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态化软环境建设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推进科技创新战略是面对新时代机遇与挑战的积极响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夯实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基础。
[关键词] 多元人才观;专业发展
doi:10.3969 / j.issn.1673 - 0194.2015.07.073
[中图分类号] F276.44;G32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7- 0136- 02
1 辽宁省科技创新软环境建设的意义
目前,我省正处于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时期,大力发展科技创新产业无疑成为主要突破口。科技创新有利于加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与调整,向更环保、更节约、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同时,良好的科技创新软环境是保证我省不断吸引外商投资、加快自身发展的重要条件。科技生态软环境建设有利于节约资源、优化投资软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实力,提升我省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
再者,生态化软环境建设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战略是面对新时代机遇与挑战的积极响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夯实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基础。
2 辽宁省科技创新软环境的现状
当今社会各国高度重视科技发展,从科技创新模式特征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发达国家在科技人力资源分布和研究与发展经费上是企业主导型的,科研人员人均费用为15万美元,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实验研究发展经费比例为1∶2∶5 。
近年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在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中都开展了有益的尝试,特别在构建开放、多元、共生的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试点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省注重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实施了人才强省战略。政府注重科研投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科学发展,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并且我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林立,营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我省的主要企业,如:特变电工、沈阳机床、沈飞集团、东软、沿海港口等都是我省科技创新的主动力。
但是在软环境建设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阻碍地方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如对经济发展软环境的理论认识不深入,依法执政意识不强,缺乏依法执政的监督制约机制等。
3 辽宁省科技创新软环境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从辽宁省科技创新软环境建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来看,我省科技创新软环境建设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动力。
3.1 制度环境优化
(1)建立科学有效的科技制度。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实现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
(2)健全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建立符合辽宁省现状的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完备的咨询服务体系,为知识的确认、权属、纠纷提供法律和技术的综合预评等服务。
3.2 市场环境优化
(1)多措并举完善企业创新的市场环境。在注册资格、资金缴纳等方面缩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的前期审批,尽可能降低创业门槛。可考虑建立高科技企业创新贷风险池和以企业为主体、区域共用的各类研发服务平台,有效分担创新创业风险。逐步完善服务中小微企业担保融资、信用贷款、信用保险等举措。
(2)明确科研机构、企业、政府在区域创新生态体系中的定位。建立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为代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突出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完善高校、科研机构与市场的对接转化机制和联合攻关的利益分配机制,共同提升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能力。
(3)建立全省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体系。联办网上人才交流会,整合辽宁省区域内科技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信息资源,建立区域内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信息发布机制,实现人才资源远程共享,实现信息查询服务等,实现有形人才市场联动。应进一步完善市场体制,要从转变政府职能着手,政府弹性地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把握政策的灵活性,营造宽松、宽容的创业环境。
3.3 社会文化环境优化
(1)建立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园区。从人才发展的优化性、生态性、可持续性整合贯通培训工作。建立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为代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突出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完善高校、科研机构与市场的对接转化机制和联合攻关的利益分配机制,共同提升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能力。
(2)大力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从小培养创新意识。完善人文教育的建设,教育中强调科技创新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建立完善的社会再教育体系。对教学软环境进行充分的研究,构建理想的优势软环境。“人才培养目标”是院校的工作依据,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该目标为中心。院校软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应该与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并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软环境中每个小系统的服务对象也应是相应的人才培养分目标。通过对人才培养目标模型的分析,划分出软环境各个分系统,再通过对分系统活动规律的研究,细化出软环境建设中需要完成的专项建设内容,从而构建出院校软环境的建设模型,明确软环境的建设目标,理清建设的层次和找到建设的着力点。
(3)鼓励创新的包容性文化。构建区域特色生态文化,努力营造容忍失败、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鼓励各类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敢于冒险、勇于试错,并提供相应的机会空间和政策保障。不断培育适合创新创业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转化运用,培育一批产业核心专利和重大技术标准;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4 结 语
