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n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效课堂目标是指实现总教学时间最小化、有效教学时间最大化。对学习材料进行恰当的二度加工和再现,实现学习材料的匹配性、结构性、生成性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改革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的活动与体验,实现情感与认知的统一和心灵参与活动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改革教学方式,师生交往互动、顺学而导、把握好引导的度和时机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
  有效课堂教学指的是能高效实现课堂目标的教学。实现总教学时间最小化、有效教学时间最大化是有效教学的目标追求。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时间的最小化,如何高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这正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所要研究的问题。
  一、材料的精心组织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一)学习材料的组织要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生活经验、思维方式相匹配。
  有意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材料有意义、具有学习心向和具有学习新知的生长点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前提。信息加工理论也指出,学习过程是一个通过信息耦合、迁移、转化,从而形成新知的过程。这里“学习新知的生长点”、信息耦合的基础即是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即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为此学习材料的组织必需要与学生的学习起点相匹配。学习起点分知识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组织材料时,教师除了要了解学生的知识逻辑起点外,更要重视学生的现实起点。具体策略是:一课始以通过复习旧知了解学生对知识逻辑起点的掌握情况,为新知学习铺平道路。如教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较复杂分数应用题时,教师出示信息:“六(一)班共60人,女生占7/15”,问看到这些信息,你想到什么?生①:男生占全班人数几分之几?生②:女生多少人?生③:男生多少人?上面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前两个问题刚好是本节课新知的生长点,即学习的起点。通过前二个问题的解决,既了解了学生对知识逻辑起点的把握情况,又为第三个问题的新知教学作了铺垫作用,同时又达到了旧知复习与探求新知的和谐统一。策略之二就是利用课前或课始了解学生的现实的起点,使课堂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
  (二)学习材料的组织既要符合知识的逻辑结构,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结构。
  知识逻辑结构呈现方式一般是先概念再性质、再计算,这种演绎方式呈现较适合成人的认知结构,而与小学生由图象把握再到符号把握的认知逻辑结构不相一致。为此材料的组织要注意两者的和谐统一。例如十二册《比例尺》,教材编排以知识逻辑结构呈现,先介绍比例尺产生意义、概念、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再根据比例尺概念进行计算、画图。这种呈现方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学习方式侧重于接受式的模仿和记忆。我们如果改变这种呈现方式,课前布置学生测量自己的卧室的长宽,课中让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且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测量的数据在纸上画出卧室的平面图,并标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然后让学生算一算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的值,再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并说明比例尺的表示方式,进而运用比例尺进行计算应用。这种呈现方式先让学生动手做(测、画、算),再在做中想,想中悟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学习结果显示出来的对学习内容的本质把握仍符合从概念到性质再到计算应用的知识逻辑结构,达到两者的统一,且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二、充分活动体验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
  (一)在目标确定上要重视过程性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落脚点,它对教学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教师在心中一定要有明确的过程性目标,才能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重视学生的活动与体验,落实好过程性目标。
  (二)在活动组织上必须重视学生的兴趣与需求
  兴趣与需求是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体验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不断激发、维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学生才会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要想不断地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一要创设好有效的教学情境,二要运用好评价的策略。
  1.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有效教学情境标志一看是否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二看是否紧扣数学内容,突出数学主题;三看是否节省教学时间、讲究教学效率。只讲兴趣不讲思维,游离于数学主题之外,化费大量宝贵时间的情境不仅是无效情境,且是有害的情境。创设情境方法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从数学应用价值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二是从新旧知识冲突处创设认知矛盾的情境;三是从学生年龄特征出发创设趣味情境。情境创设不仅在课始,可贯穿一节课的始终,这样才能不断维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
  2.运用好评价手段
  课堂教学评价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因此运用好评价手段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至关重要。要运用好评价手段要把握好一个原则三个策略。一个原则即通过评价能起到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三个策略即目标多元———目标指向多元;主体多元———评价主体多元;方法多样———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语言评价与物质评价相结合,肯定评价与否定评价相结合等等。
