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跑马圈地”到“战略竞争”北极航道商业化与军事化影响世界格局

来源 :新华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e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路向北,直通欧美,“冰上丝绸之路”这一颠覆常识的场景即将成真。2019年5月底,中俄两家远洋运输公司签订协议,共同推进北极航道的商业化运作。
  多年的梦想照进现实。中科院测地所研究员郝晓光曾设计了一幅特殊的世界地图:北极圈赫然位于地图的正中心。这意味着,中国和美国都在对方的北方。
  这幅“另类”世界地图中,一架从纽约到北极的航班,通常并不会经过太平洋或大西洋,而是先往北经加拿大,穿越北极圈,再南经俄罗斯,最后抵达中国。科学界认为,如果没有冰层和浮冰,北冰洋原本应是北半球贸易的中心之一。
  2019年6月6日,美国国防部出台新《北极战略报告》,重申北极气候暖化带来的新机遇,并毫不掩饰地声称要“与中俄这两个主要挑战者进行竞争”。

“天堑变通途”


  北道之难一向被航运界认为“难于上青天”。1553年,英国航海家威洛比、钱塞勒率领三艘船进行探索,除了一艘船得以幸免,其余两船七十多人全部遇难。
  四十多年后,荷兰航海家巴伦支连续三次取道北极寻找通往中国的新航路。直到1596年7月,这支探险队被坚冰困于新地岛,巴伦支本人也长眠于这片海域。
  这种险境已成为历史。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的冰层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收缩,核动力破冰船等技术的发展,让北极航道“天堑变通途”。传统的世界地图一度掩盖了世界的想象力。
  人类的普遍观念中,北极是世界的边缘,远离人类社会。但科学家近年来提出,如果以北极点为圆心、以6000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全球主要国家的首都都处于这个北极同心圆内:莫斯科、北京、华盛顿、伦敦、巴黎、柏林、东京、首尔……
→ 俄罗斯科学家2009年9月4日在北极海弗兰格尔岛北部建设一座新的科考站,为北极地区大规模的开发做准备。视觉中国/图

  总之,北纬30度以北地区集中了中、美、俄以及欧洲等主要的工业强国,它们输出的工业产品占全球80%,以及70%的国际贸易。
  北极正在变暖,为冰层所掩盖的交通和贸易利益逐渐浮出。北极航道分为“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前者以西半球的加拿大沿岸为航道,可沟通太平洋沿岸和大西洋沿岸,但海峡众多、道路曲折。
  “通过这条航道,亚太和欧洲两大经济区能够直接连接起来。”大连海事大学极地海事研究中心主任李振福介绍说,“东北航道”以俄罗斯沿岸为航道,航道也比西北航道更为平直。
  因此,所谓“北极航道”主要指“东北航道”,俄罗斯人也称其为“北方航道”。
  在过去,以北极为航道十分艰险。封冻层的存在,导致北极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无法行船。即使在夏季短暂的冰融期,大陆沿岸海域依然漂浮着各种浮冰和冰山,它们对航船造成致命的威胁。直到上世纪60年代,得益于核动力破冰船技术的提高,以及沿途航行安全体系的初步建设,“东北航道”才逐步显现商业运输价值。
  “东北航道”的航行状况正意外地好转。美国国家冰雪研究中心对每年9月(1979年至2011年间)的北极卫星图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北冰洋的冰面面积已从1980年代的近800万平方公里,急剧收缩到21世纪初的400多万平方公里。据该机构预测,北冰洋夏季冰层可能在2040年完全消失。
  这种明显的变化也为沿岸年迈的老人所熟识。1979年,即使在炎热的8、9月,俄罗斯北岸大部分依旧为冰层所覆盖;到了2007年,只有俄罗斯最北部的泰梅尔半岛与北冰洋冰层相连;2011年,北冰洋夏季冰层已经完全与亚欧大陆分离。
  气候暖化所造成的生态灾难仍难以估量,但北极航道却是担忧与抱怨之外的一个“副产品”。中国商务部在201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东北航道”年通航期大约3至5个月,冰层逐渐融化将带来更长的通航期。
