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人生的专业守望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PY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殷郡伟老师留下深刻印象,应该是在2017年。我受武进区教育局委托,到清英外国语学校进行督导评估。陪同我参观和听课的,就是这个白白净净、敦敦厚厚的小伙子。听着他对学校办学整体架构娓娓道来,我就对他产生了好奇。在随后的汇报答辩中,殷郡伟老师代表学校做了简短汇报。应该说,在我接触到的学校管理者中,我还很少有这样的“惊艳”感。因为眼前的这个小伙子对教育的认识和表达,让我顿时对他有了进一步了解的迫切愿望。随着了解的深入,一种敬意油然而生。
  一、钟情教育的执着实现生命质感的超越
  记得我们初次相识时,我追问了他的毕业学校和所读专业。他告诉我,他的第一专业是机械设计,第二专业是经济与行政管理。我几乎是愣住了。在后来的沟通中,我知道他还有第三专业汉语言文学,第四专业是教育学。
  他喜欢教育,喜欢孩子,于是,他在最后的职业选择中,选择了校园,选择了蓬勃着生命气息的校园。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物质时代,这么一个青年,因钟情于教育而走进孩子们的世界。这样的青年,并不多。在众多选择教师作为职业的调查中,选择这一职业作为谋生平台,应该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因素。殷郡伟老师超越了职业的基本生存需求,为着内心的理想和信念,来到校园,选择做一名语文教师。他的精神是宁静的,他的灵魂是纯粹的,他的选择是坚定的。
  他告诉我,接下来可能还会继续深造,选择专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博士。他为教育而来,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打开自我,超越自我,展现出蓬勃的生命质感。新的自我在不断的学习和创生中丰富、充实,生命的精神力量和内在价值不断得到新的提升。我欣赏这一种向上的、向着光明的人生姿态。
  二、静水深流的胸怀孕育温润明净的生长
  殷郡伟是喜爱孩子的,从他谈论孩子的每一次、每一句。他在众多的阅读比较中发现:在众多杰出教育家中,蒙台梭利应该算是那个为数不多的,真正屬于儿童世界的使者,她一生致力于让儿童的天赋发光,并用自己的敏锐,不断地去捕捉儿童世界的美好,用持之以恒的实践去证实那些在流光中闪烁的生命精彩。
  当殷郡伟用这样的一种视角去解读蒙台梭利的儿童研究时,他自己已经具备了真正认识儿童和发现儿童的眼睛。“在无数确定与不确定性中,始终以理解、认同和坚信,支持儿童的无限可能。”这是一种真正的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和眼光。
  与大家对话,与先贤对话,在阅读对话的过程中,殷郡伟的思想和灵魂都在接受荡涤和促发。他在看见儿童,听见儿童,感受儿童,触摸儿童,并以智慧的光芒努力去照见儿童。他对每个儿童的行为都有所触动,对每个生长的瞬间都有所洞察,对每个微末的神情都有所感动……他以一种全息的观照,去呵护与支持更多生长的可能与多元。这是多么美好的开始,又是多么美好的人生旅程。殷郡伟的每一份努力都是让自己的心灵直抵儿童的本质。在喧嚣的浮躁的人流中,拥有着人性光辉的他,特别闪亮,特别动人。
  教育的本质是读懂儿童,让儿童成为儿童。殷郡伟看到了卢梭的突破。《爱弥儿》—— 一种自然主义的声音以其深刻的穿透力让我们那些微末的儿童意识一下子警醒过来,于是,儿童真正从群体中解放出来,从意义中解放出来,从现实中解放出来。儿童标志着一种无限的可能,儿童成为了一种期待和美好。卢梭的思想突破,给了殷郡伟理念的根基。
  尊重儿童,捍卫儿童,“在无数确定与不确定性中,始终以理解、认同和坚信,支持儿童的无限可能”。殷郡伟的追求像温暖明亮充满梦幻的彩色旅程,润泽着每一个教育人的心灵和情思。他对儿童的解读和定位,也随着他阅读、比较、选择的深入而鲜活起来。殷郡伟具备了专业教育人的基本涵养和修炼。
  三、诗意表达的儿童遇见诗性智慧的汉语
  殷郡伟是智慧的!“在无数确定与不确定性中,始终以理解、认同和坚信,支持儿童的无限可能”。他研究儿童,关注儿童。他选择“儿童诗意表达”作为他走近儿童并让教育回归儿童的突破。
  这一选择和突破是智慧的,更是光明的。“儿童诗意表达”一定是儿童自己的表达,儿童自己的表达一定拥有儿童的表情、儿童的认识、儿童的理解……这样的表达一定是儿童自己的句子。这也意味着,我们要去解读这个“句子”,理解这个“句子”毋庸置疑要回到儿童身上,儿童是这个“句子”的原点。这一选择,让他进一步去全息观照儿童,了解儿童。这一命题的选择恰恰实现了诗性的联结。
  诗意表达的儿童遇见诗性智慧的汉语。殷郡伟的选择,不但准确把握了儿童的特质,更把握住了作为母语的汉语的文化特质。诗意的儿童与蕴含诗性智慧的汉语相遇,这一场教育改革的旅程原本就是诗意的、美好的。
  就语文学科而言,与其他学科相比,最根本的区别是,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内容是母语,即汉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了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其中特别关注了母语教育的优势和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语文学科有育人的功能,我们唯有站在母语的视角出发,才能发现并拓展本学科对学生来说的独特发展价值。从汉语的眼光出发,对儿童而言,汉字就蕴含着生命的诗性。
