我国业余体育训练良性发展的策略
(一)坚持举国体制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大众体育
我国体育的举国体制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需要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新时期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发展竞技体育的同时,逐步建立完整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在提高全民族体质的基础上,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从而实现全民体质与竞技水平的双赢。
(二)突出地方特色,倡导科学训练
开展业余体育训练要本着全国一盘棋的宗旨,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突出地方特色,集中资源着重发展本地区的优势运动项目的同时,还要根据区域特点科学的设置运动项目布局,对于热门项目成绩不突出的地区,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冷门项目以求突破。同时,大力倡导科学选材,加强运动训练监控与医务监督,科学的开展后备体育人才的培养。
(三)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改革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借鉴欧美等体育强国后备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把体育人才培养纳入到教育系统之中,以学校作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选拔的基地,构建以学校体育为核心,俱乐部体育为补充的后备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规定学生在文化成绩达标的基础上,才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参与不同运动项目的训练,真正实现寓体于教,体教结合。同时,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的加入,鼓励和支持各种民间体育俱乐部的创立与发展,并协调俱乐部与学校建立固定的合作关系,鼓励有运动天赋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去体育俱乐部进行训练,从而使青少年接受到规范的专业训练。
(四)完善体育立法,明确职权与义务
顺应新时期体育市场化、职业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带来的新变革,我国体育的基本法应该是与时俱进,实现从“管理法”到“服务法”,从“基本法”到“促进法”的转变[5],逐步完善体育法,充分发挥体育法规的规范作用,切实保障体育投资主体的正当利益,形成国家宏观调控,政府与社会共同兴办体育的局面,使我国的体育事业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 李立敏.中国成年男女国民体质变化特征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9):1219-1222.
[2] 任丽娟.关于我国竞技运动水平与国民体质健康水平的思考[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2:39-41.
[3] 李艳,李崇华,杜宁.浅谈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和管理[J].内江科技.2010(8):4-5.
[4] 刘仁盛,张国海.我国专业运动员退役安置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120-122.
[5] 呈蕉,袁古洁.美国、澳大利亚、南非、日本体育立法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2.16(5):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