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学生主动性 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h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要树立“课堂是活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的观点;要始终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地使他们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要让他们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关键词】 师生关系;问题情境;分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过程,不再是知识的传递和接受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因此,数学教学不仅应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想方设法地使求知成为学生自觉的追求,让学生自主探索.
  
   一、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主动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素质教育重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愉快健康地成长. 由于初中学生既有小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的特点,也有渴望走向成熟的特征,因此要善于抓住积极因素,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喜悦、学习的需要得以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教师的态度,一旦师生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会产生愉快的教学气氛,师生间就会相互感染、互相促进,就会使学生乐学、愿学. 因此,教师还要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或发现都要给予肯定,使学生感到自己受到重视,感受到成功的自豪感,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不断提高,主体意识会不断增强.
  
   二、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主动性
  
   在设置问题情境时,要注意“度”的问题. 如果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无法形成认知上的冲突,就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能力的培养. 如果设置的问题难度太大,就会使学生产生退缩心理,失去参与的热情和信心. 因此,要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情境,设置的问题应既是学生可接受的,又具有一定的障碍性、探究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排除障碍.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可以这样设计:有一个小朋友欲把三根小木棒搭成一个三角形,可怎么也搭不成,他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由此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可先让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根小棒(长度分别为13 cm,9 cm,6 cm),启发学生:能做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 如果把最短的边剪去2 cm,观察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教师再继续提出三个问题:①你做成的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各是多少?②最短边剪去一小段后,是否能首尾顺次连接?若能连接是否组成了三角形?③最短边再剪去一小段,是否能首尾顺次连结?学生通过实验后均能正确回答. 教师再次设问:是否具有任何长度的三条线段都能首尾顺次连结构成三角形?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集中到新课的探索上. 当学生掌握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后,再让学生回答小朋友为什么搭不成的原因,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
  
   三、实施分层教学,渗透学生主动性
  
   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让C层的学生回答,适中的问题让B层学生回答,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 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再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 对B,C层的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 对于A层的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 对A层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 突出教师的导,贵在指导,重在转化,
  妙在开窍.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
  
   四、合作探究学习,强化学生主动性
  
   多方位,多角度地设计各种问题,特别要跟知识目标紧密联系,发展学生的横向、类比、逆向、联想思维,还可以经常让学生自己设置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设计学习的内容不是随意的,而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事先精心设计的任务,引导学生有目的、分步骤地进行学习. 我常以小组为单位,每节数学课,在遇到一些有难度或者一题多解的习题时,可以让小组进行讨论,以好带差,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交流. 在几何学习过程中不断变更概念中的非本质特征,交换问题中的条件或结论,转换问题的形式或内容. 配置实际应用的各种环境,而概念或问题的本质不变.
   例如:已知三角形两边分别为1,2,第三边为x,求x的取值范围.
   当得出1 < x < 3后可安排如下变式:①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求x;②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求x;③若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求x的取值范围;④若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求x的取值范围.
   通过多种变化变式,由一般到特殊,由局部到全面,使思维步步深化,使学生头脑中的数学建模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从中获得再认识,在提高识别、应变、概括等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五、反思拓展,提高学生主动性
  
   如果学生不去重新检查或考虑已完成的解答,可能失去最好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不应该让学生只满足于问题得到解决,更应该注意问题解决之后的总结、反思、拓展. 有没有更好的解法?能否用同样的方法解决类似的问题?条件能否减少?结论能否改进?怎样改进?已经解决的问题有没有推广价值?等,让学生自己主动动脑思考.
其他文献
作者通过总结从事水稻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选育实践,就光温敏核性不育基因来源,育性转换监界温度,世代选择方法以及实用型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应具备的几个重要农艺性状选择指标等
三年研究表明,大豆高原1号品种对青海省湟水流域上游海拔2 322.5m左右、年≥10℃积温为1 876.5℃左右、年≥10℃日数为127.5d左右、年平均温度为4.6℃左右的生态条件十分适应
目的:根据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的证据,探讨脑梗死早期康复及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作用.方法:将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种子发芽试验,臭椿种子发芽适宜温度范围是20~30℃,最适范围25~28℃,种源不同,其发芽能力差异明显.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的使用给护理工作带来的有利的变化,同时就计算机使用中的不足之处和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提出了个人的观点。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而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   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在能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丰富想象力,吸引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开拓思维.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的契机,常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艺术感. 本文将结合小
【摘要】 中专数学教学中存在重视“封闭式”的教学问题,忽视“开放式”;重视直接解决数学问题,忽视反过来处理问题;重视学生应试能力,忽视应变能力等症结. 要有效地解决这些症结,就要以数学创新教育为指导,深入进行教学领域的改革,设计开放性命题,全方位、多角度地促成学生的创新素质.  【关键词】中专数学 症结 调控策略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 然而,现行中专数学教育,
目的: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是近年来针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一种新的康复训练技术.本研究目的是评价和比较CIMT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中的康复效力.方法:30例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护理学已不再是单纯机械的执行医嘱,现代护理不仅要求护理人员针对躯体疾病进行护理,还要求护理人员通过人际交往去研究和解决疾病在预防,发生、发展转归
陆两优106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用自育的广亲和低温敏优质两用核不育系陆18S与贵州省黔东南州农科所选育的K106测配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稻高产组合,1998~2000年参加了贵州省中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