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融资环境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日益凸显。从初创期到成熟期的过程中,企业各个阶段的发展均需要创业创新来提供不竭的动力,而大多数企业往往面临着创业资金紧缺、科研开发受限、后续发展动力不足等困境。融资活动能有效弥补企业创新资金缺口,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以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实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长远发展。同时,创业创新企业也不断向融资市场提出新的要求,一系列适应市场需求的融资类产品应运而生。二者的良性互动不仅为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创造了条件,为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机遇,也推动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为新时代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科技进步的助力剂,创业创新的加速器
企业是技术创造的主体,是创业创新的执行者和推动者,而有效的融资环境则是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因素。近些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催生了数量众多的市场新生力量。而纵观电子商务、共享经济、智能制造和“互联网+”等的迅猛发展,几乎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参与。企业借力资本推动技术进步,通过科技引领业务变革,创新应用与商业模式的结合往往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系列新产业、新技术的集中出现,促进了观念更新、制度创新和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并推动了整个经济结构的改变,最终实现多元化产业布局。
融资环境的灵活和便利程度影响着科技创新的可能性和应用性。科技创新能为企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是企业发展的最直接动力,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杀手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自动驾驶等都是当下高科技企业重建产业版图的重要技术。但一般来说,这些领域中科研人员数量占员工总数的比重、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会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因此,在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资本的推动力量显得尤为重要。资本市场的介入不仅为开展科研活动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还可以通过股权激励制度让企业实现人才驱动和技术驱动,这对于吸引高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滴滴出行、摩拜单车等企业为例,研发过程中造血式的资本注入保证了自身强劲的科研力量,依靠技术创新解决产品问题,不断贴合用户需求,最终成功占领市场,其发展历程体现着知识、技术和资本的完美融合。同时,强大的核心开发团队和完善的人才储备机制,也为后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西方发达国家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也表明,发达的风险投资业和充足的风险资本是培育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沃土。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风险投资培育了美国信息技术产业中许多著名的高科技公司,包括苹果(Apple)、英特尔(Intel)、雅虎(Yahoo)等。创业伊始,正是因为不断得到风险投资基金的融资,这些公司才最终从一大批同类公司中脱颖而出,并发展至今。可以说,没有风险投资,就没有今天的硅谷。由此可见,融资环境的改善能有效缩短科技创新路径,保障科技创新质量,为创新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同时,融资环境的优劣还关乎企业创业创新的效率和质量。科技创新需要融资支持,但其融资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也让不少金融机构望而却步,较高的调整成本和不稳定的融资来源共同制约着企业的创新活动。以往,初创企业一无资产,二无信誉,很难直接从商业银行获取贷款,有的创业企业更是难逃在襁褓中死去的命运。此外,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新知识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被生产所消化吸收,并且难以存储,这就会进一步加重企业的融资约束压力。而如今,风险投资等一系列期限较长且不带给企业过重债务负担的投资方式在中国逐渐流行,为资金比较紧张的企业带来希望,改善了企业的债务结构,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一般而言,初创企业尤其是高科技领域创业企业发展的难点往往体现在盈利模式的不成熟、科研力量的不足、前期的高度依赖等。而这些难点恰恰可以成为资本寻求合作的风口,资本的介入可作为杠杆撬动创新企业快速发展。同时,完整的资金链条能有效解决企业发展起步阶段的后顾之忧,更加专注于科技创新投入,打造产品和品牌,提高创业企业的质量和存活率。实践中,已经有大批初创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保障了新项目、新业务的推进,发展壮大科研团队,充分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和创造热情,进而为新产品的诞生保驾护航。同时,企业通过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自主创新能力,在新时代发展中以创新产出实现价值链由低端向中高端的转变。