  “在二十到三十年以内,北极航道将有可能成为世界主要航道之一。”《传播与公共外交》杂志主编、俄罗斯问题专家吴非的预计更为乐观。
  1967年,一艘苏联货船装载着1800吨商品,从法国勒阿弗尔港经“东北航道”抵达日本横滨,这是“东北航道”的首次商业尝试。不过,这次示范性航行随著国际政治的纠纷而告终。自此,“东北航道”只是苏联内部一条相对孤寂的能源运输通道。
  直到21世纪“东北航道”真正繁荣起来。2009年,德国布鲁格航运公司派出两艘货船,从韩国蔚山港经“东北航道”抵达荷兰鹿特丹港,一条连接欧洲和东亚的新商业航道逐渐形成。
  中国航运企业的身影也出现在“极北之地”。2013至2017年间,中远海运集团累计在“东北航道”派出10艘船只,累计执行14个航次任务。
  2017年,“东北航道”出现突破性进展。英国《卫报》透露,俄罗斯一艘油轮“克里斯托弗·马尔热里”号从挪威出发抵达韩国只耗时19天,其中仅用6天半就通过“东北航道”。
  这种船舶拥有轻钢强化船体,能够穿过2.1米厚的冰层,这也是首次无需破冰船开路便顺利通过“东北航道”。英国《卫报》还透露,这艘邮轮所属的公司还计划建造15艘同样的船舶。
  “东北航道”正成为黄金水道。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通过“东北航道”的货船共计253艘,货运量达到1100万吨,同期增长一倍。2018年3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国情咨文中乐观地提出:到2025年为止,通过北极航道的货物运输量将增至8000万吨,北极航道将成为一条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过境运输动脉”。
  不过,北极航道面临的技术挑战未必比旧航路少。北冰洋的完全融化可能需要更长的等待,亚欧大陆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与北极航道形成竞争。   更大的挑战可能来自政治领域。吴非认为,“俄罗斯的利益、美国的利益、欧洲的利益,在这片海域的矛盾更加突出,更加难以撼动。”

“上帝的礼物”:?新航道、能源牌、不冻港


  自大航海时代以来,海上航道便是一个国家的财产线和生命线。
  苏伊士运河的开通案例为“北极航道”带来美好的预期。1858年,法国成立苏伊士运河公司,耗时将近11年凿通运河,其间克服很多技术、政治和经费上的困难,最终花费高达1860万镑,这是最初预算的两倍。
  回报远远高于超支的成本。苏伊士运河开通前,从西欧到达印度需要绕过整个非洲大陆。这条运河开通后,整个航程大约缩短了43%。2015年,苏伊士运河完成扩建工程,船舶通过数量又翻了一番,高达3.5万艘,每年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过境运输量已接近10亿吨。
  苏伊士运河将迎来新对手。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赫伊费茨的研究发现,经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从中国上海到荷兰鹿特丹的航程为1.955万公里,但“东北航道”将把这段航程缩短至1.61万公里。
  一般来说,从中国到欧洲通过旧航道需要35天、875吨燃料油,通过北极航道只需25天、625吨燃料油,航时和燃料都缩短近三分之一,这也为航运界所证实。
  早在2013年8月,中国“永盛”号货轮从大连港出发抵达鹿特丹港,行程共计33天,比旧航路缩短超过一半,还节省了82万美元的货物运输费用。
  “北极航道”正改变着世界能源格局。长期以来,国际石油贸易严重依赖于中东地区,它所生产的石油80%用于出口,大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49.3%。
  “北极航道使全球能源贸易格局出现变化,提升了俄罗斯等北极国家的权力地位,也成为影响亚欧主要经济体的新变量。”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邹志强认为。
  俄罗斯看到了机遇。2008年,俄罗斯的相关规划便提出要在2016年至2020年间把北极建成俄罗斯的“战略资源基地”。
  北极亦是资源丰腴之地。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评估,北极圈内蕴含着高达900亿桶石油,以及440亿桶液化天然气,分别占全世界石油储量的13%和天然气储量的30%。此外,北极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镍、铅、锌、铜等战略性资源。
