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养成第二天性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jx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数人感叹天赋的差异,教育造成的差别却远远超出先天的禀赋。无数人强调知识改变命运,却常常忽视比知识技能更为根本、更为隐形、更能决定命运的,是一种关键力量——习惯。
  我们每天早晨大约几点起床?洗脸是用温水还是冷水?挤牙膏是用左手还是右手?上班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到了单位首先干什么事情?这一连串的行为,是精心思考以后的安排,还是不假思索的习惯使然?毫无疑问,正是
  习惯帮助我们选择和安排了这
  一切。
  培根说:“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楚图南甚至说:“人是一束习惯。”【陈卫东.成功习惯是成功之母——楚图南论习惯[J].好习惯·好人生,2002,(5).】1999年第7期《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美国心理学家温迪·伍德的文章,他在得克萨斯州对70名大学生做的一项实验表明,人们至少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时间里,做出的都是习惯性行为,而且这个数据还有可能被低估,因为实验对象都是身上的习惯还没有被彻底巩固的年轻人。
  习惯,就像人类心灵深处的发动机,一旦开始运转,就会悄悄操控人生。习惯是后天形成,却又集中而准确地体现着人的天性,不知不觉中塑造着人的个性,所以,我们说“习惯养成第二天性”。习惯,既可以被我们改写,又能改写我们的人生。通过改变习惯,我们能够重塑人的第二天性,从而更换角度展现人的天性,并因此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塑造良好人格,创造幸福完整的人生。正因为习惯对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有着如此深刻的影响,习惯的养成也自然成为教育的重要课题。
  新教育实验自诞生之初,就高度重视习惯养成问题。本世纪初,我们提出新教育实验的五大核心理念之一,就有“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有用的东西”自然还包括知识、技能等等,但我们强调的“一生有用的东西”,主要是指对人的一生影响最为深远的习惯。其后,新教育以推进“每月一事”项目落实这一理念,从“每月一事”的12个习纲主题以及从中分化出来的36个习目专题的实施上,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受益师生的核心习惯已经开始
  为他们的教育生活增添持久的
  动力。
  时至今日,在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背景下,我们再次聚焦习惯养成,在已探索的基础之上,对已有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对形成的实验成果进行提升,将一些关键问题进一步厘清,以期继续推动“每月一事”与习惯养成这一系统工程的深化。
  一、习惯、习惯养成与新教育“每月一事”
  (一)什么是习惯?
  1.习惯的界说
  “习惯”一词,起初是分而言之的。“习”字在甲骨文和小篆中从羽从日,有日日不间断,振羽以飞的意思。“惯”字最初为“贯”,是古代串钱串贝所用的绳索,有循序不间断之意。
  “习惯”连用最早见于《大戴礼记·保傅》:“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意指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就像人们的天性一样,习以为常,难以改变。《汉语大词典》也延续了这一解释,将“习惯”定义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在英文中,与“习惯”一词对应的单词有habit、custom、convention、institution等,虽然它们所包含的深层意义各不相同,但共同之处都是指长时间重复而养成的固定化状态。我国经济学学者韦森依照《牛津英语辞典》的界定,把英语以及均质欧洲语中的“institutions”理解为个人的习惯(habit)→群体的习俗(custom)→习俗中硬化出来的惯例规则(convention)→制度(formal rules,
  regulations, law, charters, constitution等等)这样动态的逻辑发展过程。【韦森,语言与制序:经济学的语言与制度的语言之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9月.】这一解读,也正从一个侧面提示了习惯从个人到群体、从隐性到显性的演变。
  不同的学科对于习惯有不同的解释和研究重点。
  社会学对“习惯”的解释是指人们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养成的一种稳定的行为倾向和社会态度,且往往不自觉、下意识地表现出来。
  人类学对“习惯”的研究,通常从“习俗”或“风俗”(custom)即“风尚礼俗”的意义上考量,他们眼中的习惯,更多是“社会习惯”,即习俗或者风俗。
  心理学对“习惯”的解释是指经过多次重复练习而产生的固定化心理需要,且这种固定化心理需要与本能、经验和性格等同类术语存在着显著的差别。
  首先,习惯和本能不同。习惯是后天习得的一种特殊条件反射活动,大部分习惯是后天经过意志努力形成,而本能则是先天遗传具有的一种条件反射活动,不需要经过意志努力。
  其次,习惯和经验不同。在经验中,意识随时会参与,发挥调节的作用。习惯完全是一种下意识的活动,在习惯的表现形式上往往是一种理性意识暂时缺失的
  活动。
  再次,习惯和性格不同。性格是一个人多种习惯表现的综合。通过一个人的性格可以大致判断其习惯,但通过某一个习惯却不能断定其性格类型。
  最后,习惯和熟练技能也不同。熟练技能是根据活动的需要而发生或停止的,人们可以利用它,也可以不利用它;而习惯却是在“不由自主”中去完成的自动化活动,在一定条件刺激下,不完成往往就会感到不安。熟练技能是在有意识的练习中,在自觉地改进某些动作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习惯除了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还会在无意中因为简单重复同一活动而形成。熟练技能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而习惯却有明显的优劣之别。
  从神经学的角度来看,习惯就是在大脑突触之间建立联系,通过不断的反复后导致髓鞘质增加的过程。
  而作为教育学讨论的习惯,则是指在主客体的共同作用下,有效地养成好习惯或者改正坏习惯的过程。教育学视野的习惯,是以个体生命意义的角度为主,关注的重点也是个人的习惯。但是,众多个体的习惯改变势必影响到群体的习俗变革,所以群体的习俗也是教育学留意的问题。   我们认为,习惯是一个人在后天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种自动化、下意识性的思维方式、行为倾向和价值选择。也就是说,习惯是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在内的一种教育效果的综合体现。对儿童而言,习惯更多来自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是,哪怕对儿童而言,所有习惯必然通过内心辨别认定其价值意义,才可能长期保持甚至终身保持,因此帮助儿童早日通过自我教育明晰习惯的价值,习惯养成将会更早、更稳固。对成人而言,更是如此。习惯不仅是成人在社会教育中被无意改造自我的力量,更是一种可以通过自我教育而有意识雕塑人生的利器。
  2.习惯的特点
  根据以上梳理,我们认为习惯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是可塑性。婴儿没有习惯,只有本能。无论是有意识培养的习惯,还是无意识形成的习惯,都是后天造就的过程。
  第二是稳定性。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会在相应的情形下持续。
  第三是自动性。人们不必出现多少有意识的思考,就能依靠习惯,在无意识中自动自发地完成处理相关事宜。
  第四是双向性。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的综合体现,但习惯和外在环境之间有着鲜明的双向关系。一方面,许多习惯深深扎根于所处的环境,特别是社会教育中;另一方面,主动养成习惯也能够影响甚至改变环境。
  第五是有序性。习惯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有序存在。儿童眼中的世界和成人眼中的生活,都是一个整体乃至一片混沌。一个又一个的习惯,在其间开辟出一条又一条简便易行的路径,节约大量精力,使得处理各种事情变得轻松,从而使儿童的世界和成人的生活在不知不觉间变得秩序
  井然。
  除此之外,习惯因人而异,还有好、坏之分,新、老之别,因此也具有差异性等等。
  3.习惯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习惯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
  根据习惯的重要性来分,可以把习惯分为基础性习惯(核心习惯)和一般习惯(非核心习惯)。所谓基础性习惯,是指在人的行为习惯系统中,处于基础性和重要支配地位的一种习惯,如思维习惯、道德习惯等等。一般习惯是指在人的行为习惯中,处于从属地位的一种习惯,比如作息习惯、饮食习惯等。基础性习惯对人
  的成长起着源头性的、根本性作用,其他习惯都建立在其上,或者
  说从其中生长、延伸、拓展出来。
  一般习惯虽然从属于基础性习
  惯,更多与个人生活方式有关,但
  是对人的生命质量也具有重要
  意义。
  根据习惯的表现形式,可以把习惯分为外显的行为习惯和内隐的思维习惯、道德习惯等。有些习惯会通过一个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如早起早睡、吸烟喝酒的习惯等。有些习惯则无法通过外部的行为加以观察,如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看待问题是全面还是片面的思维习惯或道德习惯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习惯的性质把习惯划分为好习惯、坏习惯和中性习惯。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坏习惯消解人的生命意义,中性习惯则无所谓好坏,不会影响生活与生命的效率与质量。还可以根据习惯形成的顺序来把习惯划分为老习惯和新习惯。老习惯长期伴随,新习惯并不稳固。根据新教育的生命三重属性理论来划分,则大致可以分为健康习惯、交往习惯和思维习惯,大致分别对应着新教育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以这三类习惯去拓展自然生命之长、社会生命之宽和精神生命之高,成为人格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什么是习惯养成?
