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鞋”考议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be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人的诗文中,常常提到一种人生烦恼,即“寻找”,虽然可以付诸主观努力,其烦苦也往往为常人所不堪。古人称此为“苦觅”。如苏轼《赠善相程杰》诗所谓:“书中苦觅原非诀,醉里微言却近真。”这种心力和体力的辛劳,人们也用“踏破铁鞋”来形容。“苦觅”之中,如果能够终于柳暗花明,则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句话原出自宋人诗句。夏元鼎《绝句》:“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宋诗纪事》卷九○载录此诗,又介绍说:“元鼎,字宗禹,永嘉人。号云峰散人,又号西城真人。”看来他的“苦觅”而终于“得来”,是说“访道”以求人生真理的经历。又据《蓬莱鼓吹》:“元鼎博极群书,屡试不第,应贾、许二帅幕,出入兵间。至上饶,夜感异梦,弃官入道,至南岳祝融峰,过赤城周真人,求其指示,乃大悟,因题诗云云。所著有《阴符经讲义》三卷、《图说》一卷,《崔公药镜笺》一卷。今永嘉有夏仙里。”
  


  夏元鼎求学,“博极群书”,后又曾经从军,“出入兵间”,最终则“入道”。他留给我们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样十分贴切而又不无幽默意趣的名言,可能正是发表在终于“入道”这样的人生路口。不过,他的诗句同时也留给我们这样一个问题:“铁鞋”是什么?
  “铁鞋”是极言其难以“踏破”,从而表现“苦觅”之艰辛的一种夸张的形容呢,还是确实存在这种以“铁”为质料的鞋履?
  以硬质材料制作鞋履,难以适应行走时足部的运动形态。然而这样的鞋确实曾经存在过。比如木鞋,《东方之履》2004年8月版就介绍了清代的黄杨木雕对靴,而年代更早的日本平城京遗址出土的木鞋(图1),则很可能是实用品。我们还看到过南北朝陶鞋和唐代三彩鞋,大约都是随葬明器。还有玉质的鞋,如《南齐书·文惠太子传》所说“玉屐”:“时襄阳有盗发古冢者,相传云是楚王冢,大获宝物玉屐、玉屏风、竹简书、青丝编。”这类工艺品可能更多是用于玩赏。
  


  关于实用的“铁鞋”,耿铁华《中国高句丽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介绍高句丽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铁器的情形时,说到他们生活用品中有一种“铁钉鞋”。书中还写道:“高句丽鎏金器中较独特的还有鎏金钉鞋,目前已知的有十多件,均出土于集安高句丽古墓的遗址中。中国吉林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集安市博物馆及韩国、日本博物馆均有收藏。其形制大体相同,呈鞋底状,长31~32.5厘米,宽10~12厘米,底下有22~35个长短各异的鞋钉(同一鞋上鞋钉长短相同),鞋底及鞋钉表面鎏金,应该是高句丽贵族将领冬季登山防滑之用。三室墓壁画中就绘有身披铠甲、手持兵刃、足蹬钉鞋的将军画像。”有的钉鞋,鞋钉数目似乎超过35个(图2)。吉林省考古研究室、集安县博物馆《集安高句丽考古的新收获》(《文物》1984年1期)一文中写道:“鎏金铜钉鞋是仅见于高句丽的独特器物,平面如鞋底形,周缘折起,上有供系线连缀的小孔,底部铆有方柱形鎏金铜钉(图3)。从洞沟第12号墓和三室墓画中人物图像看,穿着这种铜钉鞋的均是赳赳武夫。”(图4)从画面看,“铁钉鞋”或者“铜钉鞋”,是与铁甲配套的装备。
  


  年代为公元6世纪后半期的日本奈良斑鸠町藤之木古坟出土的铜鞋(图5),与中国同类出土品比较,确实形制相近。从出土位置看,铜鞋似乎是作为随葬品出现的(图6)。出土于百济武宁王陵、为韩国国立扶余博物馆收藏的“金铜制饰履”(图7),长度为36厘米,看起来也不像是实用品。考古学者分析,新罗的这种文物大都由三件金属片制成。一件称“底板”,即鞋底部分;一件称“甲板”,即鞋面部分;一件称“踵板”,即鞋跟和鞋帮部分。“甲板”和“踵板”之间以金属钉连接固定。金属板的内里贴有数层布与皮革,应当是为了逼真地仿拟实用鞋履。出土于义城塔里二椁、收藏于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的金铜饰履(图8),长33.8厘米,也与实用尺寸相差较大。不过,有的研究者依然认为这种金铜饰履确是墓主生活用品的实物遗存,称之为装身具。介绍这一时期朝鲜半岛古文化的《神秘的黄金世纪展图录》中,有题为“王者的装束”的画面(图9),描绘了百济贵族使用这种金属鞋的情形。斯麻王墓与金铜饰履同时出土的还有汉文买地券及墓志。志文写道:“宁东大将军百济斯麻王年六十二岁癸卯年五月丙戌朔七月壬辰崩到乙巳年八月癸酉朔十二月甲申安厝登冠大墓立志如左”。从“宁东大将军”名号以及志文风格,显示出与中原政权的密切关系。墓中出土的金属饰履,也有理由看作在汉文化影响下出现的文物。清人田雯《宫词十二首》之六写道:“衩袜金鞋句巳传,红罗幂下玳牙悬。主香宫女焚香夜,三小神山凤口烟。”(《古欢堂集》卷一)也说到宫廷生活中可见“金鞋”,不过,这种鞋也许只是以“金”为装饰,未必真的是金属制作。
  


