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打零工的“少爷”们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2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2003年6月,我的美国老公毕力被总公司调回国内,我也带着肚子里的小宝贝来到了美国伯克利的新家。
   我虽然已经两次随毕力到美国度假探亲,可加在一起只有短暂的两个月,还不够到处看看景色的,只能算是一个匆匆过客。这次,有了自己的家,要独立操持家里的事情,我才算真正要融入美国社会了。
   我已经怀孕三个多月了,毕力和我商量,不要我去找工作,等生下小宝贝再说。不过,他交给我一个艰巨的任务——他父母在距离伯克利200公里远的奎恩小镇有一处农庄,已经赠送给了毕力,但年久失修。他和我商量,如果我喜欢那里,就由我监督,彻底地维修一下,作为以后休息的“第二居所”。
   我和毕力坐80分钟的快速火车到了奎恩。在高度工业化的美国,这里被称为小镇,如果在中国,就是一个只有8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在大片大片白桦林的簇拥下,一幢幢漂亮的两层楼农舍均匀地分布着,居然还有一条两百多米的中心街区。大城市里的一切在这里都成了“微缩”的,只有一个工人的加油站,只有一个工人的修理厂……而且,好像什么都是在“兼职”来做,面包房的老板兼任“邮局局长”,小电器店的老板兼任镇长秘书,连一家小农机配件站的老板也兼任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是小镇市政设施的“大总管”,负责清理垃圾、维修道路、环境卫生、维护下水道等事务……
   只是,镇里的青壮年都跑到大城市去了,这里更多的是老年人、妇女和孩子。不过,在附近大城市工作的人们,很愿意在休息日回来为家乡人服务。这里每家都有一册《社区指导手册》,上面记有某牙医会在隔两周的周日上午回小镇为大家服务;某健身教练会在隔两周的周日上午回小镇教大家做健身操……包罗万象,都是从小镇出去的家乡人。可要记清楚,真够难的。
   我立刻被这里和城市中截然不同的恬静、平和、亲和吸引了。在美国,能在喧嚣的城市以外拥有这样一处属于自己的空间,也不是可以说着玩的。
  可是,那幢将近四百平方米的两层楼房子,还有那片据说将近半公顷的庄园,实在是破旧、荒芜得够收拾一阵子了。
   当然,不需要我动手干活。可是,在这座离伯克利这么近,交通非常便利的小镇里,可能这里的人还习惯于什么事都“农民式”地自己来解决,那些外来移民在这里没有人雇佣,临时找个雇工却成了大难题。
   小镇的木匠师傅答应承担修理屋顶、地板、楼梯和粉刷油漆的工作,他还帮忙找了一个工人负责修理所有的管道。但是,他们要求另外找人拆除需要修理的地方,帮他们清扫工程的废料垃圾……说白了,就是在中国需要找“农民工”去做的那些事情。
   毕力先是找了一个秘鲁汉子。可是,一周后去看,工作没什么进展,空酒瓶和垃圾反而增加了许多。他和我们说话时,满嘴还喷着酒气。我们立刻辞退了他。
   “怎么办?毕力。”我真有些为难了。
   “不用急,总能找到人。”毕力安慰我说。
   没想到,毕力竟找了朋友的儿子,只有17岁却人高马大的史蒂文。他是父母的独生子,父亲开了六七家文具连锁店,母亲是一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巡视员,按中国人的眼光,他简直是一个“少爷”。
   我真怀疑毕力是在乱弹琴。
   可是,史蒂文的母亲温妮居然说让史蒂文就住在小镇,利用假期干活。
  
