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aS PaaS有多酷?云英告诉你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hangdengl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不同于传统的规规矩矩的IaaS,要做一朵酷酷的公有云,实现“IaaS PaaS”的差异化,这是云英的梦想。
  还记得阿里云刚刚涉足公有云市场时就曾做过这样的预言:未来,中国的公有云市场最多只会剩下两三家大型的公有云服务商。当然,这里的公有云可能主要指的还是IaaS。相比SaaS和PaaS,进入IaaS市场的门槛较低,但是IaaS市场里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BAT、电信运营商、IDC服务商,以及大量初创的云服务厂商都以IaaS为切入点。
  IaaS已经是红海市场了吗?
  这样说还为时过早。如果没有BAT的规模效应和技术能力,又没有一些区别于普通IaaS服务商的绝招,只能提供单纯的云主机、云存储等大众化的产品,那么这样的IaaS服务商是不可能发展壮大的。
  CloudIn,中文名“云英”,一家正式成立还不到一年的提供“IaaS PaaS”服务的综合云计算厂商。它肯定想在云计算市场出人头地。但是,它有制胜的绝招和把握吗?
  一朵酷酷的云
  在近日召开的第八届中国云计算大会期间,记者与云英的创始人兼CEO王江第一次见面。
  云英,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公司。虽然酝酿了有很长时间,但是云英真正组建研发团队、成立公司还只是2015年9月的事。不过,云英的发展速度确实是云的速度,2015年11月其公有云1.0版本已经上线,12月私有云版本也紧跟着问世。云英是为创客和行业用户提供云计算解决方案的。云英这个创客团队从一开始就在使用自己的云服务平台,是名副其实的“小白鼠”,当然也是云英云服务最好的代言人。
  从2015年起,在中国的IaaS公有云市场上就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未来3~5年将是中国IaaS公有云市场重新洗牌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一轮优胜劣汰,能够存活下来的IaaS服务商将是真正的强者。
  云英公司真会赶点儿,偏偏在这个最敏感的时刻杀入IaaS市场。云英一开始从公有云市场切入,现在又进入私有云和混合云市场,这似乎是大多数云服务商的习惯性打法,并无特别之处。云英公司到底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呢?
  先谈谈云英这个名字的由来吧。王江解释说,CloudIn中的这个“In”其实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意思是Get into,表明云计算不能浮于表面,必须逐渐走向深入,并与客户的应用实践相结合,真正解决用户当前面临的种种业务难题;第二层含义,In又可以解释为fashion,有流行、时尚的意思,表明云英不想做阿里云、腾讯云那种“规规矩矩”的云。
  “不走寻常路”,这5个字可能在王江创立云英之初就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我和公司所有的员工有一致的想法,我们所做的IaaS和PaaS不同于现在市场上所有的云。”曾经在Google工作多年的王江回忆起往事十分感慨,“Google的云对于其内部开发人员的支持是非常好的。但Google的主项在搜索,现在又大力投入人工智能,云始终是一个副产品。Google不可能将其云计算的服务能力开放出来。”
  可能只有那些在Google工作过的人,才会像王江那样对Google的云不吝溢美之词。也许王江所说的云英要打造的与众不同的“IaaS PaaS”会有一点Google云的影子?
  总之,王江想要做的是一朵酷酷的云。这个所谓的酷,通俗一点说就是,云英要做出“IaaS PaaS”的差异化产品。用差异化的产品解决其他厂商解决不了,但又是用户真正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现“IaaS PaaS”的差异化 先做好四件事
  王江,曾经历任Google总部高级工程师、创新工场首席架构师、友盟联合创始人兼CTO、蓝汛CTO。不过,作为技术大拿的他,现在只是把握公司大的发展方向,不再插手具体的技术开发工作。
  笔者不知道什么才算是最酷的云,但与王江交流时发现,他至少想清楚了四件事,这可能就是云英能够做出差异化的“IaaS PaaS”的原因。
  第一件事,关于OpenStack。
  现在,人们一谈到云,言必提OpenStack。
  作为一个开放的云基础架构,OpenStack本身具有丰富的功能。同时,OpenStack作为一个开放的、强壮的、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正逐渐走向成熟。它代表了更可行的企业选择和更好的匹配性。
  因此,很多云服务商,以及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都以OpenStack为切入点或技术框架。
  云英作为Openstack使用者的同时,也在积极推动Openstack的持续发展。虽然公司成立才一年时间,但是云英的技术团队在OpenStack方面却已经有了四五年的技术积累。
