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中公共景观设施的设计创新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pkn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村公共景观设施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元素。本文以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壶镇镇陇东村的乡村文化特色为切入点,研究乡村公共景观设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陇东村既注重保护历史特色、生态底色,又兼顾现代化的人性设计和村庄发展的融合,通过乡村公共景观设施同乡村自然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改善乡村的空间环境与生态质量,充分体现了乡村的自然和谐之美,成功打造了生态环保、生活和谐、精神文化充实的“魅力陇东”,从而探索出一条乡村公共景观设施“美丽”的传承与嬗变的具体路径,是类似山区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范本。
   关键词:公共景观设施;美丽乡村;传承与嬗变;陇东村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大乡村区域基础生态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工作。2018年8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壶镇镇陇东村从2015年开始开展“魅力陇东”美丽乡村建设,在保护与建设中平衡推进乡村公共景观设施建设,探索出一条古韵新村建设的特色路子。因此,通过研究陇东村公共景观设施的传承与嬗变,可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体系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综合发展体系。美丽乡村,首先是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公共设施服务优良。第二,人口聚集适度。第三,居民群体新型,要培育“四有四型”农民,包括有一定文化知识,有娴熟技术技能,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第四,村落风光优美,包括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独特布局的村落,具有鲜明特色的街巷建筑,以及风格别致的居民院落。第五,对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历史文化,传承民风民俗,彰显精神文明。第六,特色模式鲜明,它涵盖了独特的发展模式,科学的建设模式以及创新的治理模式。第七,可持续的发展体系,以坚实的产业循环作支撑,具备稳定的居民增收渠道,合理的集体经济规模,良好的建设投入机制。
   公共景观设施的完善,是提升村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保障。伴随着村庄卫生公厕、娱乐场所、文化教育、道路、村级医疗卫生设施等利用率的提高,住宅的更新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部分特色村庄修建的村历史博物馆、红色文化纪念馆等文化公共设施,美丽乡村正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
   二、乡村公共景观设施的“美丽”内涵
   (一)乡村公共景观设施的系统构成
   通过查阅国内相关标准、导则,现行各类乡村公共景观设施类型主要有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和行政管理等。在美麗乡村建设过程中,各类乡村公共景观设施担负着不同的功能价值。基础教育设施旨在为村民、村中儿童进行教育普及;医疗卫生设施为村民提供一定的医疗服务;文化、体育设施在给村民带来一定的文娱活动的同时,更是在宣扬乡村的文化;商业设施是丰富村民的日常生活,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公共景观设施保留村内原有的山、水、村间小路、栈道等自然元素,融合修整,营造乡村特色景点,融入村庄的文化特色,注重村庄历史传承,建设有文化、有魅力、有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公共景观设施,能提高村民宜居环境,更能促进村民美好生活,共建美丽乡村。
   (二)乡村公共景观设施的文化内涵
   “天人合一”“因地制宜”思想在人们朴素的风水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个个乡村正是源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理性选择,它不但是人们对居住环境布局理念的直接表现,更是人们追求理想环境愿望的充分表达。以人工与自然环境融合为基础,通过公共景观设施设计的形式来实现乡村文化、地域特色的渗透,很好地将乡村当地特色文化在公共景观设施设计中体现出来。
   在乡村公共景观设施建设中,应注重村民对于公共景观设施设计的理解与接受程度,根据村民的审美做出相应的调整及改进,避免使用一系列夸张的造型,以及因一味追求美观而使人们衍生出审美疲劳。同时,尝试将一些外界的信息资源运用在公共景观设施的设计上,这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村民的审美,同时也能够让村庄建设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脚步。
   三、乡村公共景观设施的演变途径
   (一)公共设施体系系统化
   近几年,乡村在不断建设和完善各项公共景观设施,在修建改善原有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站点等基础设施上,还增加了休闲旅游、体育健身、商业服务、公园休闲绿地等设施。村民的居住环境愈来愈优美,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短短一年时间,陇东村就增设了村史馆、篮球场、亲子公园、景观园林以及相应的农家乐等;同时也翻新了文化礼堂、村庄公厕以及村庄道路等。这些设施的增设与完善,不仅提升了村庄的面貌,更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丰富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二)公共设施意象化
   乡村公共设施意象,是物质的乡村景观和乡村特色文化在人脑中综合形成的反映乡村本质特征的抽象情感和形象。不管是当地村庄的自然景观、周边环境,还是乡土建筑、红色文化、历史传说,都可以从中提取元素进行设计。在深刻理解其特色乡村文化的基础上,选取部分特色元素采用象征、比喻、夸张等设计手法,并同时结合色彩的搭配,以及独特的造型管理,从而营造出有鲜明当地特色文化的乡村意象。
   陇东村的村口中心处,建设有依山傍水的中心庭院,“以山为纸,以亭为画”,以现代特色手法充分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完美传达出中国山水的意境美。因此,意象化的公共景观设施建设应考虑融合性原则,将周边自然生态环境与当地的特色文化融合,营造出特有的乡村意境,以此来激起村民的乡愁情怀。
   (三)公共设施生态化
