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课堂上的提问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让课堂上的提问发挥最大的教育工具的作用,是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教师要做到充分的教学准备,设置合理的课堂提问内容,利用提问引导学生走进课堂,帮助学生理清教学思路,完成高难度知识点的学习。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提问;实施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有必要将日常生活与实际问题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创设实际生活问题情境来彻底改变原来的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将学生引入与实际问题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中,在学生的复杂心理中不断制造悬念,加强广大学生的思维记忆和逻辑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学习兴趣往往是激发学习动机最重要的因素,数学知识往往是抽象的、静止的,甚至可能是枯燥的。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注意主动創设问题情境,动态展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广大学生自主思维的积极性和参与各类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使师生能够就教学问题进行互动交流,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中,教师通常可以从收集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例子、物体、事实等开始,设计数学谜语、讲述数学故事、设置数学游戏等,揭示抽象数学知识与生动的实际生活间的密切联系,能有效地引起小学生的强烈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圆”的相关知识时,可以使用多媒体创设一个情景:三只动物在参加一场骑行比赛,但是三只小动物骑行的车轮形状各不相同。小老虎的车轮形状是三角形,小青蛙的车轮形状是正方形,而熊猫的车轮形状是圆形。看到这个画面,学生会发现有些奇怪。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看到的轮子通常是圆形的。这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若三只小动物同时从起点出发,谁会最先抵达终点呢?又是为什么呢?”这类问题很直观,很容易唤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视频中,从中得出答案,同时也学习到“圆”的知识。
2立足学生主体性,优化提问内容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需要自主发展,所以在课堂提问策略上就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重构课堂中的提问模式。在以往的课堂提问下,学生都是在进行应付性的回答,这样的解答过程肯定无法得到素养的建立。因此,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提问下有互动交流,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理解认识,并在提问互动下做探究性数学理解,其核心素养也就能够随着知识学习得到发展。
比如,在“图形的面积”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提问之后,应让学生做自主性的阐述,不做即时性的评价,而是以“谁还有不同的看法?”做进一步的引导,使图形面积的分析有个人学习理解的展示,形成一个多元化的知识展示。这样课堂中就有了不同的理解,为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有助于个人想法和认识的表达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在让学生基于提问做理解表达之后,可以做合作学习,将其中的见解做讨论分析,完美解决问题,以此达成知识的正确理解认识,让素养有能力方面的养成。
3提出问题后,为学生保留充足的思考时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针对课堂提问这一环节我们很容易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即很多时候教师们在向学生设置了问题之后,不待学生们充分思考便匆匆忙忙给出预定的答案。这种流于形式的课堂提问显然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势必是难以获得预期中理想的课堂提问效果的。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意识到我们的课堂提问是要确保其实际效益与价值的,是要以问题为载体引导着学生们去思考、分析与探究的,理应在提出问题之后留给学生们充足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这样学生们才有可能在问题的推动下收获更好的进步与成长。
我在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就会想方设法在提出问题之后引导着学生们充分思考、认真思考,这显然对于保障课堂提问的质量发挥出了预期中的高效效果。
例如,在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这节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们设置了如下一组分数:2/2,3/3,4/4,3/2,4/3,7/5,8/6,5/3……以此为基础,告诉学生们这组分数都是假分数,鼓励学生们发现以这组数字为基础,找出假分数中分子和分母之间的关系与规律。在设置了这一问题之后,教师不用急着给出具体的、正确的答案,而是留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与探究。就这样,学生们会发现所谓的假分数中分子要么等于分母,要么分子大于分母。学生们自主探索获得的认知与印象他们理解或记忆起来格外深刻,这在促使着学生们获得对“假分数”这一数学知识更深刻认知的同时,也让其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这便是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留给学生们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们获得更好数学素养进步与成长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与价值。
4给予学生正确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状态
当学生回答完问题以后,老师如果只是以简单的“对”、“不对”来回答的话,过于简单,并不会对学生的答案有一个根本性的解释,学生们渴望被点评的心情也就被磨灭了。长期以往,他们也就不愿意回答问题了。因此,老师在设计评价语的时候,应该语言多变,有针对性,比如,老师可以说:“我们都能看出,对于这个问题,你是经过思考的,非常棒,回答正确,希望大家可以都像这位同学学习”。如果学生回答错误的话,老师可以说:“虽然你思考过了,但是很遗憾,这个答案不是正确的答案”。老师应该掌握的精髓是,学会夸奖学生,让学生得到尊重,并且收到中肯的评价。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针对目前课堂提问低效的问题,从问题设计、提问形式以及思考环境等方面出发,借助创新性提问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问题思维,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会有主动思考,感受数学素养内容,得到自主发展和实践,以此促进综合能力的成长进步,进而使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孟秀华.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课堂提问小技巧[J].教师,2020(33):49-50.
