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在土地规划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对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方法提出了相关观点,并对环境影响评价在今后土地规划利用中的研究和运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土地规划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建议
环境影响评价属于在环境管理和规划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一项工具,起到联系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于综合决策具有指导意义,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也提到了“对组织编制土地利用相关规划时,应当在这个过程中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将环境影响评价上升到法律层面,足以证明对其的重视程度。
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从编制上来看可以涵盖3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土地总体规划具有长时间和广范围的特点,通常要考虑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土地自有的适宜性,充分结合实际的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进行土地的分配,统筹安排土地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对土地实行战略性和控制性的布局,是整个土地利用和规划的骨架所在。
1、土地规划中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1.1 强化可持续发展观念,科学规划利用土地资源
土地规划利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当下整个大环境都在提倡环境保护的形势下,土地的规划利用必须要和环境影响评价结合起来,避免土地生态环境问题制约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发展。
1.2 强化土地利用的综合协调功能
在人們旧的观念里土地只是具有生产功能,而从现代的眼光来看其还具有生活、生态等功能,土地作为一种载体,它承载着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因此土地在规划利用的时候,要考虑到综合协调的能力。
回到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来看,土地规划利用要综合分析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利弊关系,同时也要构建好二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这样才能发挥出土地利用的综合协调能力。
2、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方法
2.1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在选取上一般都遵循如下几个原则:一是典型性原则,选取的评价指标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要能够全面详实的反映出土地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二是全面性原则,要能够全面衡量所涉及的多种环境因素,并严苛的开展较为综合的分析和评价。三是系统性原则,要系统的对各个指标进行评价,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四是科学性原则,利用环境评价指标要有明确的科学依据和内涵,在整个体系内要有包容性,能适应于不同地区之间进行比较。五是易操作原则,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其结果要便于土地管理部门的参考和使用。
2.2 指标体系的框架构成
土地规划中所运用的环境评价指标,在选取的时候尽可能的选择相对指标,避免过多的选择绝对指标,这样才尽可能真实的反映出宏观方面的影响。构建环境影响指标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土地利用的综合环境影响度,其反映的是综合的效果;二是土地利用的分项环境影响度,根据土地的利用类型分为三种,分别是农业用地的环境影响度,建设用地的环境影响度和未利用土地的环境影响度;三是具体指标,主要包括对生态环境质量产生影响的各种指标,主要涉及土地的利用方式和衡量影响环境程度的相关指标,指标的构建要符合实际,切实可用。
环境影响指标体系框架在土地规划利用中又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环境要素层、标准层和指标层。环境要素层是指土地规划利用的整个活动中所涉及的所有环境要素;标准层又称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层,主要针对的是环境目标,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标准;指标层是指能够反映出生态环境质量所受影响的相关指标。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又分为状态指标和影响指标。状态指标主要是指反映某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的,而影响指标是指用来权衡环境影响大小的,二者所参考的标准是有区别的,具体使用过程中要考虑实际情况。
2.3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国内外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已经积累了较多的实践经验,通常的做法是分析建设项目对整个环境的影响程度,综合考虑影响以后做出最终的评价。有关土地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参考国内外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例如灰色预测法、加权比较法、接近理想状态排列法、资金效益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等。在选用这些方法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实际的情况以外,还要综合分析选择最优最易操作的方法。
3、环境影响评价在土地规划利用中的建议
由于我国土地规划利用自身存在的特殊性,比如指标本身的综合复杂性、环境指标的不易获取性、以及数据定量化方面的问题,都使得采用环境影响评价土地规划利用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在许多方面的研究工作都需要持续深入的研究和加强。
3.1 强化土地规划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在应用基础上的研究
土地规划利用的环境评价从诞生就带有强烈的应用性特点,其评价的结果非常倚重基础参考数据的质量和数量,同时要求评价指标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选用的方法也要讲究合理性,除此之外,土地利用与环境效应之间的关联性,土地评价相关方法的选用等涉及应用基础和基本方法的研究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在土地规划利用上都十分重要,在日后的研究中需要特别的往这些方向倾斜。
3.2 构建土地规划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指标体系
在构建基础数据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评价数据库所包含的几个方面内容,从广义上来看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的现状数据库,土地规划的数据库,土地生态环境的数据库以及环境监测的数据库。指标体系的选择要注意相对性,在选择时也要注意不同层次的内容。
3.3 加强土地规划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的多方法研究
土地规划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的尺度一般都比较宏观,很多指标都不容易获取,尤其是定量方面的指标,在研究方法时应多结合实际案例,从案例发现规律,总结经验,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不同方法的适用性。
3.4 充分做好学科间的融合,提升公众的参与度
土地规划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对于各个学科的人才也需要进一步整合利用,并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下,也需要土地的所有关系人,紧密的参与到土地利用中来,更好的发挥出土地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乔梁.浅析我国土地规划与利用的完善措施[J/OL].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1):1-3
[2]黄紫龙.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利用问题剖析[J].建材与装饰,2017(29):93-94.
[3]程秀娟.论公众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J].科技展望,2015,25(27):220-221.
