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研究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leetj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方兴未艾,有着较为强劲的传播热潮。《上新了·故宫》便是一档较吸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因此有必要随着这股热潮,对该节目的优劣进行分析、总结,从而促进该节目后续两季的良性发展,同时也为其他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开拓思路,从而实现文化继承与发扬作用。
  关键词:文化类综艺节目   叙事   文创   节目创新
  中图分类号:J61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5-0165-02
   近年来,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 “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不仅呈现出类型多元,质量上乘的节目,而且在创意维度上也愈加丰富。”①目前,文化类综艺节目在题材选择上涉及多个方面:如诗词类的有《中国诗词大会》,文博探索类的有《国家宝藏》,家风类的有《一封家书》,文化创新类的有《经典永流传》《上新了·故宫》等等。而《上新了·故宫》凭借其创新的手法与内容,将故宫、文创、营销进行了大胆结合的尝试,对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融合,具有极大的引领和启示作用。
  一、文创产品与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界定
   所谓“文创产品”,顾名思义是指文化创意艺术产品,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创意人的智慧、技艺、文化底蕴进行开发创造从而产出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的消费,而是越来越追求精神的消费,因此,文创产品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而所谓“文化类综艺节目”,总的来说是将文化属性与娱乐属性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可看性与知识性的综艺节目。
   文化类综艺节目不断增多,为电视荧屏带来了一股文化奇观,然而在文化类综艺节目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也逐步暴露出一些行业性症候。而《上新了·故宫》为打破创作瓶颈、拓宽创作方向进行一次有益尝试。
  二、《上新了·故宫》节目的建构方式
   显而易见,《上新了·故宫》之所以能够引起较大的关注与认同,主要是在于节目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建构。
   (一)明确探索的主题,嘉宾邀请具有相关性
   《上新了·故宫》主要是围绕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为新品开发员邓伦和周一围提供特定主题线索,让他们进一步引导相应的飞行嘉宾在故宫中深度探寻,增加了节目的悬念感。且每一期都有相应的主题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为嘉宾提供了一个回顾历史的脉络,同时嘉宾的选择也具有主题相关性,如第五期的主题是“紫禁城一位传奇的母亲”则邀请了宁静,让她再现孝庄皇后的风采;第六期的主题是“紫禁城里的00后”则邀请了《末代皇帝》中文绣的扮演者邬君梅……这些嘉宾或是演过清宫影视剧,又或是与故宫有着某些联系,因此能够增强节目的代入感和娱乐效果。
   (二)呈现故宫未开放区域的景与物
   节目大胆的选择故宫内尚未开放的区域进行实地拍摄,成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虽然这是一档综艺节目,但其兼具纪录片的特点,节目中拍摄了故宫很多尚未开放区域,带着观众深度游故宫,大量纪实镜头语言的运用,让人们深深地被故宫中的历史故事所震撼;通过对故宫未开放区域的探寻与记录,嘉宾才能够进一步了解历史文化背景、挖掘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感其所感,增强观众对节目的文化认同。
   (三)萌宠与高科技助力叙事创新
   御猫鲁班和阿尔法蛋是节目叙述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节目对猫进行拟人化的塑造,赋予它特定的身份设定“宫廷御猫后代”,当节目涉及介绍一些历史知识时,以萌宠的口吻进行阐释,增加了人们对故宫历史信息获知的形象感;其次,猫也是节目的一个媒介符号,当下青年群体中流行着一股“吸猫热”,“他们将吸猫当做逃离现实生活压力的‘救生通道’,一种治愈减压的新方式”②,节目最初院长单霁翔介绍了故宫中生活着两百多只猫,它们本身就容易引起故宫游客的喜爱,因此将其作为故宫的一部分进行展示,能使节目更加生动鲜活。而阿尔法蛋则作为人工智能黑科技的象征,在节目中就是“国学活宝典”,它机智俏皮的回答,增加了节目的时代科技感。《上新了·故宫》的节目叙事是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之间的一次有趣结合,也表明了节目希望利用身边的萌宠和高科技来增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传承。
   (四)小剧场和动画特效对历史故事进行情景再现
   每期节目都使用了情景再现的小剧场演绎,正是它们让那些原本静谧尘封的文物史实变得鲜活生动。小剧场的设置不仅是对历史的补充说明,更是對历史物件按照史料进行精准还原。以这种形式介绍人物历史文物渊源,将它们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生动立体地展示在观众眼前。同时,节目中还穿插了一些动画特效,这些动画不仅好看,还兼具了模拟场景的作用。如对畅音阁听戏场景的模拟,将其做得栩栩如生、立体可感,再现历史。
