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西方视觉艺术的发展怪圈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engy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是会出现审美疲劳的,那么把个体人的这一特性放大至人类整个族群,这个特性仍能存在吗?如果存在,它对于西方视觉艺术的发展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如果视觉艺术的发展是有规律的,那会是什么样子的?笔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思索,旨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浅显的说明。
  怪 圈
  郑渊洁的童话故事《羊王称霸》里有这样一句话,“人类就是通过不断折腾自己来推动历史进步的”。当时看到这句话时,笔者仍在读小学,就是这样一句话,成了这篇杂谈的开始。
  20世纪90年代,中国曾经风靡过一段时间脚蹬裤,那是一种颜色瑰丽、十分显现人体曲线的裤子,脚口收得很紧,由于年幼时,笔者对于这种审美观念简直无法理解,脚蹬裤流行了大概有几年光景,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在脚蹬裤浪潮翻过去没几年,喇叭裤开始流行,与脚蹬裤恰恰相反,这种裤子的裤脚一定要大得遮住脚面才能算时髦,记得那时候的青年人都以有一条盖到脚面的喇叭裤而沾沾自喜,而且裤子的面料必定要磨得发灰、发旧,裤脚要磨破才更牛气。继喇叭裤之后,登上时尚舞台的是滑板裤和铅笔裤,接下来则是阔腿裤,之后是到今天还在流行的小脚裤。
  这样的陈述好像是记流水账,毫无意趣可言,但把视角只盯在某个局部的话,人们就会发现很有意思的现象。暂时把裤子的形式跟内容都放在一边,仅仅看裤脚的变化:小→大→小→大→小。这样的变化规律好像是进入了一个循环,人们的意识难道一直在兜圈吗?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吗?或许并不是,一切思考都必有其根源,一切行动都必有其前提。
  把人这个概念作为个体来讲,感官在承受某种事物的量或者频率达到一定界限后,就会出现针对此类事物的感知疲倦。那么,疲倦显然并不是感知器官得出的结论,而是由大脑思考后反馈给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一般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一是沿着已有的轨迹继续前进,探索未知的领域,可以称之为发展;二是沿着来路进行回溯,直至进入不同或完全相左的领域,进行反向的开拓。那么,在承认个体之间差异这个前提的同时,先注重共性部分即时代环境下的人文、经济、政治、医学、艺术等方面,把时间视为变量,这样换一个视角来思考的话,人类这个族群也可以看作是一个面貌模糊的个体。人类族群可以视为个体,此个体必然也会存在针对特定事物的疲倦周期,由此西方视觉艺术发展史上的时间怪圈就说得通了。
  这个概念站得住脚的话,那么西方视觉艺术的发展史就是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在两个极点之间不断地往返,而往返的过程中,又对之前所已经熟识的理念产生新的认知,开辟出更广阔的疆域,以某个形状来对该轨迹进行描述的话,应该有点像倒过来的盘山公路或者是旋转的陀螺,呈螺旋上升状。
  视觉艺术发展的轨迹
  从时间发生顺序来排列,西方美术依次分为史前美术时期、古代美术时期、中世纪美术时期、文艺复兴美术时期、巴洛克美术时期、洛可可美术时期、现实主义美术时期、印象派时期、现代主义时期及之后的后现代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跟后现代主义时期,因为共性部分的一些参量发生了变化,所以放到后面再单独讨论,先将史前美术时期到印象派时期这一时间段代入怪圈。其实,按这样的顺序排列,直观上来讲好像完全无规律,但是从细节推敲的话,人们仍然能够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史前美术时期,人类族群尚处于比较野性的状态,文明还只是萌芽。那么这一时间段的美术作品所呈现出的画面特点,用比较书面的语言来讲是情感澎湃,充满表现力。用怪圈来展开的话,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处于起点,也就是陀螺的底部,尚不懂得运用规律和法则,是完全的感性时期,基本依靠右脑来完成创作。
  接下来探讨古代美术时期,有三个文明是绕不开的,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及古埃及文明,这些文明的发达程度是足以让后世惊叹的。这一时期,人文、哲学、艺术、科学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美术作品在这一时期表现出极端的理性,给人一种极致的规则之美,如巴底农神庙、埃及金字塔、古罗马竞技场,或如断臂维纳斯、掷铁饼者、斯芬克斯,这些都代表着视觉完成了从感性需要到理性需要的第一次蜕变。
  中世纪在历史上又有个别称,叫“黑暗的中世纪”。受客观条件的桎梏,当时人们的左脑无法解释世界的运作法则,理性败北,人类的大脑又重归感性。这一时期,神性被无限夸大,抬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美术作品基于当时的社会思潮和人文环境,开始脱离理性的认知,去讴歌、赞颂神的光辉,这样感性认知完成了第一次螺旋上升。