  在习惯教育和习惯养成两个短语中,我们倾向选择采用习惯养成的表述方式,一方面是因为“养成”一词有两个含义,其中一个就是指教育,因此,作为名词的“习惯养成”本意即指“习惯教育”;另一方面是因为“习惯养成”作为一个词组,还可以理解为名词加动词,也就是以“习惯”为内容、以“养”为手段、以“成”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习惯养成的过程,就是某种外界刺激与行为之间建立稳定联系的过程。
  美国学者都希格在《习惯的力量》一书中提出,习惯是由暗示、惯性行为和奖赏构成的一个“回路”系统。我们大脑中的这个过程是一个由三步组成的回路: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性行为,这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则是奖赏,这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慢慢地,这个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回路变得越来越自动化。【(美)都希格著,吴奕俊等译.习惯的力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第18页.】根据都希格的理解,习惯出现时,大脑不再完全参与决策,它要么完全静下来,要么集中做其他的任务。所以,除非你可以抵制旧有习惯,找到新的惯常行为,不然旧有习惯模式依旧会自动展开。
  要认识习惯养成的本质,我们还可以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一个人的习惯是如何养成的。人在刚刚出生时,对世界的认知是混沌杂乱的,婴儿把自身和世界视为一个整体,分不清内外部世界的差别,分不清我与物的区别,也难以建立自己与世界的多种联系。在这种认知状态下,人的生命活动亦呈现出无序状态,如婴儿睡眠的昼夜颠倒等等。这种状态与外部世界的规律和秩序相冲突。为此,帮助儿童逐一建立各种秩序,帮助儿童熟知事物规律,是协助儿童成长的关键内容。习惯的养成,无疑是这一工作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习惯帮助儿童由内而外地搭建起一座座桥梁,让心灵与外界逐渐发生联系,并越来越有秩序。在这个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儿童的习惯有时符合需求,我们会通过表扬、奖励等各种方式进行肯定,将其固化;有时不符合要求,我们会通过训斥、惩罚等各种方式及时消解。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人习惯养成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
  从习惯养成的时间来看,一般认为需要21天才能建立一个新的习惯。这个说法来自于1960年马尔茨博士发现的一个规律,他在《心理控制术》一书中举例说,被截肢者需要21天才能接受他们已经失去肢体的事实,面部整容的人需要21天才能建立自信等。受他的影响,一大批励志读物如《21天打造节俭好习惯》《挑战21天:21天改变一切》等推波助澜,让大众形成了21天养成习惯的思维定势。   但其后已经有大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比如伦敦大学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不同的行为,其习惯养成需要不同的时间。如每天早餐后喝一杯水的行为,只需要20天就可以达到最高的自发性,而每天做50个仰卧起坐,则需要84天的练习才能形成。最复杂的行为,甚至需要254天。平均来说养成习惯需要66天。【(美)都希格著,吴奕俊等译.习惯的力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第18页.】
  总而言之,习惯养成从实质上看,就是帮助人们建立起一套具有积极意义的、自动运转的系统,从而整理、规划、巩固、提升生活与生命,使世界变得清晰,使生活变得有序,使生命变得和谐,让人由混沌走向澄明,让个性由蜷缩变为舒展。
  (三)新教育“每月一事”与习惯养成
  新教育实验是在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的浪潮中应运而生的。新教育诞生之初,即秉承着鲜明的行动哲学和田野精神。在研究新教育的培养目标时,我们希望以更朴素易懂的方式体现“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这一理念,决定用“习惯”一词体现这个时代的价值追求,把内在的不可触摸的“素养”,变成能够外显、可以培养的“习惯”,变成具体的“每月一事”项目,通过一个个可操作实施的课程,由此体系化、固定化。所以,我们用“习惯”一词,是希望强调素养形成的行动路径,希望以习惯倒推素养的落实,以外在结果倒推内涵培育。
  所以,“信望爱学思恒”的成功六字诀,在2003年7月的第一次新教育实验年度研讨会上发布,成为我们对知识、技能之外的“有用的东西”所进行的第一次概括,也成为推进习惯养成工作的第一次冲刺。
  从2006年开始,我们在苏州大学的博士课程上,通过近一年时间的反复讨论,筛选出对一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着关键作用的最重要的习惯,将我们的探索更为精确细化。
  2007年,我们正式推出了以培养良好习惯为主要目标的新教育“每月一事”项目,从海门新教育实验区开始了探索。
  2007年3月,海门实验区在三厂小学举行了区域“习惯养成教育”推进会。许新海博士全面解读了《区域好习惯养成教育行动指导纲要》,并就区域推进“每月一事”做了全面部署。
  2008年和2009年,又分别在海师附小和三星小学等举行了现场研讨会,总结出一整套相对成熟的“每月一事”行动方案。
  2009年,海门实验区编写的《一生有用的十二个好习惯——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项目操作手册》,由天津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在新教育实验区(校)内推广使用。该书介绍了项目的12个大主题:
  1月,吃饭——节约的主题;
  2月,走路——规则的主题;
  3月,种树——公益的主题;
  4月,踏青——自然的主题;
  5月,扫地——劳动的主题;
  6月,唱歌——艺术的主题;
  7月,玩球——健身的主题;
  8月,微笑——交往的主题;
  9月,阅读——求知的主题;
  10月,家书——感恩的主题;
  11月,演说——自信的主题;
  12月,日记——自省的主题。
  近年来,在总结海门和其他实验区的经验的基础上,并借鉴国内外核心素养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情况,我们对12个习纲主题进行了适当调整,并提出了36个习目专题。如下图所示。
  我们可以发现,“每月一事”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每月一事”项目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取向。“每月一事”的习惯养成,所养成的不是零碎的杂乱的习惯,而是以习惯为路径,明确指向教育生活的幸福完整,明确指向一个人的人格塑造。通过“每月一事”的融合,让师生的教育生活从被学科割裂变得完整,践行“每月一事”的过程,本身就是幸福的教育生活。“每月一事”所梳理与提炼出的12个习纲,是一个“完整的人”所必须具备的素养,这样“完整的人”也就必然会创造并拥有“完整幸福”的生活。从这一价值取向出发,我们在12习纲的内容安排上,以自我发展、社会交往和文化学习为维度,不仅直接服务于自然生命的延长、社会生命的拓宽和精神生命的提升,也与国家提出的核心素养结构呼应。
  我们知道,教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从内在而言是核心素养,具体表现为诸多习惯。曾经,我们把教育目标总结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那么,好习惯在此仅仅表现为:德,自省的习惯;智,好学的习惯;体,健身的习惯;美,审美的习惯;劳,劳动的习惯。显然,这和我们的12个习纲还距离甚远。今天,在教育目标正在尝试着总结为九大素养的背景下,12个习纲与之或者是直接对应,如审美情趣素养直接对应着审美的习惯,身心健康素养直接对应着健身的习惯,学会学习素养直接对应着好学的习惯,实践创新素养直接对应着勤劳的习惯;或者间接交融,如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素养,与守规、公益、感恩、友善等习惯的相交。
  其次,“每月一事”是建立在新教育理论基石之上的独特实践行动模式。新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完善,采用的不是先验或预设的方法,而是遵循两种路径:一种是从鲜活的教育实践探索开始,通过丰富的经验积累而自省,经由理论的归纳而提升,再重新进入鲜活的教育实践中检验;一种是在提出理论框架与操作设想后,接下去仍然重复以上路径。这种把逻辑的科学探索和行动的校验修正结合的方式,已经成为新教育实验探索的根本路径和价值取向。
  从理论建构的角度来看,“每月一事”尽管只是一个具体的项目,却也正因其具体,形成了对新教育的宗旨“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以及五大理念之一的“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具体展开。生活是否幸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密不可分,与我们生活工作中的各种习惯密不可分。一个人从小养成什么样的核心习惯,就意味着他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也直接影响到人生的幸福。“每月一事”所确立的主题,从“每月一事”的命名,到习纲、指向和习目的设计,都具有鲜明的操作性与行动性,覆盖了一个学生15年教育生活的时空,并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后,“每月一事”契合了家校生活的节奏和儿童生命的节律。家校生活的节奏和儿童生命的节律,是设计“每月一事”项目的经线和纬线。我们以一年的学习周期整体设计每个月的主题,包括了寒假、暑假,让家庭、学校教育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如一月份新年开始,临近寒假和春节,参加聚会的时间会多起来,就围绕“节俭”的主题,学会节约粮食,不要铺张浪费等。二月是寒假,出门的时间多起来,就围绕“守规”的主题,通过遵守交通规则等,引导学生意识到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该具有的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9月是开学的日子,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日,也是新教育实验学校的阅读节,就以“好学”为主题,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等等。
  同时,在对12个习纲的设计中,具体到每一个习惯的设计,也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从浅入深,由简至繁,分为不同发展阶段。如“节俭”的主题,在低段偏重于“节约”,中段强调“节制”,高段则注重“俭朴”。“勤劳”的主题,在低年级偏重“自理”,中年级强调“敬业”,高年级则注重“创造”。“公益”的主题,在低年级偏重“参与”,中年级强调“互助”,高年级则注重“志愿”。