  中原地方有关金属制作的“鞋”例如“铁鞋”的文字遗存,有些属于神仙传说。如《山西通志》卷一六○《仙释二·隰州·宋》写道:“曹仙媪携幼女引一犬至大宁马斗关,息大柳下。左铁鞋,跟已穿。右握铁杖,滑如玉。招水工求渡工,以水涨拒。媪微笑,遂携女引犬步水面,径达东岸,登石龛中。”其神力的显示征服了民心,于是,“一境大骇,为塑像祀之,有祷辄应。元人郝季隆有碑记”。据《会稽志》卷一三《古器物》“石船石帆铁履铁屐”条记载,又有与仙人行迹有关的铁鞋传说:“《十道四蕃志》:圣姑从海中乘石舟张石兜帆至此,遂立庙。庙中有石船,船侧掘得铁履一两。《寰宇记》:宋元嘉中,有人于石船侧掘得铁屐一双。”旁侧发掘出“铁履”或“铁屐一双”的“石船”,又被认为是“禹迹”遗存。《太平御览》卷四七有“涂山”条,引《郡国志》曰:“涂山,禹会万国之所。有石船,长一丈,云禹所乘者。宋元嘉中,有人于船侧掘得铁屐一双。”
  


  现实生活中真正的“铁鞋”也是存在的。《北堂书钞》卷一三六“铁屐登城”条写道:“《晋书》曰:‘石勒击刘曜,使人着铁屐施钉登城。’”《太平御览》卷六九八引《晋书》有同样的文字。《天中记》卷四八写作:“石勒击刘曜,使人著铁屐施钉登城。”《渊鉴类函》卷三七五和《格致镜原》卷一八也都引作“著铁屐”。这段文字,清人汤球《九家旧晋书辑本》辑入臧荣绪《晋书》卷一七。
  看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话,并非全然出自想像,也有来自生活实际的缘由。
  宋元以来,“铁鞋”频繁入诗。如宋人何梦桂《寄方龙溪》诗:“欲扣玄关访,人间无路铁鞋穿。琅邪旧约惊千载,嵩岳新来下二仙。”(《潜斋集》卷二)又《赠地理从玉峰》诗:“铁鞋踏破问眠牛,茧足归来已倦游。四世五公身后事,前冈已分首狐丘。”(《潜斋集》卷三)元代诗人丁鹤年《送僧净皓书童正思所作诗序后》又有“上人学法英妙年,参遍诸方文字禅;铁鞋踏破石头路,教外方知别有传”(《鹤年诗集》卷二)诗句。徐瑞《芳洲寄古诗一首申山中之约次韵奉谢》写道:“身屈道则尊,不事堑与。平生山中约,高致许我侪。此语二十年,此事行当谐。试看红尘客,踏破几铁鞋。”(《松巢漫稿》卷三,《鄱阳五家集》卷八)
  宋代文士郑思肖在关于远游的议论中说:“子当努力行四方!子当努力行四方!一旦铁鞋根断,会遇无舌大丈夫,历历明以告子,何止三教九流,万方万法要旨,大地山水来龙,天地人万物阴阳虚空根而已。”(《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郑所南先生文集》)所谓“铁鞋根断”,是另一种类似“踏破铁鞋”的说法。用这样的说法勉励人们“努力行四方”,使得“铁鞋”之说具有了某种积极的意义。
  


  


  


  