  2
  
  史蒂文到小镇来,是温妮开着自己家的“雪佛莱”轿车送来的。温妮对我们说:“需要他干些什么说清楚,他一定会完成得很出色。”
   果然,史蒂文就住在那幢乱糟糟的房子里,每天就吃面包、喝热牛奶,每周回家一次改善生活。三周后,他把需要修理的地方拆除得干干净净,里里外外没积存下一点拆下来的东西。我们如约给了他800美元。我们希望他能再多干点,他却欢呼着说:“上帝,我该好好去玩一玩了,可别对我说一句要我干活的话了……”
   他的妈妈温妮告诉我:“史蒂文上个假期去我们银行总部打工,搞清洁,每天要清扫四十多个厕所。同事们对我说,史蒂文比以往任何一个清洁工把厕所打扫得都干净。”
   看着温妮自豪的神情,我想,在中国,像他们夫妇这样的算是很体面的人了,他们即使愿意让孩子利用假期去临时打工,恐怕也不愿意让孩子来做“农民工”才做的粗活,更不会让孩子到自己的工作单位在同事们的眼皮子底下洗刷厕所吧……
   因为史蒂文知道我们还需要雇佣临时帮工,他为我们推荐来了他的朋友杰西。
   杰西已经26岁了。他可不像史蒂文那样五大三粗,是一个清秀文静的白人小伙子。
   杰西不爱说话。当木匠师傅带着自己的助手、小工开始了修理工程后,杰西就默默地跟在他们身后,哪怕掉下一个木创花,他也赶紧收拾干净。几乎那些人谁都可以指使他,干活时,到处在叫着“杰西、杰西……”他整天就应声东跑西颠着。他汗流满面地很吃力地扛着屋顶玻璃钢瓦片,跑上跑下地为他们递东西,仰面八岔地躺在木料堆上小憩……
   我发现,他修长的双手上到处是划伤,有的地方已经有些红肿了。
   其实,他的俊朗沉静,他的随和勤快,很受大家喜欢。木匠师傅和小工们休息、闲聊、喝啤酒时,都忘不了叫上他。谁家做了新鲜的食品,也都带来给他。还有人不让他住在施工的房子里,邀请他到家里去住。
   可是,他却微笑着谢绝了。看得出,他喜欢安静,没事时,他就打开随身带的笔记本电脑看着什么。他也很爱干净,虽然房子里还没接通煤气,没有热水,他也会经常用凉水从头到脚把自己洗个干净。
   我旁观着一切,用中国人的恻隐之心猜测,杰西一定有着什么不幸的变故和遭遇,否则,像他这样的男孩,有什么必要来“卖苦力”挣零钱呢?
   带着这样想当然的怜悯之心,我见他没什么行李,特意为他送去一条高档的纯毛毯。
   他却疑惑地说:“谢谢!不需要。”
   我说:“送给你了,你带在身边吧。”
   他却还是说:“谢谢,用不着。”
   我说:“我看你的行李太单薄。”
   他笑着说:“天气还好。如果需要,我有自己的睡袋。”他特意拿出自己的睡袋给我看。这回,真该我惊呼“上帝”了。他拿出的,竟是一条从用料到工艺完全利用高新科研技术制造、最有名的“美洲豹”品牌,每条价值将近一万美元,一般美国人也舍不得买的高档睡袋。这种睡袋的夹层充气后,可以自动把睡袋里的温度、湿度调整到人的体温、呼吸最合适的程度。而且,还有微微震荡头部保障睡眠质量,按摩射线按摩腰部、足部等令人想不到的保健功能……
   我疑惑地问杰西:“你经常要东奔西走?不住在家里吗?”
   杰西说:“不是,这是我母亲送给我的圣诞礼物。她是这家睡袋公司的工程师。”
   原来,杰西也不是一般劳工阶层家庭的孩子。可是,我还是不能立刻改变自己中国人的思维定势,我猜测,是不是杰西的家庭发生了什么变故?是不是他的父母离婚了,他的母亲再嫁了……否则,在他这个年龄,并非像史蒂文那样利用假期来挣零花钱,他为什么会到我家来做“苦工”呢?我委婉地问杰西:“你的母亲,还有父亲,他们好吗?”
   杰西也觉得有点奇怪,他问:“他们都很好。你认识他们吗?”
   我只得承认并不认识他们,但还穷追不舍地问杰西:“能告诉我为什么你要出来做零工吗?你需要这份工作吗?”