  维柯在《新科学》中把文字的以象见意、象形会意作为“诗性智慧”的一种表现。王岳川先生说:“汉字不仅提供了思维的原始字象的鲜活感觉,而且使人通过这一符号把握到字背后深蕴的‘原始意象’,字思维的本质就是象之思维,其逻辑过程为本象—此象—意象—象征—无形大象。”“这种象性阐释是汉语诗学的根本特征,是拼音文字所难以获得的神韵。”
  汉字通过意象和感性的方式传达深刻、隽永的意义。一个汉字往往有一系列的意义,在特殊的语境中它又往往生成新的意义。汉语言的多义性和模糊性,使人们摆脱了西方人逻辑推理的思维模式,传达的意义更具诗性和神韵。
  在汉语言教学中培养中国孩子的诗人气质和诗性情怀,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使命所在。“儿童诗意表达”就是一种召唤,召唤那些失落的童年意识,给予儿童一种适切的眷顾与回眸。让儿童的天性在天真、好奇、活泼、真诚的“性情”中绽放;让儿童的情感在自由、浪漫、自在、平等的“氛围”中生长;让儿童的独立人格在喜怒哀乐、柔弱、稚嫩、勇敢等各种矛盾冲突中自我实现。我们期待以一种尊重的姿态,以一种呵护的意识来成全这份天性的始然。   诗意表达的儿童遇见诗性智慧的汉语,我们充满了期待。
  四、儿童言语的创造扎根诗性栖居的课堂
  儿童的“语言”是无限的、无穷的,但遗憾的是,现实中的儿童只有一种“语言”——与成人世界沟通的唯一方式。更多的“善意干预”,让儿童的语言慢慢枯竭,儿童的思想被约束,儿童的时代被终止……最终,儿童只是一个年龄称谓,他并没有获取这个年龄所应有的真实。殷郡伟的研究立足的是現实的命题。
  立足“儿童的诗意表达”,殷郡伟就是尝试着用儿童自己的语言来还原他们的“无限可能”,解锢他们本自具足的言语智能,鼓励他们通过各种可表达的、可交流的和可认知的“语言”,探索周围的环境并表达自我。
  殷郡伟的研究和突破命题是有时代意义的,更是有学科担当的。为此,他扎根实践,作出了努力和探索。坐而论道是轻松的,真正的起而行道是需要勇气和突破精神的。
  他努力呵护儿童的自然表达。殷郡伟始终坚持让“诗意”有所承载,让“儿童”立于中央,让“表达”坚持自我。他坚信:只有自然的、舒展的环境才能绽放天性,只有宽松的、适切的氛围才能有所表达,那些意识中的真实和情感中的真挚,才能在表达中尽情地舒畅,并不断地遇见美好。这样的状态,儿童才能够真正成为“儿童”,儿童才能够从所谓的“表达”中解放,才能真正地形成属于自己的表达。
  他精心培植儿童的智慧表达。在殷郡伟看来,儿童言语学习的历程就是生命成长的历程,就是人格苏醒的历程。今天的语文课,不能够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枯燥的、机械化的对于儿童语言动机的激发,我们需要引导儿童有更多表达的冲动,这种冲动一定是基于先天、原生的言语表达,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因为儿童在思考,因为儿童有智慧,因为儿童还有一个名字叫“无限可能”,所以他们的言语智能和精神生命一定会蓬勃生长,这样的生长一定是具有指向性、关联性、主旨性的特点的。
  他用心孵化儿童的诗意表达。殷郡伟认为,儿童的诗意表达,就是一个充满审美体验的过程,是走向审美创造的表达。在他看来,儿童语文学习就是遇见美、发现美、成为美的历程,课堂教学建构是这一美的历程的概括、提炼,他始终在探索这个美的范式,因为他想给予更多孩子审美的想象,给予更多教师审美的情趣,给予更多语文教学以审美的意象。让美真正去诗意表达、诗化生命。
  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殷郡伟始终在探索一种教学的语境,他试图通过分析与比较,引领孩子感性而智性地去触摸语言,并形成诗意表达的思维方式。他期待以这样的方式来增强表达的逻辑性和创造性,完成诗意表达由自发到自觉之蜕变,最终达到一种诗意哲学的境界。
  殷郡伟对儿童的认识和解读是深刻的。殷郡伟对教育本质的把握是正确而专业的。殷郡伟的教学主张的表达是诗意的,更是理性而深刻的。殷郡伟研究命题的力量是发人深省的。学科育人的追求需要我们不断思考,语文教育应该是对儿童言语生命意识的培育、养护,让儿童在生命冲动和激情中洋溢蓬勃的言语想象力和创造力,走向充满人文气息和浪漫情怀的诗意人生。■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通过课堂测试、调查问卷等方式与传统教学法比较发现:“激越四段式”教学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能力等,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小说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该教学法有效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培养独立学院“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激越四段式”教学法 中国古代小说专题研究 教学应用 教学效果  “中国古代小说专题研究”(以下简称“古代小说”)课程为我校中国语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喜欢美食吗?  生:我喜欢吃土豆。土豆很美味。  生:我喜欢吃澳洲西冷牛排。  生:我比较喜欢吃红烧肉。  生:我喜欢吃柠檬,因为我喜欢吃酸的。  师:你看,喜欢吃肉的、蔬菜的、水果的,都是吃货。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拍了一部纪录片,这部纪录片拍出来以后,深受广大吃货喜爱,好多年过去了依旧让人念念不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深受广大吃货喜欢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摘要 中国电影音乐发展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中国电影音乐风格呈现多元化特征。中国电影音乐的多元化发展,对电影音乐艺术具有深刻影响。  关键词 民族性 电影音乐 中西结合 流行性    音乐是用声音在流动中的组合来表现主体心理情感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它不同于可以用色彩来描绘生活中各种现象的美术,亦不同于可以叙述各样事件的文学,在所有艺术类型中,它最接近于主体感情与精神的艺术,是表现艺术的极致。 