提升融资环境质量,助力科技创新发展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戰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推进创业创新深入发展。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和促进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强劲支撑。因此,改善融资环境的总体思路是针对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需求,构建更加普惠、多元、有效的融资环境。通过金融机制引导,实现资本与资金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融资便利性,是破除我国创新企业融资约束的当务之急。现阶段应通过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覆盖全周期的投融资服务,从而推动创业创新生态环境的系统性升级,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首先,强化政策供给,完善金融财税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在政策层面进一步优化创业创新的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放管服”改革,构建包容创新的审慎监管机制。尤其是面对广大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可以由政府牵头,在金融机构的配合下通过可靠的融资信息统计,全面开展企业融资需求调查摸底,估算企业的科技创新融资缺口,进而更好地设计、执行和评估相关产品及政策。并且要逐步完善创新企业的信用信息评价机制,做好贷款担保、融资租赁等各项工作,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科技型企业发债提供担保,努力缓解企业科技创新面临的瓶颈问题。还应适时推广创业投资企业税收试点政策,通过财税杠杆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利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企业其他融资渠道产生特殊影响。同时,政府为了鼓励企业创新往往给予企业补助或补贴,因此政府补助也可能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资金来源。另外,要积极改革财政资金和国有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投入、管理与退出标准和规则,建立与新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绩效评价体系。
其次,改进融资服务机制,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提高相应的服务能力是鼓励企业创新投资的有效手段之一,各方应联手探索出“创新链布置产业链,产业链完善资本链,资本链进一步促进新一轮的整体创新”的互动融合发展新模式。由银监会牵头负责,支持商业银行改造创新企业信贷审批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提高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降低创新项目的融资成本。并推进普惠金融建设,大力发展科技银行,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同时,扩大信贷支持,发展创新投资,优化投入方式,稳妥推广专利权质押等知识产权融资模式,确保科研开发及产品进入市场过程中后续资金的注入,使企业更加放心地投身于市场潜力大、经济附加值高的高端技术领域。
最后,构建资本市场体系,利用多种融资渠道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要加快构建开放、高效、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充分发挥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等对创新企业的培育和促进作用,力求把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求发展的道路铺得更宽。外源融资的可获得性是企业创新投资决策的重要驱动因素,因此要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推出更多迎合市场需求,满足企业科技创新融资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此外,通过国际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的风险投资领域起步较晚,存在着规模偏小、投资退出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现存企业的融资需求。要加快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推动债券市场、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的健康发展,建立起高效率、差异化、覆盖广的多元融资平台,对新时代企业科技创新的持续开展有深远意义。
提高风险应对水平,顺应战略发展趋势
融资环境对科技创新的推动效果显著,但企业挂牌创业板、新三板依靠资本融合谋发展之路并非“一挂就灵”。如何培育可持续创新发展能力,如何建立具有创新性的盈利模式,如何充分利用创新性金融产品以及资本市场所带来的利好解决各种发展中的短板,都是企业必须共同面对的课题。而对投资方而言,如何优化资本的退出机制,完善风险管理流程也是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企业应积极应对融资环境改善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切实提高自身信用水平,提高创新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主动减少与银行等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参与者,要抓住国家鼓励创新的良好机遇,担负起自身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责任,积极寻求融资支持,提高创新效率,以实现自身的稳健增长和推动国家产业升级。同时,投资方要建立和完善对企业创新融资的可行性评价、风险监测与评估、风险补救等综合治理机制,为企业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并积极参与企业创新过程,降低企业科技创新带来的财务风险。此外,要积极督促企业将融资顺利转化为企业内部的研发动力,避免资源错配和浪费,最终实现共赢。
创新作为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在新时代经济学和发展全局中位于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为特征的数字经济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而科技创新对中国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充分發挥融资环境的推动作用,让融资环境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通过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对于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实现新时代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保障新时代中国经济的行稳致远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熊鸿儒,朱敏.融资难与金融创新[J].中国金融,2017(24):55-57.
[2]李俊成,马菁.R&D资金投入与科技创新——基于融资环境视角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7(02):135-142.
[3]王兆星.充分发挥金融推动科技创新的杠杆作用[N].人民日报,2012-08-07.