  现在,云英的云计算平台已经全部运行在OpenStack和Docker之上。不过,云英的云平台并不完全与OpenStack绑死,而是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开放性。“我们云平台的基础架构是完全模块化的。同时,我们一直在跟踪最新的技术趋势,边走边看。对技术架构的选型,我们不定期地在调整。”王江说。
  第二件事,关于PaaS。
  其实,PaaS的界限比较模糊。现在,越来越多的IaaS和SaaS厂商都在向PaaS渗透。许多IaaS厂商都将PaaS作为自己的一记杀招。云英的PaaS不仅仅是增添了监控、运维的功能,而是建立了全套具有自身特色的体系。云英的PaaS是在与私有云用户的不断沟通和调研,并在大量实践中慢慢走向成熟的。客户的一些平台化需求,比如数据挖掘和分析功能,以前只在本地的服务器上实现,现在则要迁移到云中,变成一个PaaS的通用服务。
  云英的优势在于,将IaaS和PaaS彻底打通,保持其开放性,确保可以支持不同的第三方产品。
  现在,PaaS公有云并没有一个业界公认的成功的变现模式,大家都处在探索的阶段。   第三件事,关于自动化运维。
  公有云的自动化运维是云英的一个特长,也是一个独有的特色。
  从传统IT到云计算,从物理机到虚拟机,不仅底层的媒介发生了改变,用户自己要承担的工作也更多了。目前,大多数IaaS厂商能做到的只是满足用户最基础的业务需求。服务内容仅是资源采购与创建、组网和系统上架,还有诸如资产管理和系统初始化、权限分配与控制、系统开发与测试、服务注册和管理、系统部署上线、在线维护等工作。基础服务之上的业务需求还需要用户自己花费大量人力来完成。因此,用户需要一个云端的自动化平台来解决开发平台、系统运维和业务运维的问题,从而提高效率,降低人力和时间成本。
  “云英做自动化运维,最终目标是让用户只关注自己的业务。”王江介绍说,“在系统运维方面,我们的‘云端助手’争取打造一个标准、高效、安全的系统环境,将资源创建到可投产使用的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五分之四;在业务运维方面,我们可以实现分钟级发布,将人力成本减少20%。”
  举例来说,云英自动化平台1.0主打系统运维自动化,已经在许多企业级客户那里得到成功部署。它在基础服务、权限管理、管理操作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第四件事,为企业客户提供云服务。
  很多云服务商刚起步时,主要都以互联网企业、中小企业和创客为服务对象。这些客户无论是自身条件,还是业务特点,都与云平台十分匹配。但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以及“互联网 ”的发展趋势看,为企业级客户服务才能更加全面、充分地展示云计算的价值。
  包括云英在内的云服务商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都以为企业级客户服务为己任和努力的方向。“我们一开始也是为初创企业服务,但是现在更多地服务于大中型企业和一些传统的企业客户。”王江介绍说,“我们可以为成长型的企业级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选择。”
  随着人们对云计算的认识逐步加深,用户有了亲身的体会,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迷信“云计算就是便宜”这样的说法。
  现在,企业级用户之所以倾向于采用云服务,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IT技术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云计算确确实实可以简化应用。
  “目前,在IaaS领域确实存在价格战。价格战对我们的长期发展不利。从一开始,我们就追求要达到一定的毛利。很多选择云英的客户,并不是看重价格方面的因素,而是我们的技术和服务能力,可以帮助用户解决其业务问题。”王江介绍说。
  现在是最佳时机
  王江说,他一直有创业的冲动。6年前,他选择回国,加入创新工场、创立友盟,只能算是小试牛刀。当时,刚回国的王江对中国信息技术的发展、行业用户的需求还不太了解。过去这几年是王江在技术、管理等方面持续充电的过程。这为他现在创立云英奠定了基础。
  独立创业时,王江本来有很多选择,比如大数据、IT运维、监控等,但是最终他还是选择了云计算。因为,云计算是他最擅长的。
  “刚创立云英时,很多人说,现在是云计算创业的最佳时机,因为云已经开始落地。但也有人说,现在已经晚了,因为IaaS领域已经是群雄逐鹿。”对于自己的选择,王江只有一句话,“我现在做的是自己应该做的。”
  IDC预计,2016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将达到246.7亿元,其中企业用户最需要的PaaS占比最高,可达43%;其次为IaaS,占比为36%。中国的公有云市场还在酝酿之中,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格局,新进入者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和特定市场,还是能够站稳脚跟的。
  王江表示,云英进入云计算市场,主要面向传统企业客户和广义的公有云和混合云市场。
  做不同于传统的规规矩矩的IaaS,做一朵酷酷的公有云,这是王江和云英的梦想。尽管笔者现在还不能用文字完全准确地描述出这朵酷酷的公有云的样子,不过笔者相信,王江的心中一定有数了。
其他文献