   他平静地告诉我:“Between jobs(换工作的空间期)”。
   后来,我知道他的父亲是伯克利有名的脑病专家,更巧的是他父亲居然是毕力母亲(我的婆母)的脑科医生。老太太还曾经向我推荐过,让我找机会把患中风后遗症的父亲接到美国来,让这位高明的医生诊治。
   但这么一位知名医生的儿子,居然肯来做这份临时性的“苦工”。
   我向毕力谈了我的惊讶。他却说,在美国,这很正常。他说他在18岁时,刚从大学毕业,向父亲提出想在家里的企业工作。他父亲在伯克利、旧金山办有几家很大的储运仓库。父亲让他去一个仓库做辛苦的整理工人(也就是装卸工)。他问:“我可以去做管理工作吗?”父亲对他说:“不用说现在没有空下来的管理职位,就是有空缺,我也不会把这个职位交给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人。”
   他说,他在三个月里整天开着小型装卸车搬搬运运,后来觉得自己在学业上还会有更大发展,才决定去考普林斯顿大学的国际营销专业研究生,他父亲才答应提供第一学年的全部学习费用。他因此也成为市场调查方面的出色人才。
  
  3
  
  杰西告诉我,他在大学学的是金融管理,在一家保险公司找到一份文员的工作,他既嫌工作枯燥,又觉得什么人都可以要他调阅各种资料,烦琐,不舒服。他听到有这个要给木匠师傅打下手的打工机会,毛遂自荐地就来了。或者,他是特意要在这样的磨练中纠正自己的性格弱点吧。
   当然,他的“打下手”工作做得很出色。
   大约在一年多以后,我在伯克利的一次慈善募捐活动上又见到了杰西。他是赞助这次活动的一家金融公司的员工。他穿了笔挺的高档西装,打着高雅的领带,俨然是一个风度翩翩的青年绅士。
   他见到我,跑来彬彬有礼地打招呼。他和打小工时判若两人,他坦然地向他的同事说:“我给她家修过房子,给木匠师傅做小工。”他听我描绘小镇那个庄园的景色时,还给我留下他的E-mail,让我给他发几幅照片。显然,他没有把打小工的经历当成没有面子的事,他为自己为修复庄园付出了劳动引以为豪。
   当初,杰西走后,我因为怀孕,身体笨重,没有再去奎恩小镇多管修复庄园的事情。但我知道,收拾那片农田,又是文具店老板的“少爷”史蒂文利用假期承担的。他们六七个高中生在那里住了两周,他们中有律师的“少爷”、警官的“少爷”、工厂主的“少爷”……他们狂热而又认真地做了两周整修荒地的“农民”,然后,拿了钱,一窝蜂地跑到怀俄明州的国家公园玩去了……
   初到美国,这番找临时雇工的经历,给我了解美国上了一堂课。说实在话,我和“老外”毕力相爱结婚,我随他到美国,不论是他的职位,还是他拥有亿万资产的家庭,都使我(尤其是我的父母)有着那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而在这里,不论是这些“少爷”还是他们的父母,对待职业,却一视同仁地认真投入,不分尊卑贵贱。我眼前总浮动着史蒂文的母亲温妮开着豪华座车来接灰头土脑的儿子回家的情景。若是在中国,人家还会认为是一个阔太太到人力市场找了个干粗活的“农民工”呢。但是,温妮的脸上,却是对肯干、肯吃苦的儿子由衷的满意。
   恐怕,这一课对我今后教养我的宝贝儿子,十分难得而有益。
其他文献
[背景资料]:袋獾是有袋类动物中仅有的几种食肉凶猛动物之一,它们主要生活在澳洲的塔斯马尼亚岛。20世纪30年代,当最后一只袋狼死亡后,袋獾更加受到人们的珍视。由于袋獾长相极其凶恶、丑陋,澳洲俚语中将它叫作“塔斯马尼亚恶魔(Tasmania devil)”,这一词语已进入西方英文词典,成为通用的书面语。塔斯马尼亚袋獾身长约1米,体重25—40公斤,性情凶猛,有强壮的下颚和坚硬锋利的牙齿,能够轻而易举
期刊
1    当我知道加薪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金文打电话。他语气中没有一点高兴的意思,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下班后,我满心欢喜地采购了一大包好吃的回了家。金文已经早早回来了,正躺着看电视。我兴高采烈地把东西一样样拿出来,一边告诉他老总如何大方,一下就给我加了八百元。这样算起来,我们离有自己的家的梦想就越来越近了。说不定除了付房子的首期,我还能给自己买一枚漂亮的宝石戒指。  我自顾说着,金文一直没答茬。
期刊
