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玩,也要会玩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7n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年前
  我:“妈,我给您装个微信吧,可好啦。”
  老妈:“不要,我老了,可玩不动你们年轻人的新玩意。我的手机能接电话就行啦。”
  1年前
  老妈:“闺女,给我装个微信吧。老伙计们说可好啦。”
  最近一年
  老妈的微信:今天上午去挖了很多野菜(照片),高兴(表情)!
  老妈的微信:你中午吃什么?给妈晒晒!
  老妈的微信: 50多年没见过的老同学竟然还能联系上,我高中同学建了个群,平均年龄71岁。
  老妈的微信:闺女,帮我找个曲谱,发我微信就行,下周演出要用。
  最近半年
  老妈发的朋友圈:震惊中外,专家已经证实,吃它一年肿瘤自动消失!
  老妈发的朋友圈:今天是xx日子,3个群转发此消息可得50元话费,已经证实是真的!
  老妈发的朋友圈:5岁男孩得癌症,竟然是因为爱吃这个……
  今年春节期间
  老妈的微信:闺女,手机容量不够了,微信里的照片太多,放我的收藏里还占空间吗?
  老妈的微信:闺女,你给我发点红包吧,我往外发红包没钱。
  微信比电话有太多的优势。
  第一,是便宜。现在几乎家家都有无线网,超市、商场、饭店都有免费WIFI。只要能上网,就能聊天、发图片。
  第二,是留言方便。据调查,70%以上的老人用微信的初衷就是为了跟儿女们联系。打电话怕影响儿女工作。用微信的话,老人家可以留言,孩子们有空就看,看完再回。尤其是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们,可以用微信缓解思念之苦。
  第三,微信是生活的好帮手。有句口号叫:“有困难找万能的群”。相信每个人的微信里都有N多个群:家人群、同事群、同学群、邻居群等等。有问题的时候只要在群里询问一声,很快就会收到多个回复。去年冬天有位阿姨家暖气管坏了。维修管道需要暂时关闭暖气。阿姨在群里跟邻居们说明情况,大家也都表示谅解。如果没有群,阿姨就得挨门挨户去敲门说明原委,表示道歉。很多医院都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有“百姓讲堂”“预约挂号”等功能。老人家学会微信挂号,就省去了早起排队之苦。
  第四,微信是娱乐大本营。有着共同爱好的老伙计们,组织活动在群里招呼一声就可以了。不像以前,得挨个打电话。一圈电话打下来,重复的话说好多遍,还花不少话费。大家可以随时探讨“专业”问题。一句词怎么唱?一步舞怎么跳?一段弦怎么拉?甚至于,白天在公园下棋,晚上俩人躺床上也能复盘。微信让人觉得身边总围绕着老朋友。
  总之,微信成了许多老人生活的“必需品”,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过,话说回来,凡事都有两面性。
  问题1:挤占休息时间
  本来应该10点之前上床睡觉。可是很多人有睡前翻微信的习惯,不知不觉就过了1个小时。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就会入睡困难。如果老人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睡眠缺乏会导致病情严重。
  解决办法:稍加节制。比如每天定时看微信;公告朋友们晚上10点以后就不要再找你了;与老伴相互监督,过了10点还在刷朋友圈或者玩游戏的,就罚做家务。这样做既能够增加生活情趣,又有助于保持健康的作息。
  问题2:谣言难辨真假
  前一段时间的“塑料紫菜”就是个典型的谣言案例。有位老人家在洗紫菜的过程中,发现紫菜特别像塑料,于是拍视频发到网上,引起了广泛传播。虽然很快相关部门就辟谣了。但是这个谣言视频会一直在网上传播,不一定什么时候又会被翻出来。而辟谣的视频会不会同时被翻出?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老人们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观念,把这种信息转发给自己的亲人朋友,无意中就会助长了谣言的传播。
  解决办法: 1.多搜索查詢。很多谣言是已经存在好多年的了。只要我们拷贝部分文字,在搜索引擎里一查,就很容易发现真伪。比如前一段时间流传的“紧急通知,大家一定要互相转告。有几个人拿着香皂,到人家里去推销,让人闻这香皂。等你一闻,就会晕过去。他就把值钱的东西都拿走了。”您只要从中任意截取一段文字,就可以从网络上找到一模一样的内容。事实上,从2013年以来,就一直有警方、医学专家针对此事进行辟谣。但是第一次看到这条消息的老人家,是不是就会立刻转发呢?