  因此,“每月一事”的具体落实过程中,最理想的状态是围绕这12个习纲,每个月都通过吻合儿童成长规律的课程,以用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方式,逐年深入,完整落实到每一学年。但是,具体到学校、班级,根据习惯不同、养成习惯的时间不同,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在某一段时间里有针对性地强化进行“每月一事”中的某一件事,也完全可行。
  例如,对于一所周边文化环境非常差、师生毫无阅读习惯的学校,为了初步培养起阅读的习惯,就可以根据需要,把两个月或者三个月的“每月一事”习纲都确定为阅读。这样基本养成阅读习惯后,再更换其他习纲。等12个习纲基本初步形成后,再以每月一件事、落实一个习纲的方式,循环开展。
  这样习纲清晰、主题鲜明、习目完整、经纬交织而成的“每月一事”项目,全方位地覆盖了家庭和学校生活,特别切合教育的各方规律,让习惯在润物无声中悄然养成,让人格在习惯养成中逐步发展,让生活在人格发展中幸福完整。
  二、习惯养成的价值与
  意义
  从当前的教育现状来看,绝大多数教师和父母都认识到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也很清楚教育对于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作用。可是,在实际的教育生活中,一方面囿于应试思维和功利化取向,现行的以考分为导向的评价体制不利于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一方面我们的教育研究对习惯养成的理解还停留在朴素的经验层面,既没有系统的理论审视,也缺乏合宜的操作抓手。因此,很多学校将习惯养成等同于德育工作,成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事情,很多家庭对孩子的要求是唯分数是从,考分一俊遮百丑,习惯养成变得可有可无。这些问题充分表明,许多学校和家庭、教师和父母,都缺乏对习惯的全面认识,更没有深切认识到习惯养成的价值所在。我们认为,习惯养成不仅对个人成长,对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本身,甚至对于人类文明进程,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从个体成长看,良好习惯是创造幸福完整生活的必备
  保障
  新教育实验认为,我们的教育生活一方面要让学生养成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为幸福完整的人生奠基,与此同时,习惯养成的过程本身,也应该是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心理学家发现,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养成无数的习惯,这些习惯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常与其他有意识控制的行为并存,渗透在一个人的思维、语言、行为等各种活动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人对外部世界的基本反应。
  养成良好习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习惯是怎样的,就意味着其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是怎样的。习惯好,则事半功倍。习惯不好,则事倍功半。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够让人们习得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形成卓越的能力和高尚的德性,从而拥有幸福完整的人生。
  具体来说,习惯对于个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习惯简化了生命活动程序,提高了生命的效率。英国哲学家休谟说过:“习惯是人生伟大的指南。”【罗中枢.人性的探究——休谟哲学述评[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48页.】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一个人每时每刻对每件事情都进行缜密的思考,对大大小小的每一步都作出选择和判断,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有限的时间也不允许。在我们人类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身体组织形成了绝好的能力来记录、保存重复过的行为,并在同样或相似的情境中自动化地给予反应,习惯正是这样一种有效简化的自动化反应,大大提高了效率。如德国思想家卢曼(N.Luhmann)的生存简化机制观点所说,语言系统、货币系统、考试系统、信任等都是一种生存的简化机制,使人类减轻了在面临多种可能性时的选择困境,从而帮助人们“经济”地处理复杂情况下的非确定性,习惯也正是如此。按照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这种“简化机制”在提高生命效率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个人的幸福感。
  其次,习惯强化了个性特征,彰显出鲜明品行。生命的完整性最终体现在生命的独特性,人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选择中,养成了独特的习惯,积淀成独特的品质,造就了独特的个性,形成了独特的命运,创造出独特的人生。就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一个人与所形成习惯相关的能力也会相应地得到发展,某种态度、情绪、爱好、倾向会得到相应的展示和表达,甚至他的思想道德境界也会彰显出独特的特征。正如亚里士多德曾说过的,“道德成自于习惯”。一个人的伦理德性通过习惯沿袭而来并“随身携带”。正是习惯,帮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再次,习惯提升生命的质量,推动人的成长。生命不是简单的活着,不是纯粹的生存。新教育实验认为,大自然赋予人类宝贵的生命,需要在自然之长、社会之宽和精神之高的三维立体上得到“质量的最大化”。高质量的生命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动力和环境支持,而良好的健康习惯、生活习惯、道德习惯等等,恰恰都是呵护一个人生命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条件。相反,不良的习惯,轻则会降低人的生命质量,重则会阻碍人的成长,严重的甚至会中断一个人生命发展的进程。   由此可见,实现新教育实验主张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更是拥有幸福的人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的重要前提,是创造幸福完整生活的重要保障。
  (二)从教育历史看,注重习惯养成是中外教育的共同优良
  传统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高度重视习惯养成的问题。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同时强调早期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朱熹的《白鹿洞书院学规》以及他亲自编制的《童蒙须知》、王守仁制定的《教规》等,对从“爱亲敬长”到“礼仪举止”等行为习惯与道德习惯的纲目,及其养成路径与方法,都有明确的规范与要求,其目的就是希望孩子从小养成“圣贤坯模”所应具有的良好习惯素养。
  近代从龚自珍、魏源开始,直到康有为、蔡元培、梁漱溟、陈鹤琴等教育大家,也无不把“习惯”养成当作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来大力倡导。陶行知先生则特别强调幼儿时期的习惯养成:“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长增高地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升到学校里来,教师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可算为事倍功半。”【方明主编,陶行知全集卷一[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70页.】
  叶圣陶先生甚至明确地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叶圣陶,当前教育工作中的几个问题[G].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 叶圣陶集:第11 卷.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28页.】
  自古希腊时期开始,西方思想家对于习惯养成问题也有着大量的研究和论述。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认为,“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英国哲学家洛克(John Locke)把绅士教育与习惯养成等同起来,他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美国发明家富兰克林把他一生的成就归功为从20岁就开始努力养成的13个习惯:节制、沉默、秩序、决断、俭朴、勤奋、诚恳、正直、中庸、清洁、宁静、贞节和谦逊。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习惯公式:“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所以,有意识地形成或者改变某个习惯,这个过程就通过“学习—行动—习惯—性格—命运”这样的链条实现。也就是说,首先从思想上、认识上改变,然后改变行为,接着形成习惯,或者是改变坏的习惯,由此改变性格,从而改变命运。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美国教育家杜威也非常重视习惯养成的问题,认为习惯、社会、教育三者密切联系、相互作用,一方面,教育传承已有的习惯;另一方面,养成种种有用的习惯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Ushins ?鄄ki)关于习惯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它的利息。坏习惯则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俄)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M].张佩珍,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56页.】
  可见,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习惯养成的重要作用,甚至把习惯养成作为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三)从教育改革看,注重习惯养成是夯实核心素养的必然
  方式
  素养是一个人知识、能力、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总和,与素质的含义基本相同。如果说区别的话,素质与人的先天因素有关系,而素养基本是人依靠后天的学习、实践、训练而形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与素养密不可分,“习惯”正是一个人“素养”的体现。习惯与素养有所不同。素养更多指内涵,存于内在;习惯更多指行为,容易外显。
