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术在头面部外伤性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早期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fei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在头面部外伤性软组织缺损早期应用扩张术的效果。

方法

对18例头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一期清创,缺损旷置或者简单的采用头皮刃厚皮片移植覆盖,同时在缺损旁边埋置扩张器;二期扩张皮瓣局部转移修复缺损创面,观察治疗效果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18例头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共埋置22个扩张器,平均扩张时间74.3 d(53~96 d),术后随访平均时间为15个月(3~67个月)。所有的扩张皮瓣均成活,色泽、质地和外形均良好。除1例扩张器出现感染外,未出现其他扩张器相关并发症,感染发生率5.56%。

结论

头面部外伤性软组织缺损早期进行清创,埋置扩张器,二期扩张皮瓣修复缺损,不仅能减少不必要的供区损害,获得相同或类似的组织修复,同时并不会增加感染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颌颈部皮肤超量扩张预制皮瓣进行面颊部亚单位美学修复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靠近面颊部损伤区域的下缘即颌颈部埋置单个容量为100~150 ml的扩张器,对其进行3~5倍额定容量的超量扩张,平均约4个月完成扩张;间隔约半个月后进行面颊部损伤切除,扩张皮瓣转移修复缺损,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17例面颊部损伤均成功修复,随访3~12个月,皮瓣颜色、质地与周围匹配且能够进行正常的表情活动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鼻中隔软骨辅助自体肋软骨综合矫正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手术方法,以及术后效果。方法对18例先天性单侧唇裂鼻畸形患者采用开放式入路,充分暴露出畸形的鼻翼软骨和偏曲的鼻中隔软骨。取出部分鼻中隔软骨辅助自体肋软骨,构建成相应部位的软骨移植物,对鼻小柱、鼻尖、鼻翼和鼻背的形态进行修复重建。术后连续随访6~12个月。结果18例患者鼻外形恢复正常,伤口无明显瘢痕,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鼻中隔软骨辅助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兔下颌骨牵引区新生骨骨密度和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日本大耳白兔30只,双侧下颌骨截骨植入牵引器后随机分成高压氧治疗(HBOT)组和非HBOT组。均经过5 d潜伏期后,以0.8 mm/d速度连续牵引10 d,停止牵引进入固定期。HBOT组在术后给予HBOT直至牵引结束,非HBOT组不行高压氧治疗。分别于固定期7,14,28 d处死动物,取材检测牵引区新骨生成情况、骨密度和生物力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估基于渐进式自动优化算法的Auto-Planning模块应用于鼻咽癌VMAT计划自动设计的效果。方法选取13例已完成的鼻咽癌VMAT计划,使用Auto-Planning模块重新自动设计全部计划。采用统一的自动计划模板仅完成一轮自动计划优化,不进行人工干预。将自动生成的治疗计划与临床应用的手工计划进行剂量学比较,配对t检验差异。统计应用Auto-Planning模块完成自动计划设计所需的时间。
目的探讨经均质化脂肪提取器获得的不同粒径大小的脂肪颗粒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美容就医者共68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8岁。肿胀麻醉下,吸脂针抽取大腿前、外侧脂肪颗粒,经过均质化脂肪提取器筛分纯化,获得颗粒大小均匀一致(粒径分别为2.00、0.90、0.50、0.28 mm)且无纤维条索组织的脂肪颗粒。根据脂肪颗粒大小选择与其相对应管径的脂肪移植针及注射层次,随后在面部软组织不足或凹陷处进行多点、多隧
目的探讨皮肤扩张术在治疗面部先天性巨型黑色素细胞痣(巨痣)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面部扩张皮瓣修复面部先天性巨痣患者7例,包括单次扩张和重复扩张。利用部分切除加软组织扩张术的方法分期完全切除患者面部的巨痣。手术遵循合理设计、注意无瘤操作和无张力原则;多个扩张器使用时一定要将扩张器彼此贯通,减少包膜形成,有利二期手术皮瓣转移。结果7例病灶均位于面部,巨痣均完全切除,面积7 cm×5 cm至15 c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