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部在中国走向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当中,恰恰由于穷而很可能成为新的历史时期下中国培育自主品牌的一方沃土。
原因有两点,第一就是穷,第二是穷但是不甘于穷。
品牌本身所包含的就是富贵,贫穷,贫穷本身可以是培育品牌的一种驱动力,但它本身不可能是品牌。任何一个品牌的背后,一定是富有,一定是富贵。重要的是,今天的中国人普遍地已经有了一种创富的积极性,而且我们整个社会氛围,包括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鼓励全民致富,包括贫穷地区的西部。在这么一种背景下,穷就不能够成为我们创牌的一种天然障碍,恰恰它很可能会更加激荡起我们在创牌之道上的一种积极性。而且,我们很可能会学会规避先行发达的地区在创牌过程当中的一些经验教训,比如学会规避那些用不惜环境污染掠夺资源等粗放方式来创建品牌,培育品牌当中所支付的一些成本。所谓的后发优势。就是要学得更加聪明一些。
穷而不甘于穷,更是西部地区有望成为培育自主品牌一方沃土的最根本的原因。正如美国一位学者写的一本书《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多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显得比先行发达的地区、沿海地区要贫穷一些但是,我们不能够把受苦作为抱怨的一种权利,受苦或许是上帝给予我们改造这个世界的另类包装。正是因为受穷,而我们整个全民又不愿意停留在这么一个贫穷的阶段,更能够唤起我们由穷而富的愿望,也正是在这么一种背景下,我们可以断定,西部地区在未来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可能涌现出更多的自主品牌。
现在对于西部来讲,虽然已经有很多的品牌,但与东部比,品牌还是相对稀缺的。什么原因?第一,主要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西部的一些在全国知名的品牌,相当一部分是国家资本堆砌的,比如说红塔山,茅台、长虹这些国有企业。这些品牌今天来看,有相当的市场号召力,但是如果不能够不失时机地进行制度变革,它也依然是脆弱的。
改革的任务很重,真正有生命力的,我们更多的还是应该寄希望于西部地区的民营企业,非公经济。非公经济应该是品牌滋生的最好温床,他们有非常强盛的发自内心的创牌驱动力,这一点我觉得体制变革的任务非常繁重,我们在讨论西部自主品牌创建过程当中不可回避。
一方面,就是对已经有品牌号召力的国有企业,要能够给予更加有保障的制度建设。同时,应该腾出更大的空间让非公经济,民营企业去发展。另一方面,西部品牌稀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品牌集群态势薄弱,没有集群化的一种表现,比较单薄,比较孤立。当然这跟建国之后我国的发展路线是密切相关的,但更多的是跟区域经济的战略选择,以及产业选型集群等密切联系在一起。所以,品牌创建就一个企业来讲是微观行为,而它的背后往往是宏观的支持,往往是一种宏观概念。青岛、温州为什么能够出现一种品牌集群现象?它有集群倾向,而且相互之间也有比较激烈的竞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品牌创建不仅仅是企业自己的事情,同样也包括是否有一个明智的政府。
企业求富、创富未必一定要有品牌,但是企业要有可持续的创富积累,却必须求助于品牌建设,特别是要富而贵,要成为在社会上受欢迎的受尊重的知名企业,更是如此。
今天我们来剖析任何一家知名品牌,都可以看到,它一定是富有的,而且一定是某种程度上的高贵,某种程度上的尊贵。如果光是有一定的财富表现,未必能够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品牌。这种尊贵意味着他一生一世都需要跟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短期行为诀别。也就是说,从创牌之初开始,对于创牌者来讲,你就要与众不同,你就不仅仅是一种对于财富的向往,脱贫致富的向往,而是要做成事业,有创建一个经久不衰的高等级品牌的一种向往。
品牌从何而来?它一定是资本的注入。哪几种资本?第一是时间资本。我们不可能说要打造一个品牌,今天还是无名小卒,明天就突然是个大品牌。这种质变的过程可能是这样的,但是从整个创牌的历程来讲,它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发酵。这就是说,对于创牌者来讲,要有一种心境,要耐得住时间的长期注入,没有十年,没有几十年,你要打造成一个国家级的世界级的品牌,是不可能的。就像我们讨论城市一样,你上海再繁荣,你的城市管理水平要达到香港那种品牌化的程度,没有几十年你根本谈也不要谈。做酒也一样,你要做成像茅台那种知名度,没有十几年、几十年,你同样谈也不要谈。所以说,品牌的这种高贵,就在于扛得住寂寞,扛得住时间对你的考验。