  商业价值已初步显现。2010年,俄罗斯通过北极航道向中国运送了8万吨原油;2012年,“鄂毕河”号油轮又通过北极航道运送液化天然气。
  “能源问题,10%是经济,90%是政治。”李振福分析,北极航道的开发将为中国的能源提供更多的选项。
  它减轻了对中东能源和旧航道的依赖:旧航路要途经战乱频仍的西亚、东非等地区,还一直饱受海盗等的威胁,而北极航道则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选项。
  俄罗斯无疑是北极航道的最大受益者。传统上,尽管俄罗斯拥有大约3.8万公里的漫长海岸线,却被视为一个内陆国家:大部分海岸线位于冰封的北冰洋,其他出海口集中在克里米亚半岛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出海口,成为俄罗斯永远的痛,几乎每一次都吹过战争的血雨腥风。时至今日,俄罗斯仍为出海口所困,塞瓦斯托波尔直面黑海,被北约国家土耳其“握住命运的咽喉”,圣彼得堡所处的波罗的海更是被德国、波兰、瑞典等北约国家所环绕,而远东的海参崴则远离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核心区。
  俄罗斯一直谋求一个不受约束的不冻港,以致海军问题专家张军社评价说,“俄罗斯的(传统)出海口就像蛇的七寸,它往往成为美国和北约国家重点打击的对象。”
  冰雪融化带来的“北极航道”,被俄罗斯一家媒体称为“上帝的礼物”。一旦北极航道发挥出潜力,俄罗斯在西伯利亚的人口困境也将有望改善。此前,身居内陆的西伯利亚被视为苦寒之地,77%的人口居住于欧洲部分,西伯利亚则人烟稀少。
  “俄罗斯的战略很清晰,它关注的绝不仅是航道运输的问题,而是致力于整个北冰洋的开发。”在吴非看来,俄罗斯主张开发北极,出海口仅仅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控制了北极,就可以在军事战略上进一步威慑美国以及北约其他国家。

从“商业化”到“军事化”


  一时,北极成为各方争夺的“香饽饽”。2019年6月6日,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新北极战略”火药味十足。它声称俄罗斯及中国在北极圈扩大行动可能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并表明要强化美軍在北极地区的存在。
  俄罗斯也不甘示弱。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美国新北极战略指出,俄罗斯将在北极圈积极整修机场等基础设施并创设新部队,并且“不排除以军事行动对付不遵从俄罗斯规定的外国船舶”。
  “谁控制了北极,谁就控制了国际经济和战略新航道。”李振福认为。早在18世纪,俄罗斯就对北极展开了宏大的探索。1725年到1741年间,在彼得大帝的指令下,丹麦人维图斯·白令率领俄罗斯考察队三次前往欧亚大陆最东端海域,并穿越亚洲与北美洲之间的海峡——白令海峡。
  考察途中,维图斯·白令不幸病逝,但他的名字则永远地留在世界地图上:白令海峡。
  此后的两百多年间,俄罗斯从未停止过对北极航道的探索。2019年4月9日,第五届“北极-对话区域”国际北极论坛上,普京表示将加大在核动力破冰船方面的投入,预计到2035年前俄罗斯北极船队将拥有至少13艘重型破冰船,其中9艘为核动力破冰船。
  当前,俄罗斯已经正在建造三艘新型核动力破冰船。俄罗斯一直致力于“东北航道”的开发。
  上世纪30年代,苏联已经就“东北航道”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并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1991年,俄罗斯在《北方海航道航行规则》中明确规定:俄罗斯有权对航行于“东北航道”上的国内外船舶进行管制,外国船只需经过俄罗斯允许,并在俄罗斯引导和监督下才能进入“东北航道”,特殊情况下需接受俄方破冰船的强制性护航,否则禁止进入。   2008年,俄罗斯更是通过了《2020年前及更远的未来俄罗斯联邦在北极的国家政策原则及远景规划》,明确指出俄罗斯的北极部分“包括这些行政区划邻近的土地、内海(河)中的岛屿、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俄罗斯对上述地区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根据上述规划,俄属北极地区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2019年3月,俄罗斯进一步收紧了对“东北航道”的监管:外国船舶通过“东北航道”,需提前45天向俄官方报备,并接受俄派出的引导员;俄罗斯有权拒绝船舶通行,对于未经许可的船舶,俄强力部门有权做出“紧急措施”,包括直接火力击沉。