  习惯与素养又是近亲。因为习惯与素养,都与习得有关。知识技能可以通过传授而掌握,素养只能通过习得的方式形成。习惯养成就是指一系列的习得行动,习惯则是呈现素养的方式。一个人所有的稳定素养,都会通过习得的方法,以习惯体现,所有的核心素养则必然因为习得,通过各种习惯体现。
  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始终高度重视习惯养成,提高核心素养的问题。1981年,教育部制定颁布了《小学生守则》,2012年又将《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者合而为一,把70条规范浓缩成9大准则,形成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
  进入新世纪以后,教育部于2001年出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掌握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三维”目标。2014年,又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式提出要组织力量研究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今年三月,教育部组织研制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向社会正式发布。从这份征求意见稿来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社会责任主要是个体处理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包括诚信友善、合作担当、法治信仰和生态意识;国家认同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家政治制度、核心价值理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理解、认同和遵从,包括国家意识、政治认同、文化自信;国际理解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际动态、多元文化、人类共同命运等方面的认知和关切,包括全球视野、尊重差异;人文底蕴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包括崇尚真知、理性思维和勇于探究;审美情趣主要是个体在艺术领域学习、体验、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感悟鉴赏和创意表达;身心健康主要是个体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有积极的表现,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和适性发展。学会学习主要表现为个体在学习态度、方式、方法、进程等方面的选择、评估与调控,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数字学习;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勤于实践、敢于创新方面有积极的表现;包括热爱劳动、批判质疑和问题解决。   尽管这个讨论稿尚在征求意见之中,但从其基本内容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它的相关专题与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的习纲与各项专题是显著相关、高度契合的。核心素养强调的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注重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在“每月一事”的习纲和专题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们可以说,以“每月一事”为代表的习惯养成项目,是为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了行动路径。
  因为,一方面,所有稳定的素养,尤其是核心素养,必然会通过习惯,以思维或行动的方式外显。另一方面,习惯是形成素养的主要方式,是形成核心素养的必然方式,核心素养必然通过习惯加以夯实。
  (四)从世界趋势看,注重习惯养成是全球教育改革的主要
  朝向
  在世界范围内来看,从上世纪末七八十年代开始,教育中对“素养”“能力”的说法日益成为主流。其根本原因是过去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在信息革命摧枯拉朽的攻势下束手无策,因此,把原有的教育目标调整为学会学习、加强素养的新目标。这是信息时代促使教育的改变,也是教育对信息时代的回答。
  与此同时,“习惯”作为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从上世纪末开始被管理学家“接管”了。更强调传播、更强调务实、更强调行动的管理学家们用这个人们熟悉的词,迅速影响与改变着社会。如史蒂尔·柯维所著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被评为福布斯“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0大管理类书籍之一”,高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长达7年,在全球70个国家以28种语言发行共超过1亿册。
  1979年,罗马俱乐部发布了《学无止境》的报告,提出人类存在“维持性学习”和“革新性学习”两种类型。前者是以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为特征,后者则以能力和习惯的养成为特征。
  由此开端,世界各国普遍开始重新审视学习与教育的问题,关注核心素养、技能培养与习惯养成等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和机构,出现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
  这些理论和学说,有些以素养命名,有些则是用其他的表述。如较早的有联合国的“五大支柱说”。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部21世纪委员会发布了德洛尔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学习的“四大支柱”问题,认为教育仅从数量上去满足那种无止境的“知识和技能”需求,既不可能也不合适。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它将成为每一个人一生中的四根“知识支柱”。后来,又补充完善为“五大支柱”: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包括学会如何学习,提升专注力、记忆力和思考力;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包括职业技能、社会行为、团队合作和创新进取、冒险精神;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包括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同理心和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学会发展(learning to be),包括促进自我实现、丰富人格特质、多样化表达能力和责任承诺;学会改变(learning to change),包括接受改变、适应改变、积极改变和引导
  改变。
  还有PISA(Program for Inter?鄄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三大素养说”,是主要对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评估,从数学素养、阅读素养和科学素养以及基于计算机的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测试学生们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2014年,韩国教育课程评价院发布了《国家教育课程标准总论改革基础研究》咨询报告,明确提出从2017年开始韩国将全面实施新课程体系的“六大素养说”,重视六大“核心素养”,一是自我管理素养,二是知识信息处理素养,三是创造性思维素养,四是审美感性素养,五是沟通素养,六是共同体素养,等等。
  有些提法是兼顾素养与能力。如欧盟2005年发表的《终身学习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架构》正式提出终身学习的“八大素养说”,提出八大核心素养为母语沟通、外语沟通、数学能力及基本科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学会如何学习,人际、跨文化与社会能力及公民能力,创业家精神和文化表达,同时提出贯穿于八大核心素养之中的共同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创造力,等等。
  有些学说是以能力或技能的方式阐释。如美国由教育、企业、政府机构组成的21世纪技能联盟于2009年推出了《21世纪学习框架》,提出了“三类技能说”:一是学习和创新技能,二是信息、媒体和技术技能,三是生活和职业技能。200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了“关键能力说”,指出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三种关键能力:一是交互作用地运用社会、文化、技术资源的能力,二是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人际互动的能力,三是自立自主地行动的能力;2014年4月,新加坡教育部发布的《21世纪技能和目标框架》则提出“三层技能说”,第一层是居于核心层的价值观,第二层是社交和情感技能,第三层是面向全球化世界的关键技能,等等。
  还有以美德命名的,如西方的积极心理学也对习惯养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典籍中确立了24种行为特征,认为这是导致一个人幸福的最重要的优秀品质,然后把这24种品质归为六个美德:智慧、勇气、慈悲、正义、节制和对形而上的关注。
  而“习惯”一词被管理学家借用之后,也在社会上赢得了认可。比如美国企业管理专家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提出的最重要的七大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等等。
  综上所述,以素养、技能、美德、能力等不同命名,都只是不同的形式,它们同样所努力的,是力图传达教育在信息时代下的新目标,希望将“教育”一词中更多泛指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向更多实指立德树人的“育”转变。尽管不是所有表述都能够像新教育“每月一事”的操作这样,完整地包括了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三个维度,但可以看出所有努力都在力图涵盖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四大生活场域,所有努力都在寻找那些真正能够为人的一生奠基的重要习惯和品质。   所以,注重习惯养成,本身是教育进入以人为本阶段时的共
