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状胃炎1923例的临床分析

来源 :婚育与健康·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chen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疣状胃炎的临床病理特点、胃镜下特征,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对192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Hp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疣状胃炎的临床症状缺乏明显的特异性,上腹部疼痛、泛酸、烧心、嗳气、腹胀等症状可并存,查体以上腹部压痛为主。因此从症状上无法与消化性溃疡及其他类型的慢性胃炎相鉴别。胃镜下特点为:胃黏膜上形成带脐窝的隆起性病变,主要发生部位在胃窦部1703例(88.6%),其次是胃体胃窭部119倒(6.2%)。可见于各年龄段,多发生于30~59岁,男性多于女性。病理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活动期可见上皮细胞的变性、坏死、脱落,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的浸润和纤维素样物质的渗出;修复期常见糜烂灶周围固有腺、幽门腺或胃小凹上皮的增生,有时可见纤维化,再生腺管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黏膜肌层常有明显的增厚并隆起,结构紊乱。Hp阳性的感染率为61.2%。结论: Hp感染、上消化道溃疡、十二指肠球炎是该病发生的易患因素;胃镜检查是诊断该病的最佳手段。因此,Hp阳性者应积极抗Hp治疗。
  【关键词】 疣状胃炎;胃镜;Hp感染
  疣状胃炎(Verrucosa gastristis,VG)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隆起型糜烂性慢性胃炎,又称慢性糜烂性胃炎、天花疹样(痘疹样胃炎),是一类临床上缺乏特异性,但在胃镜下组织形态学上有特征性改变的胃黏膜病变。我院从2009年~2011年通过胃镜检查检出疣状胃炎患者1923例。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923例,男1546例,女377例;年龄25~75岁,20~29岁320例,30~39岁386例,40~49岁417例,50~59岁462例,60岁以上338例。其中以30~59岁者居多,1265例(占65.8%)。
  1.2 临床表现 大多数患者有两种以上症状,上腹部疼痛1566例(82.5%),上腹胀、嗳气1177例(61%),泛酸、烧心753例(39.2%),黑便125例(16.5%),消瘦、贫血49例(2.6%)。
  2 结 果
  2.1 胃镜检查 ①形态,内镜下分为2型。Ⅰ型:隆起部呈圆形或球形隆起,直径3~7mm、高度2~3mm多见,隆起部的中心凹陷呈脐窝样,凹陷处呈淡红或灰红色,形状如痘疹;Ⅱ型:隆起部的形状不规则,与周围黏膜的分界清楚,其中心凹陷部可随隆起的形状有所不同,凹陷处可见出血、糜烂或覆盖淡红色样分泌物[1] 。②疣状数目,单个非常少见,一般3~5个以上,最多者达数十个。③分布,按Lambert等的分型标准,胃窦型1703例占88.6%,胃体型40例占2.1%,胃体胃窦型175例占6.2%,弥漫型59例占3.1%。
  2.2 伴发疾病 本组850例为单纯性的疣状胃炎,另有1073例(58.8%)合并了其他疾病,胃溃疡160例占1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07占38%,复合性溃疡92例占8.6%,十二指肠球炎193例占18%,反流性食管炎139例占13%,萎缩性胃炎23例占2.2%,食管癌18例占1.7%,胃癌16例占1.5%。
  2.3 病理和Hp检测 所有病例均取活检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和Hp检测,病理检查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其中轻度炎症615例占32%,中度炎症1220例占63.5%,重度炎症86例占4.5%,有肠上皮化生80例占4.2%,轻度不典型增生73例占3.8%,中度不典型增生50例占2.6%。Hp检查结果:阴性746例占38.8%,阳性1176例占61.2%。
  3 讨 论
  疣状胃炎(Verrucosa gastristis,VG)属于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2],国外报道检出率为0.5%~3%,国内报道检出率为3.1%~3.4%,本组的检出率为9.8%,均高于国内外文献报道。究其原因可能与长垣地区发病率差异、对该病的认识和高清电子胃镜使用等因素有关。
  疣状胃炎又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隆起糜烂型),其内镜下的特征是在胃黏膜形成脐样凹陷隆起性病变,多见于胃窦部,其次为胃体部,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目前诊断主要依据胃镜下的特征性的改变。胃镜检查不仅可观察疣状胃炎的分布、形态、大小及数目,还可以进行活组织的检查,观察有无并发症等。现在开展的胃镜下治疗,对正确治疗、综合考虑及估计预后有重要的意义,是诊断疣状胃炎的最佳手段。
  疣状胃炎的病因及发生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考虑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①Hp感染:疣状胃炎的Hp感染率明显较高,而经治疗Hp感染后病变可减轻或消失[3];②免疫因素:有学者认为疣状胃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疣状胃炎的病变组织检出IgE免疫细胞浸润是依据,经色甘酸二钠、西咪替丁治疗后黏膜上IgE免疫细胞减少,病理学上表现为淋巴细胞性胃炎;③与酸的关系:疣状胃炎常与胃酸增多的胃十二指肠炎症、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疾病同发,提示疣状胃炎的发生可能与胃酸增多有关[4],同时十二指肠溃疡和(或)球炎可造成幽门功能失调,造成胆汁反流破坏胃黏膜屏障,对疣状胃炎的发生可起促进作用[5,6]。
  病理上显示隆起性病变由幽门腺增生、胃小凹上皮增生、纤维组织增生、淋巴滤泡形成、黏膜上皮细胞增生及黏膜肌层增厚等原因造成。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胃癌专家指出,不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疣状胃炎伴不典型增生比例高,且在第十届世界胃肠病大会上疣状胃炎已被列为具有高度癌变倾向的疾病之一。因此,发现患有疣状胃炎的患者要定期复查,伴有不典型增生者更应该随访并行胃镜检查取活检[7,8]。