   乡村公共景观设施的生态化,首要地体现在景观设施的空间布局上,要将其布局与周边的环境相互融合,相互协调;在材质上,采用就地取材原理,采用当地容易获取的环保材料;技术上,采用绿色新能源;结构上,运用技术理念的基础上,使环境设施实现模块化、通用化及组合化。    在陇东村,村民运用村中各个角落与现下流行的多肉植物完美融合,通过废弃瓦罐、残根以及农家废旧物品的利用,根据其形态而种植相应的多肉植物并摆出不同的造型。生态保护意识在人们体验自然、感受自然的同时得到提高。
   (四)公共设施娱乐化
   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整体也逐渐多元化发展。乡村相继开展了农业旅游、游憩娱乐、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相关的公共设施服务不仅可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更能提高乡村的整体综合实力。
   陇东村力求打造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了许多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和乡镇公共建筑,如篮球场、亲子公园、廊桥、中心庭院、健身公园等。娱乐化的公共景观设施不仅充实村民的日常生活,更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因此,乡村公共景观设施的娱乐化项目主要为村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加强村民对乡村的情感交流。
   四、陇东村公共景观设施建设的启示
   陇东村地处括苍山脉北缘,由田畈、后宅、卢宅3个自然村组成,距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陇东村秉持着传承当地特色文化、因地制宜的特色设计原则,结合公共景观设施建设,打造生态环保、生活和谐、精神文化充实的“魅力陇东”。
   (一)重视历史显特色
   陇东村历史悠久,当地村民非常注重文化宣传,在公共景观设施建设中,将当地特色传统文化充分融入设施建设中。在陇东村的建设过程中,陇东村还原了当地五墩古城的部分城墙、建立了极具历史文化特色的村史馆、建设了文化墙,同时还修复了具有百年历史的古井,敲碎当地的水泥路来铺设极具特色的石子路等。
   陇东村在建设村史博物馆时,根据当地特色及文化,将耕读文化、山水文化、茶文化、自然文化以及当地传统民俗等元素通过墙画的形式一一刻画在村史馆的外墙上,并在周边建立多处景观设施与之相融合。这无不强化了地方文化传统景观意象,打造质朴的乡村公共景观设施,传承当地特色历史文化,满足人们乡愁的需求,建设有特色的、有文化的乡村,实现美丽乡村“留得住特色、记得住乡愁”的目标。
   (二)爱护生态亮底色
   公共景观设施要注重与乡村自然景观元素相结合,进行合理设计运用,打造出各类娱乐活动设施,让村民在体验观赏娱乐的同时,去感受自然,亲近自然,从而懂得如何保护自然。
   陇东村村口的滨水公共景观设施,与当地特色石头、3D画、草地、人行道相结合,达到人与环境充分融合,引得不少村民们去观赏、玩耍和拍照,通过具有教育意义的3D画描绘,让村民通过看图的形式明白如何保护环境。同时,陇东村还把村里脏乱的坟地修建成大型的休闲公园;填埋了村里脏臭的泥塘,建起了灯光球场;引进了好溪活水环村,建起了假山林立的荷花池;建起了污水处理系统,构建了覆盖全村的污水处理管网。这种与乡村周边环境相结合的设计方式,无不让村民在观赏娱乐的同时,去理解如何保护自然。
   (三)人性设计见新风
   以人为本的乡村公共景观设施设计,在满足村民使用需求的同时,还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陇东村建设的公共景观设施,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和乡土韵味,又兼顾了群众生活的便利性,修建了宽阔的进村道路、文化小广场、休闲亭、亲水游步道,垃圾分類点和衣物涮洗池等。各种人性化的公共景观设施不仅提高了村庄的整体空间质量,还促进了村民与村庄的情感交流。让村民在使用公共景观设施的同时,逐渐产生对设施的使用和保护意识,完美地实现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
   (四)时代融合展新颜
   观察乡村公共景观设施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当下的乡村公共景观设施在设计上逐渐形成创新风格,不管是在材料运用、形式表达、色彩选择上都开始打破传统,不断融入当下新元素。因此,在乡村公共景观设施中,在充分融入当地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可从形式对比、色彩区分、材料运用等方面来呈现全新的乡村景观设施空间。陇东村是一个依山傍水的村庄,其村落具有非常独特的茶叶、土爽面文化。因此,设计者在村博物馆建筑外墙面上,将茶叶、土爽面独特的制作工序,通过卡通墙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充分营造出特有的意境。此方法,结合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设计手段、设计材料,构建具有本村落特色的公共景观设施。通过其与乡村公共景观设施中的传统材料融合,使整个公共空间具有鲜明的特色,从而提升公共景观设施空间的艺术性、时尚性,紧跟时代步伐,营造出不一样的乡村意境,充分体现陇东村的特色文化,将村庄的文化很好地传承下去。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公共景观设施是提升村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保障。从陇东村美丽乡村建设来看,建设乡村公共景观设施,要在保留乡村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融合当下时代元素,因地制宜,使村民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下持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村民的和谐生活提供理想环境,真正实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景象。实践中,虽然不同乡村的历史长短不一、自然环境差别较大、人们的生活习惯各异,但如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中,领会借鉴陇东村在乡村景观建设中历史美和生态美的传承,以及人性美和融合美的嬗变,定能对美丽乡村建设有所裨益。
   基金项目:1.2014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YSB007,项目名称:江苏省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文化景观呈现策略研究;2.2017年度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7YJA760082,项目名称: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乡村景观设计的策略研究;3.2017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NR2017023,项目名称:基于“美丽乡村”的乡村景观产业化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2]苏然,陈潇玮.品牌文化驱动下的乡村公共设施设计策略——以龙坞茶镇为例[J].大众文艺,2018-07-30
  [3]王丹丹.美丽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J].工程建设,2019-05-15.