  同选择,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五)从社会环境看,良好习惯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环节
  一个人习惯养成的过程,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因此,习惯养成表面上看是一件个体的“私事”,但是,当众多的个体聚合成一个个群体,组合成一个社会时,大家的习惯就变成了“公事”,它不仅仅影响个体生命成长,同时也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认为,习惯是有动机属性的、是连续的经验与行为的社会性结构。奥尔波特(Allport)也认为习惯是在社会行为学习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并将其与条件反射联系起来,即习惯行为是人对某种环境刺激条件的相应反应。他们强调的都是习惯的社会性。
  一个人在出生后,所处环境中既有的习惯会一点一滴地渗透到个体身上,正是这些具有秩序结构的稳定模式,提供着外界环境对个人的刺激,使个人逐渐形成与大众较为一致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等等,并逐渐内化在个人的观念、行为之中,成为一种简便易行的供人遵循的惯例(con?鄄vention)。在社会心理学家吉登斯(A.Giddens)看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一切,有很大一部分是由群体中的“实际意识”(维特根施坦则把它称之为我们在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中“继续下去”的能力)来指导的,这就是“不断地”重复社会生活的规则与惯例。因此,“人们只能按照常规做事,因为常规使人默契”。【(英)迈克尔·奥克肖特著,顾玫译:吉登斯访谈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58页.】
  近年来,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际交往的日趋便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进行旅游和商务,我们的一举一动和一言一行也开始接受世界文明标准的检验。我们的许多不良习惯,如随地吐痰、大声喧哗、乱刻乱画、排队加塞等,不但造成了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危机,还严重阻碍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度和传播效果。其实,这些行为与教育程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与知识和能力也没有多少联系。有几个人不知道随地吐痰会传播疾病,大声喧哗会影响他人?又有几个人不明白不能在文物上乱刻乱画、过马路不能闯红灯的道理?从国内来看,由于缺乏良好习惯,人与人之间发生了磕磕碰碰的小事,互不相让而酿成大冲突、造成大损失的各种新闻,更是屡见不鲜。这些事件之所以发生,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之所以难以改变,与我们的教育没有真正把习惯养成落到实处,有很大关系。
  文明习惯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软实力。习惯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在公共生活环境中,语言习惯、行为习惯、工作习惯、道德习惯等等,既是个人文明的显示器,也是社会文明的指示灯。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往往与全体公民的良好习惯息息相关。帮助全体国民养成文明习惯,也就是在推动社会的文明进程。
  (六)从文明进程看,良好的习惯渐变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重要阶梯
  我们知道,习惯会通过代际传承,得到进一步稳固和流传。这些不成文的习惯模式,因为能够通过隐性的力量直接作用于每一个群体成员,所以,较之于法律、制度等明文规定,更具生命力和约束力。
  每一个当下都必然来自过去。所以,传统是发展的根基,习惯则是传统中延续得最为隐性又稳定的那一部分。这些不成文的社会习惯,往往比法律更加深入地扎根在民间,是民众无意识中自动遵循的规则,也是人们彼此之间长期互动的结果。当一些社会习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淘洗却没有被淘汰,足以说明在当下民众中间还有着深厚的心理基础。
  充分尊重这些稳固的基础,再以合约的方式进行新的调整,产生制度的演变,同时逐渐促成习惯的渐变,就能够形成人类制度、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正如学者盛洪研究汉娜·阿伦特的《论革命》、勒庞的《乌合之众》、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后指出的那样,美国建国成功的一大原因,正是因为习惯有着政治强力都难以撼动的特性,而当时的那些美国殖民者们来自英国,有着英国习惯法的传统,长期践行着“王在法下”这一原则,所以“美国人虽然采用暴力赶走了英国人,但美国的建国却不是暴力的自然结果,而是习惯和传统的结果”。法国革命正因为“缺少契约结构和自治传统,而这正是联结个人的习惯和规范,结果只能让乌合之众的群体心理发挥作用,造成了恐怖和残暴的悲剧”。为此,盛洪提出:“传承习惯,珍视传统,并非只是停留在过去。正是在习惯中提炼出精神价值,在传统中发掘出道德原则,才能够超越传统和习惯的外在形式,才能实现既追逐理想,又脚踏实地的创新。”【盛洪.通古今之变,读书[J].2016年,第6期.】
  当我们把人类向前迈进的步伐模式,建立在以合约为方式、双方同意的改良上,建立在每一个人日常行为的逐步改善推动上,通过社会习惯循序渐进的改变,人类才可望在理性自觉的实践探索中,实现和平稳定的进步,真正赢得未来。
  三、习惯养成的原则与
  方法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既是教育者“培养”出来的,也是个体自我“修炼”而成的,还是外部环境“熏陶”出来的。可见,习惯既可以来自其中一种力量,也可以因为多种力量的综合作用而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环境
  等等,都对习惯养成具有重要
  的作用。
  如果只有外部力量的教化和控制,缺少了内心对习惯价值意义的认同与内化,就算养成的习惯也会容易反弹或退化。如果习惯只靠自我思想的觉悟、自我力量的发挥、自我意志的坚持,只靠强大的个人毅力,那么再好的习惯也很难广泛形成,稳固传承。所以我们特别重视“养成”的概念,在养成中,既有外在(父母、老师、同学、社会环境等)的驯养,又有内在的、有意识的自我修炼提升。
  在深刻了解习惯养成的复杂性之后,能够把握习惯养成的原则,掌握习惯养成的方法,就能
  在实际操作中取得事半功倍的   效果。
  (一)习惯养成的原则
  习惯养成是有规律可循的。习惯养成的原则,是遵循了习惯养成的基本规律,提炼出习惯养成的基本要素。把握住这些原则,不仅是有效进行习惯养成的重要前提,也是举一反三地创造出各种习惯养成方法的根本纲领。
  1.价值澄清原则
  人创造了习惯,习惯又造就了人。人终归会成为习惯的产物。习惯可能让我们变得很保守,让我们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不断重复自己。坏的习惯,会把我们困在毫无变化的生活之中,不思进取也无所事事,从无聊走进虚无的死胡同。习惯也能够催促我们变革,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别样的精彩。好的习惯,把我们带到一个富有激情的美好生活中,能够感受幸福,感觉生命的不断充实与丰盈。所以,关键是我们必须重视习惯养成,并且对自己具有的习惯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知道应
  该坚守哪些好习惯,革除哪些
  坏习惯。
  因此,价值澄清(Values Clar?鄄ification)原则作为第一原则,在辨析是否重视习惯养成、辨析习惯好与坏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价值澄清理论最早是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于20世纪20年代出现,后来成为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个德育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是纽约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路易斯·拉斯(Louise Raths)等。他在与人合著的《价值与教学》一书中指出,个体在自己能主动、自由地进行选择时,就很可能重视自己的选择;只有面临若干种选择时才有可能进行选择,并且对各种选择的后果审慎地思考以后,才不会盲目地行动;对于自己审慎选择的东西,个体会珍视并且积极行动。在不断重复以后,这些选择会形成个人的价值观,从而坚定地以此为准则来行事。选择、珍视、行动、就成为他们的价值形成过程的基本模式。
  价值澄清的原则要求父母、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不断了解和认识习惯养成的意义与过程,清晰地认识到习惯对于人一生的深刻影响,清晰地认识到习惯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反复的、艰巨的过程,清晰地认识到自身所具有的各种习惯,并反思其好与坏,对与错。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习惯养成表面上看是通过外力进行的,但真正能够成为持续的习惯,必须从认知层面上得到情感、意识、道德的持续有力的支撑,因此,价值澄清正是通过思考,对习惯的认知进行内化的过程,也是外在引导转化为自我教育的过程,是建构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的第一步。因此,在以“每月一事”的习纲与习目整合各类课程时,必须将此原则视为首要环节。只有这第一条原则得到有力遵循,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习惯的养成,才有可能让教育生活完整而幸福,才有可能进一步实现道德的发展、人格的建构。
  2.目标明晰原则
  人的行为受双轮驱动,一种是自动化的习惯行为,一种是目标驱动下的行为。后者的不断重复,成为习惯养成的重要路径。所以,在认清习惯养成的价值和意义之后,目标清晰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就显得特别重要。也就是说,我们对于一个人需要养成哪些习惯,在不同的阶段应该着重养成什么习惯,如何让习惯养成达到相应的成效等问题,应该确定非常清晰的目标。
  长期以来,虽然有《中小学学生行为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虽然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我们屡屡提及习惯养成,但是在教育实践中,事实上并没有把习惯养成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并没有遵循习惯养成的基本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习惯养成。
