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探析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_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加重视,林业资源保护也受到很大关注。当前,林业发展中病虫害问题不断出现,对林业的长远发展有很大影响。基于此,分析当前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解决路径;长远发展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51
  病虫害对森林的影响较大,当前林业受害面积逐年增长,严重影响了林业质量,制约了林业的健康发展。在此情况下,需结合病虫害实际情况,实施病虫害有效防治策略,及时解决病虫害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平衡。
  1 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1 病虫害防治意识薄弱
  林业病虫害是直接影响林业资源发展的重要因素,每年由于病虫害导致的林业资源减少问题非常显著。病虫害会影响到林木的健康,严重时会导致林木死亡。因此,在林业资源管理工作实践中,需要重视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但在目前的林业工作中,相关人员的病虫害防治意识还较为薄弱,很多林业管理单位都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植树造林等方面。基础林业管理单位由于人力、物力等资源较为紧张,很多都没有专门的病虫害防治岗位,病虫害防治工作被边缘化,林区一旦出现病虫害,很难及时有效控制,造成严重的林业资源损失[1]。在林业领域的长远发展中,要将病虫害防治工作与火灾防范等工作作为同等重要的工作内容来抓。病虫害防治意识的缺乏,还与林业管理中相关危害的警示程度不强有关。很多林业工作人员将病虫害当作天灾来应对,没有积极主动防治。部分林业单位对于林业病虫害造成的损失认识程度不深,在发生病虫害后仅仅将相关情况形成报告上报,并未深入分析和总结经验。
  1.2 防治机制不完善
  防治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想获得明显效果,就需获得相关机制保证,这是防治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与前提[2]。当前林业开展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相关机制并未完善,防治缺少计划性,部分措施未能充分落实到实处,同时缺少对应指导,防治难以顺利开展,这对于林木生长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林业生态环境也会因此受到破坏。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做好长期的规划,形成有效的防治机制。在完善防治机制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到林业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周期和规律等,保证防治明确有效。目前的病虫害防治缺乏机制体系,面对病虫害侵袭时,无论是人员还是设施都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难以形成快速反应机制,病虫害防治和应对不及时,无法有效控制病虫害。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监管机制的缺失也是影响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有效的监管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是,很多基层林业管理单位没有独立的监管部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执行没有相应的检查和督促机制,无法保证病虫害防治实施的质量和效率,影响了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1.3 监测力度有待提升
  病虫害防治时,监测工作非常重要,通过监测工作能够及时发现病虫害,尽快展开防治工作,保证防治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的整体效果。在监测工作未能充分落实情况下,病虫害一旦发生且蔓延速度较快,就会提高防治成本,增加防治难度,影响防治整体效果。监测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2方面问题。1)未能正确选择监测位置,很难准确判断病虫害实际发生情况,未能及时展开防治工作,进而导致病虫害蔓延[3]。2)监测设备与监测技术不够专业。病虫害防治专业性比较强,需使用专业设备,并由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负责,但是部分林业部门在专业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方面均比较欠缺,监测工作效果不明显。
  1.4 防治技术使用不合理
  防治病虫害过程中,往往会使用农药防治,但是部分林区在使用农药过程中难以保证合理性,并对其依赖性较大。部分林业部分缺少对农药的认识,在增加治理成本的同时难以保证治理效果,导致病虫害出现抗药性。很多林业管理单位采用的防治技术较为落后,很多新技术没有被普及运用,降低了病虫害防治效果。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部分林业管理人员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在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时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从长远看这种防治路径起不到较好的效果,甚至会带来更多的危害。另外,林业病虫害情况往往较为复杂,在选择防治技术时必须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但部分林业管理人员对病虫害防治技术掌握不够深入,在选择时容易出现错误,采用了不适当的防治手段,不仅浪费了精力和财力,还拖延了病虫害防治时间,导致病虫为害范围进一步扩大。
  2 林业病虫害防治问题的解决路径
  2.1 提高病虫害防治意识
