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点滴体会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enr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阅读内容在中考中占了45%左右的比例,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从目前语文阅读教学状况来看,问题仍然不少。通过笔者调查,大多数教师普遍存在这样一些状况:教师普遍热衷于讲书,而不讲学生应该如何读书,重讲轻读,甚至只讲不读。其一,教师讲贪多求全,从字词句篇到语修逻文,开的宽,讲的细,重点却不突出;其二,教师讲又多采取“肢解式”,把一篇完整的课文切割的支离破碎;其三,在教学方法上追求花样翻新,教学思路不够清晰,这些违反了教学规律的做法,大量侵占了学生的读书时间,剥夺了学生主动求知的可能性,阻碍了学生的智力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自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鉴于此,如何进一步探讨教改中阅读教学的规律,重视和加强阅读教学,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就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往往因教师而异,因学生而异,因教材而异。因为阅读教学毕竟也有其基本规律可循。
  那么,语文的阅读教学,在新形势下如何重视和加强,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求深求透
  所谓突出重点,就是遵循教材系统性的基础上,每个单元,每篇课文,只要求学生掌握一、二个最主要的问题,这样做:第一符合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规律,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知识不是一天学得的,由少到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日积月累,这是学习知识的规律,违背它,就会走到反面。第二,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一个人从牙牙学语,就开始接触语文,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他们的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认识能力、理解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因而学生每学一篇课文,特别是现代文,都不是从零开始的。语文的社会性,决定了每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不能面面俱到。教师就要善于准确地找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选好最佳的教学“起步点”和必须掌握的重点。第三,要符合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一篇课文,无论篇幅长短,都是一个完整的综合体,可教给学生的知识多,而课时却又是有限的。教材的综合性、知识的无限性与学习的时间性产生了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让学生学有所得?怎样使学生由浅入深地、一步一步地获取知识?我认为教师就应该根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知识系统以及自己的教学计划,在处理教材上明确目标、缩短战线,只突破一点两点而不及其余、甚至绕开一些枝节的、非主要的难点而不顾。一篇文章的教学内容,应该允许教师有不讲的地方,也应该有学生不懂的地方,有所失才有所得,想什么都抓,结果往往什么也抓不到。
  当然,这样做很不容易。其实,一篇课文,任何人也不可能讲深讲透,学生更难做到学深学透。一篇好文章,有地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于它的理解往往受到知识,年龄,阅历的限制,贪多求全,讲深讲透,课课清,段段清,是不符合阅读教学规律的。
  二、在教学方法上,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教学是科学,又是艺术。”这话不无道理。因为教学确实存在方法问题。人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好课,不仅表现在传授知识的科学性上,而且也表现在传授知识的方法上。有些教师的课,不只准确地教给学生以知识,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得到艺术上的享受。善教者使人得法。因此,重视教法是很重要的。那种满堂灌、注入式的单向教学法,再也不能适应新形势课程改革和社会的要求了,必须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向交流教学活动来取而代之,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寻求诱发学生接受知识的“最佳教法”。我认为改进和重视教法,一要从实际出发,从实效出发,不搞形式主义,更不能把教学庸俗化。教法上应该是:教学风格要朴实些,教师少讲,学生多练,把落脚点放在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上,我校有位优秀教师的语文“导读法”:叫学生上课前一天先预习,找出问题,第二天上课展示,由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我认为是很好的经验。
  三、重视学生整体性阅读教学
  目前语文教学,大多数采取“分割式”教学法,以应付中考和统考。我听过的语文课中,多数教师把课文中生字写出来,让学生注音、读读;再把生字挑出来,让学生解释,学生解释不了的由教师讲;再由教师提出课文中若干问题让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最后教師讲讲这篇课文的特点。这种方法留给学生的不是一个丰满的、有血有肉的艺术整体,而是一个零散的内容。这种“教师设框,学生猜谜;优生代讲,教师表态”的做法,只能是事倍功半。我认为必须重视学生整体性教学,像魏书生老师教会学生读一篇文章,读一类文章,读一本书那样。
  一篇文章的产生是从认识生活到运用语言来表现,而阅读则首先接触语言形式,然后才认识文章所反应的社会生活。以备课为例:阅读一篇文章的大致过程如下:先通读一遍,知其大意;然后再一字一句地读下去,碰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就翻翻字典、词典;碰到难懂的句子,就要联系上下文言语思考思考;碰到精辟的论断和名言警句,要反复阅读或加以抄录;碰到精彩的段落,要多读几遍,细心揣摩、体味。读完全篇以后,要想想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立意是什么,作者的思路是怎样的,文章有没有线索,写法上有何独到之处等等。然后着手确定教学重点和设计教学方法。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一个公式:总体——总分——总体。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也应当像老师备课一样,首先引导学生从整体着眼,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阅读,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自学文章的字词句篇,掌握要点、重点;最后还要回到总体上来,通过精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它较好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规律。读、议、讲、练四个方面,除“讲”而外,均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我认为读读讲讲,讲讲读读,读讲结合,以读为主,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方法。也可以把这个方法归纳为一个公式:读——讲——读。因为每篇课文都是一个整体,不先读读,就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教师的讲就失去了基础。许多教师讲解之前,或范读全文,或让学生自读全文,道理就在于此,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教师予以精当讲解,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而教师讲后学生再读,体会就更深刻。