  3.家校共育原则
  教师、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共同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同频
  共振的氛围,是习惯养成的重
  要原则。
  家庭是诞生人的摇篮,家庭是教育最重要的一环,童年是人生最神奇的阶段,父母是孩子最长久的老师。家庭教育的问题,如今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父母开始自觉地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家庭的责任,是父母的天职。许多学校开始自觉地认识到,好的教育离不开家庭的参与,家校合作共育,教育才能够有美好的未来。
  其实,家庭也是习惯养成最重要的场所,也是“第一场所”。根据脑科学的研究,大脑突触建立联系的最频繁和密集的时期,是2岁到6岁。这也是习惯养成,尤其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思维习惯最初养成的关键期。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习惯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以作息习惯为例,父母早睡早起的家庭,孩子往往自然形成早睡早起的习惯。父母对别人友善礼貌,孩子也容易形成热情主动与人交往的习惯,等等。
  家庭对学生习惯养成的作用,不仅在学前时期,进入中小学以后,仍然会持续发挥作用,而且影响力不可低估。习惯养成不像知识、技能那样,通过简单重复就能机械地掌握。如果没有家庭教育的协调配合,学校教育过程中形成的良好习惯,很可能与家庭中的不良习惯抵消对冲。积极推进习惯养成的诸多新教育实验学校中,有不少学校归纳出“5 2=0”的公式,指出5天的学校教育中培养的习惯,因为2天周末的家庭教育,结果只能宣告失败。所以,发挥家校合作共育的作用,帮助父母提升教育素养,甚至帮助父母养成良好习惯,是让习惯养成工作高效开展的捷径。基于目前的教育现状,这个工作本身应该成为学校教育在习惯养成中的重要内容。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教师、父母与学生三个主体间的习惯养成,也是家校共育原则中的一条重要规律。一方面,父母和教师的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习惯,另外一方面,孩子的习惯也会带动父母和教师的习惯。也就是说,儿童习惯的建构,首先是他者的推动,其次是自己的建构,最后是双方的互相建构。成人的习惯养成则完全可以在进行价值澄清后,进行自我的主动建构。
  好习惯看起来是个人层面的素养,但是众多个人层面的提高,必然对社会层面产生重要的贡献。同时,心理学上的“共做效应”指出,如果有进行相同活动的其他人在场,当事人的作业绩效会有所提高。反应在养成个人习惯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集体活动来加强个人层面上的习惯养成或行为改进。所以,以家校合作共育为切入点,从“共育”到“共做”,把习惯养成延伸到校外,以集体活动的路径,通过为社区、社会服务等等,可以让习惯养成更为高效。   4.反思反馈原则
  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就在于人具有自我意识,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调整与改变。在习惯养成方面,如何发挥人的自我意识的作用,通过自我反思的方法,及时监控进展情况,及时进行自我反馈,是不
  可或缺的一环,也是非常重要的
  原则。
  反思,意味着自我监督、自我提醒,主要是通过自我约束来促使习惯养成。通过日记、图表或网络等不同的记录方式,及时了解自己在培养新习惯或者克服坏习惯方面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哪些因素制约和影响习惯养成,这样可以把希望培养的习惯更快地转变成自发自动的行为,也可以及时发现哪些因素制约和影响坏习惯的改正,从而加速坏习惯的改正。
  奖励与惩罚,是通过外部的刺激,来加强反思的效果,推动养成好习惯、克服坏习惯的做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适当的奖励与惩罚在习惯养成中具有一定作用。尤其是在确定目标之后采取相应行动,自觉地养成某种习惯或者改正某种坏习惯时,奖励与惩罚具有促进或者制止行为的
  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奖励和惩罚是源于自我还是来自外部,我们都不能无限夸大奖励与惩罚对于习惯养成的作用。因为如果只是依靠外在的奖励而缺少内在的动力,任何习惯最终都是难以坚持的。所以,奖励和惩罚可以作为一种调剂,而不应该把习惯变成某种奖励或惩罚催生的条件反射般的产物。只有寻找并认可了某种习惯的价值意义,只有在我们是为了习惯本身而去培养习惯,所养成的习惯就是给我们的最大奖赏时,我们的习惯养成才能最快成为自觉、自发、自动的行为,习惯才会真正稳固。
  5.融合整合原则
  就像人是一个整体的人那样,教育也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在任何教育中都没有一件事情是孤立的。习惯养成也不例外。
  习惯养成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到成效的工作,所养成的习惯又会在生活、学习或工作的方方面面,以不同形式体现出来。所以,在养成习惯中,一方面必须融合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必须整合各方资源,才可能有效地坚持下去,才可能把养成工作做到实处。
  融合,是指习惯养成必须与学校教学中的各种课程融合,尤其是以各学科的综合课程作为抓手,以各类实践活动作为依托,才能融入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还需要和儿童生活相融合,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合,和核心素养要求相融合。习惯养成也必须与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各类事件融合,无论是阅读还是旅行,小到完成一天的作业,大到制定并遵守家庭与学校的规矩、规章、制度,都要注重习惯养成。只有这样的融合,才能在点点滴滴中渗透思维习惯、行为习惯等一系列的养成工作。
  整合,是指一个人的习惯养成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养成的过程中也必须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各方面的力量进入习惯养成工作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前面在“家校共育原则”中特别指出的学校和家庭两方的力量之外,还有各种社会上的资源和力量,也可以积极调动起来加入其中。比如,当学生在外出郊游时,趁学生兴奋的时候,进行排队的习惯养成,比平日的叮嘱一定更为印象深刻。比如我们启动的“每月一事”电影课这一类公益项目,以电影这一特殊形式强化学生对习惯的认识,对于澄清习惯的价值具有特别的作用,等等。
  6.持续有恒原则
  习惯,隐含在日常生活的举手投足之中,习惯养成,是一个需要意志与坚持的马拉松。不仅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习惯的改变也是一件慢功出细活的事情。无论培养新习惯也好,改变坏习惯也罢,没有什么“神药”和快速疗法,这不是一个毕其功于一役的百米冲刺,而是细水长流、水滴石穿,如同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告诉我们的那样,坚持才是形成习惯的最伟大的力量。
  习惯养成的过程,其实也是锻炼意志力的过程。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意志力对人的行动和习惯养成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一是发动作用,即推动人去从事达到一定目的、养成某种习惯所需要的行动;二是抑制作用,即制止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欲望与行动,改掉某种坏习惯。可见,没有意志力就没有人的自觉行动,也不可能有习惯的真正养成。新教育实验的“每月一事”,把人生最重要的12个习惯主题,通过较少的核心习惯和较多的细化习惯,在整个中小学阶段不断重复,螺旋式上升,反复强化,就是贯彻了持续有恒的习惯养成原则。
  (二)习惯养成的方法
  在一定意义上说,习惯养成的六条原则,也是习惯养成的六个步骤,也就是习惯养成的基本方法。
  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个体的一个新习惯如何养成、一个坏习惯如何改正和我们如何推进“每月一事”项目,开展一个群体的习惯养成工作,在操作中又分别各有侧重。
  1.如何养成一个新的习惯?
  塑造人,是从塑造习惯开始的。养成一个新的习惯,意味着一段新的旅程的开启,一个新的生活的开端。叶圣陶先生不仅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习惯,同时,他也认为有两种习惯是“养成不得”的,那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以及“妨害他人的习惯”。所谓“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其实就是没有好的习惯,也没有明显的坏的习惯,无所用心、无所事事。
  英国学者迪安提出的习惯养成的“WOOP法”就是以目标(愿景)明晰为原则的方法。所谓WOOP指的是“愿景”(Wish)、“结果”(Outcome)、“障碍”(Obstacle)和“计划”(Plan)。首先是写出愿景,即写出想培养的习惯。这是用美好的目标来激励自己。接着写下结果,即习惯养成后会带给你的最好状况,这是用美好的成果来鼓舞自己。如准备培养早睡早起的习惯,就可以想象早起以后可以不那么匆匆忙忙地赶上班,可以从容地读书写作等。第三是写下障碍,即列出养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困难,对新习惯的形成所遇到的困难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而且要有相应的克服办法,避免遇到困难措手不及的状况。最后需要制订一份详细的计划,即执行意向,就是要有非常具体的行动方案,有实实在在的清晰过程。如不应该说“我要更友善”“我要减肥”,而应该说“如果我看到有人向我问路,那么我就会帮忙”或者“如果我准备今天多吃一些,那么今天我应该更多一些时间运动”等等。   这些年来,我们在研究、推广与践行的过程中,也总结出了一套养成新习惯的办法,通常分为澄清价值、设定目标、制订计划、有效执行、相应奖惩、悦纳坚持
  六步。
  以每天运动的习惯为例,我们可以明晰这六步的执行要点。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是2004年举行的“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叫响的口号,倡导运动与健康的生活理念。前两句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清华大学已经提出,阐明了每天运动的习惯对于人的身心健康的价值。那么,无论是对于除了体育课外没有任何运动习惯的学生来说,还是对于连体育课都没有、更没有运动习惯的成人来说,究竟应该怎样养成每天运动的习惯呢?