第二就是货币资本。任何品牌的创建背后,没有足够的货币投入怎么可能?现在有品牌霸权,消费者都愿意给你货币投入,但是,千万不要忘记经济学最朴素的原理——投入产出。必要的技术创新、管理成本经营模式,成功与失败的反复交战,这些都会用货币价格这个最直观的尺度来衡量。没有足够的货币投入,一个品牌的成立是困难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品牌是用钱堆出来的,没有足够的资本,不可能加快培育品牌。当然,简单的用金钱来堆砌,并不能够成就品牌,但是一个品牌的成就必须有资本的、金钱的足够导入。
第三就是人力资本。没有人力资本,也不能够打造品牌。品牌是一种富贵,但是这种富贵只能对聪明人而言,没有足够的智慧,你是不可能去富、不可能去贵的。品牌为什么是稀缺资源,为什么永远只配置给那些有强盛的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呢?是因为在我们的社会当中,在我们的企业当中,真正称得上伟大的企业家,真正称得上智者的企业家,永远是少数。而且重要的是,人力资本还直接决定了前面两种资本——时间资本和货币资本的多或少。你聪明一点或许就少点。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或者有资格去创牌的。
人力资本对于品牌的这种制约作用,决定了创牌必须是聪明才智一族的专权。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社会在实现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要大声疾呼,让一部分人先智起来。如果不能够让更多的人智起来,那么我们品牌的格局是有限的,你也最多是一个小城镇的品牌,最多是一个地区的品牌,很难成为国家级的世界级的品牌。
对西部地区来讲,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更好地来完成让更多的人富有起来这么一个历史进程,同时,通过人力资本的介入,特别是高端人力资本的介入,推动创建孕育着高贵的不同凡响的品牌萌芽。
品牌的背后,也是高度的人性化,是人性的高贵与厚重。前不久,我见到青岛的鞋王,他是我们中国第届十大企业家评选当中硕果仅存的,其他企业家逃的逃、抓的抓、死的死,就留下他了。我们请他到中外名家系列讲座去演讲,给他的题目就是“企业创牌是最好的积善”。他内心是富贵的,他精神是富贵的,因而他最终在物质上也是富贵的。
应当诚实地告诉我们的人民,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成为品牌的专属者,但应当鼓励更多的人、包括更多的西部人,勇于投身于创业创富创牌。当然,今天中国人的选择很多,并不一定都要去走这条路,可如果要走这条路,就需要天赋,需要气质,需要素质,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品牌是一种富贵。
(采访整理 王顺利 杜展军)
原因有两点,第一就是穷,第二是穷但是不甘于穷。
品牌本身所包含的就是富贵,贫穷,贫穷本身可以是培育品牌的一种驱动力,但它本身不可能是品牌。任何一个品牌的背后,一定是富有,一定是富贵。重要的是,今天的中国人普遍地已经有了一种创富的积极性,而且我们整个社会氛围,包括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鼓励全民致富,包括贫穷地区的西部。在这么一种背景下,穷就不能够成为我们创牌的一种天然障碍,恰恰它很可能会更加激荡起我们在创牌之道上的一种积极性。而且,我们很可能会学会规避先行发达的地区在创牌过程当中的一些经验教训,比如学会规避那些用不惜环境污染掠夺资源等粗放方式来创建品牌,培育品牌当中所支付的一些成本。所谓的后发优势。就是要学得更加聪明一些。
穷而不甘于穷,更是西部地区有望成为培育自主品牌一方沃土的最根本的原因。正如美国一位学者写的一本书《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多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显得比先行发达的地区、沿海地区要贫穷一些但是,我们不能够把受苦作为抱怨的一种权利,受苦或许是上帝给予我们改造这个世界的另类包装。正是因为受穷,而我们整个全民又不愿意停留在这么一个贫穷的阶段,更能够唤起我们由穷而富的愿望,也正是在这么一种背景下,我们可以断定,西部地区在未来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可能涌现出更多的自主品牌。
现在对于西部来讲,虽然已经有很多的品牌,但与东部比,品牌还是相对稀缺的。什么原因?第一,主要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西部的一些在全国知名的品牌,相当一部分是国家资本堆砌的,比如说红塔山,茅台、长虹这些国有企业。这些品牌今天来看,有相当的市场号召力,但是如果不能够不失时机地进行制度变革,它也依然是脆弱的。
改革的任务很重,真正有生命力的,我们更多的还是应该寄希望于西部地区的民营企业,非公经济。非公经济应该是品牌滋生的最好温床,他们有非常强盛的发自内心的创牌驱动力,这一点我觉得体制变革的任务非常繁重,我们在讨论西部自主品牌创建过程当中不可回避。