作者简介:
陈吉(1990.05--),性别:男,籍贯:浙江慈溪人,学历:本科,毕业于浙江工商大学,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土地规划,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关键词】土地规划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建议
环境影响评价属于在环境管理和规划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一项工具,起到联系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于综合决策具有指导意义,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也提到了“对组织编制土地利用相关规划时,应当在这个过程中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将环境影响评价上升到法律层面,足以证明对其的重视程度。
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从编制上来看可以涵盖3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土地总体规划具有长时间和广范围的特点,通常要考虑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土地自有的适宜性,充分结合实际的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进行土地的分配,统筹安排土地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对土地实行战略性和控制性的布局,是整个土地利用和规划的骨架所在。
1、土地规划中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1.1 强化可持续发展观念,科学规划利用土地资源
土地规划利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当下整个大环境都在提倡环境保护的形势下,土地的规划利用必须要和环境影响评价结合起来,避免土地生态环境问题制约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发展。
1.2 强化土地利用的综合协调功能
在人們旧的观念里土地只是具有生产功能,而从现代的眼光来看其还具有生活、生态等功能,土地作为一种载体,它承载着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因此土地在规划利用的时候,要考虑到综合协调的能力。
回到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来看,土地规划利用要综合分析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利弊关系,同时也要构建好二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这样才能发挥出土地利用的综合协调能力。
2、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方法
2.1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在选取上一般都遵循如下几个原则:一是典型性原则,选取的评价指标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要能够全面详实的反映出土地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二是全面性原则,要能够全面衡量所涉及的多种环境因素,并严苛的开展较为综合的分析和评价。三是系统性原则,要系统的对各个指标进行评价,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四是科学性原则,利用环境评价指标要有明确的科学依据和内涵,在整个体系内要有包容性,能适应于不同地区之间进行比较。五是易操作原则,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其结果要便于土地管理部门的参考和使用。
2.2 指标体系的框架构成
土地规划中所运用的环境评价指标,在选取的时候尽可能的选择相对指标,避免过多的选择绝对指标,这样才尽可能真实的反映出宏观方面的影响。构建环境影响指标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土地利用的综合环境影响度,其反映的是综合的效果;二是土地利用的分项环境影响度,根据土地的利用类型分为三种,分别是农业用地的环境影响度,建设用地的环境影响度和未利用土地的环境影响度;三是具体指标,主要包括对生态环境质量产生影响的各种指标,主要涉及土地的利用方式和衡量影响环境程度的相关指标,指标的构建要符合实际,切实可用。
环境影响指标体系框架在土地规划利用中又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环境要素层、标准层和指标层。环境要素层是指土地规划利用的整个活动中所涉及的所有环境要素;标准层又称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层,主要针对的是环境目标,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标准;指标层是指能够反映出生态环境质量所受影响的相关指标。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又分为状态指标和影响指标。状态指标主要是指反映某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的,而影响指标是指用来权衡环境影响大小的,二者所参考的标准是有区别的,具体使用过程中要考虑实际情况。
2.3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国内外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已经积累了较多的实践经验,通常的做法是分析建设项目对整个环境的影响程度,综合考虑影响以后做出最终的评价。有关土地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参考国内外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例如灰色预测法、加权比较法、接近理想状态排列法、资金效益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等。在选用这些方法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实际的情况以外,还要综合分析选择最优最易操作的方法。
3、环境影响评价在土地规划利用中的建议
由于我国土地规划利用自身存在的特殊性,比如指标本身的综合复杂性、环境指标的不易获取性、以及数据定量化方面的问题,都使得采用环境影响评价土地规划利用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在许多方面的研究工作都需要持续深入的研究和加强。
3.1 强化土地规划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在应用基础上的研究
土地规划利用的环境评价从诞生就带有强烈的应用性特点,其评价的结果非常倚重基础参考数据的质量和数量,同时要求评价指标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选用的方法也要讲究合理性,除此之外,土地利用与环境效应之间的关联性,土地评价相关方法的选用等涉及应用基础和基本方法的研究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在土地规划利用上都十分重要,在日后的研究中需要特别的往这些方向倾斜。
3.2 构建土地规划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指标体系
在构建基础数据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评价数据库所包含的几个方面内容,从广义上来看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的现状数据库,土地规划的数据库,土地生态环境的数据库以及环境监测的数据库。指标体系的选择要注意相对性,在选择时也要注意不同层次的内容。
3.3 加强土地规划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的多方法研究
土地规划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的尺度一般都比较宏观,很多指标都不容易获取,尤其是定量方面的指标,在研究方法时应多结合实际案例,从案例发现规律,总结经验,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不同方法的适用性。
3.4 充分做好学科间的融合,提升公众的参与度
土地规划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对于各个学科的人才也需要进一步整合利用,并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下,也需要土地的所有关系人,紧密的参与到土地利用中来,更好的发挥出土地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乔梁.浅析我国土地规划与利用的完善措施[J/OL].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1):1-3
[2]黄紫龙.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利用问题剖析[J].建材与装饰,2017(29):93-94.
[3]程秀娟.论公众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J].科技展望,2015,25(27):220-221.
作者简介:
陈吉(1990.05--),性别:男,籍贯:浙江慈溪人,学历:本科,毕业于浙江工商大学,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土地规划,专业:土地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