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改革实现道德的回归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shagua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种种反教育的功利追求,使教学实践中存在大量的“违道”“缺德”现象,口号与实践、理念与行为两张皮。课堂改革的道德底线在哪里?教育需要返回本源,遵从规律与良知的呼唤,实现道德的回归。道德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革命,它强调“基于道、合于德”,让课堂遵循规律,坚守公平公正,保障每一个儿童的合法权益,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道德课堂既是理念,又是实践行为,是课堂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课堂教育 改革 道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226-01
  又一次学校组织的课堂观摩活动。几个学科的课都推进顺利,不乏精彩环节。上课的老师志得意满,管理层干部也沾沾自喜。可是,几个课堂上反复出现的细节,却总让人感到不舒服……
  比如课堂发言交流。几乎所有老师都经常说:“会的请举手!”为什么是“会的请举手”,而不是“有疑问的请举手”“还不会的请举手”呢?
  这至少反映了三方面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着眼点,更多地集中在自己的教学预设上,按照预先设定的教案提出要求,举手的就指名发言,然后借学生的发言做跳板,尽快向下一个环节过渡。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程序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至于学生到底学会了没有,多少学生学会了,多少学生还没学会,还没成为老师关注的重点。
  (2)教师的教学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优秀学生身上,而不是大多数学生,更不是少数后进学生。优秀生理解了,教学就继续向前推进;其他学生没理解怎么办,还没引起教师高度重视。
  (3)教师的主要意图,是按照预设完整展示自己的精彩设计,博得评委、观众的好感,而不是以学定教、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我们天天强调“以生为本”,这样的课堂是“以生为本”,还是以教师的课前预设为本?
  我们经常高喊“面向全体”,这样的课堂是“面向全体”,还是面向少数优秀生?
  再比如小组学习成果展示。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合作已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完成后要展示交流成果,但一个班五六个小组,课堂上时间紧,不可能所有小组都展示,到底该让谁来展示?是哪个组先完成了就把机会给谁,还是哪个组举手高、要求强烈就给谁?是哪个组成果最丰富最有特点就给谁,还是哪个组合作最不成功、问题最典型就给谁?分配展示机会,老师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经常看到的是,哪个组先完成了,哪个组小手举得特别高,就会优先获得展示机会。能在全班展示的,大多是合作比较成功、水平比较高的小组;而那些水平比较低、问题比较多的小组,一般抢不到机会。
  为什么会这样?老师考虑更多的,是课堂展示的精彩程度,而不是尊重每个小组的展示权益,给予每个小组公平的展示机会。很少有人想到,展示越不成功,暴露出的问题越多,指导的针对性才越强,展示才越有意义。
  这反映了什么问题?教师关注更多的是自己教学推进的效果,而不是展示机会的分配是否公正合理,学生本应享有的展示权益是否得到了充分尊重。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个不起眼的细节,反映出来的却是深层次的理念差异。
  就是这一个个细节,推动着我们的课堂进程,引爆了课堂精彩,却屏蔽了深层次的问题。
  本来,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权益和愿望,这是国家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追求。但是,会的举手,不会的就可以不举手,不举手就没机会发言,存在的疑惑、问题就很难被充分关注,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怎么办?难道不正是我们的精心预设、精彩的课堂演绎,剥夺了他们本应享有的学习权益,使他们一步一步沦为后进生的?爱闹的孩子多吃奶,表现突出的学生获得更多的展示与指导,难道不正是我们这样的教学策略,加速了学生的两极分化?这些学生的家长同样向国家纳税,同样向学校缴费,本应享有同等的发展权益,可为什么却成为被忽视、甚至受歧视的弱势群体?这样的课堂是不是很“缺德”?