  对于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跑马圈地”,美国等北约国家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对抗措施。
  “长期以来,美国、加拿大以及部分欧洲国家都宣称拥有北极的通行权。”华盛顿全球利益中心(Center on Global Interests)主席尼古拉·兹罗宾(Nikolay Zlobin)对塔斯社表示。
  美国也自视为“北极国家”。美国人涉足北极圈的历史可追溯到1867年,时任国务卿苏厄德力排众议,从沙俄手中以平均每平方公里1美元的“白菜价”买下阿拉斯加。
  但苏厄德富有眼光的战略举动,却被反对者嘲笑买了一个“大冰柜”。苏厄德对此反驳说,“现在我把它买下来,也许多少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会因此得到好处。”
  在北极航道开始发挥潜力之前,美国一直保持低调应对的立场,但这种情形正在发生改变。
  “作為北极国家的美国,是时候对北冰洋的未来说话了。那里远不如苏厄德时代那样,是一片偏远荒芜之地,现在北极充满了机会和财富。”2019年5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北极理事会公开表示,美国不会再“袖手旁观”。
  美国插手北极争端始于2013年。那一年起,美国《北极地区国家战略》《海岸警卫队北极战略》《国防部北极战略》等相继出台,一块寒冷又充满希望的“新边疆”划入美国蓝图。
  近年来,美国不断展开有关北极的军事演练,其频度和规模不断提升。2018年3月,北冰洋某海域,美国海军“哈特福德”号和“康涅狄格”号两艘潜艇冲破冰盖、浮出海面。这是美国迄今为止在北极地区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之一。
  “如果北极的地缘政治地位逐渐提升,美国势必会染指该地区,这对把北极视为自己‘领土’的俄罗斯而言,是个极大冲击。”李振福认为。
  在最近更新的“北极战略报告”中,美国国防部也声称北极地区已经进入“战略竞争的时代”。
  (摘自6月13日《南方周末》。作者为该报特约撰稿)
其他文献
2017年,欧洲宇航局公布了法国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吃“马卡龙”的照片。  随着中国的“天宫”空间站正式进驻航天员,算上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合伙搞的“国际空间站”,人类在太空里又有了两个同时运转中的空间站。宇航员在空间站的生活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这跟乘坐飞船环绕地球几圈有着本质的不同,相比飞船的飞行时间,空间站要累月成年地在轨道飞行,宇航员在这里生活的时间,少则数周长则论年。如果在短时间里有各种不便,宇
想上大学,不想当工人,那是恢复高考以后的事。记得当时很兴奋,一门心思想上大学,读什么无所谓。一开始是准备考理科,我在中学时,自我感觉化学很好,于是就想到了要学医。化学和学医究竟有什么联系,也没想明白。  当时想读书的欲望太强烈,不能读书意味着世界末日。匆匆上阵,第一年虽然参加了复试,结果还是落了榜。落榜对我是个很大的刺激,因为我发现自己很笨,很糟糕,根本就不是上大学的料。  我只是个想读书的痴心汉
9月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中宣部举办的“文化茶座”,强调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专家学者请进门,求思于广大,交友于学人,听意见交朋友,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上水平。  在这次“文化茶座”上,邢贲思、金冲及、汝信等社科理论界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加强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等问题,各抒