  林业管理单位要从领导到基层,全面强化病虫害防治意识。在林业工作中,要全面考虑到病虫害防治需求,建立并完善病虫害防治制度和操作流程等。林業管理单位要定期开展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教育培训,通过列举典型的病虫害案例,让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清楚认识到病虫害的危害,并改变原有的天灾思想,明白基于有效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方式,能够将病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将林业资源损失降至最低。在教育培训中,需要及时将国内外最新的病虫害防治知识和技术传递给工作人员,并保证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扎实掌握。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从意识层面去提高重视程度,在发生病虫害问题后,需要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并进行研究和探讨,找到更好的应对和解决路径。林业管理单位需要专门设置病虫害防治监督部门,对各项具体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检查和监督,从而保证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落实,对于存在的不足及时发现并纠正,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整体水平。
  2.2 制定完善的工作机制
  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时,需结合地区实际,构建与之对应的工作机制,实践中不断对机制进行完善。对于防治领导机构来讲,总责需主要领导负责,主抓工作由分管领导负责,而各部门主要负责各项工作内容的落实[4]。要积极制订病虫害防治计划,加强防治检查,积极开展防治工作总结,然后制定对应责任制度、技术要求、目标任务等,进而使病虫害防治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获得有效指导,确保病虫害防治可以获得制度上的保证。   同时,需重视检疫工作实施,检疫属于病虫害防治中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实施检疫工作,能够有效阻断病虫害的传播,保证防治工作整体效果。检疫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从3方面进行。1)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提高人员对检疫的重视程度,确保检疫工作获得部门、领导、社会各方面的支持[5]。2)针对运输车辆和林木进行严格检查,适当增加检疫人数以及检查点,任何车辆都需进行检查,防止病虫害传播。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时,尤其需要加强车辆检查,避免林区中进入带病苗木。3)外地林木在调入时,需充分了解其病虫害发生情况,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则需强化检疫工作与检查工作,使病虫害可以从源头上被切断。
  2.3 加大整体监测与预报力度
  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加强监测与预报属于重要工作,监测力度与监测结果会对防治成效产生直接影响,为保证监督效果,加大整体监督力度,可以从这3方面入手。1)针对监测人员展开技术培训,提升其专业素质与专业水平[6]。2)加强防治设施建设,防治工作开展时使用先进设备与先进仪器,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展开监测。3)对监测位置进行准确定位,监测点尽量位于病虫害发生中心或者是附近。在此情况下,才能保证病虫害监督准确。
  2.4 科学使用防治技术
  为保证病虫害防治整体效果,需积极调整防治技术,保证防治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具体实施时,需从以下3方面着手。1)需严格遵循国家制定的相关制度,避免使用破坏环境和高残留的药物。2)积极宣传植物源农药、微生物源方面的农药,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上述药物在保护环境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拓宽生态农药实际应用范围。同时,需积极运用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技术,尽量为林业植被生长创造良好环境。3)加强科研工作,推动防治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强化防治效果。目前,在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已经有了较大的突破,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为病虫害防治管理提供了支持。随着防治手段的增多,林业管理单位也要加强相关的指导。应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确定不同病虫害情况所采用的最佳防治方法,提高防治效率,降低防治成本。尤其是在技术手段运用的同时,改变林业管理思路,从营林角度去提高植被抗病虫害能力,如选择优良树种、进行混合种植等。由于林业种植地区的气候、地质等条件不同,因此适宜的树种也会有所差异。如果是外来树种,很可能不适宜这种生长环境,从而在病虫害发生时自身抵御能力较弱。部分树种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并且病虫害抵御能力较强,在林业管理中可以主要种植这类树种。另外,适时进行混交林种植也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传播和蔓延,降低病虫害影响。
  3 结语
  发展林业不仅生态效益明显,经济效益也比较突出。病虫害的发生对于林业质量、林业生产效益的影响较大,针对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过程中,需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加强监测工作,运用科学手段进行防治,及时解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保证病虫害防治手段的实施成效,为林木健康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促使林业资源获得有效保护,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龙.林业病虫害的防治現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0(9):123.
