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解脱的思辨方式

来源 :宗教与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t4200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究竟解脱是佛教徒解脱一切烦恼而成佛的最高境界,如何达到究竟解脱,历来有"顿悟"和"渐悟"的区分,这就涉及思辨方式的不同,本文对智顗大师提出的"十种三法"的理论框架加以解析,说明禅宗的顿悟法门不是突然出现的,包括天台宗在内的许多思辨方式,其中已经蕴涵着"顿悟"的可能性,只不过不像六祖慧能之后那样强调。
其他文献
宋代的诗人中,黄庭坚的名号显得特别多。清人史梦兰《异号类编》序云:“别号之兴,大抵始于周秦之际,瑰奇之士,不得志于时,放浪形骸,兀寡自喜,假言托喻,用晦其名。然而其人既
从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的嘉靖、万历年间,是个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历史年代。这个时期手工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在国内出现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使社会生产
作为牟宗三儒家“新外王学”之理论核心的“开出说”,在长达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激发了诸多的理论批评和讨论。而在这一理论纷争中,令人惊异而又耐人寻味的是,对于“开出说”的
宗教和法律是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2014年的小说《儿童法案》的核心论题。本文从身体和宗教的关系入手,重新考量《儿童法案》的核心案例所带来的理论挑战。通过展示身
哲学、宗教与民间信仰原本同源,随着精神的分化,宗教同民间信仰分离,前者和哲学一起保存在神秘学里。后来神秘学逐渐公开化,掺杂进了属于民间信仰的杂质,哲学为了保持自己的纯洁性
<正>Lipase preparation from Aspergillus oryzae could act on ester bonds on the surface of 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 fibers and a possible hydrolytic product
"随方设教"渊源于《易&#183;象传》的"省方设教",是因应地域文化以确立教化模式的一项原则,也是中国文化多元一体的生成机制。本文梳理其源流,阐述儒家关于教化合理性的思考,并以
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的“首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于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一日~八月三十日在江西省科学技术中心隆重召开。首次学术
研读《庄子》当中有关"天人之辩"的著名段落,可以看到,《庄子》作者与注者郭象对待动物的立场迥然不同,而其理论根据却都是自然原则。在西方思想史上,郭象的观点(人类对动物的使
To evaluate gambiered Guangdong silk&#39;s ecology properties,the raw materials ecology,production ecology and use ecology are analyzed;and the safety to h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