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一带一路”营商环境,提升中国国际“软实力”

来源 :丝路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uuper4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十九大以来,随着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营商环境的优化成为改革攻坚克难的重要“发力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多来,诸多理念已经转化为行动,产能合作正从愿景转化为现实。从2014年开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超过利用外资规模,已经成为商品与资本双输出国,需要不断提升国际竞争的“软实力”。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与“一带一路”再开放战略对接。让中国企业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更有活力,无疑是整个中国经济“软实力”的跨时代锻造。为此,2019年的两会上,最热的词汇就是优化企业的营商环境,各级政府也把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作为头等大事,力求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抓住又一次发展的难得机遇。
  “一带一路”产能合作迫切需要优化营商环境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中国积极参与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并发起成立了国际多边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完全按照国际规则运行,极大促进了全球民生福祉的基础设施保障。近几年亚投行能快速扩容,离不开广泛的国际信任和支持——截至2018年底,亚投行成员国已达80多个,在十几个国家开展项目,接连获得三家国际评级机构最高信用评级——证明越来越多国家开始真正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强化了中国在世界上“和平发展”的形象认同。
  有了亚投行的鼎力支持,中国企业参与沿线同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营商环境上有了极大的改善。中国改革开放40年,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和技术知识储备,足以应对新市场的挑战,也为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赢得了广泛的好评。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修好高速路、可跑中国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应该积极参与产能合作,让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通过企业经营的国际化,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过去几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同家和中国通过多种形式,打造了很多工业园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很多中国企业也尝到了“走出去”的甜头。除了更加广阔的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同家富饶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当前世界经济依然存在很多深刻的结构性问题,逆全球化思潮泛起,特朗普政府更是不惜通过贸易战转嫁自身经济问题给发展中国家,这些都直接恶化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营商环境。同时,中国企业的国际经营和开拓经验远不如欧美老牌工业化国家企业,必然在涉外贸易、投资、法律上遇到诸多新问题,也让产能合作伙伴国的政府和企业心存疑虑,这都是中国企业海外营商环境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因此,中国—方面应更加坚定不移地走全球化的道路,同各方优势互补,共同改变传统世界格局中不合理的“游戏规则”;另—方面,中国应理性客观认识自身国际化经验的不足,多层次、立体推进双边或多边合作,以为企业优化营商环境为契机,积极寻求双赢、多赢的产能合作新局面,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各同的共同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
  “一带一路”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综合的立体工程
  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必须考虑当地国家的营商环境:个别沿线国家政局与政策不稳定,政治风险突出;还有更多国家政策体制、法律法规、宗教文化与我国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企业相关投资和合作面临潜在风险。对于中国政府而言,如何能将外交、贸易、产能、投资、金融等领域的政府支持,有机的融合起来,共同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并通过多种渠道与沿线国家的政府和司法机构有效沟通,是一个持续的立体工程。
  以我个人过去几年参与“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具体项目的经历来看,以东亚儒家文化为背景的日、韩企业,在国际项目的竞争中更有经验。同样是复杂的营商环境,日韩企业整合各自政府提供的综合支持能力更强。日韩政府各涉外机构在配合上也更有针对性、更务实,这些都需要耐心学习和体会。—方面中国拥有世界上执行力最强的政府,能够综合考虑风险和收益,另—方面国际贸易、对外投资是一个新领域,我们还缺乏足够的综合“软实力”经验,在支持具体企业涉外投资活动上提升空间依然很大。换言之,提升“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企业的营商环境,需要加快完善国际贸易投资领域的顶层制度设计,整合外交,商务、金融、投资等部门的资源,构建和强化企业与政府间新的沟通模式,确保海外利益维护行为切实有效。
  毋庸置疑的是,“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的成功,是促进世界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创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从大航海时代开始,全球殖民主義盛行,“一带一路”沿线的很多国家以往并未取得可持续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缺少持续动力,归根结底还是本土企业和人才的养成机制不足,社会的营商环境优化不足。因此,“一带一路”中国企业的国际营商环境优化,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营商环境优化,是一个造福万代的综合立体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要想持续发展,必须“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刚各级政府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据世界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营商环境排名跃居全球第46位,较去年大幅上升32位,是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经济体之一。这些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完全可以有策略地介绍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邀请对方政府共同参与和探索。
  以建立权威第三方评价体系为例,“一一带一路”建设中需要多变化的贸易投资新秩序,需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客观评价一个国家的营商环境,至少要从科学角度出发,综合评价包括:人力资源、金融服务、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创新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内容,都直接关系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成本收益决策分析。
  工业园区建设是“一带一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窗口
  “一带一路”建设中营商环境的优化,需要中外政府共同努力,综合推进包括人力资源、金融服务、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创新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友好型政府建设,而通过推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主题工业园无疑是一个好的路径窗口。过去四十年,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经济增长奇迹,全国各地的工业园建设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阵地,具有中国特色的很多经验完全可以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借鉴。   很多建设经济特区和综合实验工业园,可以更好实现招商引资的目标,最大限度保护国际产能合作的顺利进行。因此,“一带一路”建设中,各国政府应该在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后,尽快将工作重点转向各类型产能合作工业园的规划和建设。而“一带一路”国际化工业园的建设重点,就是要加强中外政府的沟通合作,优化中外企业的营商环境,最大限度地化解企业的后顾之忧。