  在度过漫长的中世纪之后,到了14世纪,西方的审美需要第二次折返,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左脑又成功掌握了话语权。从表面上看来,是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的回归,但实际上,人的意识跟感知已经又上升了一个台阶。从某些层面来讲,古典美术已经登顶,而在文艺复兴时期登顶的三位巨匠的名字,也镌刻在了美术史之上,这点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至于巴洛克美术时期、洛可可美术时期及现实主义美术时期,都可以看作是感性认知重新占据视觉审美取向高地的一个长期铺垫,在铺垫的过程中,发展的趋向性仍然与怪圈吻合。
  在视觉-怪圈逻辑的最后一站——印象派时期,这一时期也涌现出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画家,虽然画家在表现画面时对光学和色彩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了探索和考证,但仅就画面呈现来讲,浓重的感性色彩仍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在最后一站,感性上位,重新引领了视觉审美取向的发展趋势。
  插入一些补充,因为又是感性,又是理性,有些观者在这儿可能会一头雾水,心里直犯嘀咕:你这写的都是汉字,但组合在一起好像不是那么回事。这里用理性和感性来区别画面给人的美感,在笔者看来,米开朗基罗《大卫》的美就是秩序性和规则性的典范,而梵高《向日葵》自然要归属于情感迸发之美,当然,因为是个人意见,不可避免地有些主观和武断因素。
  解释完划分方法,再来谈谈之前放下的现代主义时期和后现代主义时期。其实,在写这篇杂谈之前,笔者还写过一篇就中国和西方观察方法区别的论文,遇到了跟写这篇杂谈一样的问题:为什么之前运作良好的规律,在印象派之后就完全崩溃,看不到它的影子了?这儿如果要说明白,就不得不说到时间的问题。印象派诞生于1874年,那是怎么样的一个时代呢?说到1874年,可能读者并不会产生什么直观的印象。因此,需要把这个时间节点往前倒推,1840年前后,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生产力第一次爆炸性地提升,产生的变革涵盖了方方面面,从人文思想到衣食住行。
  当然,这样的解释太过笼统,并没有明确指出何种原因引起了怪圈的崩坏。诚然,引起变化的原因有很多,但笔者以为,引起过去规则崩塌的决定性因素是人们获取信息量的变化。工业革命的划时代意义也在此体现,人们接触到的信息量开始呈几何级的递增,由被动的接受信息,转化为主动从信息流里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这样人与人之间的信息量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形成不可逾越的鸿沟。打个简单的比方,就好像地球诞生生命之初,第一个细胞的分裂一样,随着之后周遭生存环境的不同,生命开始进化成各种迥异的形态,所以,怪圈并不是单纯地被破坏掉,而是从单一循环转变成多向性的循环。这一点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在印象派美术时期后,视觉艺术的发展不再呈线性,而是展现出了更多的可能。
  因文中涉及了美术从远古到18世纪中叶的变迁,一是论证的工作量实在庞大,二是笔者并不具备相应的才识,所以例证确实存在困难,还请见谅。在进入了21世纪以后,网络的出现,使人类在日常生活中获取的信息量明显递增。在信息时代的轰炸下,视觉艺术的发展规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还需留待时间来考证,人们需要做的是暂且不发表评论、做好记录。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小时候,我家老屋有一个猪栏,养了一头家猪,等猪差不多可以卖的时候,父母请卖猪佬上门来收购。卖猪佬说,收购有估价和按斤结算两种方式,但不管用哪一种方式,价格都差不多。父母希望卖个好价钱,故推辞说多养一个月后再卖,其间我家买饲料花了80元,一个月后又请卖猪佬上门来估价时,估价也只比上次的价格多80元。父母认为再养也是徒劳,怎么劳作,也比不上卖猪佬的精打细算,便答应卖掉那头猪。可是,当猪被卖猪佬赶出猪栏
期刊
约翰·邓恩(1572-1631)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玄学派诗人,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因奇特的比喻而出名。十四行诗、爱情诗、宗教诗、挽歌等都是其作品的主要形式。在他的爱情诗中,情人经常是整个世界,是对方世界中的“小宇宙”。本文運用文本分析法解读邓恩的爱情诗《分别辞哭泣》《跳蚤》《早安》《日出》,指出邓恩善于将恋人的身体或者身体的某一部分比作成整个宇宙。这有助于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
期刊