  第一步,澄清价值。充分认识运动的意义,了解运动对于日常心态、思维发展和最终成就的正向影响。2015年《拓展生命的长宽高》的新教育年度主报告中就曾经系统阐述了运动对于健身、启智、养德、强心、强国的意义。认识到身体对于生命成长各方面的价值,意识到个体达到最佳健康状况所造成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上的影响,让准备养成新习惯的人从内心油然而生动力。
  第二步,设定目标。比如,为自己明确树立“每天运动一小时”的目标。
  第三步,制订计划。有了目标,就需要具体的计划和方案来保证。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优先选择自己最喜欢和擅长的运动,无论篮球、乒乓球、排球,还是游泳、太极拳等。选择时要注意运动的条件,尽可能结合兴趣选择方便易行、相对简单的运动项目。如果所选项目受天气、场地、器材等外在因素影响较大,要同时有备选项目,如跑步、打拳、舞剑等,尽可能从外在环境上保证计划实施不会间断。其次要考虑循序渐进。对于没有运动习惯和经验的人来说,一开始就每天运动一小时可能难以实现,可以从20分钟开始逐步适应,一直到能够坚持完成计划为止。
  第四步,有效执行。计划不落实就是空话。如何落实计划,有效地执行,关键是及时检查。自我记录是及时检查最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每天的日记,也可以通过在醒目处张贴图表的办法,或者用记录时间的仪器等,及时记录自己完成计划的情况,随时提醒。
  第五步,相应奖惩。无论成人还是儿童,一旦是自己主动想养成某个习惯时,都可以按照自己完成计划的情况,给自己一些小小的奖励或者惩罚,如按照完成每周、每月、每季度、半年、一年的不同时间,分别给予自己不同的奖励或惩罚,对自我进行肯定或训诫。同理,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无论是教师还是父母,一旦是希望通过教育让学生或孩子进行良好的习惯养成时,也可以根据他们完成任务的情况,给予从物质到精神的适当奖励或惩罚,如奖一朵小红花、奖一本好书,请当事人当众介绍自己的经验,或
  扣除多少小红花、请当事人反省
  等等。
  第六步,悦纳坚持。一个新的行动是否能够真正养成习惯,一个刚刚养成的新习惯能否成为老习惯使自己得到真正的改变和成长,取决于新习惯能否真正让我们满意,新习惯有没有改善我们的生活。因此,在培养新习惯的过程中,一方面,哪怕是偶尔中断习惯,也要学会欣赏已经取得的成绩,悦纳正在新生的自我。这样一来,“我们就像是从潜意识中收到了我们正朝着正确方向的信号”,往往就会继续巩固,长期保持。反之,即使我们明白新习惯对自己的意义,放弃的可能性还是会比较大。另一方面,正视自我,不找借口,努力坚持。新的习惯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比如在养成每天运动一小时的习惯中,天气不好,身体不适,时间紧张,等等原因,都是不运动的“好理由”。偶然的不运动可以理解原谅,如果不断地给自己找理由,就算形成的新习惯也会中断。尤其是在新习惯养成的早期,尽可能不为自己找任何借口。天气不好就在室内运动,身体不好就进行轻微运动,时间紧张就适当缩短时间等等,直到动力定型形成,一天不运动时身体会觉得难受,会感到若有所失,那时自然不会经常给自己找借口,那时习惯也就真正养成了。
  2.如何改掉一个坏的习惯?
  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之一,就是改掉坏习惯。
  1985年底,美国宾夕法尼亚洲东北部地区的一家电视台做了一个有趣的调查。他们让观众给心理学家打电话,说出他们的新年计划。213名各行各业的人参加了这个活动,大部分人的计划都是要改变以前的坏习惯,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新年计划与减肥(38%)和戒烟(30%)有关。几个星期以后,研究人员开始跟踪这些人是否在执行他们的计划,结果发现,第一周的成功率只有77%,第二周66%,一个月以后55%,六个月以后只剩下40%。其实,这个数据本身还有很大的水分,因为这是一次自我报告的研究。【(美)都希格著,吴奕俊等译.习惯的力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第228页.】
  这个实验说明,改变习惯非常困难,那些根深蒂固的习惯
  更是很难改变,这就是所谓积
  重难返。
  改掉一个坏习惯的最简单方法,其实就是用养成一个新的好习惯来替代它。无论作为学龄儿童,还是成年的教师或父母,我们养成一个新的习惯,也往往与改掉一个旧的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改掉坏习惯的方法,可以称之为替代法,具体操作方法,如同上面养成一个新的习惯所述。
  但我们还是会遇到一些需要直接改正的坏习惯。最典型的比如戒烟,人们通常可以在戒烟的同时,用新的习惯代替。因为改掉一个坏的习惯往往是与养成一个新的习惯联系在一起的。养成新习惯的困难,往往也在于改掉坏习惯的艰难。所以,懂得改正坏习惯的方法,对于养成新的好习惯本身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步,深刻认识危害。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坏习惯的害处。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改变坏习惯却是一个非常困难和痛苦的过程。所以,对应着习惯养成的价值澄清原则,在改变坏习惯之前,应该以阅读图书、观看影像、当面交流等方式,对坏习惯的危害有充分而深刻的认识。
  在认识坏习惯的危害时,也不妨想象改变以后的情景。这就是心理学的思维“情感承诺法”。纽约大学心理学家埃莱·奥廷根的一项实验发现,让实验对象充分想象一幅积极愉快的画面,即改变了坏习惯,养成了新的好习惯以后的好处,同时想想目前坏习惯带来的种种麻烦,把幻想和现实进行比较,对于改变坏习惯会取得很好的成效。   第二步,加强改变决心。认识到危害,如果不痛下决心改变,也是无法真正做到改掉坏习惯的。从理论上讲人们的行为总是按照行为主体的意愿来进行,意向应该是人的未来行为的“最强预言者”。但事实上,人们的日常行为往往是高度自动化的,只有那些偶然的,一年之间只有几次发生概率的事情,意向才能够真正说了算。心理学家认为,习惯与意向之间完全是“一场不公平的较量”。也就是说,一般而言意向总是败给习惯,因为“根深蒂固的习惯具有强大的威力”。所以,当坏习惯与改正习惯的意向真正短兵相接的时候,只有真正下决心改变坏习惯,用强大的意志力确保意向的实现,意向才可能最终成为胜者。人毕竟是自己行为的主人,改变的关键在于是否真正下定了决心。一旦下定决心,意向就能转化为意志,就能激发出促成改变的关键力量。
  第三步,采用科学方法。人的习惯养成非一日之功,改变习惯也非一日之力。根据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研究,科学地攻克困难,就会降低难度。如前第一步所说的“情感承诺法”一样,在具体改变习惯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方法可以采用。
  循序渐进法。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可能会对于改正习惯意志力不足,因此明白坏习惯的后果时,往往会痛下决心,可是大刀阔斧地做时,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最后往往半途而废。如果采用循序渐进法,小步子不间断,通过不断积累战胜自我的成就感,最终彻底改变坏习惯。如对于有网瘾的学生来说,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从毫无节制变为每天限制时间,逐步减少时间。
  厌恶疗法。心理学的厌恶疗法是采用条件反射的方法,把需要戒除的目标行为,与不愉快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反射,以消退目标行为对患者的吸引力,使症状消退。如采用橡皮圈疗法,在自己的手腕上佩戴橡皮圈,当出现坏习惯的念头或者开始坏习惯时,立即用橡皮圈弹击皮肤,让疼痛感提醒自己不要出现坏习惯的行为。
  改变环境法。环境经常会影响我们新习惯的形成和坏习惯的改正,尤其是不良的环境会造成诱惑,成为坏习惯的温床。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需要有抵制诱惑的心理准备,更换有利的环境,有助于我们远离诱惑,从而改变坏习惯。如我们想减肥,身边却蛋糕、薯片、啤酒等食品无处不在,此时我们就应该成为环境的主人,而不是环境的奴隶。我们可以收拾物品,让食物从眼前消失。当然,这是一种对意志力比较薄弱的人有效的方法,也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需要结合着其他方法一起使用。
  此类的方法还有很多。在遇到特别难以改变的坏习惯时,可以研究这一类习惯的深层原因,从而寻找对症下药的办法。
  第四步,团队协力共作。无论是改变旧的坏习惯,还是形成新的好习惯,朋友的共同参与或关注监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根据心理学发现的共作效应,如果有其他人在场和自己进行相同活动,当事人的作业绩效会有所提高。如几个朋友相约一起戒烟,改掉吸烟的习惯等等,团队的力量会远远大于个人的力量。如果实在找不到一起改掉坏习惯的朋友,就可以邀请他们作为见证人,监督自己的行为,甚至可以与朋友下一些小小的“赌注”,有一些小小的奖惩办法,让外界的友善刺激,激发并鼓舞起自己改变坏习惯的勇气与恒心。
  幸福不会无缘无故从天而降。坏习惯也不能够自然而然地轻松改变。但是,没有改变的痛苦,也不会有改变后的幸福。每个人都应该好好检查一下自己身上的坏习惯,然后下决心逐步改变。
  3.如何切实推进“每月一事”?