  四、交给学生读书方法,指导学生养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如果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了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那么将来在知识上引起连锁反应是无限的。故此,阅读教学应特别注意交给方法,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精读和快读相结合,对于少数名篇佳作,要不厌其烦,反反复复地读,从中汲取丰富而有价值的知识营养;有些文章,虽写的一般,但它可以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可以快速读完。当然,如果以教会学生读书方法为目的,则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精读。
  默读和朗读相结合。一般来说,朗读有助于识记、背诵,默读有助于理解。朗读时必须眼看、口读和耳听,发音准确,在用普通话的基础上,要求读得流利而又感情,因此必须加强语文阅读能力的指导和训练。
  学习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阅读首先是为了记忆。采取的方法一是,做笔记,积卡片,做摘录。二是用各种方法将知识储存于大脑皮层。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的衰减就应采取第一种方法了。
  近年来,学校不少优秀语文教师,在重视和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方面,积累、总结了不少经验,但是,纵观整个语文教学,阅读教学仍然是一个非常薄弱点环节,这个问题希望能引起更多的语文教师的关注和重视,进一步从实践上、理论上研究,探讨规律,以便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 《花卉栽培技术》是高职园艺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提高其教学质量,对提高园艺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技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阐述了教学改革的实施及改革后的教学方法,总结了教学改革效果,并指出了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花卉栽培技术 教学改革 举措 效果    《花卉栽培技术》是高职园艺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实践性强、内容广,涉及到花卉的繁殖技术、栽植技术及
期刊
“活动单导学”模式中“讨论式”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自讲,以讨论为主的一种教法。  多年来,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把“讨论式”教学法引进课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讨论,不但能从多层次多角锻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且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牢固记忆知识。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以往的教学只引导学
期刊
摘 要 此文就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展现男篮的战术风格的现状和借鉴美国表现的运动战术风格,找出自己的不足,吸取适合自己的先进战术风格,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交流中发展,才能使中国男篮追上世界水平,赶超世界水平。本论文可以使人们形成对战术风格重要性的认识,为不同层次篮球运动队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男篮 战术风格 现状 分析 明星球员    1 引言  该论文就中
期刊
摘 要 我国面临着文化多元化及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使得我国普通高校美育现状仍不容乐观,亟需改变。对大学生这进行美育教育是展开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开拓型人才的必经之路,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从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与美育实践, 高校音乐美育教育的现状和挑战以及对高校音乐美育教育的思考等方面分析,对高校音乐美育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蔡元培 美学教育 认识
期刊
摘 要 “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理念。但是,数学的知识性、逻辑性、抽象性较强,且枯燥、难学,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学。在初中阶段,此现象尤为严重,很多学生对数学正一点点失去兴趣甚至信心,因此,如何激发让学生重拾信心,培养兴趣从而改进数学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学习动机 激励 改进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
期刊
摘 要 当前,大部分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都采用了情境式的教学方法,高中历史学科也不例外;教育者在课堂中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要符合他们的心理认知特点,并且还要与历史学科自身具有的特点相符合,这样才能够将历史教学效果更进一步提高。本文主要以川教版历史为研究对象,着重阐述了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具体设计即若干思考。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创设情境 教学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
期刊
结题报告  2007年4月~2009年4月,我们课题组在原有探索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语文新课标,对文言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探索,经过两年的有效训练和认真的实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现报告如下:  课题的提出:  一、提出的依据  1.《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从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出发,基于语文教学目的,提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明确规定了语文教学的美育任务。高中阶段,文言
期刊
我校农村寄宿制学校,有一千多住校生,其中女生超过一半,我们发现女生在早操、课外活动中表现十分懒散,明显在敷衍。在运动会的长跑等比耐力的项目上也显得体力不支,课题组的老师在全校女生中搞了一个是否喜欢体育运动的调查,调查中发现有60%的女生不喜欢体育课,不喜欢体育课外活动。  针对这种情况,课题组的老师们以本校女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访谈,并试图对目前初中女生生理,心理的发展状况,以及她们对中学体育课所
期刊
兴趣能激发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意志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数学有兴趣时,就会很投入地学习,而且印象深刻,并能激发人的潜在的数学才能。在初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我认为应当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  一、让现实生活融入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锐敏的感觉。”语文界老前辈的话,不但为语感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而且认定了语感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是语文教学中的支点和中心任务的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语感的培养。  一、语感的理念地位  那么,什么是语感?我比较认同叶圣陶先生的观点。叶老曾经作过明确的界说:对于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通常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