[4]张少春.发挥财政职能 支持科技创新[N].科技日报,2011-08-23.
[5]周海彤,郭彦冰.助推“中国制造”转型发展[J].中国财政,2012(15):74-75.
[6]宋超,冯雪,宋绍智.我国科研资源配置管理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58):45-53.
科技进步的助力剂,创业创新的加速器
企业是技术创造的主体,是创业创新的执行者和推动者,而有效的融资环境则是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因素。近些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催生了数量众多的市场新生力量。而纵观电子商务、共享经济、智能制造和“互联网+”等的迅猛发展,几乎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参与。企业借力资本推动技术进步,通过科技引领业务变革,创新应用与商业模式的结合往往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系列新产业、新技术的集中出现,促进了观念更新、制度创新和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并推动了整个经济结构的改变,最终实现多元化产业布局。
融资环境的灵活和便利程度影响着科技创新的可能性和应用性。科技创新能为企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是企业发展的最直接动力,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杀手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自动驾驶等都是当下高科技企业重建产业版图的重要技术。但一般来说,这些领域中科研人员数量占员工总数的比重、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会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因此,在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资本的推动力量显得尤为重要。资本市场的介入不仅为开展科研活动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还可以通过股权激励制度让企业实现人才驱动和技术驱动,这对于吸引高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滴滴出行、摩拜单车等企业为例,研发过程中造血式的资本注入保证了自身强劲的科研力量,依靠技术创新解决产品问题,不断贴合用户需求,最终成功占领市场,其发展历程体现着知识、技术和资本的完美融合。同时,强大的核心开发团队和完善的人才储备机制,也为后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西方发达国家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也表明,发达的风险投资业和充足的风险资本是培育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沃土。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风险投资培育了美国信息技术产业中许多著名的高科技公司,包括苹果(Apple)、英特尔(Intel)、雅虎(Yahoo)等。创业伊始,正是因为不断得到风险投资基金的融资,这些公司才最终从一大批同类公司中脱颖而出,并发展至今。可以说,没有风险投资,就没有今天的硅谷。由此可见,融资环境的改善能有效缩短科技创新路径,保障科技创新质量,为创新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同时,融资环境的优劣还关乎企业创业创新的效率和质量。科技创新需要融资支持,但其融资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也让不少金融机构望而却步,较高的调整成本和不稳定的融资来源共同制约着企业的创新活动。以往,初创企业一无资产,二无信誉,很难直接从商业银行获取贷款,有的创业企业更是难逃在襁褓中死去的命运。此外,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新知识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被生产所消化吸收,并且难以存储,这就会进一步加重企业的融资约束压力。而如今,风险投资等一系列期限较长且不带给企业过重债务负担的投资方式在中国逐渐流行,为资金比较紧张的企业带来希望,改善了企业的债务结构,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一般而言,初创企业尤其是高科技领域创业企业发展的难点往往体现在盈利模式的不成熟、科研力量的不足、前期的高度依赖等。而这些难点恰恰可以成为资本寻求合作的风口,资本的介入可作为杠杆撬动创新企业快速发展。同时,完整的资金链条能有效解决企业发展起步阶段的后顾之忧,更加专注于科技创新投入,打造产品和品牌,提高创业企业的质量和存活率。实践中,已经有大批初创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保障了新项目、新业务的推进,发展壮大科研团队,充分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和创造热情,进而为新产品的诞生保驾护航。同时,企业通过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自主创新能力,在新时代发展中以创新产出实现价值链由低端向中高端的转变。
提升融资环境质量,助力科技创新发展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戰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推进创业创新深入发展。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和促进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强劲支撑。因此,改善融资环境的总体思路是针对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需求,构建更加普惠、多元、有效的融资环境。通过金融机制引导,实现资本与资金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融资便利性,是破除我国创新企业融资约束的当务之急。现阶段应通过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覆盖全周期的投融资服务,从而推动创业创新生态环境的系统性升级,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首先,强化政策供给,完善金融财税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在政策层面进一步优化创业创新的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放管服”改革,构建包容创新的审慎监管机制。