  顺便说一下,铜结构的金属鞋,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也可以看到。例如《山西通志》卷五七《古迹一·汾西县》“铜鞋”条写道:“青山藐姑射仙人祠旁有莲花洞,遗铜鞋一双,古色斑斓,制度精异,今存。”这种“铜鞋”,是否与日本、韩国出土的铜质“饰履”有相近处,已经难以查考。然而发现地点所具有的纪念性质与圣姑庙及“禹会万国之所”“船侧掘得铁履一两”、“船侧掘得铁屐一双”的情形十分相近,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至于实物遗存,则有《东方之履》中介绍的明代铜靴(图10),这双铜靴底部有“大明宣德年制”及“御玩”文字,可知确实是非实用品。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长寿面    过生日最普遍的食俗是吃长寿面。这种习俗最早出现在唐代。[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唐人生日多具汤饼。”汤饼就是面条。[宋]马永卿《懒真子》卷三:“必食汤饼者,则世所谓长命面者也。”《新唐书·后妃传上·王皇后传》载:唐玄宗移情别宠,想把发妻王皇后废了,王皇后惴惴不安。有一天,她哭泣着对玄宗说:“陛下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邪?”玄宗未得势时,曾与王皇后渡过一段艰难的日子
期刊
前不久出版的《中国历史 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38页地名“宁”字条下说:“宁,商周地名。春秋为晋邑,即今河南获嘉县。《左传》:文公五年(前622年)‘晋阳处父聘于卫,反过宁’。杜注:‘宁,晋邑,汲郡修武县也。’《韩诗外传》卷三,周武王伐纣,‘勒兵于宁’,因名修武,秦置修武县于此。”  2005年12月举行的“中国获嘉‘宁氏文化研讨会’”标志着宁氏文化的研究达到了一个全
期刊
清代活跃在各地的地域商帮,纷纷建立起同乡组织—会馆,这种会馆,不但设立在全国各地城镇,而且远及日本的长崎、大阪、神户、横滨,越南的西贡、岘港,南洋的新加坡、泰国,远东的莫斯科等地。会馆在各地商帮的经营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地形形色色的商人会馆具有丰富的社会功能。会馆的创建者和修葺者都反复强调会馆的建立,旨在“联乡谊,祀神”。清初福建人蔡世远说,苏州的漳州会馆之建立,“以事神而洽人,联情笃谊,
期刊
肉连响表演与巴人军舞遗风    鄂西土家族地区堪称歌舞之乡,这里传统舞蹈名目繁多,如摆手舞、撒叶尔荷、耍耍、八宝铜铃舞等。其中的肉连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特别引人注目。肉连响又称肉莲香、肉莲湘、肉莲花和肉年宵、耍泥神等,其核心流行区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属的利川市都亭、汪营、南坪一带,是鄂西土家族独特的民间舞蹈形式,与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曲艺“利川小曲”一起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期刊
名物考证,自来是《诗经》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天文地理、宫室器用、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乃至官制、祭祀、礼、乐、兵、农等等,都可归入名物之列。扬之水先生的《诗经名物新证》(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是近年来颇得学界注目与好评的《诗经》名物研究的专著。作者说:“用了‘名物’一词,是表明它仍从传统中来;而所谓‘新证’,则申言它与传统的名物研究不尽相同。”  “新证”之新,一是使用了大量的田野考古成果。作者对发
期刊
近20年来,小泥佛、小泥塔或者说“擦擦”,包括西藏在内全国各地多有发现。据我初步研究认为,汉地小泥佛、小泥塔和藏地“擦擦”,是既有关联又不完全相同的两个系统。关于藏地“擦擦”的研究已有几部专著面世,如张建林《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擦擦》,刘栋《“擦擦”—藏传佛教模制泥佛像》,张鹰《西藏脱模泥塑》等,对藏地“擦擦”的研究,都有相当的水平,也有相当的深度。而汉地小泥佛、小泥塔,虽说多有出土报道,但总体
期刊
一    河南修武的云台山,近些年真可谓出尽了风头,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等多项称号集于一身,尤其是她那精美绝伦的山水风光,不知倾倒了多少海内外游客,每年的黄金周,基本上是游客如云,人满为患。然而游人很少知道,云台山除了山水,还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这里曾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隐居、游宴之所。也许正因为缺乏了解的缘故,同属云台山景区的百家岩远没有红石崖等景观吸引人,当不远千里的客人来到云台山后,全都
期刊
庙宇,恐怕是历史变迁中最容易保留下来的建筑物了。因为庙里的人与世无争,庙里的神能“消灾降福”,所以,庙宇一般不会被轻易毁坏,庙宇的寿命便很长久。对于今人,这些久存下来的庙宇,便成了可以提供大量历史信息的源泉。“从庙宇的分布看历史”,是我在看了陈正祥和谭其骧两位历史地理学家关于庙宇的一些记述后,领会到的一种学史方法。  十年前,我有过一段“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日子,就是白日黑夜写《行业神崇拜》。写到农
期刊
中国考古学家在探索夏文化的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已知的商文化特征为基点,在文献记载夏人活动的地域范围内,从进入夏纪年的考古学文化中去辨识夏文化。因此,商代第一首都—汤都亳成为区分夏商文化的一个重要基点。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考古学家在郑州二里岗发现了早于安阳殷墟晚商文化的商文化遗存,这一重要考古发现使人们对于商文化的认识提早至盘庚迁殷以前。由于郑州商文化拥有迄今所见规模
期刊
解释一字,即是一部文化史。  ——陈寅恪  “她”,应该说是这个世界的另一半。但“她”与“他”的相提并论却不可同日而语。我们知道,在沿袭几千年的古代汉语里,是没有“她”可言的。“伊”字则是“她”的代言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中的“伊”就是一个例证。直到新文化元典《新青年》诞生并带领新文化运动进至高潮,“她”才逐渐取代“伊”。  如同我们看到的那样,被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