  (三)活动过程要重视认知与情境的统一
  学习过程不仅是认知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体验的学习过程中,只有使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同时参与,活动体验才会更加有效。为此在课堂教学中:
  1.要注意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进行积极活动体验的根基。在课堂中只有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宽容、相互帮助的民主和谐的班集体氛围,学生才能积极活动、开放思维、大胆交流、才能最大效度地发挥聪明才智。为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尊重学生,对学生出错要宽容,对有困难要帮助支持,对良好表现要激励。同时也要教导学生做到相互尊重、宽容、帮助、欣赏。
  2.要让学生充分体验
  小学生认知特点是先从行为把握到图象把握再到符号把握,即先具体到表象,最后再抽象。在这一过程中,行为把握是基础,图象把握是中介,符号把握是结果。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活动,去感知、去体验。只有充分感知体验,形成鲜明的表象,进而顺利地进行抽象概括。
  (四)要重视心灵参与活动体验
  所谓心灵参与活动体验就是指在活动中要有思考,边活动边思考,边思考边活动,这样的活动体验才是有效的。为此,教师必须在重点处、难点处、关键处、思维提升处给学生以必要的启发、提示,使学生带着问题边活动边思考,边思考边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活动效率。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当师生共同回顾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以及学生已知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了探究三角形面积计算的任务,并帮助提供材料,让学生自已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探究。为提高探究的效率,教师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①三角形可转化为已学过的哪种图形?它的面积为什么等于底×高÷2?这样学生就带着问题有意识地进行操作活动,边思考边操作,在思考中操作,在操作中思考,达到了活动形式与体验实质的统一,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包括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启学生想象、创新的大门,让他们潜在的智慧活跃起来,并使其不断地迸发出耀眼的火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数学创新教育,谈谈自己的探索和认识。  一、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提供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氛围是师生即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是由师生的情绪、情感、
期刊
学风是学校的灵魂,学风建设既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三早一晚”学风建设示范工程是商洛学院学风建设体系中最具特色与成效的
【摘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能阅读、理解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材料;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加以表述.它是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基本数学能力的综合体现.由于高考数学科的命题原则是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数学能力的考查,强调了综合性.这就对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
图形变换包含平移、轴对称、旋转、位似四大变换,近年全国各地的中考数学试题出现了不少有关图形变换的试题。它对培养同学们空间观念、拓展几何的活动视野和研究途径,都具有其他内容无法替代的作用。纵观近三年南平卷可知:有关图形变换的试题所占分数都在22分以上。由此可见,它所含分值比例较大,不但如此,题目的灵活性和综合运用能力要求也在提高。本文针对近三年南平市中考数学卷中有关图形变换试题方面的分析,期望能给广
期刊
该研究的目的是为探索纳米材料与口腔高分子材料的复合应用领域,选择两种有代表性的口腔高分子材料:树脂粘接剂和义齿基托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研究切入点,利用纳米羟基
【摘要】学困生的减少和教育转化是当前教育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几年我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调查,分析发现:学生的自身心理障碍是形成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而这些心理的形成又与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为此有效转化数学“学困生”已成为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非智力因素自我效能感  一、学困生概念的界定  学困生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巧用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然而,如何在仅有的45分钟的课堂上适时有效的
期刊
计算是数学中最基础的部分,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计算方法,切实体会计算的意义与作用;在计算时,应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适时运用
刚刚步入神圣的教师行列,履行着为人师的职责,欣喜的同时也感到了一些压力,特别是在面对公开课的挑战时,没有经验和一点点教学积淀的我,顿时感到束手无策。好在有诸多老师的帮助和指引,让我顺利地完成了这节课。现将本节课的几个突破口与大家一道分享,重温其乐融融的感觉。  一开始的时候我设置了很多问题来引入新知,但是试讲的过程中发现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后来我师父徐爽告诉我导入问题的设置不是难就好,而是吸引同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可见提出问题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可是,在目前的教学中,能在数学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的中学生却很少,我们的老师把学生一个个培养成了解题的高手,他们很善于去解题,却很少有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么做,不这么做行不行,以至于学生联想、创新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数学能力是学生通过思考,采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联想等方法,把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技能进行组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