我们可以走走停停,边赶路边欣赏路上的风景;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无论阴晴;栀子花每年谢了又开,开了又谢,被无数人拿来代表青春,歌颂年华。但时间从不停留,它见证着每个人每一次相聚时的音容笑貌与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你说它残忍,确实是,曾经的时光再也回不来了,带着踏碎的梦与我们永别;你说它温柔,也没错,那些逆光的身影不知不觉都隐匿于此,让你不忍触碰。大学这四年,你将与青春作别,与成熟相见,其实这就是一个用四年
期刊
序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年少无知,不知辜负了多少韶华,才得以成就了现在的我。在懵懂无知的高中时期,嘴里念着叔本华、苏格拉底、黑格尔的哲学,实则声色犬马、纸醉金迷。就这样,我步入了大学时光。带着年幼的稚气和一腔的骄傲,天南地北,从杭州跨越到唐山,想闯出一片天地。  一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  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尼采  在到了新的环
期刊
评剧艺术一直以其通俗、贴近生活而广为观众接受和喜爱,在戏曲艺术日渐式微的今天,评剧舞台艺术应该怎样做,才能经久不衰,走得更好更远,是每一位评剧艺术工作者面临的课题。保持评剧艺术的表演初心,保持舞台上精诚协作的精神,对剧目精心打磨,是评剧艺术继续走下去的动力。  提到戏曲,人们对其的感觉往往两极分化,一方面,觉得它是高高在上的艺术种类——国之瑰宝;另一方面,人们又不能否认戏曲艺术来源于民间,田间地头
期刊
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方式不断革新,许许多多的传统手工艺难以跟上快速发展的时代步伐,濒临失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手工艺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阳朔福利画扇、雄村草鞋、大圩古镇纸塑狮子头这三种传统手工艺是廣西较为常见的传统手工艺,但面对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它们似乎有些脱节,甚至开始慢慢失传。本文以广西福利画扇、雄村草鞋、纸塑狮子头三种传统手工艺为例,探究传承和弘扬濒危手工艺的方法,即顺
期刊
建筑装饰图案是展现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美学艺术最丰富的表达形式,特别是传统民居建筑的图案装饰,它既是我国千年建筑装饰美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是沉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符号。其中,我国北方民居建筑装饰中的图案纹样蕴含丰富的题材和内容,有着重要的建筑装饰应用价值。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了北方民居建筑装饰图案纹样的价值,然后就北方典型民居建筑装饰图案纹样的题材内容和影响因素进行共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
期刊
情迷阳朔  小时候,妈妈告诉我:“中国山水在桂林,桂林美景在阳朔,那里是神仙住的地方。”从此,我对她魂牵梦绕,久久向往。  初冬季节,南方的气候温暖如春。那天,天空中偶尔飘下丝丝细雨,极目远望,天地间有一层薄薄的雾在缠绕。我们一行随旅游团踏上了去阳朔之旅,心情莫名地激动起来,它到底有多美?我期待着揭开它神秘而迷人的面纱。不曾想,来到阳朔,它的美,美得使我震撼,美得使我无语。  阳朔县城不大,依山而
期刊
《菊与刀》作为西方学者研究日本的经典著作之一,自问世以来便受到学界的关注,数十年来对该书的各种评论层出不穷,可见该书的内容与观点确有独到之处。对该书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读,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文化人类学这一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特点,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人们深刻地认识近邻日本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  《菊与刀》是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应美国政府的要求,运用文化人类学的
期刊
随着现代人审美意识的提高,室内设计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重装饰轻装修”的发展理念下,敦煌蜡染在软装艺术中呈现出深远的价值影响,无论是在颜色、构图、造型还是在其他装饰因素上,敦煌蜡染在软装艺术中的应用都愈加广泛。探究传统文化对软装艺术的相互融合,无论是对室内陈设还是艺术理念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敦煌蜡染在软装艺术中的应用价值、存在问题及强化措施展开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蜡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