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整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u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文课程整合教学的缺位
  课程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的一个概念,它对教师、学生、教学本身都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要求。然而,观察大量的语文课堂,似乎没几个教师将课堂教学上升到“课程”的高度来认知。更多教师把课程看作是先于教学过程预先编制好的、现成的知识体系,教师只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接受、理解即可。教師不能从动态生成的角度看待课程的存在形式,因认识的不到位,课程整合就无从谈起了。
  二、课程整合教学的价值指向
  教师对课程的敏感程度,直接关系着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下。因为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实施又主要是以课时为单位进行的。课程整合的要义在于动态生成,对于语文教师的现实意义在于,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评课,都要问一问: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这些问题反思,是实施课程整合教学的前提与保障。
  对于课程的能动作用,唯有语文教师必须发挥到最佳,才有生成良好教学效果的。可能。语文课程给语文教师的每节课出的第一个难题,那就是“教什么”的问题,教参、教辅编写的是共性的东西,它们不可能为教师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因为学情是千差万别的,教师的学识修养是千差万别的。但事实上,不少语文教师却奉教参、教辅为圭臬,人云亦云,照本宣科,试问学生焉能萌动学习语文的激隋,又上哪里去觅寻语文教学的生长点呢?
  在教学中,“教什么”显然比“怎么教”重要。内容决定形式,知道一篇文章“教什么”,才有可能选择正确的“怎么教”。用什么来判断“教什么”呢?依标、靠本、缘生,即依据课标,研读文本,还得观照学情。语文课程目标是素质目标,是难于量化的。比如“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这本身就是一个素养问题,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知不知”或“会不会”。因此,语文教师在施教行为中要用语文课程“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的大目标来判断、选择,同时充分考虑学情来整合建构适合的教学课程。
  三、语文课程整合教学的策略
  (一)读出“品位”,找准切入点
  “切入点”可以是课文里的某个句子,也可以是教师个体通过深度阅读“品”出的某种感悟。比如《道士塔》有位教师围绕“千古之悲谁之罪?”展开教学,一滴水,演绎成大海。笔者曾抓住第一次阅读最喜欢的一个句子——王圆篆只是这出悲剧中一个错步上前的小丑——展开教学,主体问题有:(1)王圆篆丑在何处(外貌、言语、行为、心理——无知、无识、无畏)?(2)“大丑”是谁,“大丑”丑在何处(无能、无力、无耻)?(3)如果“上前”的是一位官员会怎样?(4)如果“上前”的是余秋雨又会怎样?(5)请结合自己所思,以“秋雨墓”(或者“秋雨祭”“秋雨魂”)为题写一篇读书笔记。这堂课不但自己自信满满,学生也挺有收获。
  (二)层层“剥笋”,找准深化点
  这里的“剥笋”指教师通过深度阅读获取的多层次感悟,用此感悟去跟学生思想碰撞,具有个性化特征。比如一位名师借班上散文诗《秋歌》,她的教学分三个层次推进:(1)与诗初相识(①请将你初读的感受用一个词来形容;②哪些地方让你有这样的感觉?)(2)冷香细细吟(①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冷肃?②诗人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秋天?)(3)凝然深味之(①从哪些地方读出温暖甜蜜?②你心目中的暖暖是什么?)三个层次层层深入,每层两个主打问题,整个课堂精彩纷呈,教学效果凸显。
  (三)围绕“论题”,找准辐射点
  教师个体通过深度阅读,读出最值得教的“点”,作为一堂课教学的“论题”,教师引领学生围绕“论题”演绎教学活动。比如一位名师教学《小狗包弟》,请看师生的课堂对话:
  师:同学们你们通过预习,你读出了什么?(限两个字回答)
  生:怜悯、歉意、温暖……
  师:我读出的是“伤害”!