  目前,疣状胃炎无统一治疗方案,对伴Hp感染的患者,采用根除Hp感染为主的治疗的同时给予胃黏膜保护剂;对不伴Hp感染者,主要给予胃黏膜保护剂同时应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应用上述方案治疗无效者,可试用抗肥大细胞脱颗粒药物如色甘酸二钠或糖皮质激素治疗,结合内镜下电凝治疗隆起性病灶疗效显著。因此,目前主张采用综合性治疗。
  参考文献
  [1] 程德希.308例疣状胃炎的内镜观察及治疗体会[J].浙江临床医学,2000,2(2):110-111.
  [2] 王水侠,郝志明.疣状胃炎-胃炎的特殊类型[J].临床消化病杂志,1998,10(4):171.
  [3] 郭锐,王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疣状胃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10A):62-63.
  [4] 徐三平,易粹琼,张锦坤.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临床与酸相关性的研究[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16(8):238.
  [5] 高炳霞,段丽萍,王琨,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炎类型与反流性食管炎关系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8):2674-2678.
  [6] 周喜汉,黄赞松,卢运龙.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疣状胃炎患者症状、胃动力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02,18(12):1302-1303.
  [7]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J].现代实用医学,2004,16(4):245-247.
  [8] 樊代明,陈强.第十届世界胃肠病学大会报道[J].中华消化杂志,1995(1),15:171.
其他文献
答:常用的卧位有:(1)仰卧位:是最常用的卧位;(2)去枕仰卧位:用于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3)仰卧中凹位:适用于休克病人,头部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4)屈膝仰卧位:适用于腹部检查;(5)
好模仿是小班幼儿非常突出的特点,大量的模仿正是这个年龄的孩子主要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育实践中,我非常注重运用榜样示范法,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那么,如何
目的 研究荞麦叶总黄酮 (TFBL)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肥厚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5mg·kg-1·d-1,以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 ,同时用荞麦叶总黄
俗话说:“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人类来说十分重要。随着新课程不断改革和素质教育实施,教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还要加强学生核心素养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过程,在不断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育同时,通过教学培养他们良好行为习惯,使其形成健康人格,同时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生物成绩的目的。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药填精补肾加活血止痛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7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使用中药填精补肾加活血止痛法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经过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填精补肾加活血止痛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显著,值得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红细胞输注的临床疗效,倡导制定个体化输血的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2007年12月我院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与其年龄、性别、输血前血红蛋白浓度、输血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下糖尿病患者罗库溴铵肌松效应与术后肌松残余(PORC)的发生率.[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依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分布及其血常规参数变异情况,探讨血常规参数在β-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可行性。方法:依血红蛋白电泳、β-地贫基因分析和血清铁蛋白测定
[目的]了解湘潭市社区居民行为生活方式以及对常见慢性病的认知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湘潭市内5个行政区各选择1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抽取50~80名居民,共300例进行问
[目的]评价并比较 Mason Ⅲ型或Ⅳ型桡骨头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桡骨头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为选择桡骨头骨折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桡骨头骨折21例,行桡骨头切除9例( 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