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岁的孩子从“破门”入学,甚至更早,就和书结了缘。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其实,不只是在学生时代需要读书,工作以后还要继续读书,因为读书对于人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教师读书,不仅是一种职业需要,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乐趣、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唯有如此,校园里才能飘着浓郁的书香气息。
作为一种责任
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言,教师读书是一种示范和引领。热爱读书的教师,往往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也能更好地教书育人。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从自身的专业成长来讲,教师更需要读书。
教师,需要追求,需要理想。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读书是一条捷径。沉醉于书香之中,你会荡涤心中的尘垢,找到心灵的宁静。以书为伴,与书对话,你会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教师,需要学识,需要发展。广博深厚的学识和精深的专业发展常常能让教师在课堂上神采飞扬。学识基于读书,发展源于积累。可见,读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一项“看家本领”。
马克思说过,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必须做但你不一定喜欢做,这就是责任的含义。由此可见,作为教师,既然已经选择了这一职业,担负起了教书育人的重任,就必须做个真正的读书人。既为责任,就须承担。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教育影响、明晰道理可以感召一大批教师行动起来,然而,对于某些不读书的教师,则要对其提出明确要求,把读书作为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也许这样的硬性规定会有矫枉过正之嫌,但“强迫法”有时会是形成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
作为一种乐趣
精品书籍之于阅读者,如雨润田,如土栽物。
在学校的教工之家“书香园”里,一杯热茶、一款座椅、一方茶几相伴,时间流逝中,尽享温馨、快乐与幸福,这里成为教师精神文化的集散地;在团队形式的读书沙龙里,大家兴致盎然,侃侃而谈;在网络教研中的教师博客里,一篇篇读书感悟成为跨越时空而又不失时尚的交流方式,无论身份,无论职位,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连一些学生家长也“挤”了进来,真正实现了“网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其乐无穷!
教师该读哪些书?一读教育经典名著,真正的经典名著永恒而平易,会让人充分感悟自然、感悟社会、感悟人生;二读教育教学报刊,了解教育界现状,明晰专业发展方向;三读人文书籍,拓展人文视野,提高文学修养,提升人生境界;四读中小学生喜爱的书和报刊,还可以与学生共读,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每天清晨、午后,教室里都静悄悄的,我和孩子们手不释卷,尽情地看、惬意地读,目光追随着《狼图腾》中草原狼奔波的踪迹,心灵也被那波澜壮阔的故事情节所震撼。课间,我们一起说故事、谈理解、品语言,满室的书香,沁人心脾,醉人心田。接下来的汇报交流和后续竞赛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是一位教师的感受,也是一段幸福、快乐的读书旅程。一本本好书,一次次同读,让教师与学生走得更近。
作为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
开卷有益。读书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学习途径,也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
曾几何时,更多的人不愿意读书,理由是现在的社会节奏这么快,生存竞争这么激烈,没有时间读书。事实上,不是没有时间,而是多数时间都耗费在聊天玩游戏、读耍贫逗乐的段子、看搞笑刺激的视频、追翻拍续拍的电视剧上了。毋庸置疑,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然而便捷之外,却生出了好多悲哀与无奈。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网络上的“快餐”,或许能够很快满足休闲的需要,却难以让人沉静下来思考,无法感受细嚼慢咽“经典佳肴”带来的营养和魅力。
人是要读一些书的。在富了物质、穷了精神的年代,许多人在生活中迷失了方向。读书可以把自己从物质、名利中解脱出来,重塑美好的生活观念。教师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自然每天都离不开书。书让生命有了寄托,长时间不读书的教师,在笔者眼里是一个可怕的教育者。
读书,厚积薄发,落笔有方。一篇篇优美的“精品”令人陶醉,愈读愈有味。时间长了,文笔会越来越好,下笔时文思泉涌,一气呵成。一份努力.一份收获,那不时地散发着油墨香的铅字该是热爱生活的最好见证,也使得人生的道路越来越宽。
读书,可以自我陶醉,放松心情。有人说,书籍是精神的食粮。当心灵受伤时,当闲暇无聊时,读书可以使我们脱离世俗的干扰,心情无限放松。
如果人生是一本存折,读书就是在不断地储蓄,经年累月一点一滴的积累,慢慢地就会发现自己已经非常富有。