  学生疑惑……接着,老师请学生找课文中写了哪些谁对谁的“伤害”,通过学生自主读解演绎出巴金对狗、时代对巴金、人对狗、时代对人等多重伤害,课堂气氛就这样活跃起来了。通过课堂演绎,学生被“逼”出两个结论:第一,伤害是互相的;第二,人性与兽性的颠倒。最后,教师问:你觉得这种伤痛能够消除吗?课后要求:请以“伤害”为题写一篇读书笔记。至此,这堂课的深度就可见一斑了。
  (四)紧扣“重点”,找准设问点
  “问题”是课程整合需要聚焦聚力的地方。从一个侧面说,从“问题”的生成,到“问题”的解决,成了语文课堂的全部。然而,一些教案、教辅上的问题是共性的、散漫的、浅表的抑或晦涩的,这就需要教师从动态生成的视角出发,整合、创新所有的资源,为我所用,从而生成有价值的教学提问。
  1.一般问题要有思考的空间与价值。如果课堂提问停留在学生不假思索就能直接说出答案的层面,这既是教者思维浅表化的表现,也会让学生思维简单化。如一位教师上《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口气问了学生四个问题:(1)马克思的去世,对人类有什么样的损失?(2)“空白”的内涵是什么?或者说对什么造成了“空白”?(3)马克思作为革命家有哪些贡献?(4)马克思作为科学家有哪些贡献?这四个问题看似问得具体,其实,都是浅表的问答,学生可以不动脑筋就从原文提取信息作答。可替换成:文章对马克思有个基本评价,即有个核心句,它能统摄全文,是哪一句?为什么?一个问题不但涵盖了原来四个问题的内容,而且还生成了新的思维空间。
  2.主体问题要有助于凸显重点难点。教学要凸显重点,化解难点,这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如何凸显重点,化解难点?关键在于设问。针对文本主要内容,问题设计得既有针对性,又巧妙而富于启发性,这样师与生、生与生就能展开充分的对话与探究,学生也就加深了对文本重点内容的理解。对于难点问题,更得体现教师的问题整合意识。笔者在教学中多采用“问中套问”之法,减缓坡度,降低台阶,让学生“跳一跳,抓得到”。对于生源较差的班级,必要时教师还不妨拟出问题的多组答案,让学生作出选择评判,在比较、鉴别中,差生同样能够达成对重难点问题的理解。
  3.核心问题要能够统领整个课堂流程。从课程整合的视角出发,在阅读教学中首先得确定“教什么”,一篇优美的散文可以切入的赏析点很多,万不可面面俱到。阅读教学走“角度切入”之路,才有可能深入。笔者在执教《汉家寨》时,仅仅预设一个核心问题:“死寂”在文中是如何得到充分体现的?整个课堂流程中的“限制筛选”“对点赏析”“指向写作”等环节都围绕核心问题展开。比如在“限制筛选”环节中,我就要求学生从“声音”“感受”“景物”“人物”等角度进行指向性筛选。核心问题是课堂的“纲”,提起了它,文本的结构与主题也必将水到渠成。
其他文献
教材作为课程的载体,承载着编者的课程理念。但无论教材编制如何尽善尽美,其千篇一律的内容和样式蕴含着整齐划一的教育需求,无法满足教育教学情景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教
高中语文选修课是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合格健康的公民而设置的课程。它设计了五个系列,分别为"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和"文化论著研读",让学生在必修
本文通过对大同—阳高地震震区、宏观异常点、二个火山口等八条断层气剖面测量结果分析,讨论了挥发性气体元素Rn、Hg含量与地震烈度的关系,查明一些隐伏断裂的存在,并评价其
培养一支专业化营销人才队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重要保障。针对目前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就业岗位能力分析不清晰的问题。本文围绕
在我国经济发展日益加快的今天,财务审计的重要性也不断提高。审计实务中合理应用审计疑点捕捉方法,对快速确定审计疑点有较大帮助,从而高效准确的使用指标分析和明确审计重点。
激励理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论。本文就如何采用“内激励”、“外激励”的方法,加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探讨,用于指导管理实践。
养老问题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新型农村给农村老年人养老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型农村养老问题上主要体现在土地、观念、医疗资源等方面。
了解地区地震重复间隔对地震区划与地震预报均十分重要。鉴于在自然条件下研究地震重复间隔的艰巨性,本文利用实验方法探讨影响粘滑事件重复时间间隔的因素。实验表明,粘滑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准周期性。岩性、围压和应变速率不同,事件的周期不同。高围压下周期长。应变速率对粘滑事件周期的影响较复杂,在100MPa围压下,位移速率变化,每次事件的位移量不变。在300 MPa围压下,由于位移速率减慢,每次事件的位移量
本文从湖南民歌的演唱特色、曲式特点、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湖南民歌普遍采用民族唱法,行腔中重视语言,讲究声、字、腔、情、味融为一体。受到方言结构、民族结构以
随着当今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日新月异。为了提高自身价值,许多企业越来越关注财务管理的理念,对财务风险的认识、防范和控制已经成为每一个企业必须重视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