  是那些急功近利的课堂追求,使我们迷失了心性,背离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初衷。
  遗憾的是,这样的“违道”、“缺德”的课堂,还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流。
  课堂教学改革的道德底线是什么?是尊重教学规律,是尊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径有千条万条,但无论如何都不应突破这一道德底线。
  充分尊重教学规律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切实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权益,着力打造“基于道、合于德”的生本道德课堂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
  所谓“基于道”,就是尊重规律,以教学规律、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点。
  所谓“合于德”,就是强调课堂教学所有活动都不能违背公正、公平等最基本的道德标准。
  (1)“独立自学”,是学习活动的起点,安排在同伴合作、教师点拨之前,由学生自主规划学习活动起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先进行充分的自学尝试。
  (2)“交流互学”,学生独立自学取得一定成果,有所思、有所得、有所疑,产生了交流分享的需要之后,在固定的学习团组中进行交流,分享收获,互学共研,解决疑难,共同提高。
  (3)“点拨助学”,在学生自学互学的基础上,教师适时介入,高起点精要点拨,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层次。
  (4)“反思悟学”,学习任务基本完成后,给学生留出“黄金两分钟”时间,指导学生内省反思,梳理思路,总结得失,感悟规律,完善提高。
  该流程中,学生、同伴、教师这三大要素,以学生学习活动为轴心组成了一个发展共同体。其主要特点有以下3点。
  一是以自主学习为主,同伴互助为辅。
  二是教为学服务,教师高起点点拨,促进学的层次提升。
  三是充分发掘学习主体的内因作用,注重自学体验感悟与内省反思提升;同时又注意同伴合作、教师点拨的外因推动,实现了外因、内因的良性互动。
  我们试图通过这样一个流程,引导教师转变理念,尊重学习规律,消除“教师霸权”,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理念落到实处,实现教会学生学习的核心目标。教会学生学习,才有利于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才是对儿童发展权益的真正尊重,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所有学生都能分享到课堂改革的实惠。这样的课堂改革才是“基于道、合于德“的改革,才能接地气,才有普遍意义,能真正引发课堂教学的深刻革命。
  参考文献
  [1] 追问:课堂改革的道德底线在哪里?.2013年素质教育论坛.
  [2] 李华强.关于初中生道德底线教育的探究[J].教育技術研究,2010(10).
其他文献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其在高考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由于学生基础与层次各不相同,教师在同一课堂中应该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写作能力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后颅骨修补的时机。方法 2013年12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87例重型颅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后(术前GCS〈8分)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实施颅骨修补术的
匈奴人是最早登上蒙古高原历史舞台的伟大民族之一。在文化艺术方面,堪称我国北方游牧民族草原文化的开拓者。匈奴人没有创制自己的民族文字,在历史上留有记载的民歌很少,现
期刊
大数据的含义在 1998 年就有学者提出过 , 只不过在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 , 这都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密切相关。大数据产生的数据前提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 , 这些数据信息技术又
作者简介:许燕,女,1982年生,山东烟台人,主要从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李斌,女,1980年生,辽宁盘锦人,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张维佳,女,1985年生,辽宁鞍山人,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钟鸣,男,1985年生,辽宁大连人,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丁颢(通讯作者),女,1978年生,吉林洮南人,主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新形势
现如今桥式起重机广泛应用在各种生产活动之中 ,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起重机的使用效率和安全,就要做好故障维修和日常保养工作,针对起重机可能出现的各类故障问题,
研究了一种可快速辨识脉冲风洞中试验模型所受动态载荷的方法。给出了载荷、系统单位脉冲响应函数、天平输出三者的时域离散化模型,指出后者是前两者线性卷积的截断;将天平短
土地登记不仅在于土地产权的公示、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还在于对土地进行有效管理。我国现行土地登记制度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弊端:土地登记的法律概念存在缺陷,土地
针对图书馆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几点问题,给出了云计算系统框架,阐述了3层的主要职能及应用范围。同时,结合图书馆分析了MapReduce编程模式,实现海量图书信息资源并行处理,介绍了基
2016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稳定向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加快,农民收入继续稳中较快增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网络空间的“三农”舆情也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