尤其是面对广大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可以由政府牵头,在金融机构的配合下通过可靠的融资信息统计,全面开展企业融资需求调查摸底,估算企业的科技创新融资缺口,进而更好地设计、执行和评估相关产品及政策。并且要逐步完善创新企业的信用信息评价机制,做好贷款担保、融资租赁等各项工作,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科技型企业发债提供担保,努力缓解企业科技创新面临的瓶颈问题。还应适时推广创业投资企业税收试点政策,通过财税杠杆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利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企业其他融资渠道产生特殊影响。同时,政府为了鼓励企业创新往往给予企业补助或补贴,因此政府补助也可能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资金来源。另外,要积极改革财政资金和国有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投入、管理与退出标准和规则,建立与新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绩效评价体系。
其次,改进融资服务机制,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提高相应的服务能力是鼓励企业创新投资的有效手段之一,各方应联手探索出“创新链布置产业链,产业链完善资本链,资本链进一步促进新一轮的整体创新”的互动融合发展新模式。由银监会牵头负责,支持商业银行改造创新企业信贷审批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提高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降低创新项目的融资成本。并推进普惠金融建设,大力发展科技银行,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同时,扩大信贷支持,发展创新投资,优化投入方式,稳妥推广专利权质押等知识产权融资模式,确保科研开发及产品进入市场过程中后续资金的注入,使企业更加放心地投身于市场潜力大、经济附加值高的高端技术领域。
最后,构建资本市场体系,利用多种融资渠道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要加快构建开放、高效、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充分发挥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等对创新企业的培育和促进作用,力求把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求发展的道路铺得更宽。外源融资的可获得性是企业创新投资决策的重要驱动因素,因此要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推出更多迎合市场需求,满足企业科技创新融资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此外,通过国际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的风险投资领域起步较晚,存在着规模偏小、投资退出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现存企业的融资需求。要加快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推动债券市场、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的健康发展,建立起高效率、差异化、覆盖广的多元融资平台,对新时代企业科技创新的持续开展有深远意义。
提高风险应对水平,顺应战略发展趋势
融资环境对科技创新的推动效果显著,但企业挂牌创业板、新三板依靠资本融合谋发展之路并非“一挂就灵”。如何培育可持续创新发展能力,如何建立具有创新性的盈利模式,如何充分利用创新性金融产品以及资本市场所带来的利好解决各种发展中的短板,都是企业必须共同面对的课题。而对投资方而言,如何优化资本的退出机制,完善风险管理流程也是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企业应积极应对融资环境改善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切实提高自身信用水平,提高创新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主动减少与银行等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参与者,要抓住国家鼓励创新的良好机遇,担负起自身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责任,积极寻求融资支持,提高创新效率,以实现自身的稳健增长和推动国家产业升级。同时,投资方要建立和完善对企业创新融资的可行性评价、风险监测与评估、风险补救等综合治理机制,为企业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并积极参与企业创新过程,降低企业科技创新带来的财务风险。此外,要积极督促企业将融资顺利转化为企业内部的研发动力,避免资源错配和浪费,最终实现共赢。
创新作为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在新时代经济学和发展全局中位于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为特征的数字经济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而科技创新对中国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充分發挥融资环境的推动作用,让融资环境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通过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对于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实现新时代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保障新时代中国经济的行稳致远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熊鸿儒,朱敏.融资难与金融创新[J].中国金融,2017(24):55-57.
[2]李俊成,马菁.R&D资金投入与科技创新——基于融资环境视角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7(02):135-142.
[3]王兆星.充分发挥金融推动科技创新的杠杆作用[N].人民日报,2012-08-07.
[4]张少春.发挥财政职能 支持科技创新[N].科技日报,2011-08-23.
[5]周海彤,郭彦冰.助推“中国制造”转型发展[J].中国财政,2012(15):74-75.
[6]宋超,冯雪,宋绍智.我国科研资源配置管理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58):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