投递简历、在线测评、视频面试……  一系列“云操作”下,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生肖婷婷,与一家律师事务所达成签约意向。  “原先我还担心找工作会受影响,没想到重庆人才网搭建的线上求职平台让我顺利找到了工作。”肖婷婷开心地说。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行业遭受巨大冲击,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在这一背景下,线上平台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组织形式,在创造新就业、促进新消费上持续创造社会价值。  平
1895年,德国渥滋堡大学的物理教授伦琴利用克鲁克氏管做试验,他将管子内的绿色微光称为“X光”。伦琴发现如果让X光接触底片(19世纪末期时照相机使用的是种厚重的方形底片),底片就会曝光无法使用,甚至底片也不能跟X光放在同一个屋子里,他放在实验室抽屉里的底片也都曝光。  但是伦琴并没有像一般人一样,气愤地把曝光坏掉的底片丢掉,而是将曝光的底片拿到暗房冲洗,而当他看到冲洗出来的照片中有把完整的钥匙时,
摘要:阿长是《朝花夕拾》中反复出现的人物形象。“母亲”的影像在她身上强烈聚焦——阿长对“母亲”的身份有着强烈的渴望,以至产生误认;“鲁迅”对母亲角色则因缺失而有意地寻找。以此为抓手,追问二者间的复杂互动,对理解阿长文本行为、把握鲁迅创作心理,继而推进《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都是有益的。  关键词:“母亲”影像;阿长;整本书阅读  阿长,“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猫·鼠·狗》)。在鲁迅创作《
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重大疑难纠纷不出乡镇。垫江县279个村以及22个居委会的调解员,成了化解纠纷、维护一方平安,乐为乡亲——  2005年4月8日凌晨,8级大风造成垫江县桂溪村五组一楼房垮塌,导致两对夫妇葬身废墟。惨剧发生后,死者家属要求楼主和建委赔偿100万元,说:“如果他们不死的话,每年会赚很多钱。”  镇、村调解委员会主任龚元兴、袁春碧及时赶到,面对这个“鸡生蛋、蛋孵鸡”的理论,龚元兴和
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每一个成功的取得都要付出辛劳,倾注心血,克服艰辛。郭予元院士在农业科技战线上获得成果的经历,清晰地证明了这一点。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33 年,郭予元出生在上海的一个多子女家庭,幼时父亲破产,又遭上海沦陷,日寇铁蹄践踏黄浦江两岸,家里的生活每况愈下,只能靠变卖东西维持。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使他从小就懂得了人生的艰难,知道了国家贫穷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人
出门前,赵伟程照了照镜子:白衬衫加休闲裤,是他满意的形象。  半小时后,赵伟程出现在武隆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走进教室,赵伟程感慨:“不曾想到,44岁了,又当学生。”  包括他在内的30多名农民,就这样成为武隆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  入选  2010年末,赵伟程决定回农村发展。  “年薪10万元的项目经理不干,回农村经营那个烂摊子,疯了。”家人纷纷反对。  “烂摊子”是一个500亩的茶园,转
3月1日,重庆鱼复工业园区金康SERES两江智能工厂。  AGV小车发出“嘀嘀”的声音,在这“无人”的厂房中唱出了智能化防疫的快节奏。  总装车间里,“新鲜出炉”的车辆正排着队经过最后的检测线,几名戴着口罩的工人只需要配合机器细心检查,检测合格后就可为它们“开绿灯”放行。  生产制造的智能化、数据化、少人化优势在疫情期间充分凸显,数字化浪潮成为制造业发展新趋势。  机器“智”造  2月28日,在上