   (五)文创设计环节加强多方互动融合
   开发、销售文创产品,既满足观众文化消费的需求,又能为故宫带来经济效益。“故宫人遵循‘以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以前沿科技为依托,以学术研究成果为支撑’的原则开发文创产品,让产品携带文化基因、倾注传统血液。”③因此其要在遵循以有的准则下用商业化的形式为故宫传统文化赋能。“节目与今日头条合作,每期就故宫文化元素征集文化创新创意,在网上形成热点事件。文创新品开发官邓伦、周一围及飞行嘉宾联手顶尖设计师和高校设计专业学生大开脑洞,设计文化创意衍生品。”④如第一期的“江南美什件”、第二期的畅心睡眠睡衣等等,都成为《上新了·故宫》的热卖品。且节目为了完成上新,形成了从对故宫深度探索,到文创产品研发,再到线上众筹,最后进行销售的一个生产与传播闭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多方的互动融合,从而创造文创的价值。   三、《上新了·故宫》节目的缺失
   文化类综艺节目“虽然为国内的综艺节目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但从目前的节目呈现来看,其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匮乏与不足”⑤。其主要目的是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实现深层次、大范围的影响,因此对于节目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历史进行蜻蜓点水式的解读与科普,对于效果的追求也不仅仅获得收视率,而是应该把博大的中华文化融入当下生活,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价值是与文化共存的,如果无法制造价值,就无法领导文化,反之亦然。”⑥从目前节目的呈现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缺失。
   (一)文化挖掘不够深入,版块过多、内容衔接过于生硬
   首先,作为新品开发员的邓伦、周一围和其他嘉宾,他们对于历史的了解不及专家深入全面,因此,他们自己探寻所得的内容的文化内涵较浅显,寻觅过程给观众走马观花的感觉。其次,节目每一集的时长控制在60-70 分钟,而节目内容版块则包含了颁布线索、探寻历史、小剧场动画等的情景再现、上新文创产品等部分,时间有限版块过多,因此很难将各个版块进行深度挖掘做到完美。而且各个版块间的串接并没有做好安排与规划,不同场景的来回切换较为混乱,人们初看时有些不知所云。
   (二)文创产品的开发与故宫的联系浮于表面
   《上新了·故宫》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打造承载故宫文化的文创产品。然而节目中上新文创产品的时长只有10分钟左右,且担任新品开发员的嘉宾没有亲自参与到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环节中,节目也缺少对每一个文创产品的创意构思和设计过程的详细展示。其次,每期推出的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略显单薄,文创产品的开发不仅仅是将一些文化元素与产品结合,而是将每一期的主题融入、与相应的人物事件产生关联同时也保证文创产品的实用性和教育意义。最后,故宫文创产品作为故宫品牌的一部分,其产品质量与服务必须做到优质精良,一旦产品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故宫常年打造的 “故宫出品,必属精品”的形象。
  四、结语
   根据对《上新了·故宫》节目的利弊分析,可以发现,文化类综艺节目始终以文化为核心,对于文化的解读与呈现要有特色,为了吸引观众,可结合时尚元素,瞄准年轻人的需要,不断创新传播路径,探寻适当的叙事策略。也希望更多的博物馆能借鉴故宫的经验,整合多方资源,走出自己的“上新”之路,让馆藏文物活起来。
  注释:
  ①安晓燕:《国内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创意维度》,《东南传播》,2018年第3期,第134-136页。
  ②王畅:《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18年。
  ③劉辉,贾欣:《故宫出版的文创之路》,《出版广角》,2017年第22期,第16-18页。
  ④来源于人民网:《<上新了 故宫>以“年轻态”破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8/1130/c40606-30434811.html
  ⑤安晓燕:《对国内“慢综艺”节目的思考》,《中国电视》,2018年第8期,第43-46页。
  ⑥丁敬,胡颖:《浅析泛娱乐背景下真人秀节目的创新策略》,《东南传播》,2018年第7期,第137-138页。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对影片中主人公米格尔人格塑造和转变的历程进行详细分析,并得出,米格尔正是遵循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的基本层次进行展开、塑造。大致历程包括:本我状态、超我状态与自我状态。  关键词:《寻梦环游记》 米格尔 弗洛伊德 三重人格理论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8-0155-02  
期刊