  自2003年起,中国对外投资规模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2015年对外投资额首次超过利用外资额,2016年达到19 61.5亿美元,由2002年的全球第26位跃升至2016年的第2位,而投资结构也从能源为主逐渐向工业领域转移,从发达国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因此,中外的产能合作需要中国制造业“走出去”并集聚发展,而境外工业园区是服务企业集群式“走出去”的最佳载体。
  中国丰富的工业园区建设经验,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区域经济间的竞争,各地方政府打造各具特色的营商环境,也促进了各具特色的工业化进程。中国是世界上工业园区类型最为齐全的一个国家,自贸区和保税区建设也有多个模式,所以这样的“中国办法”也是吸引很多亚洲和非洲国家都想参照中国经济特区的经验,开发建设本国经济特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主动切换心理角色,以前是积极引进发达国家资本和产能技术,现在要认真地换位思考。
  对于中国对外投资政策制定者而言,要鼓励国内多类型资本资金参与“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工业园的建设,并一视同仁地给予合法合理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如果说,“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得到了亚投行的鼎力支持,产能合作工业园的建设,则要更多依靠以丝路基金为代表的产业基金支持,這也是中国企业更好走出去的金融服务国际化升级。通过现代金融的产业基金筛选,确保那些有竞争力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做大做强,造福沿线国家的民生福祉。
  正如李克强总理多次指出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通过打造国际化、法制化的公平营商环境,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产能合作,可以更大限度激发国际市场活力、调动中外企业的积极性和社会创造力,扭转“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投资结构,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和资本,把政府资源更多倾斜多样化市场主体,打造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综合“软实力”!(许维鸿:中证焦桐基金首席顾问、“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专家委员)
其他文献
编者按:今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4月下旬在北京隆重召开。本届高峰论坛的主题是“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核心是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今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是全球瞩目的国际盛会。为此,本期封面故事聚焦产能合作、重大项目建设、投资环境、风险管控和安全保障等论坛热点话题,对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进行全面报道。  “一带
期刊
改革开放已走过四十年,未来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思路无疑要迈开更火的步伐,达到更高的高度。显然,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正当其时,更有条件在未来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抢跑”。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宽阔的视野  2015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粤港澳人湾区概念由此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被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期刊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带动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同家的共同发展,开肩了整个世界联动发展的历史新时代。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步伐亦不断加快,领域不断拓展,伙伴不断增加,成果不断显现。中国企业与中国制造走向全世界、开创共享经济新格局的道路也越走越宽广。  国际产能合作是全球化必不可少的经济现象  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诞生时起,资本便为利益驱使而奔走全球。生产技术、工艺流程、管理方式乃至制
期刊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五年多来,不仅开启了初见成效的全球治理实践新路径,而且正在为丰富和发展人类知识体系打造深厚的理论基础。“一带一路”理念蕴含着“变通”和“通变”的深刻哲理,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愿景提供了基础理论和顶层理论设计。以“一带一路”为平台的新型全球化话语体系需要开放多元、包容融合与叠加式的人文基础,为改造英美全球化模式做好思想和哲学上的准备。“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应该为人类带来福祉,
期刊
“一带一路”建设中,语言和文化的交流始终是重要的一环,是人文和经济贸易的前提。2015年,北京语言大学、国家语委原副主任李宇明教授就在《“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一文中,论述了语言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铺路”“搭桥”的重要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如何发挥语言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政策调研、语言规划研究、汉语教学及孔子学院的研究
期刊
当前,我国的复工复产的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然而,有许多中小微企业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3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国务院复工复产推进工作机制时强调,要想尽一切办法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生存下来。4月1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落实落细今年以来出台的支持企业政策措施,助力企业渡难关,特别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可以说,拯救中小微企业势在必行。  中小微企业的地位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
期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8年对外开放全方位扩大,共建“一带一路”取得重要进展。共建“一带一路”引领效应持续释放,同沿线国家的合作机制不断健全,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加快推进。在谈到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李克强强调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场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办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
期刊
近年来,中央企业不断加快国际化步伐,成为“走出去”的排头兵、先遣队、主力军(截至2018年底,中央企业在海外的法人单位超过1万家,在约18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运营活动,在“一带一路”沿线承担项目超过3000个)。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深化能源资源和国际产能合作等领域,承担着一大批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和工程,带动了沿线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中央企业在海外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在改善当地民生等
期刊
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合作—直以来都是中国对外合作的优先方向。其中,越南和我国地理位置毗邻、经济产业互补、社会文化政治体制相近,由于年轻劳动力资源丰富、参与多项自贸仂定等多重叠加优势,因此也是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的热选之地。2018年中国对越投资总额24.6亿美元,在越南112个外资来源地中排名第五位。据越南中国商会称,目前在越南已超过700家会员企业。  然而,越南毕竟尚处于市場经济转型时期,立法上的不完
期刊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稳步实施五年多来,得到沿线和相关国家、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一大批前期项目和成果落地,各方评价整体客观积极。但也要看到,部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由于战略竞争、意识形态等因素影响,其对“一带一路”的误解甚至抹黑还比较明显,这对其他国家舆论的误导效果不容忽视。除做好政策沟通等努力外,对美传播[作也亟待加强。  美国智库对“一带一路”的研究概况  美国智库对“一带一路”研究的变化,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