  [2] 朱仲云.森林病虫害防治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J].江西农业,2020(2):60.
  [3] 索南求藏.对林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有效路径研究[J].种子科技,2020,38(3):80.
  [4] 程勇.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林业资源保护与管理中的科学应用[J].现代园艺,2020(2):63-64.
  [5] 景作兰.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应用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24):77-78.
  [6] 董辉.基于林业病虫害防治意义及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9(18):72-73.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目的 回顾性分析隔离病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患者116例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治疗和转归,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6日至6月30日南京江北医院隔离病房收治的116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胸部CT影像资料、治疗及预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6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患者,男性70例(60.3%),女性46例(39.7%),中位年龄46.1岁;南京市91例(78.4%),湖北省患者5例(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联合小剂量螺内酯对内镜下曲张静脉治疗后的肝硬化出血患者预防再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确诊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经胃镜下曲张静脉套扎、硬化治疗后的患者共100例.所选患者依据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卡维地洛+螺内酯组)及对照组(卡维地洛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卡维地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治愈3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优于对照组(治愈
目的 分析总结IgG4相关性腹部疾病临床特征和诊治经过,以提高对本病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济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9月31例IgG4相关性腹部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IgG4相关性腹部疾病患者中,男性27例(87.10%),女性4例(12.90%),年龄(67.26±6.16)岁.临床表现为腹痛不适21例(67.74%),黄疸及肝功能异常4例(12.90%),肾功能异常4例(12.90%),腰痛1例(3.23%),腹膜后肿块1例(3.23%).疾病诊断中,IgG4相关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目的 探讨在正常健康体检人群中通过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出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fGGN)及检出后随访或手术确诊为肺癌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长清区人民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8657人的胸部低剂量螺旋CT资料,筛查检出fGGN患者,按结果分别按年龄段、性别、fGGN大小分组,比较fGGN及肺癌检出率.结果 18657人共检出fGGN为3957例,总检出率为21.21%,其中男性检出1901例,占男性总人数18.90%;女性检出2056例,占女性总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负压细针抽吸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和细针毛细法细胞学(fine-needle capillary cytology,FNCC)技术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测定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54例PTC可疑淋巴结转移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FNAC和FNCC检查,
目的 调查慢性肾脏病患者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冠疫苗)的接种意愿,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健康宣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6日至24日在成都某三甲医院肾脏内科门诊及住院病房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慢性肾脏病患者301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新冠疫苗接种意愿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慢性肾脏病患者新冠疫苗接种意愿与年龄、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就业状况、感知易感性、感知障碍、感知严重性、行动的线索等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元分层回归处理慢性
摘 要 在分析广西药用植物园规划布局现状、内部植物景观配置方式的基础上,针对文化内涵缺乏、体验感不足、配套设施展现不够、管理缺失等问题,提出了融入地方特色、优化空间布局、增加植物科普设施、增强植物的感官吸引力等措施。  关键词 药用植物;规划布局;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
摘 要 风景园林作为现阶段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但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并对当地气候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还具有艺术性价值与观赏价值,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风景园林建设工作有着重要价值,但从当前园林绿化工程实际建设的情况来看,仍存在一定问题,还需结合具体问题进一步加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全面保证工程的实际建设质量,更好地发挥风景园林的各种功能。  关键词 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现场施工  中
摘 要 山西省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林区之一,其森林资源丰富,生态区位十分重要。目前,山西省在林地行政许可、森林资源调查和监督检查、日常巡查检查、森林保护意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为此,还需要从严格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完善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强化监督检查、加强日常管理和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宣传等方面,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关键词 森林资源;森林监测;山西省  中图分类号:S757 文献标志码:A DO
摘 要 长期以来,我国始终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且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对林业管理工作进行了改革创新,在促进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多元化的探索,有效推动了林业管理的生态化建设发展进程。鉴于此,在研究实践中针对林业管理的生态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从生态文明视域切入制定合理化的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林业管理的创新提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发展进程。  关键词 生态文明;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