一方面,就是对已经有品牌号召力的国有企业,要能够给予更加有保障的制度建设。同时,应该腾出更大的空间让非公经济,民营企业去发展。另一方面,西部品牌稀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品牌集群态势薄弱,没有集群化的一种表现,比较单薄,比较孤立。当然这跟建国之后我国的发展路线是密切相关的,但更多的是跟区域经济的战略选择,以及产业选型集群等密切联系在一起。所以,品牌创建就一个企业来讲是微观行为,而它的背后往往是宏观的支持,往往是一种宏观概念。青岛、温州为什么能够出现一种品牌集群现象?它有集群倾向,而且相互之间也有比较激烈的竞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品牌创建不仅仅是企业自己的事情,同样也包括是否有一个明智的政府。
企业求富、创富未必一定要有品牌,但是企业要有可持续的创富积累,却必须求助于品牌建设,特别是要富而贵,要成为在社会上受欢迎的受尊重的知名企业,更是如此。
今天我们来剖析任何一家知名品牌,都可以看到,它一定是富有的,而且一定是某种程度上的高贵,某种程度上的尊贵。如果光是有一定的财富表现,未必能够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品牌。这种尊贵意味着他一生一世都需要跟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短期行为诀别。也就是说,从创牌之初开始,对于创牌者来讲,你就要与众不同,你就不仅仅是一种对于财富的向往,脱贫致富的向往,而是要做成事业,有创建一个经久不衰的高等级品牌的一种向往。
品牌从何而来?它一定是资本的注入。哪几种资本?第一是时间资本。我们不可能说要打造一个品牌,今天还是无名小卒,明天就突然是个大品牌。这种质变的过程可能是这样的,但是从整个创牌的历程来讲,它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发酵。这就是说,对于创牌者来讲,要有一种心境,要耐得住时间的长期注入,没有十年,没有几十年,你要打造成一个国家级的世界级的品牌,是不可能的。就像我们讨论城市一样,你上海再繁荣,你的城市管理水平要达到香港那种品牌化的程度,没有几十年你根本谈也不要谈。做酒也一样,你要做成像茅台那种知名度,没有十几年、几十年,你同样谈也不要谈。所以说,品牌的这种高贵,就在于扛得住寂寞,扛得住时间对你的考验。
第二就是货币资本。任何品牌的创建背后,没有足够的货币投入怎么可能?现在有品牌霸权,消费者都愿意给你货币投入,但是,千万不要忘记经济学最朴素的原理——投入产出。必要的技术创新、管理成本经营模式,成功与失败的反复交战,这些都会用货币价格这个最直观的尺度来衡量。没有足够的货币投入,一个品牌的成立是困难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品牌是用钱堆出来的,没有足够的资本,不可能加快培育品牌。当然,简单的用金钱来堆砌,并不能够成就品牌,但是一个品牌的成就必须有资本的、金钱的足够导入。
第三就是人力资本。没有人力资本,也不能够打造品牌。品牌是一种富贵,但是这种富贵只能对聪明人而言,没有足够的智慧,你是不可能去富、不可能去贵的。品牌为什么是稀缺资源,为什么永远只配置给那些有强盛的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呢?是因为在我们的社会当中,在我们的企业当中,真正称得上伟大的企业家,真正称得上智者的企业家,永远是少数。而且重要的是,人力资本还直接决定了前面两种资本——时间资本和货币资本的多或少。你聪明一点或许就少点。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或者有资格去创牌的。
人力资本对于品牌的这种制约作用,决定了创牌必须是聪明才智一族的专权。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社会在实现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要大声疾呼,让一部分人先智起来。如果不能够让更多的人智起来,那么我们品牌的格局是有限的,你也最多是一个小城镇的品牌,最多是一个地区的品牌,很难成为国家级的世界级的品牌。
对西部地区来讲,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更好地来完成让更多的人富有起来这么一个历史进程,同时,通过人力资本的介入,特别是高端人力资本的介入,推动创建孕育着高贵的不同凡响的品牌萌芽。
品牌的背后,也是高度的人性化,是人性的高贵与厚重。前不久,我见到青岛的鞋王,他是我们中国第届十大企业家评选当中硕果仅存的,其他企业家逃的逃、抓的抓、死的死,就留下他了。我们请他到中外名家系列讲座去演讲,给他的题目就是“企业创牌是最好的积善”。他内心是富贵的,他精神是富贵的,因而他最终在物质上也是富贵的。
应当诚实地告诉我们的人民,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成为品牌的专属者,但应当鼓励更多的人、包括更多的西部人,勇于投身于创业创富创牌。当然,今天中国人的选择很多,并不一定都要去走这条路,可如果要走这条路,就需要天赋,需要气质,需要素质,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品牌是一种富贵。
(采访整理 王顺利 杜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