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新冠疫苗副作用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分析

来源 :医学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6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新冠疫苗副作用相关研究文献,了解国内外新冠疫苗相关的前沿问题.方法 计算机检索2020年1月-2021年8月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WOSCC)中发表的新冠疫苗副作用的相关文献,分析文献的发表国家、作者、期刊、机构、关键词、文献引用情况及被引频次等情况.结果 共纳入文献489篇,Harvard Med Sch为最大的发文机构,NEWENGLJMED为文献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期刊,美国是新冠疫苗副作用相关文献的主要产出国家,李敬新和朱凤才为发文量最多的作者;该领域主要的研究热点为新冠病毒感染、预先暴露、副作用、严重新冠病毒感染、人类健康体系、进展前景、疫苗观望态度、其他人类冠状病毒感染等.结论 目前新冠疫苗副作用的相关研究总体呈增长趋势,随着新冠疫苗接种人群越来越多,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将会愈发受到重视,医务工作者应投入更多的研究,深化国际间合作,为未来的研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注二氧化碳置换煤层气技术可以从吸附机理出发,增加煤层中甲烷解吸速度,增加日产量,提高采收率.根据已有探井、排采井数据和煤层气评价参数,延川南区块2号煤属于中等偏低水平储层;五口典型井产能预测及采收率动态预测结果显示,其中三口井的采收率(15年)处于40%以下,分别为13.79%,23.62%,36.18%,严重制约了煤层气商业化进展.分析认为:延川南区块2号煤煤层气资源量丰富,但储层条件较差,开采利用难度大,利用排水降压技术处理效果有限,通过注二氧化碳置换煤层气技术,在提高产能建设及采收率方面具有切实可行
煤层气开发是一个降压排采的过程,随着液面不断下降,示功图显示为供液不足,但是单井排采为正常状态.随着排采不断进行,示功图会在“供液不足”的基础上发生变化.煤层气井使用常规油气示功图,无法真实反映井下泵组的运行状态,导致井下泵组运行状态无法准确判断.因此急需建立煤层气井标准示功图,通过煤层气井示功图对井下泵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分析,进而调整和优化井下泵组.煤层气井标准示功图在华北油田山西煤层气分公司(下称分公司)的3000余口井得到应用,判断故障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井下泵组调整成功率达到80%以上,具有良
本文以新疆阜康矿区、新疆乌鲁木齐矿区煤层气开发为基础,归纳总结研究区开发成本构成,切实分析研究区开发成本,提出节约成本的环节和方法建议,为后续控制煤层气开发成本提供参考.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是由我国学者研发的复方降压药,至今仍在临床广泛使用,但其降压作用机制仍有待阐释.本文拟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其降压作用机制并在细胞水平进行初步研究验证.本文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中4种化学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TTD、OMIM数据库选取高血压病的相关蛋白靶标;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高血压病网络模型;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
脑胶质瘤是一种难治性的颅内原发恶性肿瘤,其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母细胞瘤的预后极差.脑胶质瘤患者从标准治疗方案中的获益已陷入瓶颈.过去20年来,主要癌症的生物标志物及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以及小分子化合物类药物和抗体药物的研发突破开启了肿瘤治疗的精准医学时代.在脑胶质瘤治疗领域,近年来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相关临床试验的井喷式爆发也宣告脑胶质瘤的精准治疗进入了蓬勃的研究探索阶段.然而,由于脑胶质瘤具有生长位置特殊、疾病进展过程中新突变和新抗原的产生较少等特性,其精准治疗新方案的探索比其他系统的肿瘤遇到了更多的阻碍
针对含顶煤巷道顶煤松散破碎、易产生离层并下沉破坏等特性,将非线性Hoek-Brown强度准则引入顶煤破坏分析中,构造了锚索悬吊支护条件下的顶煤曲线型破坏力学模型,利用塑性上限理论推导得到了含顶煤巷道顶板锚索支护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分析了不同顶煤厚度、Hoek-Brown强度参数及上覆岩层压力等参数对顶板锚索所需支护力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工程建议措施,并结合现场工程实例进行了应用分析,可为含顶煤巷道支护设计及施工提供一定理论指导.研究表明:含顶煤巷道顶板锚索所需支护力与锚索布设间距、顶煤厚度、岩
陕北页岩油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的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安定组、延安组地层中.利用全液压顶驱车载钻机,在陕北地区完成了两口浅层页岩油水平井,钻具过程中根据不同井段,使用不同的钻具组合及钻进参数,通过总结分析、优化工艺,水平段钻效提高了50%,较大的提高了钻井时效.
井下摩阻和扭矩是影响大位移井设计与施工的两个关键因素.进行了5种水垂比条件下的模拟管柱摩阻和扭矩实验,探讨了水垂比对井下管柱摩阻和扭矩的影响.实验结果:管柱的摩阻和扭矩随水垂比的增加而呈现非线性增加,不同水垂比区间管柱摩阻和扭矩的增加幅度不同,其变化规律与现场钻井过程中的转盘扭矩变化规律类似;模拟管柱在弯曲井段旋转而变形,摩阻和扭矩将随着与井筒的接触点和接触力的增加而增加.
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用一定波长的光激发光敏剂,产生单线态氧杀伤周围细胞,具有创伤小、不良反应小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优点.纳米给药系统静脉注射后具有肿瘤靶向、缓释和环境敏感性等特点.采用纳米给药系统载光敏剂可结合二者优点,增强光动力学抗肿瘤效果.本综述从光动力学疗法作用机制、载光敏剂纳米制剂及光动力学疗法与其他方法联合应用等方面,概括了基于光动力学疗法抗肿瘤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希望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运用硅胶、反相硅胶、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粉防己70%乙醇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生物碱类化合物,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波谱,以及单晶衍射数据,分别鉴定为tetrandrasideA (1)、(Z)-N-formyl-nomuciferin (2)、(E)-N-formyl-nornuciferin (3)、salutaridine (4)、salutaridine N-oxide (5)、(E)-3-(4-hydroxy-3-methoxy-phenyl)-N-[2-(4-hydr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