总之,在现代技术经济条件下,创新已经突破了原有单一的组织方式和活动范围,表现出强烈的社会性、多元性。生态环境是创新的催化剂。只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促成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多元人才观;专业发展
doi:10.3969 / j.issn.1673 - 0194.2015.07.073
[中图分类号] F276.44;G32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7- 0136- 02
1 辽宁省科技创新软环境建设的意义
目前,我省正处于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时期,大力发展科技创新产业无疑成为主要突破口。科技创新有利于加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与调整,向更环保、更节约、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同时,良好的科技创新软环境是保证我省不断吸引外商投资、加快自身发展的重要条件。科技生态软环境建设有利于节约资源、优化投资软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实力,提升我省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
再者,生态化软环境建设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战略是面对新时代机遇与挑战的积极响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夯实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基础。
2 辽宁省科技创新软环境的现状
当今社会各国高度重视科技发展,从科技创新模式特征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发达国家在科技人力资源分布和研究与发展经费上是企业主导型的,科研人员人均费用为15万美元,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实验研究发展经费比例为1∶2∶5 。
近年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在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中都开展了有益的尝试,特别在构建开放、多元、共生的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试点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省注重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实施了人才强省战略。政府注重科研投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科学发展,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并且我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林立,营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我省的主要企业,如:特变电工、沈阳机床、沈飞集团、东软、沿海港口等都是我省科技创新的主动力。
但是在软环境建设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阻碍地方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如对经济发展软环境的理论认识不深入,依法执政意识不强,缺乏依法执政的监督制约机制等。
3 辽宁省科技创新软环境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从辽宁省科技创新软环境建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来看,我省科技创新软环境建设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动力。
3.1 制度环境优化
(1)建立科学有效的科技制度。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实现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
(2)健全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建立符合辽宁省现状的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完备的咨询服务体系,为知识的确认、权属、纠纷提供法律和技术的综合预评等服务。
3.2 市场环境优化
(1)多措并举完善企业创新的市场环境。在注册资格、资金缴纳等方面缩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的前期审批,尽可能降低创业门槛。可考虑建立高科技企业创新贷风险池和以企业为主体、区域共用的各类研发服务平台,有效分担创新创业风险。逐步完善服务中小微企业担保融资、信用贷款、信用保险等举措。
(2)明确科研机构、企业、政府在区域创新生态体系中的定位。建立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为代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突出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完善高校、科研机构与市场的对接转化机制和联合攻关的利益分配机制,共同提升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能力。
(3)建立全省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体系。联办网上人才交流会,整合辽宁省区域内科技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信息资源,建立区域内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信息发布机制,实现人才资源远程共享,实现信息查询服务等,实现有形人才市场联动。应进一步完善市场体制,要从转变政府职能着手,政府弹性地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把握政策的灵活性,营造宽松、宽容的创业环境。
3.3 社会文化环境优化
(1)建立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园区。从人才发展的优化性、生态性、可持续性整合贯通培训工作。建立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为代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突出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完善高校、科研机构与市场的对接转化机制和联合攻关的利益分配机制,共同提升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能力。
(2)大力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从小培养创新意识。完善人文教育的建设,教育中强调科技创新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建立完善的社会再教育体系。对教学软环境进行充分的研究,构建理想的优势软环境。“人才培养目标”是院校的工作依据,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该目标为中心。院校软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应该与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并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软环境中每个小系统的服务对象也应是相应的人才培养分目标。通过对人才培养目标模型的分析,划分出软环境各个分系统,再通过对分系统活动规律的研究,细化出软环境建设中需要完成的专项建设内容,从而构建出院校软环境的建设模型,明确软环境的建设目标,理清建设的层次和找到建设的着力点。
(3)鼓励创新的包容性文化。构建区域特色生态文化,努力营造容忍失败、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鼓励各类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敢于冒险、勇于试错,并提供相应的机会空间和政策保障。不断培育适合创新创业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转化运用,培育一批产业核心专利和重大技术标准;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4 结 语
总之,在现代技术经济条件下,创新已经突破了原有单一的组织方式和活动范围,表现出强烈的社会性、多元性。生态环境是创新的催化剂。只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促成创新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