  [4]林小凤,杨柳.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探究[J].建筑与文化,2019-01-14
  [5]李卫朝,王呈祥.以得自农民之道还之农民——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年的发展逻辑[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7-15(1).
  [6]杨细平,张小金.村庄整治过程中公共设施配置的标准与途径[J].规划师,2007(10).
  [7]贺勇,孙佩文,柴舟跃.基于“产、村、景”一体化的乡村规划实践[J].城市规划.2012(10)
  [8]迟福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一体化[J].农村工作通讯.2008(24)
  [9]林国治.村落传统公共空间问题的研究与重塑——以浙江省温岭市坑潘村为例[J].浙江建筑.2012(04)
  [10]刘兴,吴晓丹.公共空间的层次与变迁——村落公共空间形态分析[J].华中建筑.2008(08)
  [11]徐杰舜,海路.从新村主义到新农村建设——中国农村建设思想史发展述略[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为通讯作者)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占了相当大一部分,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显得极其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意义与内涵并结合我国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找出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旅游发展;研究  乡村旅游指的是经营主体为农民且核心内涵主要以乡村民俗文化为主的一种旅游形式。乡村旅游对
期刊
摘 要: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好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2020年河南省委一号文件,建议安阳市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规划:一是要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二是要高准标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三是要强化三类制度——人、地、钱;四是要大力实施城乡绿化美化工程;五是要大力推进绿色农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以上科学规划设计,实现安阳市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河南省商水县极具特色的扶贫项目——“巧媳妇”工程正是紧紧围绕这句话,帮助农民家门口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脱贫。   身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深知自己要做的绝不仅仅是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要心系国家时事政治,两耳细听窗外事,关注国内政策变化,了解当前国家的形势,把习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寄语作为箴言,牢记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非农就业人口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农村宅基地遭到闲置,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实施宅基地退出机制正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改革方向,而合理的退出补偿是宅基地退出机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采用收益还原法和成本逼近法对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瓦屋镇李老庄村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500元/平方米可作为该地区宅基地退出补偿的参考标准。在宅基地退出中,除了
期刊
近日,一段四川仁寿县城管执法的视频在网络发布后引发热议。视频中面对占道卖水果的老人,城管队员非但没有处罚他们,反而帮老人把装水果的竹篓抬上了车,担起扁担给他们另找了摊位。视频一经发出,引来网友纷纷点赞。   城管与小贩、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如此亲近,折射出的是当下各行各业努力复工复产,多地优化营商环境、放宽市场准入、助力经济复苏发展的施政导向。允许地摊经济、流动商贩回归,不仅增加了就业,方便了群众生
期刊
9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这是16日下午,习近平在位于信阳市新县的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同当地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亲切交谈 摄影/新华社记者 鞠 鹏  新华社郑州9月18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实证研究的方法出发,探寻现阶段试点地区“三权分置”改革的具体模式,并分析其利弊。结合广西桂林以宅基地为依托的农家乐用地现状与出现的问题,在两者关系范围内在桂林地区引入宅基地“三权分置”以解决农家乐用地及其他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对策,为其他具有相同情况的地区提供类似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宅基地“三权分置”;农家乐用地   一、问题的提出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创造性提出要“完
期刊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走过了辉煌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不仅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而且百姓餐桌越来越丰富,品质越来越优良。改革开放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全面铺开深化,为农业快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
期刊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并强调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无数代人同向发力,把理想信念的火种和红色基因世代传承。党和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孕育的红色文化,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具有独特的精神标识
期刊
11月13日,河南省休闲农业现场会在信阳市光山县召开。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王俊忠,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赵栓成,副处长张芳、兰文,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出席会议。王俊忠在讲话中介绍了全省休闲农业的基本情况、取得的成效和主要措施,就推动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安排,并对信阳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成效和典型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近年来,信阳市农业农村系统牢固树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