【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配合读、拍手读等多种形式读童谣,激发阅读兴趣。  2.借助插图,联结生活,理解童谣的内容。  3.发现“颠倒歌”的特点,并尝试创编“颠倒歌”。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走进封面,认识“颠倒”  1.走进封面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看这里。(出示)  快乐读书吧,  读书快乐吧,  快快读书吧!  师:今天跟老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从提问开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一堂好的小学语文课源于一系列好的问题,一位优秀的教师他会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恰当地提出问题并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作答,不仅能高效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一、核心问题的概念与特征  核心问题,是相对于教学中那些内容浅显、提问过多、目
“小梅呀,我腿肿了!”90岁的老父亲给苏梅打来了电话。  “啊?爸,我今晚就回清河!”  俗话说“男怕穿靴,女怕戴帽”,刚在省城落地的苏梅立刻决定转乘火车直奔老家。  今天是周五,单位出差回来,她原打算要在省城的儿子家度过双休日,看护刚满10个月的小孙子。可父亲的这一个电话,使她必须改变行程了。母亲去世后,父亲一个人好孤独,虽然身边还有两个儿女,但能撑事儿说话儿解个难的还得是她这个家中老大。苏梅两
巴西著名学者弗莱雷曾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他指出,只有在具有创造性和批判性的“对话式教学中”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提问又是教学对话的关键,只有能激励学生思考、激励学生自我反思的提问,才能推动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因此,提问对教师组织有效教学、发展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提升学生语文水平的途径有很多种,但效果最好的还是阅读。而语
一、单元整体设计的思路与任务分解  (一)单元整体设计思路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编排了《寓言二则》《画杨桃》《小马过河》3篇课文。其中,《寓言二则》一课选编了《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两则寓言在讲故事的同时,也告诉学生出现问题要设法解决以及想办法的时候要遵循自然规律的道理。《画杨桃》讲“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形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老师启发同学们站在“我”的角度观察杨桃之后再下
21世纪科技高速发展,经济日益提升,而作为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支柱之一,能源在其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传统能源相比,核能具有高能效、低污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点。随着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国家和社会对于核能技术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如今,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发展核能事业是大势所趋。  从科学的角度讲,地球上可控的核能发展,大体上将经历由利用核裂变能走向利用核聚变能两大阶
01  门一开,蓝思淼就闻见了饭菜的香味。丁尚萍今天发给他的菜单是清蒸鲈鱼、宫保鸡丁、虾肉包子和什锦汤。自从做了全职太太,丁尚萍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厨房里,她在网上搜集菜谱,打印出来坐在餐桌前研究,再如科学家一般,在厨房里试验,竟也越来越得心应手,让蓝思淼刮目相看。  从屋外的寒冷走进充溢着食物气息的温暖中,蓝思淼这才意识到,自己是真的饿了。为了和马天娇的约会不迟到,他中午离开公司前,只吃了一个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