企业需要跨传统数据中心、私有云和公有云三种服务的管理控制可视性。随着云技术进一步成熟,企业要求数据中心必须支持混合的IT环境 。  企业的IT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复杂,业务对IT的要求越来越多,要求响应速度越来越快。企业在保证既有IT基础设施正常运转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添加新的基础设施部件,以支持更多的应用,同时还要不断节省IT投资,加快业务部署时间。随着云计算不断走向成熟,企业已经接受部分业务以云服务
面向制造業与互联网融合的基础能力建设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要素。赛迪智库信息化研究中心认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新基础”包括:自动控制与感知、核心软件、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当前,自动控制与感知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工业互联网应用进程全面加快,工业云平台的核心支撑作用凸显,大数据整合应用亮点突出, 工业软件进入发展快速车道。
DingDong智能音箱,是一款集智能语音交互、云曲库和助手服务于一体的WiFi音箱。采用科大讯飞领先的麦克风阵列技术,具有语音唤醒、声源定位、远场识别、智能家居控制等功能,通过与云端的连接,可随时调取1000萬首高品质音乐,还可以通过语音进行天气查询、对话闲聊等,为用户带来便捷高效的语音交互体验。  讯飞“小飞鱼”车载智能语音助手  2017年,科大讯飞正式推出面向汽车后市场研发的车载智能硬件—
尽管智能电视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但是CAN创始人付强仍然认为,作为智能电视领域的后来者,CAN仍有可能后来居上。CAN希望借助差异化竞争优势冲出重围,其中包括极致产品和具有竞争力的电视内容。  从2015年开始,智能电视市场可谓风生水起:一方面,乐视、小米、风行和暴风等新兴的智能电视厂商已经逐渐建立了品牌优势;另一方面,老牌电视机生产厂商创维、海信也纷纷推出了智能电视产品,并且野心勃勃。显而易见,
跨界似乎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潮流,IT界也经常涌现出这样的厂商,很多厂商已经在这条“跨界”道路上推出过很多产品。多年来,美国网件(NETGEAR,以下简称网件)的产品涉及路由器、网络存储等领域,屡获业界好评。2016年,在网件成立20周年之际,网件凭借长期以来在通信和网络存储领域的经验积累,结合视频摄像技术,推出了新一代Arlo(爱洛)智能摄像系统,将无线、防水、云存储等多项功能集于一身,打造了一套
把数学知识变成算法,再以软件的形式打造成各种工具,这件事SAS做了40年。从1976年公司正式成立一直到现在,说SAS见证了数据分析行业的变迁,也并不过分。在近几年,数据分析的可视化应用的范围在不断增大,尤其是那些高端的分析方法更受行业用户们的关注。图形、图像、计算机视觉、UI都可被用于展现和解释数据,这让数据分析可视化更快地获得普及。这些构成了SAS“基业常青”的主因。  从1976年开始,SA
近日,北京网智天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智天元)对外公布了公司2015年报,作为新三板上市的大数据科技公司,网智天元以持续上涨的企业发展数据,向所有人递交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网智天元年报显示,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88.44万元,较2014年同比增长200.87%。2015年利润总额1128.04万,较2014年同比增长165.77%,总资产9623.41万元比2014年同比增长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办公场所不再局限于办公室,移动办公已成为很多用户的常态,从而对办公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高效、安全是用户对办公设备提出的新要求。  佳能新一代智简imageRUNNER ADVANCE 6565黑白数码复合机正是从用户需求和技术趋势出发,将佳能最新的智能科技集于一身的全新产品。  初次使用iR ADV 6565,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10.1英寸的触摸屏很好用。iR
12月1日,美团点评CEO王兴通过内部信宣布了公司最新的组织升级。王兴在内部信中称:为更好的践行“让大家吃得更好,活得更好”的使命,適应公司“社会企业”的新阶段,我们将再一次升级组织。此次调整中,美团点评将聚焦到店、到家、旅行、出行四大LBS场景,升级前台业务体系,强化中后台支撑和保障能力,升级公司综合管理体系。这是美团点评在完成新一轮40亿美元融资后的首次组织升级。  (腾讯科技)
据外媒报道,三菱推出新款概念车Emirai 4,其配备了增强现实(AR)、驾驶员感知(driver sensing)、自动驾驶和自气化技术。该款自动驾驶电动概念车将亮相于“2017东京车展”。  外观方面,新车采用开放式座舱,整体造型设计独特,充满了科幻气息。配置方面,该款概念车搭载了增强现实技术、广角摄像机、旋钮显示、交叉图像显示、安全照明系统等功能。  该款概念车配置了增强现实技术的抬头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