我是上海一个标准的小白领,赚取着一份丰厚的薪水,但身体透支、心灵透支,最难过的是不知道怎样才能让自己高兴起来。   上海的房价很高,买一套房子得背负沉重的压力,我认识一朋友,原来是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不久前按揭买房后,简直患了“按揭综合症”,省吃省用,生活质量陡然下降,连普通的朋友聚会都参加得少了,出去吃一顿饭还得考虑一下。而我暂时没买房,租住在一个谈不上什么环境的小区里,推开窗户只能看到青灰色的
期刊
在飞砂走石黄尘滚滚的汽车拉力赛上,有一个职业叫领航员。那可是个坐在车手旁边的魔鬼职业一—他指挥车手怎么跑,是车手的向导、保姆和心理医生。如果车手翻了车,他也跑不掉。因为责任重大,并且极度惊险刺激,这个职业一直以来都被男人垄断着。  可是,重庆一个叫周丽的女孩子却不信邪。凭着一身胆量,她硬是杀进了这个领域,成为大陆首个汽车拉力赛的女领航员,如今,她是著名艺人林志颖点名挑选的赛车搭档。    挑战自我
期刊
她曾经是小保姆,几多磨难,如今的她一跃成为一位知名企业家——她就是邓立翠,安徽省无为县三缘养殖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绝不能当一辈子保姆    1965年2月,邓立翠出生在安徽省无为县仓头镇的一户农家。父亲腿有残疾,家务、农活都压在母亲一个人身上,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在邓立翠的记忆中,一家人常常吃不饱饭,更别说做件新衣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哥哥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妈妈干活,邓立翠是兄妹三人中惟一
期刊
迟到的告白    21岁的张莹青春靓丽,风华正茂,2003年7月从重庆工商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回到家乡攀枝花市,应聘到一家电脑公司做销售。“天高任鸟飞”,在从小长大的小城里,聪颖而干练的张莹很快地建立起自己的销售网络,由于出色的工作业绩,三个月后,被提升为销售主管。   张莹经常上网联系业务或查找资料。有时候,她也到QQ上,一边忙着手头的事情一边跟网友聊天。有一天,她看见一个网友发来信息,内容是那么
期刊
李凯军,男,34岁,中国一汽集团铸造模具设备厂工具钳工,一级技师,中华技能大奖得主。他是目前中国最“红”的“高级蓝领”,开着小轿车上下班,享受高级经理待遇。他在钳工这个传统职业上异军突起,在钢铁上雕刻出灿烂的事业。在一个五尺钳台上,李凯军是如何“铸造”他辉煌人生的呢?    掌握技能,熟练技能    我自小很好强,不愿意被人说闲话,做事情总是力求完美。1989年,我从一汽技工学校毕业,进入一汽模具
期刊
2005年7月20日至7月23日,世人瞩目的皇马球星队应邀来北京参加一系列活动。这个消息让全国亿万球迷兴奋不已,更有许多球迷不远万里来到北京,守候在皇马队员下榻的酒店翘首等待,只为一睹巨星的风采。  为了迎接皇马队员,活动主办方——北京高德体育文化公司早在 5月份就在互联网上公开招募皇马宝贝。在众多的竞争者中,漂泊在北京的打工妹李俊博脱颖而出,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此后,她天天盼着能见到心目中的偶像—
期刊
闻不出香蕉味,警惕帕金森病  北京65岁的张先生最近鼻子突然失灵了。闻不见气味的他一开始还以为是得了鼻炎,然而治了几个月仍不见好转。老伴带着他辗转就医,最终诊断是帕金森病。  在人类全部感官中,嗅觉是最敏感的,也是同记忆和情感联系最密切的感官。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多数人伴有嗅觉功能的损害,并且帕金森病患者的嗅觉减退比其他疾病(比如多发性硬化、运动神经元病等)更严重。  需重视的是,很多人并没有認识到
期刊
现在有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时面临着职业竞争的压力。有的人在找不到工作的情形下,高不成低不就,频频换工作,最终一事无成。  本文主人公正是经历了这样的阵痛,幸运的是,她走出了困境,就像趟过冰冷河水的人终于上岸。这种经历对她来说,是一场磨难,也是不可多得的心灵财富。    高不成低不就,  她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才好    1999年,大学快毕业的袁艳霞见很多同学都联系好了工作,关于“毕业去向”的问题每天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