  2.转发之前稍加思考。有的造谣信息假的特别明显,只要稍加思考便可识破。比如“今天上午一个3岁多的小女孩在世纪家园小区附近被人拐走了。小女孩能说出她爸爸的手机号码。从监控上看是被一个40多岁男人抱走了。现在大人都急疯了,有知情者请告之。万分感谢,看到信息的兄弟姐妹留意一下。联系人张静杰1375969××××。”这种信息一看就是假的,因为这种信息有“三不明”:(1)时间不明。“今天”是哪天?任何一天都可以说是“今天”。(2)地点不明。很多城市都有“世纪家园小区”。骗子也正是利用这一点,让大家觉得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倍加关注。(3)小孩的描述不清楚。孩子外貌有什么特点,丢失时穿什么衣服等等。这都不说,怎么让人帮着找孩子?这种信息里公布的电话很可能是诈骗电话。只要打一次,就会被不停地扣除电话费。
  3.慎重看待“养生秘诀”。老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全家安康,所以喜欢看养生信息。很多公众号、媒体就是看中了公众的这种心理,推出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比如“这些年你都吃错了……”“不打针不吃药治好了多年的糖尿病,竟然是因为它!”“中科院多位专家研究发现……”其实,咱们需要明白的是: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以满足我们人体所有的营养需求,也没有任何食物可以用来治百病。这就好比网上把地瓜称为抗癌第一食物。地瓜是很好,但是我们的食谱上除了地瓜,还需要有很多其他食物。这些食物共同组成平衡的膳食结构。我们的健康依赖于整个膳食结构的合理性,而并非其中的某一种食物。
其他文献
“2009年第七届中国北方实验动物科技年会暨第四届北京实验动物科学国际论坛”,于2009年10月19~21日北京龙泉宾馆盛大召开.
患者 女,8岁.因间断头痛、呕吐2月余入院.患儿2月余前无诱因下出现持续性头痛,以双侧颞部为主,伴呕吐,非喷射性,4~5次/d,量较多,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及血性物,无发热
期刊
手术治疗退变性、特发性脊柱侧凸及失代偿性后凸综合征等成人脊柱畸形的临床疗效较为肯定,多数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参数可得到显著改善。但文献报道,手术相关并发症也高达
春夏之交的天气,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一忽儿哭,一忽儿笑;一忽儿晴空万里,一忽儿大雨滂沱;一忽儿暖得人们换上了轻薄的衣裳,一忽儿冷得人们穿上过冬的棉衣。天气即便晴朗,有经验的老人也不愿意轻易脱掉身上御寒的冬衣,而且还会摘些艾叶来做米果护阳。  那天,我走过喧闹的街市,一阵诱人的艾叶香扑鼻而来,馋虫瞬间被勾出来了。我循着香味找到了早点摊,要了一串闪着翡翠般光泽的艾叶米果。我轻咬一口,顿觉唇齿留香,再一
期刊
目的:观察健脾消瘅茶对脾虚痰湿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9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治
患者 男,73岁,因“活动后胸闷气喘1年余”入院.专科检查:心音低钝.血常规:无异常;生化全套:乳酸脱氢酶399 U/L,超敏C-反应蛋白6.83 mg/L,白蛋白30.9 g/L.心电图示高度房室传
期刊
心灵老鸡汤:以前咱们见面互相问好,都是“吃了吗?”这人上了年纪光吃饭就有点“干”得慌了,得搭配点稀的,才好消化,助吸收。72岁的老高以生活中的琐事,给您奉上这碗“心灵老鸡汤”,用文字“陪聊”,帮您解解闷、去去忧。希望您看后能乐一乐,笑一笑才好。  我和老伴儿这一对快到金婚的老夫妻要暂时分别。原因是远在美国的孙子今年考上大学了,老伴儿总得尽一尽奶奶的心意,上儿子家忙活几个月。老高为了在国内给孩子多攒
期刊
通过文献检索,从剖宫产对新生儿吸吮行为、首次吸吮时间及剖宫产产妇对吸吮刺激的敏感性等方面综述分娩方式对新生儿早期吸吮的影响。剖宫产损伤支配吸吮运动的神经和肌肉,影响新生儿口腔运动协调性,导致首次吸吮延迟,无效吸吮增多,产妇对新生儿吸吮刺激反应不足,影响泌乳,最终导致母乳喂养失败。剖宫产损害新生儿早期吸吮。提示护理人员应对产妇及家属进行相关宣教,鼓励自然分娩,对剖宫产儿及早进行母乳喂养支持,早吸吮早
目的:比较旋转平台高屈曲假体(Depuy,RPF)与旋转平台标准假体(Depuy,RP)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早期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北京
患者 男,64岁,左下腹部包块增大12d入院.查体:患者腹部平坦,无腹痛.全腹软,左下腹可触及一硬质包块,深压痛,腹部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生化及免疫检查阴性.影像学示:左下腹膜后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