[2]王耀媚.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分析与反思[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11):66.
[3]樊永东.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2020(44):200.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提问;实施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有必要将日常生活与实际问题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创设实际生活问题情境来彻底改变原来的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将学生引入与实际问题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中,在学生的复杂心理中不断制造悬念,加强广大学生的思维记忆和逻辑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学习兴趣往往是激发学习动机最重要的因素,数学知识往往是抽象的、静止的,甚至可能是枯燥的。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注意主动創设问题情境,动态展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广大学生自主思维的积极性和参与各类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使师生能够就教学问题进行互动交流,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中,教师通常可以从收集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例子、物体、事实等开始,设计数学谜语、讲述数学故事、设置数学游戏等,揭示抽象数学知识与生动的实际生活间的密切联系,能有效地引起小学生的强烈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圆”的相关知识时,可以使用多媒体创设一个情景:三只动物在参加一场骑行比赛,但是三只小动物骑行的车轮形状各不相同。小老虎的车轮形状是三角形,小青蛙的车轮形状是正方形,而熊猫的车轮形状是圆形。看到这个画面,学生会发现有些奇怪。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看到的轮子通常是圆形的。这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若三只小动物同时从起点出发,谁会最先抵达终点呢?又是为什么呢?”这类问题很直观,很容易唤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视频中,从中得出答案,同时也学习到“圆”的知识。
2立足学生主体性,优化提问内容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需要自主发展,所以在课堂提问策略上就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重构课堂中的提问模式。在以往的课堂提问下,学生都是在进行应付性的回答,这样的解答过程肯定无法得到素养的建立。因此,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提问下有互动交流,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理解认识,并在提问互动下做探究性数学理解,其核心素养也就能够随着知识学习得到发展。
比如,在“图形的面积”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提问之后,应让学生做自主性的阐述,不做即时性的评价,而是以“谁还有不同的看法?”做进一步的引导,使图形面积的分析有个人学习理解的展示,形成一个多元化的知识展示。这样课堂中就有了不同的理解,为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有助于个人想法和认识的表达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在让学生基于提问做理解表达之后,可以做合作学习,将其中的见解做讨论分析,完美解决问题,以此达成知识的正确理解认识,让素养有能力方面的养成。
3提出问题后,为学生保留充足的思考时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针对课堂提问这一环节我们很容易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即很多时候教师们在向学生设置了问题之后,不待学生们充分思考便匆匆忙忙给出预定的答案。这种流于形式的课堂提问显然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势必是难以获得预期中理想的课堂提问效果的。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意识到我们的课堂提问是要确保其实际效益与价值的,是要以问题为载体引导着学生们去思考、分析与探究的,理应在提出问题之后留给学生们充足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这样学生们才有可能在问题的推动下收获更好的进步与成长。
我在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就会想方设法在提出问题之后引导着学生们充分思考、认真思考,这显然对于保障课堂提问的质量发挥出了预期中的高效效果。
例如,在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这节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们设置了如下一组分数:2/2,3/3,4/4,3/2,4/3,7/5,8/6,5/3……以此为基础,告诉学生们这组分数都是假分数,鼓励学生们发现以这组数字为基础,找出假分数中分子和分母之间的关系与规律。在设置了这一问题之后,教师不用急着给出具体的、正确的答案,而是留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与探究。就这样,学生们会发现所谓的假分数中分子要么等于分母,要么分子大于分母。学生们自主探索获得的认知与印象他们理解或记忆起来格外深刻,这在促使着学生们获得对“假分数”这一数学知识更深刻认知的同时,也让其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这便是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留给学生们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们获得更好数学素养进步与成长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与价值。
4给予学生正确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状态
当学生回答完问题以后,老师如果只是以简单的“对”、“不对”来回答的话,过于简单,并不会对学生的答案有一个根本性的解释,学生们渴望被点评的心情也就被磨灭了。长期以往,他们也就不愿意回答问题了。因此,老师在设计评价语的时候,应该语言多变,有针对性,比如,老师可以说:“我们都能看出,对于这个问题,你是经过思考的,非常棒,回答正确,希望大家可以都像这位同学学习”。如果学生回答错误的话,老师可以说:“虽然你思考过了,但是很遗憾,这个答案不是正确的答案”。老师应该掌握的精髓是,学会夸奖学生,让学生得到尊重,并且收到中肯的评价。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针对目前课堂提问低效的问题,从问题设计、提问形式以及思考环境等方面出发,借助创新性提问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问题思维,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会有主动思考,感受数学素养内容,得到自主发展和实践,以此促进综合能力的成长进步,进而使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孟秀华.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课堂提问小技巧[J].教师,2020(33):49-50.
[2]王耀媚.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分析与反思[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11):66.
[3]樊永东.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2020(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