摘要:羌绣是羌族人民的历史遗存,是创造者和羌族妇女劳动智慧的结晶,是经过时代的锤炼而逐渐形成的精品。它积累了时代的精神,留下了最浓缩的民族性和民族特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羌绣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思路,笔者试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化手段对羌绣进行深入普查和采集整理,继而进行分类解析、建库检索、创新应用、数字化共享共建,搭建羌绣产品的虚拟与现实——数字化平台的保护与传播,为羌绣实现最大范围内的资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漳州布袋木偶戏承受着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巨大冲击,而在越来越强的文化自觉意识的觉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正逐渐在主流浪潮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提出非遗进高校、进课堂的倡议。整个推动过程中,总体上呈现出一片可喜之势,但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本文以漳州布袋木偶戏为研究对象,以文化自觉为研究视角,深入研究非遗进高校、进课堂的传承路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高校
期刊
摘要:当代艺术很难从纵向时间轴上找到一个确切的坐标,也很难用一个时间序列定位它的起始,它也无关乎材料媒介,绘画、雕塑、综合材料、行为和多媒体都可以是当代艺术的语言形式,当代艺术应该是一种思维的方法论。关于当代艺术的认知方法,我们可以从作品中表达出来的某种意义来解读,这种意义即对传统的知识和先在的视觉机制的反思中,使“能指”演绎出某种“新意义”,也即“能指”的生成与流变的过程。  关键词:当代艺术
期刊
摘要:迪伦马特的《老妇还乡》与曹禺的《雷雨》都是在描写“弃妇归来”,但是二者却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结局。除了“弃妇”的身份之外,二者的人物设定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化的呈现则是由于二者使用了不同的矛盾冲突方式所决定的。  关键词:迪伦马特 《老妇还乡》 曹禺 《雷雨》  中图分类号:J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5-0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电影事业也迈入了新时代,尤其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主旋律电影。主旋律电影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不被观众喜爱,但为何《智取威虎山》《战狼2》《红海行动》却频频创下票房纪录?本文将结合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文艺思想,以徐克电影《智取威虎山》片头片尾的意识形态分析为例,进一步探讨现阶段的主旋律电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以及在践行新时代的文艺思想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期刊
摘要:人类往往通过图像来记录、表达,同时保存和传播信息,创造视觉符号并由此产生大量叙事性视觉文化行为的历史,从很早以前就出现了。文章以墨西哥的亡灵节作为故事背景,以影视人类学的视角为切入点,在观看影片的同时理解视听语言的具象性在人类学片中的表达,再结合电影《寻梦环游記》里关于记忆、音乐等异文化现象的因素进行人类学角度的阐述说明。  关键词:影视人类学 亡灵节 记忆 视听语言  中图分类号:J905
期刊
摘要:钢琴组曲《南国印象》是作曲家朱践耳先生所创作的一部以布依族、佤族、哈尼族、彝族和纳西族的民歌为素材,创作出的五首风格各异,体裁不同,对比鲜明的钢琴曲。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引用民族音调旋律再创作、对民族调式和声进行精妙处理、将织体交响化等一系列作曲手法,生动的展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劳动生活的场景。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在西方作曲技法的基础上创新叠加了民族调式的和声,在民歌的曲调上进行改编和变奏,将交响
期刊
摘要:《史记·乐书》中太史公曰:“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正心也。音乐是人们内心情感的反映,同时音乐也具有调节情绪、端正言行、正心明德的作用。大学生处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情绪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长期不适的情绪会严重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重点阐述如何运用音乐特有的性质和方式,帮助、引导大学生调节不良情绪,持续发展良性情绪,将心理疾病防患于未然。  关
期刊
摘要:凉山彝族舞蹈作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之一,在中国民族舞蹈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彝族舞蹈以其内容丰富、热情质朴、粗犷勇猛而著称。凉山彝族舞蹈发展至今已经历了千年的沧桑变化,并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不断更新变化。本文从区域文化入手,结合时代性探析其来源与发展,以期能对凉山舞蹈的发展进行梳理,并为以后进行这方面研究的学者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凉山 彝族舞蹈 来源 发展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