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样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书卷之气来熏陶学生,使之热爱读书,与书为伴,成为未来书香社会的“读书人口”。
(作者单位: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实验小学)
作为一种责任
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言,教师读书是一种示范和引领。热爱读书的教师,往往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也能更好地教书育人。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从自身的专业成长来讲,教师更需要读书。
教师,需要追求,需要理想。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读书是一条捷径。沉醉于书香之中,你会荡涤心中的尘垢,找到心灵的宁静。以书为伴,与书对话,你会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教师,需要学识,需要发展。广博深厚的学识和精深的专业发展常常能让教师在课堂上神采飞扬。学识基于读书,发展源于积累。可见,读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一项“看家本领”。
马克思说过,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必须做但你不一定喜欢做,这就是责任的含义。由此可见,作为教师,既然已经选择了这一职业,担负起了教书育人的重任,就必须做个真正的读书人。既为责任,就须承担。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教育影响、明晰道理可以感召一大批教师行动起来,然而,对于某些不读书的教师,则要对其提出明确要求,把读书作为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也许这样的硬性规定会有矫枉过正之嫌,但“强迫法”有时会是形成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
作为一种乐趣
精品书籍之于阅读者,如雨润田,如土栽物。
在学校的教工之家“书香园”里,一杯热茶、一款座椅、一方茶几相伴,时间流逝中,尽享温馨、快乐与幸福,这里成为教师精神文化的集散地;在团队形式的读书沙龙里,大家兴致盎然,侃侃而谈;在网络教研中的教师博客里,一篇篇读书感悟成为跨越时空而又不失时尚的交流方式,无论身份,无论职位,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连一些学生家长也“挤”了进来,真正实现了“网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其乐无穷!
教师该读哪些书?一读教育经典名著,真正的经典名著永恒而平易,会让人充分感悟自然、感悟社会、感悟人生;二读教育教学报刊,了解教育界现状,明晰专业发展方向;三读人文书籍,拓展人文视野,提高文学修养,提升人生境界;四读中小学生喜爱的书和报刊,还可以与学生共读,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每天清晨、午后,教室里都静悄悄的,我和孩子们手不释卷,尽情地看、惬意地读,目光追随着《狼图腾》中草原狼奔波的踪迹,心灵也被那波澜壮阔的故事情节所震撼。课间,我们一起说故事、谈理解、品语言,满室的书香,沁人心脾,醉人心田。接下来的汇报交流和后续竞赛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是一位教师的感受,也是一段幸福、快乐的读书旅程。一本本好书,一次次同读,让教师与学生走得更近。
作为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
开卷有益。读书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学习途径,也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
曾几何时,更多的人不愿意读书,理由是现在的社会节奏这么快,生存竞争这么激烈,没有时间读书。事实上,不是没有时间,而是多数时间都耗费在聊天玩游戏、读耍贫逗乐的段子、看搞笑刺激的视频、追翻拍续拍的电视剧上了。毋庸置疑,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然而便捷之外,却生出了好多悲哀与无奈。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网络上的“快餐”,或许能够很快满足休闲的需要,却难以让人沉静下来思考,无法感受细嚼慢咽“经典佳肴”带来的营养和魅力。
人是要读一些书的。在富了物质、穷了精神的年代,许多人在生活中迷失了方向。读书可以把自己从物质、名利中解脱出来,重塑美好的生活观念。教师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自然每天都离不开书。书让生命有了寄托,长时间不读书的教师,在笔者眼里是一个可怕的教育者。
读书,厚积薄发,落笔有方。一篇篇优美的“精品”令人陶醉,愈读愈有味。时间长了,文笔会越来越好,下笔时文思泉涌,一气呵成。一份努力.一份收获,那不时地散发着油墨香的铅字该是热爱生活的最好见证,也使得人生的道路越来越宽。
读书,可以自我陶醉,放松心情。有人说,书籍是精神的食粮。当心灵受伤时,当闲暇无聊时,读书可以使我们脱离世俗的干扰,心情无限放松。
如果人生是一本存折,读书就是在不断地储蓄,经年累月一点一滴的积累,慢慢地就会发现自己已经非常富有。
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样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书卷之气来熏陶学生,使之热爱读书,与书为伴,成为未来书香社会的“读书人口”。
(作者单位: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