  推进“每月一事”,是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之一,也是新教育实验关于习惯养成的独特创新。“每月一事”虽然不完全等同于习惯养成,但“每月一事”确实是习惯养成最重要的方法,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缔造完美教室的重要路径。
  “每月一事”是一个包含着多种课程的项目,每一个主题都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小小课程系统。它始终处于动态生成中,不断被执行与落实,也不断被创造、丰富和完善。它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家校生活的节律,梳理学校的各种仪式、庆典、主题班会等各种活动,融合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等,整合多方相关资源,每月开展一个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明确有序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从把教育生活变得完整而幸福入手,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促成人格建构,创造幸福完整
  的人生。
  我们做“每月一事”项目,不是需要实验师生为这一个项目单独造一条高速公路,而是首先要用“融合”的方式,如同前面所阐述的“融合整合原则”那样,让“每月一事”与其他九大行动产生深刻的联系,发挥融合的强大效应。甚至可以说,“每月一事”首先需要与新教育的各大行动之间深度融合,只有这样,所做出来的才是新教育的“每月一事”。比如,“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培养卓越口才”本身就是十大行动中的三个,而它们背后隐含的阅读、自省、沟通这三点,本身就是“每月一事”的三大主题,同时其他所有主题也需要通过阅读来认知,通过写作来省悟,这些只能在教育生活中彼此编织、有序融合在一起,才能相得益彰。还比如,“每月一事”和“完美教室”,看起来是两件事,但事实上没有“每月一事”的习惯养成,就没有“完美教室”里的生命绽放。
  当然,“每月一事”还必然和儿童生活相融合,和教育内容融合,和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合,和核心素养要求融合。只有这样把教育视为整体,把“每月一事”视为切入的角度,以牵一发动全身的整体意识去以整合课程来规划和落实,才能真正做好新教育的“每月一事”。
  (1)“每月一事”的主要内涵
  “每月一事”项目的设计,主要从习纲主题、目标指向、习目专题和每月事名四个部分展开。习纲主题,指希望养成的习惯;指向,指希望通过习惯养成而形成的品质;习目专题,指按照递进关系把每个习目细化为低、中、高三个层次;每月事名,指以适合年龄阶段的一件小事为起点。就这样从一件又一件小事出发,螺旋式上升,在生活中反复锤炼,最终养成良好习惯,形成相应的品质。(如下表所示)
其他文献
2014年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表彰的全国先进集体中,江苏省淮安市车桥初级中学榜上有名。地处苏北偏远地区的一所农村中学能被“选中”,车桥初级中学校长宋正标功不可没。  以荣誉为起点,继续前行  宋正标,中学化学高级教师,淮安市学科带头人,2007年省教育厅公派英国交流学习。任淮安市车桥初中校长以来,他坚持以人为本,秉持“循环——差异”教育理念,学校教学成果突飞猛进,成为淮安市品牌学
周翠萍:  教育承担公共产品及服务之责  周翠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原理、教育政策。  《教育》记者:近年来,花钱买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它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周翠萍: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公共治理理论,主张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等,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倡导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与政府一起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重新定位市场、社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  教育是公共产品
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也是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高中生,心理发展有成熟和幼稚、独立和依赖、自觉和盲动等诸多矛盾并存的特点,由此而引发的心理问题,有学生自身身心发展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当然家长的因素也不容小觑。  家庭因素导致的学生心理问题  从参加工作后,我除了正常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外,就是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近9年的时间里,我处理过无数学生的心理咨询案例,其中由于家
陕西省山阳县地处秦岭南麓大山深处。据史料记载,山阳建县距今已1700余年的历史,境内群山绵亘,寺刹林立,自古儒教士族相兼,学风尚好。山阳城区一中,校园是解放前的老校址,历尽百年变化,2009年7月由前身为“山阳城关二小”过渡改建而成。学校注重抓常规,以教研创特色,2013年成功创建为省级“文明校园”,2014年荣获“全国课题先进实验学校”“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2014年12月5日,《教育》记者
北京市十一学校是一所拥有初、高中的完全中学。2010年被批准为北京市综合改革实验学校,2011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深化基础教育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验项目学校”。2013年高考,首届走班选课的363名学生参加高考,650分以上199人,北大清华录取人数达到81人,均列北京市前列。与此同时,更多学生走进剑桥大学、多伦多大学、莱顿大学等欧美名校,以及港澳大学,在全球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大
科学技术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引擎,只有在研发上加大投入,才有可能让科研成果频出并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推动一个国家成为创新型的国家。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特征是: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对国外技术依存度指标在30%以下、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在2%以上。但是,中国现在的这三个数值前两个分别是40%、50%,还达不到创新型国家的标准。不过,我国目前研发投入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已达到2%。  (摘自
1.你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怎样的?  答: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自己想爱的人。  2.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答:音乐。  3.你最恐惧的是什么?  答:失去亲人。  4.你目前的心境怎样?  答:对自己期望值太高,有点焦虑、急躁。  5.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的是谁?  答:母亲。  6.你认为自己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答:在别人最需要你的时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7.你自己的哪个特点让你最觉得
湖北省竹山县得胜镇庙垭小学师生先后搜集了老家具、老农具、老服装、老照片等近300件物品,在校园内建成50余平方米的“民俗馆”。民俗馆里,展示的都是庙垭村本土之物,然而,串联起的却是一段庙垭村的历史。建“民俗馆”,让孩子们感受地方民俗文化,寻找到自己的根。学校还定期开展民俗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以传承艺术瑰宝,培养孩子们爱国爱乡的情怀,使孩子们全面了解地方文化遗产和特色民俗。  摄影报道/朱本双 杨明军
浙江省金华市荣光国际学校位于“浙江之心”——金华市婺城新区,是由企业和民间共同投资的一所民办全寄宿制国际学校。荣光国际学校是一所追求教学个性、激发学生快乐的学校,也是一所讲究礼仪、崇尚劳动的学校。学校以发展眼光办教育,在国际化办学、课堂教学改革及培养学生个人素质方面张显现代教学领导力,成绩斐然。  打造现代教育的“浙江之心”  学校创办于2012年9月。作为金华市目前投资规模最大、办学条件最现代化
好习惯让孩子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坏习惯让孩子一辈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小学一年级,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节点。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处于对老师和父母的崇拜阶段,是良好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  2015年,结束了在北京两年的访问学习,回到可爱的家乡诸城,我拥有了一间一年级“红月亮”教室,孩子是小月亮,父母和老师是大月亮。我们心中有一个美丽愿景:希望红月亮家族的每一位成员,穿越小学六年的岁月,能够养成良好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